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防水基层阴角抹圆弧用可调节抹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防水基层阴角抹圆弧用可调节抹灰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房屋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水基层阴角抹圆弧用可调节抹灰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建筑施工中,地下室或屋面结构层均涉及大面积的防水卷材施工,根据相关规范及操作规程要求,结构阴角部位施工防水卷材前,应将结构阴角处用水泥砂浆施工出圆弧状,以便于防水卷材及卷材附加层粘贴牢固。
3.现阶段工程防水基层阴角施工基本都采用先抹灰,然后再寻找适当的瓶状物或圆形管材等工具对圆弧进行处理,但是这种形式的施工存在着以下弊病:1、现场不能及时的找到合适的圆弧工具,耽搁施工效率;2、无专用工具可能会导致成型效果差;3、施工班组利用的工具不统一,容易产生质量效果差异较大。以上弊病均可能为后续防水施工埋下隐患,且极易产生不同程度的质量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可调节的抹灰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水基层阴角抹圆弧用可调节抹灰装置,通过设置所述连接结构,将抹子和成型件结合为一体,便于利用成型件对防水基层阴角抹圆弧,提高了防水基层阴角的成型效果,避免了传统抹圆弧施工中的误差;开设上调节孔和所述下调节孔,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需要使用的抹子尺寸,对抹子和成型件的位置进行调整,适用于现场大多数规格的抹子。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基层阴角抹圆弧用可调节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抹子、设置在所述抹子下方且用于对防水基层阴角抹圆弧的成型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抹子和所述成型件之间且用于连接所述抹子和所述成型件的连接结构;所述成型件为弧形结构件;
6.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水平设置且用于固定所述抹子位置的上连接组件、水平设置且用于固定所述成型件位置的下连接组件、以及多个均竖向设置且用于连接所述上连接组件和所述下连接组件的连接螺栓;
7.所述上连接组件包括水平卡装在所述抹子一端的第一上卡装板、水平卡装在所述抹子另一端的第二上卡装板、以及两个均水平设置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上卡装板和所述第二上卡装板的上连接板;所述下连接组件包括水平卡装在所述成型件一端且布设在所述第一上卡装板下方的第一下卡装板、水平卡装在所述成型件另一端且布设在所述第二上卡装板下方的第二下卡装板、以及两个均水平设置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下卡装板和所述第二下卡装板的下连接板;
8.所述第一上卡装板和所述第二上卡装板上均开设有两个上调节孔,两个所述上调节孔沿所述抹子的宽度方向布设;所述第一下卡装板和所述第二下卡装板上均开设有两个与所述上调节孔配合的下调节孔,两个所述下调节孔沿所述抹子的宽度方向布设;所述上
调节孔和所述下调节孔均为长条孔,所述上调节孔和所述下调节孔均沿所述抹子的长度方向开设。
9.上述的一种防水基层阴角抹圆弧用可调节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型件为空心结构,所述成型件的纵截面为半圆形,所述成型件的直径与所述抹子的长度相等,所述成型件的开口朝向所述抹子。
10.上述的一种防水基层阴角抹圆弧用可调节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卡装板和所述第二上卡装板均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抹子底部的第一上底板和均斜向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底板顶部的第一长卡装条和第一短卡装条,所述第一上底板、所述第一长卡装条和所述第一短卡装条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长卡装条和所述第一短卡装条与所述第一上底板之间的夹角均为α且α=45
