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抗菌且不易变形的瓷砖地板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抗菌且不易变形的瓷砖地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瓷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抗菌且不易变形的瓷砖地板。


背景技术:

2.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水平的不断进步,家装材料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而瓷砖地板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瓷砖地板在家中铺设,长期使用后,其表面会有大量的细菌残留,为防止细菌对使用者的健康造成危害,就需要使用一种抗菌且不易变形的瓷砖地板,该瓷砖地板加入了无机抗菌剂,令瓷砖表面具有抗菌作用,有效解决了细菌滋生影响人们健康的问题。
3.现今市场上的此类瓷砖地板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传统的此类瓷砖地板在使用时,常因硬度较低,在长时间受到使用者的踩踏等作用力时,可能会出现变形、碎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且不易变形的瓷砖地板,用以解决现有的抗菌且不易变形的瓷砖地板硬度较低的缺陷。
6.(二)实用新型内容
7.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菌且不易变形的瓷砖地板,包括瓷砖地板主体和无机抗菌剂,所述瓷砖地板主体的内部设置有无机抗菌剂;
8.所述瓷砖地板主体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拼接结构,所述瓷砖地板主体的顶部设置有防滑结构;
9.所述瓷砖地板主体的内部还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加强结构包括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筋和加固块,所述第一加强筋嵌设于瓷砖地板主体的内部。
10.优选的,所述拼接结构包括第一卡槽、第一卡块、第二卡块和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开设于瓷砖地板主体一端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瓷砖地板主体另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第二卡块,所述瓷砖地板主体右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第一卡块,所述瓷砖地板主体左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卡槽。
11.优选的,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槽的内径分别小于第二卡块与第一卡块的外径,所述第一卡槽与第二卡块和第一卡块与第二卡槽均构成卡合结构。
12.优选的,所述防滑结构包括连接层、防滑垫和防滑纹,所述连接层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顶部设置有防滑纹。
13.优选的,所述连接层设置于瓷砖地板主体的顶部,所述连接层的横截面等于瓷砖地板主体的横截面。
14.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强筋内部的一侧交叉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的交叉处固定有加固块。
15.优选的,所述加固块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加固块在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的交叉处等间距分布。
16.(三)有益效果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菌且不易变形的瓷砖地板,其优点在于:通过设置有加强结构,第一加强筋与第二加强筋交叉组成的网状结构嵌设于瓷砖地板主体的内部,可以提高瓷砖地板主体的结构强度,通过增强瓷砖地板主体内部的结构强度,可以防止其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发生变形的问题出现;
18.通过设置有拼接结构,通过将第一卡块与第二卡槽卡合,可完成对于瓷砖地板主体的横向拼接,通过将第一卡槽与第二卡块卡合,可完成对于瓷砖地板主体的纵向拼接,利用卡合结构进行瓷砖地板主体的拼接,可以令瓷砖地板主体的铺设更加便捷;
