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


背景技术:

2.在建筑领域中,建筑物通常包括房屋结构和地基结构,房屋结构通过该地基结构而构建在土地上,为了方便工作人员在施工现场的办公,一般都会建造一些简易的房屋,这些房屋只做临时使用。
3.传统的建造地基的方式施工周期长,因此,现在提出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传统的建造地基的方式施工周期长,而且不适合便于拆装的简易房屋的搭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
5.本技术提供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包括开设在地面上的地基槽,所述地基槽的内部安装有基板,所述基板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地钉,所述地基槽底部位于地钉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的内部安装有竖向减震组件,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安装有基座;
7.所述基座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内部安装有l形板,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从上至下依次贯穿于固定板和l形板的内部,所述固定螺栓的底部与基板螺纹连接,所述地基槽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与第一安装槽之间安装有水平缓冲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各部分预制结构进行安装连接,方便对地基的搭建,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
9.可选的,所述竖向减震组件包括筒体,所述筒体的底部插接有插杆,所述插杆位于筒体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弹簧。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竖向减震组件的设置,起到了对整个结构竖向减震的作用,增强了地基的抗震能力。
11.可选的,所述基板下表面位于地钉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所述筒体的顶部插接于插槽的内部。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插槽的设置,增强了基板与竖向减震组件的连接,两者之间相互制约,防止出现偏移的情况。
13.可选的,所述基座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板位于固定槽的内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此种结构的设置,有利于保证固定板的上表面与基座的上表面保持平齐。
15.可选的,所述水平缓冲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二安装槽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位于壳体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弹簧,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固
定连接有连接板。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第二弹簧的设置,有利于对整个结构进行水平方向上的抗震缓冲。
17.可选的,所述连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固定螺栓贯穿于连接块的内部,且所述连接块位于固定板与l形板之间。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此种结构的设置,实现对水平缓冲组件的固定,使得水平缓冲组件能够稳定地卡接在固定板与l形板之间。
19.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0.本技术在进行装配时,将竖向减震组件置于连接槽的内部,将基板通过地钉深入地基槽的内部,竖向减震组件的顶部位于插槽的内部,然后将基座置于基板的上表面,将l形板放置在基座两侧的第一安装槽内部,将水平缓冲组件放置在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内部,此时,连接块位于l形板上,接着通过固定螺栓依次穿过固定板、连接块和l形板,并将固定螺栓的底部与基板固定即可,通过将各部分预制结构进行安装连接,方便对地基的搭建,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3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说明:1、地基槽;2、基板;3、地钉;4、连接槽;5、基座;6、第一安装槽;7、l形板;8、固定板;9、固定螺栓;10、筒体;11、插杆;12、第一弹簧;13、插槽;14、固定槽;15、壳体;16、连接杆;17、第二弹簧;18、连接板;19、连接块;20、第二安装槽。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6.请参阅图1-2,一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地基结构,包括开设在地面上的地基槽1,地基槽1的内部安装有基板2,基板2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地钉3,通过地钉3的设置,增强了基板2与地基槽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地基槽1底部位于地钉3的两侧均开设有连接槽4,连接槽4的内部安装有竖向减震组件,通过竖向减震组件的设置,起到了对整个结构竖向减震的作用,增强了地基的抗震能力,竖向减震组件包括筒体10,筒体10的顶部为封闭结构,筒体10的底部插接有插杆11,插杆11能够在筒体10的内部上下移动,插杆11位于筒体10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一弹簧12,通过第一弹簧12的设置,起到了减震缓冲的作用,基板2下表面位于地钉3的两侧均开设有插槽13,筒体10的顶部插接于插槽13的内部,通过插槽13的设置,增强了基板2与竖向减震组件的连接,两者之间相互制约,防止出现偏移的情况,基板2的上表面安装有基座5,基座5用于对上层架构的安装。
27.参照图1-3,基座5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安装槽6,第一安装槽6的内部安装有l形板7,两个l形板7的设置,对基座5起到了限位固定的作用,基座5的上表面安装有固定板8,基座5的上表面开设有固定槽14,固定板8位于固定槽14的内部,通过此种结构的设置,有利于保证固定板8的上表面与基座5的上表面保持平齐,固定板8上安装有固定螺栓9,固定螺栓9
从上至下依次贯穿于固定板8和l形板7的内部,对l形板7进行限位,固定螺栓9的底部与基板2螺纹连接,通过固定螺栓9的设置,便于固定板8、基座5和基板2之间的连接安装,提高施工效率,地基槽1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安装槽20,第二安装槽20与第一安装槽6之间安装有水平缓冲组件,通过将水平缓冲组件安装在第二安装槽20与第一安装槽6之间,有利于保证水平安装组件安装的稳定性,水平缓冲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二安装槽20的壳体15,壳体15的一侧活动连接有连接杆16,连接杆16位于壳体15内部的一端安装有第二弹簧17,通过第二弹簧17的设置,有利于对整个结构进行水平方向上的抗震缓冲,连接杆1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8,连接板1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9,固定螺栓9贯穿于连接块19的内部,实现对水平缓冲组件的固定,且连接块19位于固定板8与l形板7之间,使得水平缓冲组件能够稳定地卡接在固定板8与l形板7之间。
28.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
29.在进行装配时,将竖向减震组件置于连接槽4的内部,然后将基板2通过地钉3深入地基槽1的内部,并使得竖向减震组件的顶部位于插槽13的内部,然后将基座5置于基板2的上表面,将l形板7放置在基座5两侧的第一安装槽6内部,然后将水平缓冲组件放置在第一安装槽6和第二安装槽20的内部,此时,连接块19位于l形板7上,最后将固定板8放置在固定槽14的内部,通过固定螺栓9依次穿过固定板8、连接块19和l形板7,并将固定螺栓9的底部与基板2固定即可。
3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