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钢结构建筑防水节点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钢结构建筑防水节点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防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钢结构建筑防水节点。


背景技术:

2.钢结构是由钢制材料组成的结构,是主要的建筑结构类型之一,由型钢和钢板等制成的钢梁、钢柱、钢桁架等构件组成。
3.参照图1,一种钢结构包括钢柱1、钢梁2以及现浇层3,钢柱1顶部用于穿出屋面,钢梁2为屋面梁,钢梁2与钢柱1垂直相连,现浇层3浇筑形成于钢梁2顶部,且现浇层3端部与钢柱1固定相连。
4.针对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现浇层3与钢柱1连接处暴露在环境中,钢柱1与现浇层3结合面容易产生缝隙,雨水进而容易通过缝隙渗漏至钢梁2与现浇层3连接处,从而锈蚀钢柱1和钢梁2连接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减弱雨水锈蚀钢梁与钢柱连接处,本技术提供一种钢结构建筑防水节点。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钢结构建筑防水节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钢结构建筑防水节点,包括钢柱和组合层,所述钢柱顶部用于穿出屋面,所述组合层与钢柱固定相连,还包括附加混凝土层,所述组合层包括钢梁和现浇层,所述现浇层位于钢梁顶部,所述附加混凝土层分别固定连接于钢柱和现浇层顶部,且所述附加混凝土层自下而上延伸,所述钢柱设有挡雨件,所述挡雨件用于遮挡钢柱与附加混凝土层之间的结合面。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梁与钢柱安装固定后,铺设现浇层内部的钢筋以及附加混凝土层内部的钢筋,之后在现浇层的钢筋顶部搭设附加混凝土层的模板,模板与钢柱相对之间形成浇筑腔。浇筑现浇层的混凝土,待现浇层结构稳定后,向浇筑腔内浇筑混凝土进而形成附加混凝土层,之后在附加混凝土层上方的钢柱侧壁固定安装挡雨件。钢柱与附加混凝土层之间的结合面容易产生裂缝,而在挡雨件的阻挡下,雨水不容易打湿附加混凝土层与钢柱结合面,且向上延伸的附加混凝土层延长雨水渗漏的路径,进而延缓雨水渗漏至钢梁与钢柱连接处,并最终使得本方案具有延缓雨水锈蚀钢柱与钢梁连接处的优点。
9.可选的,所述挡雨件为挡雨板,所述挡雨板与钢柱固定相连,所述挡雨板遮挡附加混凝土层顶部。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挡雨板是与钢柱固定的,所以雨水不容易通过挡雨板与钢柱之间流入钢柱与附加混凝土层之间的缝隙,且在挡雨板的遮挡作用下,雨水不易飘落至附加混凝土层顶部。
11.可选的,所述挡雨板一端与钢柱焊接固定,所述挡雨板另一端倾斜向下设置。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以焊接的方式固定挡雨板,可以方便安装挡雨板和钢柱,而挡雨板倾斜向下布置,飘落至挡雨板表面的雨水可以随着挡雨板斜坡排走,进而保护附
加混凝土层顶部不被雨水侵蚀。
13.可选的,所述附加混凝土层内设有阻水件。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水件可以阻挡渗水继续向下渗漏,进一步阻挡雨水锈蚀钢柱和钢梁连接处。
15.可选的,所述阻水件位于附加混凝土层内部,所述阻水件远离现浇层且靠近挡雨件。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水件位于远离现浇层且靠近挡雨件,进而使得阻水件可及时阻挡雨水继续向下渗漏,并延缓阻水件上方的缝隙向下扩张。
17.可选的,所述阻水件包括阻渗板,所述阻渗板埋置于附加混凝土层内,所述阻渗板与钢柱固定相连。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即使雨水自附加混凝土层顶部与钢柱之间的缝隙渗漏时,雨水因自重向下扩散,而遇到阻渗板时被迫水平扩散,进而延长雨水渗漏的路径。
19.可选的,所述阻水件还包括止水板,所述止水板与阻渗板固定相连。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止水板进一步延长雨水渗漏的路径,进一步阻止雨水向下渗漏锈蚀止水板下方的钢柱部分和钢梁。
21.可选的,所述止水板、阻渗板以及钢柱之间形成有用于蓄积渗水的溢流槽。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止水板、阻渗板以及钢柱之间形成有溢流槽,溢流槽内壁可以蓄积渗水,进一步阻止雨水水平扩散和竖向向下扩散。
