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混凝土振动台的磁吸模具套件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混凝土振动台的磁吸模具套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混凝土振动台的磁吸模具套件。


背景技术:

2.混凝土振动台是用于震实混凝土试件的重要仪器,被广泛用于各种混凝土实验的试件制备过程。其原理是,通过电动机和一对相同的偏心轮产生高频振动,在高频振动的作用下,混凝土内部的颗粒会下沉,而其内部的空气则会上浮排出,如此达到振实的效果。在当前高校的混凝土实验中,一般采用人工的方式限定混凝土模具与振动台之间的位移,这种固定方式会因存在局部振动,对人体产生较大危害。考虑到混凝土实验会频繁使用振动台,这样的损伤会因累积而更严重。根据医学界对承受局部振动操作工人的健康测试与研究表明:长期承受局部振动会引起肢端血管痉挛,末稍神经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振动台的局部振动对人体产生的危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采用磁吸方式限定混凝土模具与振动台之间位移、操作方便的用于混凝土振动台的磁吸模具套件。
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振动台的磁吸模具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模具以及用于固定混凝土模具的磁吸底座,所述混凝土模具由模具装填筒和环向支撑组成,所述模具装填筒为底部开孔、上部开口的空心筒体;所述模具装填筒的上、下两端部外围各设有一环向支撑;每套所述环向支撑均包括第一环向加强檩条、与第一环向加强檩条平行的第二环向加强檩条以及竖向加强檩条,所述第一环向加强檩条通过所述竖向加强檩条与下方的所述第二环向加强檩条相连;下层的端部支撑外框的第一环向加强檩条沿周向设有多个接口;每个接口对应挂接一套所述磁吸底座;所述磁吸底座围设在所述混凝土模具四周,包括外壳、永久硬磁体、软磁体、隔磁铝材、旋钮和连接钢条,所述永久硬磁体、软磁体、隔磁铝材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腔,并且所述外壳的前端面上设有安装通孔;所述软磁体之间被隔磁铝材隔开成相互独立的上、下两部分;所述永久硬磁体为圆柱体,且所述永久硬磁体通过隔离铝材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软磁体之间,所述软磁体合围在所述永久硬磁体的弧形面外部,并且所述永久硬磁体的第一端从安装通孔处伸出后与所述旋钮固连,所述永久硬磁体的第二端与外壳的内壁接触;所述旋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前端面的安装通孔处,并与所述永久硬磁体的第一端固连,用于驱动所述永久硬磁体绕自身中心轴周向旋转以控制磁力的有无;所述连接钢条的下端与所述外壳的后端面固连,所述连接钢条的上端设有用于勾在接口处的折角。
5.进一步,下层的环向支撑的第一环向加强檩条沿周向等距设有3 个接口。
6.进一步,所述外壳为黄铜外包层围成的盒体。
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
8.(1)混凝土模具通过连接钢条与磁力底座连接,采用挂接方式,极大的简化了操作过程;
9.(2)磁力底座的旋钮与内部的永久强磁铁相连,通过旋转旋钮可以调节内部磁铁的磁极位置,从而实现底座磁力的有无。
附图说明
10.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图;
1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接钢条和接处c的连接示意图;
12.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3.图4是图3的b-b剖视图;
14.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磁力底座左视图(d处为连接钢条与外壳连接处);
15.图6是图5的a-a剖面图(图中n、s代表永久强磁体的南北两极)。
16.图7是图4的b-b剖面图(图中n、s代表永久强磁体的南北两极)。
17.图8是图5的a-a剖面图(图中n、s代表永久强磁体的南北两极)。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19.参照附图:
20.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振动台的磁吸模具套件,包括混凝土模具1以及用于固定混凝土模具的磁吸底座2,所述混凝土模具1由模具装填筒11和两套环向支撑12组成,所述模具装填筒11的上、下两端部外围各设有一环向支撑12;每套所述环向支撑12均包括第一环向加强檩条121、与第一环向加强檩条平行的第二环向加强檩条122以及竖向加强檩条123,所述第一环向加强檩条121通过所述竖向加强檩条123与下方的所述第二环向加强檩条 122相连;下层的环向支撑12的第一环向加强檩条121沿周向设有多个接口1211;每个接口1211对应挂接一套所述磁吸底座2;所述磁吸底座2围设在所述混凝土模具四周,包括外壳26、永久硬磁体 