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预留孔模具及具有其的预制件模具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预留孔模具及具有其的预制件模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一般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预留孔模具及具有其的预制件模具。


背景技术:

2.在制备混凝土预制件时,大多需要在混凝土预制件形成有螺杆洞。现有螺杆洞的形成方式为:在将混凝土填入预制件模具之前,将电工管定位在预制件模具的预设位置,然后通过扎丝将电工管固定于预制件模具,然后再向预制件模具内填入混凝土,待混凝土尚未全完凝固时将电工管抽出以形成螺杆洞。
3.然而,在上述螺杆洞的形成过程中,由于需要进行扎扎丝作业,不仅费时费力,且扎丝难以重复利用,同时在扎扎丝作业时容易导致电工管出现一定程度的位置偏移,进而导致螺杆洞的位置存在偏差。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预留孔模具及具有其的预制件模具。
5.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预留孔模具,用于在预制件上形成预留孔,包括:
6.基座;
7.连接件,连接件设置于基座;
8.孔模件,孔模件具有用于形成预留孔的孔模部,孔模件沿基座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孔模部插入或退出预制件,孔模件相对连接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且在移动方向上位置可固定,其中第一方向与高度方向不同。
9.进一步地,孔模件与连接件之间设有第一滑动结构,第一滑动结构包括第一滑动件,第一滑动件设置于连接件且相对连接件可沿第一方向滑动,孔模件设置于第一滑动件。
10.进一步地,第一滑动结构还包括第一螺接件,第一螺接件螺接于第一滑动件,第一螺接件可旋转地设置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一位置时,第一螺接件与连接件抵接配合,以使连接件和第一滑动件相对固定,在第二位置时,第一螺接件与连接件的抵接配合解除,以使第一滑动件相对连接件可滑动。
11.进一步地,第一滑动件包括第一套管,第一套管套设于连接件的外周且相对连接件可滑动;第一滑动结构还包括第二套管,第二套管连接于第一套管,孔模件活动穿设于第二套管。
12.进一步地,基座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部,孔模件设置于两个支撑部,至少一个支撑部为活动件,活动件相对孔模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且在移动方向上位置可固定。
13.进一步地,活动件与连接件之间设有第二滑动结构,第二滑动结构包括第二滑动件,第二滑动件设置于连接件且相对连接件可沿第一方向滑动,活动件与第二滑动件连接。
14.进一步地,第二滑动结构还包括第二螺接件,第二螺接件螺接于第二滑动件,第二螺接件可旋转地设置以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三位置时,第二螺接件与连接件抵接配合,以使连接件和第二滑动件相对固定,在第二位置时,第二螺接件与连接件的抵接配合解除,以使第二滑动件相对连接件可滑动。
15.进一步地,孔模件包括第一连接杆和操作手柄,第一连接杆的一端和操作手柄连接,且第一连接杆的至少部分为孔模部。
16.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预制件模具,包括模具主体以及预留孔模具,模具主体用于制备预制板,基座设置于模具主体上。
17.进一步地,模具主体和基座均为金属材质,且模具主体和基座之间通过磁吸件固定。
18.本技术提供的预留孔模具及具有其的预制件模具,通过孔模件沿基座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连接件,孔模件相对连接件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且在移动方向上位置可固定,第一方向与高度方向不同,如此不仅能够通过孔模件的移动来加工形成预留孔,无需进行扎扎丝作业且不存在扎扎丝作业导致电工管出现位置偏移的问题,提高预留孔的加工效率以及预留孔在预制件上的位置准确性,同时还能够调节孔模件的位置,提高预留孔模具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19.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2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制件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支撑部与第二滑动结构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实用新型,而非对该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24.请参考附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预留孔模具100,预留孔模具100用于在预制件上形成预留孔。其中,预制件可以为混凝土预制板等,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预留孔可以为螺杆孔等,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
25.请继续参考附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预留孔模具100,包括:
26.基座;
27.连接件120,连接件120设置于基座;