23.可选的,所述溢流槽远离钢柱的侧壁倾斜向上设有阻水斜坡。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向上的阻水斜坡延缓了溢流槽内的雨水溢流趋势,进而延缓雨水向下渗漏。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在挡雨件的阻挡下,雨水不容易打湿附加混凝土层与钢柱结合面,以及附加混凝土层延长雨水渗漏的路径,进而延长雨水渗漏至钢梁与钢柱连接处的趋势;
27.2.挡雨板倾斜向下布置,飘落至挡雨板表面的雨水可以随着挡雨板斜坡排走,进而保护附加混凝土层顶部不被雨水侵蚀;
28.3.溢流槽内壁可以蓄积渗水,进一步阻止雨水水平扩散和竖向向下扩散。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技术背景技术中的节点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节点结构示意图;
31.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2.附图标记说明:1、钢柱;11、挡雨板;2、钢梁;3、现浇层;4、附加混凝土层;41、阻水件;411、阻渗板;412、止水板;42、附加骨架;421、水平筋;422、竖向筋;43、溢流槽;5、阻水斜坡;6、加强件。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结合附图2-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钢结构建筑防水节点,参照图2、图3,其包括一根钢柱1、两
根钢梁2、两根现浇层3以及一组附加组件。每一现浇层3下表面分别固定连接于相应的钢梁2上表面,每一现浇层3和相应的钢梁2组合形成组合层,两组组合层相对水平且间隔设置,两组组合层相对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钢柱1。附加组件分别固定连接于现浇层3顶部和钢柱1,在附加组件作用下,雨水不容易侵蚀钢梁2与现浇层3结合面,进而延缓雨水锈蚀钢柱1与钢梁2结合面。
35.附加组件包括两组附加混凝土层4,每一附加混凝土层4分别固定连接于相应的现浇层3顶部和钢柱1侧壁。钢柱1和钢梁2均为h型钢,钢梁2水平端部与钢柱1的翼板焊接固定,两根钢梁2之间设有两组加强件6,两组加强件6分别位于钢柱1的两块翼板之间的凹槽内。加强件6包括上下间隔的两块加强肋,加强肋为钢板,每一加强肋分别固定连接于钢柱1的两块翼板,加强肋可以提高钢梁2与钢柱1连接处的强度。
36.每一附加混凝土层4内均埋置阻水件41,阻水件41包括阻渗板411和止水板412,阻渗板411为钢板,阻渗板411一端焊接连接于钢柱1的翼板,阻渗板411另一端位于附加混凝土层4内。止水板412为止水钢板,止水板412一端搭接在阻渗板411上表面,止水板412另一端水平远离阻渗板411设置,止水板412与阻渗板411采用双面焊焊接,以提高止水板412与阻渗板411之间的连接性。止水板412相对钢柱1间隔设置,止水板412、阻渗板411以及钢柱1的翼板之间形成有溢流槽43,雨水通过附加混凝土层4顶部与钢柱1之间的接触面渗漏并蓄积在溢流槽43内,进而延缓雨水渗漏至钢柱1与钢梁2连接处。值得注意的是,止水板412朝向钢柱1的一侧自下而上倾斜向上形成有阻水斜坡5,阻水斜坡5进一步延缓雨水在溢流槽43内的溢流效果。
37.每一附加混凝土层4内均埋置有附加骨架42,附加骨架42包括水平筋421和竖向筋422,水平筋421有若干,若干水平筋421自下而上依次间隔布置;竖向筋422有若干,若干竖向筋422自一侧向另一侧依次间隔布置,每一竖向筋422与相应的水平筋421采用扎丝绑扎搭接。每一竖向筋422的顶端垂直翻折进而形成上翻折部,上翻折部与附加混凝土层4上表面之间存在一个保护层的距离,上翻折部位于止水板412上方20mm~30mm处;每一竖向筋422的底端垂直翻折进而形成下翻折部,下翻折部插设抵接于现浇层3内布置的钢筋,竖向筋422进而形成“z型”。因竖向筋422插设于现浇层3内,故改善附加混凝土层4与现浇层3之间的连接性和整体性。
38.每一附加混凝土层4的上方设有挡雨件。挡雨件为挡雨板11,挡雨板11一端焊接连接于钢柱1的翼板,挡雨板11另一端倾斜向下设置,挡雨板11另一端遮挡附加混凝土层4顶部,且挡雨板11另一端的高度位置低于附加混凝土层4的顶部。挡雨板11可以阻挡雨水侵蚀附加混凝土层4顶部,减弱雨水对附加混凝土层4与钢柱1结合面的破坏,进而降低结合面产生裂缝的几率。
39.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如下:
40.步骤一,安装钢梁2和钢柱1;
41.步骤二,先铺设现浇层3内部的钢筋,后定位焊接阻渗板411和止水板412:
42.步骤三,铺设附加骨架42,在现浇层3的钢筋顶部架设模板,模板与钢柱1的翼板之间形成浇筑附加混凝土层4的浇筑腔;
43.步骤四,依次浇筑现浇层3的混凝土和在浇筑腔内浇筑附加混凝土层4的混凝土;
44.最后,在附加混凝土层4上方的钢柱1侧壁焊接挡雨板11,在挡雨板11、附加混凝土
层4、阻渗板411以及止水板412作用下,减弱雨水对钢柱1和钢梁2连接处的锈蚀作用。
45.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