°

11.上述的一种防水基层阴角抹圆弧用可调节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底板和所述第一长卡装条均沿所述抹子的宽度方向布设,所述第一上卡装板上的所述第一长卡装条布设在远离所述第二上卡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上卡装板上的所述第一长卡装条布设在远离所述第一上卡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一短卡装条沿所述抹子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第一上卡装板上的所述第一短卡装条和所述第二上卡装板上的所述第一短卡装条均布设在所述抹子的同一侧。
12.上述的一种防水基层阴角抹圆弧用可调节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下卡装板和所述第二下卡装板均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成型件顶部的第二下底板和均斜向设置在所述第二下底板底部的第二长卡装条和第二短卡装条,所述第二下底板、所述第二长卡装条和所述第二短卡装条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长卡装条和所述第二短卡装条与所述第二下底板之间的夹角均为α且α=45
°

13.上述的一种防水基层阴角抹圆弧用可调节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下底板和所述第二长卡装条均沿所述成型件的宽度方向布设,所述第一下卡装板上的所述第二长卡装条布设在远离所述第二下卡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下卡装板上的所述第二长卡装条布设在远离所述第一下卡装板的一侧;所述第二短卡装条沿所述成型件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第一下卡装板上的所述第二短卡装条和所述第二下卡装板上的所述第二短卡装条均与所述第一短卡装条布设在同一侧。
14.上述的一种防水基层阴角抹圆弧用可调节抹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板和所述下连接板上均开设有供所述连接螺栓穿过的通孔,所述下连接板的底部固定有下连接螺母,所述下连接螺母的中心与所述下连接板上通孔的中心重合;所述连接螺栓的底端通过下连接螺母固定在所述下连接板的底部,所述连接螺栓的顶端通过上连接螺母固定在所述上连接板的顶部。
15.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6.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连接结构,将抹子和成型件结合为一体,便于利用成型件对防水基层阴角抹圆弧,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防水基层阴角的成型效果,避免了传统抹圆弧施工中的误差。
17.2、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所述上连接组件对所述抹子的位置进行固定,利用所述下连接组件对成型件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施工中抹子和成型件的位置产生晃动,对抹圆弧造成误差;另外通过连接螺栓的固定,可确保成型件在抹子的带动下同时动作,优化了防水基
层阴角抹圆弧的施工工序。
18.3、本实用新型通过开设上调节孔和所述下调节孔,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需要使用的抹子尺寸,对抹子和成型件的位置进行调整,适用于现场大多数规格的抹子,简化了更换及维修工序。
19.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所述连接结构,将抹子和成型件结合为一体,便于利用成型件对防水基层阴角抹圆弧,提高了防水基层阴角的成型效果,避免了传统抹圆弧施工中的误差;开设上调节孔和所述下调节孔,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需要使用的抹子尺寸,对抹子和成型件的位置进行调整,适用于现场大多数规格的抹子。