19.通过设置有防滑结构,固定于瓷砖地板主体顶部的防滑垫直接与使用者的脚部接触,其表面的防滑纹可增大使用者踩踏瓷砖地板主体时的摩擦力,通过增大摩擦力的方式,可以防止使用者赤脚踩踏瓷砖地板主体时,因脚滑摔倒的问题出现。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拼接后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外观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结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中的附图标记说明:1、瓷砖地板主体;2、拼接结构;201、第一卡槽;202、第一卡块;203、第二卡块;204、第二卡槽;3、防滑结构;301、连接层;302、防滑垫;303、防滑纹;4、加强结构;401、第一加强筋;402、第二加强筋;403、加固块;5、无机抗菌剂。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9.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抗菌且不易变形的瓷砖地板,包括瓷砖地板主体1和无机抗菌剂5,瓷砖地板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无机抗菌剂5,瓷砖地板主体1一端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拼接结构2,瓷砖地板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防滑结构3;
30.瓷砖地板主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加强结构4,加强结构4包括第一加强筋401、第二加强筋402和加固块403,第一加强筋401嵌设于瓷砖地板主体1的内部,第一加强筋401内部的一侧交叉有第二加强筋402,第一加强筋401与第二加强筋402的交叉处固定有加固块403;
31.加固块403设置有若干个,加固块403在第一加强筋401与第二加强筋402的交叉处等间距分布;
32.使用该结构时,第一加强筋401与第二加强筋402交叉组成的网状结构嵌设于瓷砖地板主体1的内部,可以提高瓷砖地板主体1的结构强度,其中等间距分布的加固块403可以防止该网状结构的交叉处断裂的问题出现,使得该网状结构的稳定性更高,通过增强瓷砖地板主体1内部的结构强度,可以防止其在受到外力的作用时发生变形的问题出现;
33.拼接结构2包括第一卡槽201、第一卡块202、第二卡块203和第二卡槽204,第一卡槽201开设于瓷砖地板主体1一端的中间位置处,瓷砖地板主体1另一端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第二卡块203,瓷砖地板主体1右侧的中间位置处固定有第一卡块202,瓷砖地板主体1左侧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第二卡槽204;
34.第一卡槽201与第二卡槽204的内径分别小于第二卡块203与第一卡块202的外径,第一卡槽201与第二卡块203和第一卡块202与第二卡槽204均构成卡合结构;
35.使用该结构时,通过将第一卡块202与第二卡槽204卡合,可完成对于瓷砖地板主体1的横向拼接,通过将第一卡槽201与第二卡块203卡合,可完成对于瓷砖地板主体1的纵向拼接,利用卡合结构进行瓷砖地板主体1的拼接,可以令瓷砖地板主体1的铺设更加便捷;
36.防滑结构3包括连接层301、防滑垫302和防滑纹303,连接层301的顶部设置有防滑垫302,防滑垫302的顶部设置有防滑纹303;
37.连接层301设置于瓷砖地板主体1的顶部,连接层301的横截面等于瓷砖地板主体1的横截面;
38.使用该结构时,固定于瓷砖地板主体1顶部的防滑垫302直接与使用者的脚部接触,其表面的防滑纹303可增大使用者踩踏瓷砖地板主体1时的摩擦力,通过增大摩擦力的方式,可以防止使用者赤脚踩踏瓷砖地板主体1时,因脚滑摔倒的问题出现。
39.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在进行瓷砖地板主体1的横向铺设时,可利用第一卡块202与第二卡槽204的卡合结构,使用该卡合结构将多组瓷砖地板主体1进行横向的拼接,在进行瓷砖地板主体1的横向铺设时,可利用第一卡槽201与第二卡块203之间的卡合结构,使用该卡合结构将多组瓷砖地板主体1进行纵向的拼接,使用卡合结构进行瓷砖地板主体1的拼接,可以有效提高瓷砖地板主体1的铺设效率,不会因瓷砖地板主体1的放置位置不齐影响铺设进程;
40.其次,瓷砖地板主体1顶部通过连接层301连接有防滑垫302,使用者在踩踏瓷砖地板主体1时,直接与防滑垫302接触,防滑垫302表面的防滑纹303可增大使用者脚掌与瓷砖地板主体1直接接触时的摩擦力,通过增大摩擦力可以防止使用者赤脚踩踏瓷砖地板主体1发生滑倒的问题;
41.最后,第一加强筋401与第二加强筋402相互交织构成网状结构,该网状结构嵌设于瓷砖地板主体1的内部,利用该第一加强筋401与第二加强筋402所组成的网状结构可对瓷砖地板主体1内部结构强度起到增强的作用,通过对瓷砖地板主体1内部结构强度的增强处理,可以使其具有优异的抗压能力,使其不会在受到长时间的踩踏时变形、碎裂,最终完成该抗菌且不易变形的瓷砖地板的使用工作。
4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3.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44.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