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桩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
背景技术:2.传统的管桩配送合模线采用单层链式输送机、天车吊运等方式配送,存在占地面积大、工作效率低、安全隐患多等问题。特别是配送、装钢筋笼、喂料、人工修整、合模等多个工序交叉在一起,人员集中在一起作业需要互相避让,而且吊具在作业区、喂料区、人工修整区、合模区等区域的上方来回穿梭,人员需频繁避让吊机,自动装笼机、自动喂料机等设备也需频繁避让吊具,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浪费作业时间、生产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可实现上下管模的自动匹配配送,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紧凑,有利于节省场地。
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包括上模配送辊道、下模配送辊道以及设于喂料合模工位内的可移动板车和单轨吊;所述下模配送辊道和可移动板车位于地面上,所述下模配送辊道的尾端与所述喂料合模工位相对应,所述可移动板车上设有辊子输送机,所述辊子输送机用于接收和传递所述下模配送辊道输送的下管模;所述上模配送辊道对应设于所述下模配送辊道的上方,所述单轨吊设于所述上模配送辊道的上方,并用于夹取所述上模配送辊道输送的上管模,以使所述上管模与所述下管模盖合。
5.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喂料合模工位包括作业区、自动喂料区、人工修整区、缓存区以及合模区;所述作业区的首端与所述下模配送辊道的尾端相接,所述作业区设于所述自动喂料区的一侧,所述人工修整区设于所述自动喂料区的另一侧;所述缓存区的首端与所述人工修整区的尾端相接,所述合模区设于所述缓存区的一侧且所述合模区的首端与所述作业区的尾端相接,所述合模区的尾端与下一道工序相接。
6.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上模配送辊道的尾段在竖直方向上遮挡所述作业区。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单轨吊包括导轨和设于导轨上的吊具,所述导轨对应设于所述作业区和合模区的上方。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还包括终端设备,每根所述上管模和下管模上均设有识别标签,所述作业区、自动喂料区、人工修整区、缓存区及合模区内均设有与所述识别标签相适配的识别设备,所述识别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并用于发送位置信号至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显示每根所述上管模和下管模的位置。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还包括第一减速电机和第二减速电机,所述第一减速电机与所述上模配送辊道连接并用于调节所述上模配送辊道的输送速度,所述第二减速电机与所述下模配送辊道连接并用于调节所述下模配送辊道的输送速度。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还包括plc,所述plc分别与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和单轨吊连接。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所述可移动板车上还设有第三减速电机,所述第三减速电机与所述辊子输送机连接并用于调节所述辊子输送机的输送速度。
12.实施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下管模通过所述下模配送辊道配送至所述喂料合模工位,所述上管模通过所述上模配送辊道配送至所述喂料合模工位,所述上模配送辊道设于所述下模配送辊道的上方,形成双层配送结构,所述单轨吊设于所述喂料合模工位内并位于所述上模配送辊道的上方,能够夹取所述上管模并使其与所述下管模盖合,从而实现上下管模的自动匹配配送,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紧凑,有利于节省场地。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下层结构的俯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上层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实用新型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实用新型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限定。
18.结合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包括上模配送辊道1、下模配送辊道2以及设于喂料合模工位3内的可移动板车4和单轨吊5;所述下模配送辊道2和可移动板车4位于地面上,所述下模配送辊道2的尾端与所述喂料合模工位3相对应,所述可移动板车4上设有辊子输送机41,所述辊子输送机41用于接收和传递所述下模配送辊道2输送的下管模6;所述上模配送辊道1对应设于所述下模配送辊道2的上方,所述单轨吊5设于所述上模配送辊道1的上方,并用于夹取所述上模配送辊道1输送的上管模7,以使所述上管模7与所述下管模6盖合。其中,将所述上模配送辊道1和单轨吊5视为所述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的上层结构,图3显示了所述上层结构,将所述上层结构的下方结构视为所述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的下层结构,图2显示了所述下层结构。