20.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上卡装板和第二下卡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上卡装板和第一下卡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连接组件和连接螺栓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25.附图标记说明:
26.1—抹子;
ꢀꢀꢀꢀꢀꢀꢀꢀꢀꢀꢀꢀꢀ
2—成型件;
ꢀꢀꢀꢀꢀꢀꢀꢀꢀꢀꢀ
3—连接螺栓;
27.4—第一上卡装板;
ꢀꢀꢀꢀꢀ
5—第二上卡装板;
ꢀꢀꢀꢀꢀ
6—上连接板;
28.7—第二下卡装板;
ꢀꢀꢀꢀꢀ
8—下连接板;
ꢀꢀꢀꢀꢀꢀꢀꢀꢀ
9—下连接螺母;
29.10—上连接螺母;
ꢀꢀꢀꢀꢀꢀ
11—上调节孔;
ꢀꢀꢀꢀꢀꢀꢀꢀ
12—下调节孔;
30.13—第一上底板;
ꢀꢀꢀꢀꢀꢀ
14—第一长卡装条;
ꢀꢀꢀꢀ
15—第一短卡装条;
31.16—第二下底板;
ꢀꢀꢀꢀꢀꢀ
17—第二长卡装条;
ꢀꢀꢀꢀ
18—第二短卡装条;
32.19—第一下卡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33.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抹子1、设置在所述抹子1下方且用于对防水基层阴角抹圆弧的成型件2、以及设置在所述抹子1和所述成型件2之间且用于连接所述抹子1和所述成型件2的连接结构;所述成型件2为弧形结构件;
34.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水平设置且用于固定所述抹子1位置的上连接组件、水平设置且用于固定所述成型件2位置的下连接组件、以及多个均竖向设置且用于连接所述上连接组件和所述下连接组件的连接螺栓3;
35.所述上连接组件包括水平卡装在所述抹子1一端的第一上卡装板4、水平卡装在所述抹子1另一端的第二上卡装板5、以及两个均水平设置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上卡装板4和所述第二上卡装板5的上连接板6;所述下连接组件包括水平卡装在所述成型件2一端且布设在所述第一上卡装板4下方的第一下卡装板19、水平卡装在所述成型件2另一端且布设在所述第二上卡装板5下方的第二下卡装板7、以及两个均水平设置且用于连接所述第一下卡装板19和所述第二下卡装板7的下连接板8;
36.所述第一上卡装板4和所述第二上卡装板5上均开设有两个上调节孔11,两个所述上调节孔11沿所述抹子1的宽度方向布设;所述第一下卡装板19和所述第二下卡装板7上均
开设有两个与所述上调节孔11配合的下调节孔12,两个所述下调节孔12沿所述抹子1的宽度方向布设;所述上调节孔11和所述下调节孔12均为长条孔,所述上调节孔11和所述下调节孔12均沿所述抹子1的长度方向开设。
37.实际使用时,通过设置所述连接结构,将抹子1和成型件2结合为一体,便于利用成型件2对防水基层阴角抹圆弧,提高了施工效率,提高了防水基层阴角的成型效果,避免了传统抹圆弧施工中的误差。
38.其中,利用所述上连接组件对所述抹子1的位置进行固定,利用所述下连接组件对成型件2的位置进行固定,避免施工中抹子1和成型件2的位置产生晃动,对抹圆弧造成误差;另外通过连接螺栓3的固定,可确保成型件2在抹子1的带动下同时动作,优化了防水基层阴角抹圆弧的施工工序。
39.另外,通过开设上调节孔11和所述下调节孔12,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和需要使用的抹子1尺寸,对抹子1和成型件2的位置进行调整,适用于现场大多数规格的抹子1,简化了更换及维修工序。
4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上连接组件和所述下连接组件均采用1mm厚的镀锌铝板制成,所述成型件2可选用施工现场剩余的pvc裁制而成。
4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成型件2为空心结构,所述成型件2的纵截面为半圆形,所述成型件2的直径与所述抹子1的长度相等,所述成型件2的开口朝向所述抹子1。
42.实际使用时,所述成型件2选用空心结构,使得本抹灰装置整体结构轻便,便于使用;所述成型件2可选用压灰圆管裁制而成,既能满足本抹灰装置的使用,同时也易于实现。如图1所示,所述成型件2的直径方向与所述抹子1的长度方向一致。
43.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卡装板4和所述第二上卡装板5均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抹子1底部的第一上底板13和均斜向设置在所述第一上底板13顶部的第一长卡装条14和第一短卡装条15,所述第一上底板13、所述第一长卡装条14和所述第一短卡装条15一体成型;所述第一长卡装条14和所述第一短卡装条15与所述第一上底板13之间的夹角均为α且α=45
