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的建筑主体结构。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造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建筑用构件和配件,运输到建筑施工现场,通过可靠的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装配式建筑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环保的使用空间和居住环境。近年来,装配式建筑以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施工便捷、工期短的优势,逐步得到越发广泛的应用。
3.现有的装配式建筑的墙体在安装时需要借助定位杆、限位桩等构件限位,因此施工场地需要相应构造定位杆、限位桩后才能进行墙体的浇注,施工工序复杂、效率低、工期长,难以符合现代化施工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正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
5.本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底座顶部均布固连各竖直设置的预制钢筋,并于各所述预制钢筋之间的空隙内固设竖直的限位杆;墙体置于所述底座顶部,所述墙体内对应所述预制钢筋的数量和位置沿竖直向设各贯通的钢筋孔,各所述预制钢筋与各所述钢筋孔一一对应插设;所述墙体底部对应所述限位杆的数量和位置沿竖直向设墙体限位孔,各所述限位杆与各所述墙体限位孔一一对应配合插设;
6.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顶部各开设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顶端伸出至所述凹槽上方的端部压紧块,所述端部压紧块通过拉紧弹簧与所述凹槽内靠近所述墙体一端的槽壁连接固定,且通过压紧弹簧与所述凹槽内远离所述墙体一端的槽壁连接固定;两个所述端部压紧块分别压紧所述墙体的两个端面;
7.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于所述底座顶部,位于所述墙体后方,所述螺纹杆上偏心地固设有转动压紧块,所述转动压紧块由所述墙体后方压紧所述墙体。
8.进一步的,所述墙体的前侧和后侧均于底部通长设置平板,所述平板置于所述底座顶部,与所述墙体连接固定;两个所述平板中的一个设有各平板限位孔;各所述平板限位孔与所述底座顶部对应设置的各平板限位块配合卡接。
9.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压紧块为正六边形盘状结构,所述正六边形的一侧边贴合压紧所述墙体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设有内六角凹槽。
11.进一步的,所述预制钢筋与所述钢筋孔、所述限位杆与所述墙体限位孔以及所述平板限位孔与所述平板限位块之间的配合均为间隙配合。
1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于底座上预制设置预制钢筋和限位杆,并于墙体内和底部对应预设钢筋孔和墙体限位孔,通过自身结构即可实现墙体安装过程中的初定位,无需在施工场地布置定位杆、限位桩等定位构件,简化了施工步骤,提高了施工效率,缩短了工期,利于施工成本的控制;
14.2、本实用新型还设有由墙体两端压紧墙体的端部压紧块以及由墙体后方压紧墙体的转动压紧块,以保证墙体安装的稳定性,避免墙体在浇筑补缝过程中发生晃动;
15.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构件制造难度低、施工便捷,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底座除去预制钢筋后的结构示意图。
18.图中:
19.1、底座,11、预制钢筋,12、限位杆,13、凹槽,14、端部压紧块,15、压紧弹簧,16、拉紧弹簧,17、螺纹杆,18、转动压紧块,19、平板限位块;2、墙体,21、平板,22、平板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20.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如图1~图2所示,其结构关系为:底座1顶部均布固连各竖直设置的预制钢筋11,并于各预制钢筋11之间的空隙内固设竖直的限位杆12;墙体2置于底座1顶部,墙体2内对应预制钢筋11的数量和位置沿竖直向设各贯通的钢筋孔,各预制钢筋11与各钢筋孔一一对应插设;墙体2底部对应限位杆12的数量和位置沿竖直向设墙体限位孔,各限位杆12与各墙体限位孔一一对应配合插设;
22.底座1的左右两侧顶部各开设一个凹槽13,凹槽13内设有顶端伸出至凹槽13上方的端部压紧块14,端部压紧块14通过拉紧弹簧16与凹槽13内靠近墙体2一端的槽壁连接固定,且通过压紧弹簧15与凹槽13内远离墙体2一端的槽壁连接固定;压紧弹簧15保持压缩状态,拉紧弹簧16保持拉伸状态,均向对应的压紧块14提供压紧墙体2端面的力;两个端部压紧块14分别压紧墙体2的两个端面;
23.螺纹杆17螺纹配合连接于底座1顶部,位于墙体2后方,螺纹杆17上偏心地固设有转动压紧块18,转动压紧块18由墙体2后方压紧墙体2。
24.优选的,墙体2的前侧和后侧均于底部通长设置平板21,平板21置于底座1顶部,与墙体2连接固定;两个平板21中的一个设有各平板限位孔22;各平板限位孔22与底座1顶部对应设置的各平板限位块19配合卡接;两个平板21分别由墙体2的内侧和外侧底部强化墙体2的支撑,提高墙体2与底座1连接结构的强度,避免墙体2侧向倾斜。
25.优选的,转动压紧块18为正六边形盘状结构,正六边形的一侧边贴合压紧墙体2设
置。
26.优选的,螺纹杆17的顶部设有内六角凹槽。
27.优选的,预制钢筋11与钢筋孔、限位杆12与墙体限位孔以及平板限位孔22与平板限位块19之间的配合均为间隙配合。
28.具体施工时,包括以下步骤:
29.步骤一,吊装及安装底座1,底座1安装完毕后,调运墙体2至底座1上方,根据各预制钢筋11和各钢筋孔以及各限位杆12和各墙体限位孔的相对位置调整墙体2的位置,定位到位后,将两个端部压紧块14向两侧相背压动并下降墙体2,使各预制钢筋11一一对应插入各钢筋孔内,各限位杆12一一对应插入各墙体限位孔内,随后,放松两个端部压紧块14,两个端部压紧块14在压紧弹簧15和拉紧弹簧16的作用下分别压紧墙体2的两端;
30.实际施工时,定位调整过程可由人工辅助进行;预制钢筋11可以为φ26~32mm的hrb400钢筋,平板限位块19可以为φ80~120mm的钢柱;
31.步骤二,安装设有各平板限位孔22的平板21,将该平板21安装于底座1上,使各平板限位块19和各平板限位孔22一一对应配合卡设,将该平板21与墙体2连接固定,并于墙体2的对侧对称连接固定另一平板21;
32.步骤三,转动螺纹杆17,转动压紧块18跟随螺纹杆17偏心转动至其侧沿压紧于墙体2后方,向前抵紧墙体2,使各预制钢筋11和各限位杆12分别紧贴对应的钢筋孔和墙体限位孔内壁;
33.该过程中,可适应性地通过吊装设备微调墙体2的位置;
34.步骤四,向钢筋孔内浇筑混凝土,完成施工;
35.实际施工时,混凝土可选用c40商品混凝土。
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37.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