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微珠复合玻璃纤维网增强吸音板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具有微珠复合玻璃纤维网增强吸音板安装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吸音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具有微珠复合玻璃纤维网增强吸音板安装系统。


背景技术:

2.吸音板是通过微孔填料或表面涂层实现对声波的吸收吸音需要,一般用于大剧院、音乐厅、监听室等位置,吸音板多通过吊装构件实现对室内天花系统的吊顶安装需要。
3.中国专利文献公开号cn205000532u公开了一种吸音天花板,属于装饰材料领域,包括玻纤棉板和用于悬挂固定玻纤棉板的悬挂装置;所述悬挂装置包括箱式结构的壳体、固定在壳体顶部的若干条悬梁、固定在每条悬梁上的连接件和挂接在连接件上的吊杆;所述悬梁平行设置;所述壳体的底面上设有面积略小于底面的方孔;所述玻纤棉板设置在壳体的内腔中。该方案的悬挂装置采用箱式结构的壳体,能够承受15cm后的玻纤棉板,但在实际使用时,仍存缺乏对异性天花板的安装适配需要,通过螺钉装配的箱式结构的装配效率较低,并且影响到对波浪吸音结构的天花板其节点倾斜坡面的贴合适配能力,不能很好的满足使用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微珠复合玻璃纤维网增强吸音板安装系统,其具有提高装配效率以及满足多异形天花板装配能力的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具有微珠复合玻璃纤维网增强吸音板安装系统,包括吸音板主体,所述吸音板主体横截面形状为波浪形,所述吸音板主体顶部多节点可调节安装有连接龙骨,且吸音板主体两端一体连接有限位块,且相连的两侧限位块之间套设有限位槽座,且连接龙骨固定安装在对应位置。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能够通过限位槽座实现装配固定,并且波浪形的吸音板能够通过自身吸音填料和玻璃纤维网实现异形天花板的吸音和吊装稳定性需要。
8.进一步地,所述吸音板主体顶部通过第一连接机构与连接龙骨固定安装,所述第一连接机构包括转换角码,所述转换角码一侧可旋动的通过第一固定螺栓螺纹连接有定制预埋件,所述定制预埋件压合在吸音板主体玻璃纤维网底侧,所述转换角码顶部螺孔螺纹连接有吊顶丝杆,且吊顶丝杆穿过连接龙骨顶部螺孔螺纹连接有丝杆帽,所述吊顶丝杆外侧壁套设有角钢,所述角钢通过丝杆帽限位在连接龙骨顶部。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角钢实现吊装位置与连接龙骨的充分贴合,保证吊装应力的分散。
10.进一步地,所述丝杆帽和角钢之间套接有第一填充垫,所述第一固定螺栓与定制预埋件之间套接有第二填充垫,且第一填充垫和第二填充垫均为橡胶垫。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对加工误差的填充封闭,提高吊装稳定性,避免发生
异响。
12.进一步地,所述吸音板主体顶部通过第二连接机构与顶部连接龙骨固定安装,所述第二连接机构包括卡接座,所述卡接座内开设有连接螺孔,所述卡接座内腔两侧弧形槽之间卡接有卡块,且两侧卡块之间固定连接有卡接龙骨,所述卡接龙骨顶部通过全牙吊杆与连接龙骨一侧螺孔装配。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活动连接的卡接座,实现对吸音板主体的快速装配效果,有利于后续装配维护。
1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龙骨为轻质方钢龙骨。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吊装重量,保证与固定面的装配稳定性。
16.进一步地,所述吸音板主体1为氧化铝微珠、玻璃纤维网及圆形微晶沙复合微孔吸音板,且双层氧化铝微珠层之间热压合有玻璃纤维网及圆形微晶沙填充层,且微孔吸音板微孔孔隙为0.2-2.5mm。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氧化铝微珠的气微孔实现对声波的吸收折射,并且通过玻璃纤维网实现压合后的异形装配支撑强度。
1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9.1、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可拆卸的吸音板主体和连接龙骨,第一连接机构能够通过定制预埋件实现对吸音板主体装配受力节点的预埋固定,同时可偏转的转换角码能够通过第一固定螺栓的提高对定制预埋件预埋角度的偏转适配,继而能够适配对吸音板主体顶部弧形面的快速装配适配能力,通过吸音板主体的弧形面提高对声波的折射吸收能力,且吸音板主体为氧化铝微珠层与玻璃纤维层和圆形微晶沙层之间的多微孔隙实现对声波的吸能降噪,并且通过玻璃纤维网的复合压制,实现对波浪形吸音板主体的支撑装配强度的补强,同时通过多节点的吊装实现装配稳定性。