°

44.实际使用时,所述第一长卡装条14和所述第一短卡装条15与所述第一上底板13之间的夹角均设置为45
°
,使得对所述抹子1的卡装更牢靠。
4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底板13和所述第一长卡装条14均沿所述抹子1的宽度方向布设,所述第一上卡装板4上的所述第一长卡装条14布设在远离所述第二上卡装板5的一侧,所述第二上卡装板5上的所述第一长卡装条14布设在远离所述第一上卡装板4的一侧,所述第一短卡装条15沿所述抹子1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第一上卡装板4上的所述第一短卡装条15和所述第二上卡装板5上的所述第一短卡装条15均布设在所述抹子1的同一侧。
46.实际使用时,所述抹子1需从所述上连接组件的一侧穿入,另一侧需要对所述抹子1起到卡装作用,因此,所述第一短卡装条15只需在所述第一下底板的一侧设置;同时为了保证对所述抹子1的卡装,在所述抹子1的外侧设置所述第一长卡装条14,为了方便对所述成型件2和所述抹子1的安装,所述第一长卡装条14和所述第一短卡装条15的安装位置对应所述第二长卡装条17和所述第二短卡装条18的安装位置。所述第一上底板13和所述第一长卡装条14均可利用现场翻边机对镀锌铝板两边进行翻边得到。
47.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下卡装板19和所述第二下卡装板7均
包括水平设置在所述成型件2顶部的第二下底板16和均斜向设置在所述第二下底板16底部的第二长卡装条17和第二短卡装条18,所述第二下底板16、所述第二长卡装条17和所述第二短卡装条18一体成型;所述第二长卡装条17和所述第二短卡装条18与所述第二下底板16之间的夹角均为α且α=45
°

48.实际使用时,所述第二长卡装条17和所述第二短卡装条18与所述第二下底板16之间的夹角均设置为45
°
,使得对所述抹子1的卡装更牢靠。
49.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下底板16和所述第二长卡装条17均沿所述成型件2的宽度方向布设,所述第一下卡装板19上的所述第二长卡装条17布设在远离所述第二下卡装板7的一侧,所述第二下卡装板7上的所述第二长卡装条17布设在远离所述第一下卡装板19的一侧;所述第二短卡装条18沿所述成型件2的长度方向布设,所述第一下卡装板19上的所述第二短卡装条18和所述第二下卡装板7上的所述第二短卡装条18均与所述第一短卡装条15布设在同一侧。
50.实际使用时,所述成型件2需从所述下连接组件的一侧穿入,另一侧需要对所述成型件2起到卡装作用,因此,所述第二短卡装条18只需在所述第二下底板16的一侧设置;同时为了保证对所述成型件2的卡装,在所述成型件2的外侧设置所述第二长卡装条17,为了方便对所述成型件2和所述抹子1的安装,所述第二长卡装条17和所述第二短卡装条18的安装位置对应所述第一长卡装条14和所述第一短卡装条15的安装位置。所述第一下卡装板19和所述第二下卡装板7均可利用现场翻边机对镀锌铝板两边进行翻边得到。
5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上连接板6和所述下连接板8上均开设有供所述连接螺栓3穿过的通孔,所述下连接板8的底部固定有下连接螺母9,所述下连接螺母9的中心与所述下连接板8上通孔的中心重合;所述连接螺栓3的底端通过下连接螺母9固定在所述下连接板8的底部,所述连接螺栓3的顶端通过上连接螺母10固定在所述上连接板6的顶部。
52.实际使用时,所述连接螺栓3固定所述第一下卡装板19和所述第一上卡装板4时,所述连接螺栓3竖向穿过所述下连接螺母9、所述下连接板8上的通孔、所述第一下卡装板19上的下调节孔12、所述第一上卡装板4上的上调节孔11、所述上连接板6上的通孔后通过上连接螺母10固定;
53.所述连接螺栓3固定所述第二下卡装板7和所述第二上卡装板5时,所述竖向穿过所述下连接螺母9、所述下连接板8上的通孔、所述第二下卡装板7上的下调节孔12、所述第二上卡装板5上的上调节孔11、所述上连接板6上的通孔后通过上连接螺母10固定。
54.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抹子1放入所述上连接组件内,成型件2放入所述下连接组件内,根据抹子1和成型件2的尺寸确定连接螺栓3的安装位置;然后取出抹子1和成型件2,根据确定好的位置,拧紧连接螺栓3,再将抹子1和成型件2卡装到位;手持抹子1,确保成型件2紧贴墙角,然后推动抹子1施工即可。
5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