28.孔模件130,孔模件130具有用于形成预留孔的孔模部1311,孔模件130沿基座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孔模部1311插入或退出预制件,孔模件130相对连接件120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且在移动方向上位置可固定,其中第一方向与高度方向不同。
29.在本实施例中,预留孔模具100包括基座、连接件120以及孔模件130,连接件120设
置于基座,孔模件130设置于连接件120。孔模件130具有孔模部1311,且通过孔模部1311形成预留孔。孔模件130沿基座的高度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使孔模部1311插入或退出预制件,具体地:预留孔模具100在使用时安装于预留件模具上,先将孔模件130沿基座的高度方向向下移动,以使孔模部1311插入预留件模具的预设位置(即预留孔在预制件的位置),然后注入制备预制件的原料,且待原料未完全凝固时将孔模件130沿基座的高度方向向上移动,以使孔模部1311退出未完全凝固的原料,进而形成预留孔。如此设置,能够通过孔模件130的上下移动来加工形成预留孔,无需进行扎扎丝作业且不存在扎扎丝作业导致电工管出现位置偏移的问题,提高预留孔的加工效率以及预留孔在预制件上的位置准确性。
30.孔模件130相对连接件120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且在移动方向上位置可固定,如此设置,能够调节孔模件130相对连接件120的位置,满足位于预制件上不同位置的预留孔的制备需求,提高预留孔模具100的通用性。
31.其中,第一方向与基座的高度方向不同,具体地,第一方向可以与基座的高度方向垂直,或者第一方向可以与基座的高度方向倾斜设置。基于附图1所示的结构中,第一方向为连接件120的长度方向(如箭头a所示)且与基座的高度方向垂直设置,如此设置,不仅简化结构,且使得孔模件130平动。连接件120可以为杆状结构等,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
3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孔模件130与连接件120之间设有第一滑动结构,第一滑动结构包括第一滑动件,第一滑动件设置于连接件120且相对连接件120可沿第一方向滑动,孔模件130设置于第一滑动件。
33.在本实施例中,孔模件130与连接件120之间设有第一滑动结构,且孔模件130通过第一滑动结构相对连接件120进行移动,且移动的顺滑性较好,提高用户体验。具体地:第一滑动结构包括第一滑动件,第一滑动件设置于连接件120且相对连接件120可沿第一方向滑动,孔模件130设置于第一滑动件。
34.其中,基于附图1所示的结构中,第一滑动件包括第一套管141,第一套管141活动套设于连接件120的外周且相对连接件120可滑动,如此设置,不仅能够实现孔模件130相对连接件120的移动,且还能够使得第一滑动件在连接件120上的稳固性,避免出现第一滑动件出现偏转的情况。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滑动件可以为滑块,连接件120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轨等。
3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滑动结构还包括第一螺接件,第一螺接件螺接于第一滑动件,第一螺接件可旋转地设置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一位置时,第一螺接件与连接件120抵接配合,以使连接件120和第一滑动件相对固定,在第二位置时,第一螺接件与连接件120的抵接配合解除,以使第一滑动件相对连接件120可滑动。
36.本实施例中给出了一种实现孔模件130相对连接件120在第一方向上位置可固定的实施方式,具体地:第一滑动结构还包括第一螺接件,第一螺接件螺接于第一滑动件,第一螺接件可旋转地设置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在第一位置时,第一螺接件与连接件120抵接配合,在第二位置时,第一螺接件与连接件120的抵接配合解除。其中,第一滑动件设有贯穿的第一螺纹孔,第一螺接件包括但不限于第一螺栓142,第一螺栓142螺接于第一螺纹孔。通过旋转第一螺栓142以使第一螺栓142达到第一位置时,第一螺栓142的头部与连接件120抵接配合,以使得第一滑动件与连接件120之间处于固定状态,实现孔模件130相对连接件120的位置固定;通过旋转第一螺栓142以使第一螺栓142达到第二位置时,
第一螺栓142的头部与连接件120之间的抵接配合解除,以使得第一滑动件与连接件120之间处于可相对移动状态,实现孔模件130相对连接件120可移动。应当理解的是,抵接配合解除是指第一螺栓142与连接件120之间分离,或者第一螺栓142与连接件120接触,但是第一螺栓142和连接件120之间的解除摩擦很小不足以使得第一滑动件与连接件120之间处于固定状态。
37.其中,第一螺栓142设置于第一滑动件的顶部,以便于工作人员旋转第一螺栓142。
38.其中,第一滑动结构还包括第二套管,第二套管连接于第一套管141,孔模件130活动穿设于第二套管。第二套管的轴向与基座的高度方向平行设置,孔模件130活动穿设于第二套管,也即孔模件130可相对第二套管沿轴向上下移动。
39.其中,第二套管与支撑部110之间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基于附图1所示的结构中,第二套管与支撑部110之间一体成型。
4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孔模件130的数量以为一个或若干。当孔模件130的数量为若干时,若干孔模件130沿第一方向顺次排列,以增加预留孔模具100每次能够形成的预留孔的数量,提高预留孔模具100的数量。每个孔模件130均通过第一滑动结构与连接件120连接。
4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孔模件130包括第一连接杆131和操作手柄,第一连接杆131的一端和操作手柄连接,且第一连接杆131的至少部分为孔模部1311。