21、软磁体22、隔磁铝材23、旋钮24和连接钢条25,所述永久硬磁体21、软磁体22、隔磁铝材23设置于所述外壳26的内腔,并且所述外壳26的前端面上设有安装通孔;所述软磁体22之间被隔磁铝材23隔开成相互独立的上、下两部分;所述永久硬磁体21沿隔离铝材轴向布置的圆柱体,且所述永久硬磁体21通过隔离铝材23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软磁体22之间的隔磁铝材23上,所述软磁体22合围在所述永久硬磁体21的弧形面外部,并且所述永久硬磁体21的第一端与所述旋钮24固连,所述永久硬磁体21的第二端与外壳的内壁接触;所述旋钮24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前端面的安装通孔处,并与所述永久硬磁体21的第一端固连,所述永恒强磁铁21可以通过旋钮24控制磁极朝向,以实现磁吸底座2与混凝土振动台面之间是否产生磁力,图6所示磁极朝向实现了底座磁力的产生,图8所示磁极朝向实现了底座磁力的消失;所述连接钢条25的下端与所述外壳 26的后端面固连,所述连接钢条25的上端设有用于勾在接口处的折角251。
21.下层的环向支撑12的第一环向加强檩条121沿周向等距设有3 个接口。
22.所述连接钢条25的下端采用手工焊接的方式与所述隔离铝材23 的端部焊接在一起。
23.本实用新型的模具套件的磁吸底座利用磁体两极之间的部位磁力弱,而两端磁力强的原理,实现了底座的磁力可控性,其磁力的有无可通过旋钮来控制。具体的,组装步骤
如下:首先在混凝土振动台面上放平混凝土模具1,依次将三个磁吸底座2上的连接钢条25分别挂接在混凝土模具1的接口1211位置,调整好各磁吸底座2位置后,调节磁吸底座2的旋钮24,使磁吸底座2吸附在振动台面。然后按照规范实验步骤浇筑、震实混凝土,待试件养护完成之后即可用气泵自模具底部孔口充气,进而将试件脱离模具。
24.本说明书实施例所述的内容仅仅是对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现形式的列举,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应当被视为仅限于实施例所陈述的具体形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也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能够想到的等同技术手段。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混凝土振动台的磁吸模具套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混凝土模具以及用于固定混凝土模具的磁吸底座,所述混凝土模具由模具装填筒和环向支撑组成,所述模具装填筒为底部开孔、上部开口的空心筒体;所述模具装填筒的上、下两端部外围各设有一环向支撑;每套所述环向支撑均包括第一环向加强檩条、与第一环向加强檩条平行的第二环向加强檩条以及竖向加强檩条,所述第一环向加强檩条通过所述竖向加强檩条与下方的所述第二环向加强檩条相连;下层的端部支撑外框的第一环向加强檩条沿周向设有多个接口;每个接口对应挂接一套所述磁吸底座;所述磁吸底座围设在所述混凝土模具四周,包括外壳、永久硬磁体、软磁体、隔磁铝材、旋钮和连接钢条,所述永久硬磁体、软磁体、隔磁铝材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内腔,并且所述外壳的前端面上设有安装通孔;所述软磁体之间被隔磁铝材隔开成相互独立的上、下两部分;所述永久硬磁体为沿隔离铝材轴向布置的圆柱体,且所述永久硬磁体通过隔离铝材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软磁体之间,所述软磁体合围在所述永久硬磁体的弧形面外部,并且所述永久硬磁体的第一端与所述旋钮固连,所述永久硬磁体的第二端与外壳的内壁接触;所述旋钮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壳的前端面的安装通孔处,并与所述永久硬磁体的第一端固连,用于驱动所述永久硬磁体绕自身中心轴周向旋转以控制磁力的有无;所述连接钢条的下端与所述外壳的后端面固连,所述连接钢条的上端设有用于勾在接口处的折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混凝土振动台的磁吸模具套件,其特征在于:下层的环向支撑的第一环向加强檩条沿周向等距设有3个接口。

技术总结
一种用于混凝土振动台的磁吸模具套件,包括混凝土模具以及磁吸底座,混凝土模具由模具装填筒和环向支撑组成,模具内筒为上下开口的空心筒体;两套端部环向支撑分别套设于模具内筒上、下两端部;每套端部支撑外框均包括第一环向加强檩条、与第一环向加强檩条平行的第二环向加强檩条以及竖向加强檩条,第一环向加强檩条通过竖向加强檩条与第二环向加强檩条相连;下层端部支撑外框的第一环向加强檩条沿周向设有多个接口;每个接口对应挂接一套磁吸底座;磁吸底座包括永久硬磁体、软磁体、隔磁铝材、旋钮、外壳和连接钢条。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磁吸的方式将混凝土模具限定于振动台,使用简便,减轻混凝土振动台振动对人体的危害。危害。危害。


技术研发人员:周欣竹 詹波 唐瑜棋 沈银杰 郑建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工业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5.07
技术公布日: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