20.2、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吸音板主体以及两侧一体连接的限位块,两侧吸音板主体的l形的限位块拼接后,能够通过限位槽座进行插置连接,继而能够快速对两侧吸音板主体进行横向咬合固定,并且在横向多个吸音板主体装配后,能够通过滑动装配槽座对两侧横向限位块实现卡接限位,进而能够多个波浪形吸音板主体的装配固定需要。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拆分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传动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驱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5为本实用新型平面吸音板主体装配示意图。
26.图中:
27.1、吸音板主体;2、限位块;3、第一连接机构;301、转换角码;302、定制预埋件;303、第一固定螺栓;304、吊顶丝杆;305、丝杆帽;306、角钢;307、第一填充垫;308、第二填充垫;4、连接龙骨;5、第二连接机构;501、卡接座;502、连接螺孔;503、卡块;504、卡接龙骨;505、全牙吊杆;6、限位槽座。
具体实施方式
28.实施例:
29.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具有微珠复合玻璃纤维网增强吸音板安装系统,包括吸音板主体1,所述吸音板主体1横截面形状为波浪形,所述吸音板主体1顶部多节点可调节安装有连接龙骨4,且吸音板主体1两端一体连接有限位块2,且相连的两侧限位块2之间套设有限位槽座6,且连接龙骨4固定安装在对应位置,所述吸音板主体1顶部通过第一连接机构3与连接龙骨4固定安装,所述第一连接机构3包括转换角码301,所述转换角码301一侧可旋动的通过第一固定螺栓303螺纹连接有定制预埋件302,所述定制预埋件302压合在吸音板主体1玻璃纤维网底侧,所述转换角码301顶部螺孔螺纹连接有吊顶丝杆304,且吊顶丝杆304穿过连接龙骨4顶部螺孔螺纹连接有丝杆帽305,所述吊顶丝杆304外侧壁套设有角钢306,所述角钢306通过丝杆帽305限位在连接龙骨4顶部,所述连接龙骨4为轻质方钢龙骨。
31.本实施例中:预制的不同高度的吊顶丝杆304能够通过底部波浪形吸音板主体1的起伏高度实现快速装配,并且l形限位块2能够在预制打版对天花板长度进行调整,实现l形块靠内一侧实现与室内吊顶天花板侧壁的无缝贴合,提高吸音板主体1装配天花板系统的吸音效果,且本实施例中限位槽座6和限位块2之间可冲设有螺丝孔(图中未示出),并通过对穿螺丝实现螺丝加强。
32.如图3所示,一种具有微珠复合玻璃纤维网增强吸音板安装系统,包括吸音板主体1,所述吸音板主体2为平面板,所述吸音板主体1顶部多节点可调节安装有连接龙骨4,所述吸音板主体1顶部通过第二连接机构5与顶部连接龙骨4固定安装,所述第二连接机构5包括卡接座501,所述卡接座501内开设有连接螺孔502,所述卡接座501内腔两侧弧形槽之间卡接有卡块503,且两侧卡块503之间固定连接有卡接龙骨504,所述卡接龙骨504顶部通过全牙吊杆505与连接龙骨4一侧螺孔装配;
33.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机构5的卡接座501能够通过螺栓与吸音板主体1装配后,将卡接座501滑入卡块503和卡接龙骨504内,且卡接龙骨504为镀锌龙骨,实现对异形装配板的快速装配需要,且天花板主体在与卡接座501装配时,天花板主体螺孔冲压开设在平面天花板的对应位置,进而提高装配稳定性,并且卡接龙骨504通过顶部多个全牙吊杆505实现对连接龙骨4的装配。
34.如图1-3所示,所述丝杆帽305和角钢306之间套接有第一填充垫307,所述第一固定螺栓303与定制预埋件302之间套接有第二填充垫308,且第一填充垫307和第二填充垫308均为橡胶垫;
35.本实施例中:第一填充垫307和第二填充垫308能够保证对贴合处的填充效果,提高第一固定螺栓303和丝杆帽305拧动的稳定性。
36.如图4所示,所述吸音板主体1为氧化铝微珠、玻璃纤维网及圆形微晶沙复合微孔吸音板,且双层氧化铝微珠层之间热压合有玻璃纤维网及圆形微晶沙填充层,且微孔吸音板微孔孔隙为0.2-2.5mm;
37.本实施例中:通过压制的吸音板主体1内加入氧化铝微珠层和玻璃纤维层实现相互之间孔隙对吸音板主体1的强度和吸音能力改性,且双层的氧化铝微珠能够实现与玻璃
纤维层和圆形微晶沙之间的缝隙增强,实现对孔隙吸音效果的加强,并且通过热压合提高多个层体之间形成整面拉力,提高装配吊装需要的稳定性。
38.工作原理:使用第一连接机构3装配时,通过吸音板主体1压合时装配的定制预埋件302实现对异形面的偏转适配,并且通过偏转转换角码301适配对顶部吊顶丝杆304的轴向固定,通过转换角码301与顶部吊顶丝杆304进行丝杆帽305装配,且吊顶丝杆304顶部穿过连接龙骨4方钢与角钢306固定,角钢306通过丝杆帽305与吊顶丝杆304的配合实现装配。
39.使用第二连接机构5装配时,将卡接座501通过底部连接螺孔502对吸音板主动顶部开设螺孔进行螺杆装配,并且将卡接龙骨504通过顶部全牙吊杆505对连接龙骨4进行装配,将吸音板主体1通过顶部卡接座501的阶装槽对卡块503进行快速卡接装配。
40.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