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分动箱与油泵悬置结构及作业车辆。
背景技术:2.混凝土泵车是利用压力将混凝土沿管道连续输送的机械。由泵体和输送管组成。按结构形式分为活塞式、挤压式、水压隔膜式。泵体装在汽车底盘上,再装备可伸缩或屈折的布料杆,就组成泵车。混凝土泵车是在载重汽车底盘上进行改造而成的,它是在底盘上安装有运动和动力传动装置、泵送和搅拌装置、布料装置以及其它一些辅助装置。混凝土泵车的动力通过动力分动箱将发动机的动力传送给液压泵组或者后桥,液压泵推动活塞带动混凝土泵工作。然后利用泵车上的布料杆和输送管,将混凝土输送到一定的高度和距离。
3.另外,混凝土泵车在工作过程会产生振动激励,现有技术为了减低振动激励,一般只会对混凝土泵车的分动箱进行减振处理,然而,混凝土泵车的分动箱一般将动力传至油泵,油泵产生高压液压油驱动液压系统工作,此时油泵在工作过程中也会产生较大的振动激励,也就是说,分动箱和油泵均会构成激励源,但是现有技术混凝土泵车的分动箱和油泵是分开与车身的底盘连接的,所产生的振动激励会分别通过分动箱和油泵传递至车身,由于现有技术处理减振时仅考虑分动箱,而缺乏考虑油泵所构成的激励源,因此导致混凝土泵车的减振效果一直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动箱与油泵悬置结构及作业车辆,能有助于对分动箱和油泵的激励源进行整体减振,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分动箱油泵系统的减振效果。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分动箱与油泵悬置结构,包括分动箱和油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悬置在车身底盘的装配架,所述分动箱与油泵共同连接于所述装配架以构成整装机构。
6.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动箱与油泵悬置结构,所述装配架上布置有若干个用于连接车身底盘的悬置点,若干个所述悬置点关于所述整装机构的重心横向和纵向对称分布。
7.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动箱与油泵悬置结构,各个所述悬置点上分别设置有减振器。
8.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动箱与油泵悬置结构,各个所述悬置点上分别设置有底盘连接件,所述装配架通过各个所述减振器及对应的所述底盘连接件分别连接于车身底盘。
9.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动箱与油泵悬置结构,所述装配架上对应各个悬置点的部分分别开设有若干个沿纵向排列分布的预留安装孔,所述减振器可选择地安装在部分所述预留安装孔上以调节所述减振器在纵向上的位置。
10.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动箱与油泵悬置结构,所述装配架包括相互连接的分动箱挂架和油泵挂架,所述分动箱和油泵分别连接在所述分动箱挂架和油泵挂架上。
11.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动箱与油泵悬置结构,所述分动箱挂架和油泵挂架的边缘分别形成有折边。
12.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动箱与油泵悬置结构,所述分动箱挂架和油泵挂架的表面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加强筋;或/和,
13.,所述分动箱挂架包括第一挂架和第二挂架,所述第一挂架和第二挂架分别连接于所述分动箱的相对两侧,所述油泵挂架连接在所述第一挂架和第二挂架之间。
14.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动箱与油泵悬置结构,所述分动箱的动力输出端与所述油泵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且所述油泵壳体与所述分动箱壳体固定连接。
15.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作业车辆,包括车身底盘和如上述的分动箱与油泵悬置结构,所述分动箱与油泵通过装配架悬置在车身底盘上。
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分动箱与油泵悬置结构,通过增设用于悬置在车身底盘的装配架,并且把所述分动箱与油泵通过共同连接于所述装配架构成整装机构,从而可以利用所述装配架把分动箱与油泵构成一个整体并整体悬置安装在混凝土泵车的底盘上,由于分动箱与油泵构成一个整体,故可以更为方便地对分动箱和油泵的激励源进行统一处理,进行整体减振,便于综合处理分动箱和油泵所产生的振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分动箱油泵系统的减振效果。
附图说明
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22.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3.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26.附图标记:
27.100:装配架;
ꢀꢀꢀꢀꢀꢀꢀꢀ
1:分动箱;
ꢀꢀꢀꢀꢀꢀꢀꢀꢀ
2:油泵;
28.3:减振器;
ꢀꢀꢀꢀꢀꢀꢀꢀꢀꢀ
4:底盘连接件;
ꢀꢀꢀꢀꢀ
5:预留安装孔;
29.6:分动箱挂架;
ꢀꢀꢀꢀꢀꢀ
7:油泵挂架;
ꢀꢀꢀꢀꢀꢀꢀ
8:折边;
30.9:加强筋;
ꢀꢀꢀꢀꢀꢀꢀꢀꢀꢀ