19.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下管模6通过所述下模配送辊道2配送至所述喂料合模工位3,所述上管模7通过所述上模配送辊道配1送至所述喂料合模工位3,所述上模配送辊道1设于所述下模配送辊道2的上方,形成双层配送结构,所述单轨吊5设于所述喂料合模工位3内并位于所述上模配送辊道1的上方,能够夹取所述上管模7并使其与所述下管模6盖合,从而实现上下管模的自动匹配配送,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紧凑,有利于节省场地。
20.结合图2所示,所述喂料合模工位3包括作业区31、自动喂料区32、人工修整区33、缓存区34以及合模区35;所述作业区31的首端与所述下模配送辊道2的尾端相接,所述作业区31设于所述自动喂料区32的一侧,所述人工修整区33设于所述自动喂料区32的另一侧;所述缓存区34的首端与所述人工修整区33的尾端相接,所述合模区35设于所述缓存区34的一侧且所述合模区35的首端与所述作业区31的尾端相接,所述合模区35的尾端与下一道工
序相接。
2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所述单轨吊5只需经过所述作业区31和合模区35的上方,如上设置在所述自动喂料区32内工作的自动喂料机无需避让所述单轨吊5,在所述自动喂料区32、人工修整区33和缓存区34内工作的工作人员也无需避让所述单轨吊5,避免了上述区域的安全隐患的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此外,相对于所述可移动板车从所述人工修整区33移动至所述合模区35,设置所述缓存区34能够更快地将修整后的下管模6接收并输送至所述合模区35,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22.结合图1所示,所述上模配送辊道1的尾段在竖直方向上遮挡所述作业区31。
23.需要说明的是,如上设置所述上模配送辊道1能够在竖直方向遮住所述作业区31,在所述作业区31内工作的自动装笼机无需避让所述单轨吊5,在所述作业区31内工作的工作人员也无需避让所述单轨吊5,避免了所述作业区31的安全隐患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24.结合图1和图3所示,所述单轨吊5包括导轨51和设于导轨上的吊具52,所述导轨51对应设于所述作业区31和合模区35的上方,所述吊具52可沿所述导轨51来回移动,能够在所述作业区31上方的末段上模配送辊道1上夹取所述上管模7,也能够在所述合模区35上放下所述上管模7,将其与所述下管模6盖合。其中,所述导轨51优选为工字钢,所述吊具52优选包括链条葫芦和设于所述链条葫芦下方的夹具。
25.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还包括终端设备,每根所述上管模7和下管模6上均设有识别标签,所述作业区31、自动喂料区32、人工修整区33、缓存区34及合模区35内均设有与所述识别标签相适配的识别设备,所述识别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连接并用于发送位置信号至所述终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用于显示每根所述上管模7和下管模6的位置。其中,所述终端设备优选为带有mes系统的电子设备。
26.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所述识别标签、识别设备和终端设备能够方便工作人员实时监控每根所述上管模7和下管模6的位置,便于及时纠错,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27.结合图1-图3所示,所述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还包括第一减速电机和第二减速电机,所述第一减速电机与所述上模配送辊道1连接并用于调节所述上模配送辊道1的输送速度,所述第二减速电机与所述下模配送辊道2连接并用于调节所述下模配送辊道2的输送速度。
28.需要说明的是,设置所述第一减速电机和第二减速电机能够方便工作人员调节相应的上管模7和下管模3的配送速度,尽量使相应的上管模7和下管模3同步匹配,节省能源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
29.进一步地,所述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还包括plc,所述plc分别与所述第一减速电机、第二减速电机和单轨吊5连接。
30.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管桩生产环境比较恶劣,plc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选用plc能够确保所述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的正常运作。
31.结合图1所示,所述可移动板车4上还设有第三减速电机,所述第三减速电机与所述辊子输送机41连接并用于调节所述辊子输送机41的输送速度,设置所述第三减速电机能够使所述下管模6在所述可移动板车4上停留或继续移动,方便所述喂料合模工位3内各工序的进行。
32.结合上述方案,所述双层管模配送合模线的工作流程如下:
33.上管模经过上模配送辊道输送至所述上模配送辊道的尾端,下管模经过下模配送辊道输送至所述下模配送辊道的尾端;
34.一号可移动板车平移至作业区,从所述下模配送辊道的尾端接过所述下管模后进行自动装钢筋笼工序;
35.装完钢筋笼后,所述一号可移动板车平移至自动喂料区,并进行自动喂料工序;
36.喂料后,所述一号可移动板车平移至人工修整区,并进行人工修整工序;
37.人工修整后,启动所述一号可移动板车上的辊子输送机,将所述下管模输送给平移至缓存区的二号可移动板车;
38.所述二号可移动板车平移至合模区,单轨吊将所述上模配送辊道上的上管模吊至所述合模区上方,并完成合模工序。
39.综上所述,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实现上下管模的自动匹配配送,提高生产效率,结构紧凑,有利于节省场地,避免人处于吊具下方的安全隐患。
40.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