42.其中,操作手柄用于供操作人员拿取孔模件130,提高孔模件130的操作便捷性。操作手柄可以为横杆132,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横杆132与第一连接杆131的一端固定连接。横杆132的尺寸大于第二套管的内腔直径,以防止孔模件130从第二套管中脱离。
43.其中,第一连接杆131的至少部分为孔模部1311,如附图1所示的结构中,第一连接杆131远离操作手柄的一端为孔模部1311。孔模部1311为杆状且与预留孔的形状相适配。
44.请参考附图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基座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部110,孔模件130设置于两个支撑部110,至少一个支撑部110为活动件,活动件相对孔模件130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且在移动方向上位置可固定。
45.在本实施例中,基座包括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部110,连接件120设置于两个支撑部110,孔模件130可以位于两个支撑部110之间。至少一个支撑部110为活动件,活动件相对孔模件130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且在移动方向上位置可固定,如此设置,能够使得两个支撑部110之间的间距可调节,以使得预留孔模具100能够满足不同规格的预制件模具,提高预留孔模具100的通用性。
46.其中,基于附图1所示的结构中,支撑部110包括立柱112和底板111,立柱112固定于底板111上,如此设置能够使得支撑部110的支撑稳固性好,进而提高预留孔模具100的稳固性。
47.其中,两个支撑部110中可以其中一个为活动件,也可以两个支撑部110均为活动件。如附图1所示的结构中,两个支撑部110均为活动件,提高两个支撑部110之间的间距调节的操作便捷性。
4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活动件与连接件120之间设有第二滑动结构,第二滑动结构包括第二滑动件,第二滑动件设置于连接件120且相对连接件120可沿第一方向滑动,活动件与第二滑动件连接。
49.在本实施例中,活动件与连接件120之间设有第二滑动结构,且活动件通过第二滑动结构相对连接件120进行移动,且移动的顺滑性较好,提高用户体验。具体地:第二滑动结构包括第二滑动件,第二滑动件设置于连接件120且相对连接件120可沿第一方向滑动,活动件与第二滑动件连接。
50.其中,基于附图1所示的结构中,第二滑动件包括第三套管151,第三套管151活动套设于连接件120的外周且相对连接件120可滑动,如此设置,不仅能够实现活动件相对连接件120的移动,且还能够使得连接件120在基座上的稳固性,避免出现连接件120出现偏转的情况。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滑动件可以为滑块,连接件120设有与滑块配合的滑轨等。
5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滑动结构还包括第二螺接件,第二螺接件螺接于第二滑动件,第二螺接件可旋转地设置以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三位置时,第二螺接件与连接件120抵接配合,以使连接件120和第二滑动件相对固定,在第二位置时,第二螺接件与连接件120的抵接配合解除,以使第二滑动件相对连接件120可滑动。
52.本实施例中给出了一种实现活动件相对连接件120在第一方向上位置可固定的实施方式,具体地:第二滑动结构还包括第二螺接件,第二螺接件螺接于第二滑动件,第二螺接件可旋转地设置以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切换,其中,在第三位置时,第二螺接件与连接件120抵接配合,在第二位置时,第二螺接件与连接件120的抵接配合解除。其中,通过旋转第二螺栓152以使第二螺栓152达到第三位置时,第二螺栓152的头部与连接件120抵接配合,以使得第二滑动件与连接件120之间处于固定状态,实现活动件与连接件120之间位置固定;通过旋转第二螺栓152以使第二螺栓152达到第四位置时,第二螺栓152的头部与连接件120之间的抵接配合解除,以使得第二滑动件与连接件120之间处于可相对移动状态,实现活动件与连接件120之间相对可移动。应当理解的是,抵接配合解除是指第二螺栓152与连接件120之间分离,或者第二螺栓152与连接件120接触,但是第二螺栓152和连接件120之间的解除摩擦很小不足以使得第二滑动件与连接件120之间处于固定状态。
53.其中,第二螺栓152设置于第二滑动件的顶部,以便于工作人员旋转第二螺栓152。
54.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还提供一种预制件模具,包括模具主体200以及预留孔模具100,模具主体200用于制备预制板,基座设置于模具主体200上。
5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模具主体200和基座均为金属材质,且模具主体200和基座之间通过磁吸件300固定,如此设置,不仅能够使得预留孔模具100固定于模具主体200上,且还能够使得基座和预制件模具之间可分离,便于预留孔模具100从模具主体200上拆分,进而便于对预留孔模具100的循环利用。
56.其中,磁吸件300可以为磁盒等,本技术对此不作限制。
57.需要理解的是,上文如有涉及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58.以上描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实用新型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实用新型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技术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