61:第一挂架;
ꢀꢀꢀꢀꢀꢀ
62:第二挂架;
31.10:悬置点。
具体实施方式
3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3.下面结合图1和图2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分动箱与油泵悬置结构,包括分动箱1、油泵2和装配架100,装配架100用于悬置在混凝土泵车的车身底盘上,与底盘构成连接,分动箱1和油泵2分别连接于装配架100,分动箱1与油泵2共同连接于装配架100以构成整装机构。
34.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增设用于悬置在车身底盘的装配架100,并且把分动箱1与油泵2通过共同连接于装配架100构成整装机构,从而可以利用装配架100把分动箱1与油泵2构成一个整体并整体悬置安装在混凝土泵车的底盘上,由于分动箱1与油泵2构成一个整体,故可以更为方便地对分动箱1和油泵2的激励源进行统一处理,进行整体减振,便于综合处理分动箱1和油泵2所产生的振动,从而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分动箱油泵系统的减振效果。
35.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可选具体方案,结合图3所示,装配架100上布置有若干个用于连接车身底盘的悬置点10,若干个悬置点10关于整装机构的重心横向和纵向对称分布。因此可以确保整装机构在底盘上的稳定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所指的横向为图6中的左右方向,纵向为图5中的左右方向,在实际应用中,纵向为车身底盘的长度方向,横向为车身底盘的宽度方向。)
36.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可选具体方案,结合图4~图6所示,各个悬置点上分别设置有减振器3。通过各个减振器3可以对分动箱1和油泵2所产生的激励源进行整体减振,有效提高减振效果。
37.可选地,减振器3为橡胶减振器。
38.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可选具体方案,结合图4~图6所示,各个减振器3关于整装机构的重心分别左右对称布置和前后对称布置,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强混凝土泵车的减振性能,使分动箱油泵系统的工作稳定性更好。
39.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可选具体方案,结合图4~图6所示,各个悬置点10上分别安装有底盘连接件4,装配架100通过各个底盘连接件4分别连接于车身底盘。因此可以通过各个减振器3及对应的底盘连接件4平稳地把分动箱1和油泵2整体地安装在车身底盘上。
40.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可选具体方案,结合图2和图4所示,装配架100上对应各个悬置点的部分分别开设有若干个沿纵向排列分布的预留安装孔5,减振器3可选择地通过螺栓安装在部分预留安装孔5上,以调节所述减振器3在纵向上的位置,便于根据整装机构的重心微调减振器3的位置。因此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方便地根据整装机构的重心调整各个减振器3的安装位置,确保实现平稳安装和实现良好的减振性能,使用更为灵活方便。
41.可选地,预留安装孔5为条形孔,因此有助于提高减振器3的位置调整精度。
42.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可选具体方案,结合图4~图7所示,装配架100包括相互连接的分动箱挂架6和油泵挂架7,分动箱1和油泵2分别连接在分动箱挂架6和油泵挂架7上,从而有利于实现分部安装,可以降低装配的难度。
43.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可选具体方案,结合图7所示,分动箱挂架6和油泵挂架7的边缘分别形成有折边8。故可以通过折边8加强分动箱挂架6和油泵挂架7的刚性,提高对分动箱1和油泵2的支承强度。
44.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可选具体方案,结合图7所示,分动箱挂架6和油泵挂架7的表面分别形成有至少一个加强筋9。故可以通过加强筋9加强分动箱挂架6和油泵挂架7的刚性,提高对分动箱1和油泵2的支承强度。
45.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可选具体方案,结合图8所示,分动箱挂架6包括第一挂架61和第二挂架62,第一挂架61和第二挂架62分别连接于分动箱1的相对两侧,油泵挂架7连接在第一挂架61和第二挂架62之间。
46.可选地,油泵挂架7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第一挂架61和第二挂架62的内侧。
47.作为对本实施例的可选具体方案,分动箱1的动力输出端与油泵2的动力输入端传动连接,且油泵壳体与分动箱壳体固定连接,从而可以确保分动箱1与油泵2的准确对接,让分动箱1的动力稳定传递至油泵2。
48.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作业车辆,包括车身底盘和上述的分动箱与油泵悬置结构,分动箱1与油泵2通过装配架100悬置在车身底盘上。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作业车辆包括泵车、车载泵、消防车、压裂车等。
4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