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加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2.建筑结构是指在建筑物包括构筑物中,由建筑材料做成用来承受各种荷载或者作用,以起骨架作用的空间受力体系。建筑结构因所用的建筑材料不同,可分为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轻型钢结构、木结构和组合结构等;
3.其中混凝土结构需要进行浇筑,浇筑时使用震动棒震动混凝土时,混凝土向模板底部堆积,使得模板底部受到压力较大,容易压破模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以解决其中混凝土结构需要进行浇筑,浇筑时使用震动棒震动混凝土时,混凝土向模板底部堆积,使得模板底部受到压力较大,容易压破模板的不足之处。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若干个移动板,若干个所述移动板首尾相连且整体呈两排,所述移动板整体呈l形,两排所述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皆滑动连接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与移动板之间设置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为伸缩结构,每排所述移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皆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移动板并与挤压板转动连接。
6.优选的,两排所述移动板的两端皆设置有导向杆,每排所述移动板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t形块,所述导向杆开设有与t形块相配合的t形槽。
7.优选的,所述导向杆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螺钉,所述螺钉的一端延伸入t形槽内并与t形块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开设有与螺钉相配合的第二滑槽。
8.优选的,两个相邻移动板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移动板横向端的上下两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板整体为l形,所述第二连接板位于移动板横向端的角落且与其贴合。
9.优选的,所述加固杆的两端通过凸台与移动板、挤压板转动连接,所述凸台与移动板、挤压板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加固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延伸入第二连杆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的一侧滑动设置有螺栓组合件,所述螺栓组合件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开设有与螺栓组合件相配合的第一滑槽。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设置有两排移动板,两排移动板通过导向板进行滑动,两排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有挤压装置。
附图说明
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单排移动板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挤压装置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移动板连接示意图。
19.附图标记说明:1、移动板;11、t形块;12、螺钉;13、凸台;2、挤压装置;21、挤压板;22、螺杆;3、加固杆;31、第一连杆;32、第二连杆;321、第一滑槽;322、螺栓组合件;4、导向杆;41、t形槽;42、第二滑槽;5、第一连接板;6、第二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21.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包括若干个移动板1,若干个移动板1首尾相连且整体呈两排,两排移动板1分别位于浇筑模板的两侧,移动板1整体呈l形,移动板1的横向端与地面接触,两排移动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皆滑动连接有挤压装置2,挤压装置2包括挤压板21,挤压板21抵住浇筑模板底部的两侧,挤压板21与移动板1之间设置有加固杆3,加固杆3为伸缩结构,对挤压板21的位置进行加固,每排移动板1相互远离的一侧皆螺纹连接有螺杆22,螺杆22的一端贯穿移动板1并与挤压板21转动连接、螺杆22转动,在移动板1上移动,带动挤压板21进行移动,从而挤压抵住浇筑模板。
22.两排移动板1的两端皆设置有导向杆4,导向杆4与地面固定,每排移动板1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t形块11,导向杆4开设有与t形块11相配合的t形槽41,移动板1在导向杆4上滑动。
23.导向杆4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螺钉12,螺钉12的一端延伸入t形槽41内并与t形块11螺纹连接,导向杆4开设有与螺钉12相配合的第二滑槽42,螺钉12对移动板1的位置进行固定。
24.两个相邻移动板1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第一连接板5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移动板1横向端的上下两表面,第二连接板6整体为l形,第二连接板6位于移动板1横向端的角落且与其贴合,将移动板1固定在一起。
25.加固杆3的两端通过凸台13与移动板1、挤压板21转动连接,凸台13与移动板1、挤压板21固定连接。
26.加固杆3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第一连杆31的一端延伸入第二连杆32内并与其滑动连接。
27.第二连杆32的一侧滑动设置有螺栓组合件322,螺栓组合件322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第二连杆32开设有与螺栓组合件322相配合的第一滑槽321。
28.使用时,只需将移动板1首尾相连,并通过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固定连接,每
排移动板1分别设置于浇筑模板的两侧,将t形块11滑动卡入导向杆4内,滑动移动板1的位置,使用螺钉12对移动板1进行固定,随后转动螺杆22,螺杆22带动挤压板21抵住建筑模板,随后拧紧螺栓组合件322,对加固杆3的长度进行固定即可。
29.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移动板(1),若干个所述移动板(1)首尾相连且整体呈两排,所述移动板(1)整体呈l形;两排所述移动板(1)相互靠近的一侧皆滑动连接有挤压装置(2),所述挤压装置(2)包括挤压板(21);所述挤压板(21)与移动板(1)之间设置有加固杆(3),所述加固杆(3)为伸缩结构;每排所述移动板(1)相互远离的一侧皆螺纹连接有螺杆(22),所述螺杆(22)的一端贯穿移动板(1)并与挤压板(21)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排所述移动板(1)的两端皆设置有导向杆(4),每排所述移动板(1)的两端皆固定连接有t形块(11),所述导向杆(4)开设有与t形块(11)相配合的t形槽(4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杆(4)的上表面滑动连接有两个螺钉(12),所述螺钉(12)的一端延伸入t形槽(41)内并与t形块(11)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4)开设有与螺钉(12)相配合的第二滑槽(4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相邻移动板(1)间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板(5)、第二连接板(6),所述第一连接板(5)为两个且分别设置于移动板(1)横向端的上下两表面,所述第二连接板(6)整体为l形,所述第二连接板(6)位于移动板(1)横向端的角落且与其贴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3)的两端通过凸台(13)与移动板(1)、挤压板(21)转动连接,所述凸台(13)与移动板(1)、挤压板(21)固定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固杆(3)包括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所述第一连杆(31)的一端延伸入第二连杆(32)内并与其滑动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杆(32)的一侧滑动设置有螺栓组合件(322),所述螺栓组合件(322)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一连杆(31)、第二连杆(32),所述第二连杆(32)开设有与螺栓组合件(322)相配合的第一滑槽(32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加固装置,涉及建筑加固技术领域,包括若干个移动板,若干个所述移动板首尾相连且整体呈两排,所述移动板整体呈L形,两排所述移动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皆滑动连接有挤压装置,所述挤压装置包括挤压板,所述挤压板与移动板之间设置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为伸缩结构,每排所述移动板相互远离的一侧皆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移动板并与挤压板转动连接,该建筑结构加固装置,实现了混凝土成形时底部模板的便捷加固。固。固。


技术研发人员:景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景超
技术研发日:2021.08.27
技术公布日: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