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模器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模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支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模器。


背景技术:

2.在建筑工程中,有许多情况需要通过架构模板浇筑混凝土的情况,这些模板在架构时需要支撑装置将模板固定,以前通常采用大量木材进行支撑,支撑时高度固定,需要垫很多垫块,导致支撑不稳定,为了改进对模板的支撑,现在提供了一些支模器,这些支模器通常是调整好高度后再支撑,且不能适用于一些斜向模板的支撑。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模器,可以放置在支撑位置,根据支撑需要的高度实时调整,确保支撑稳定,不需要垫过多的垫块,且可以支撑斜向的模板,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模器,包括:
5.升降单元,其包含控制组件、活动轴、支座和四个活动杆,四个活动杆通过四个活动轴首尾依次活动连接形成一个活动的菱形框,上下两个活动轴分别活动连接两个支座,且左右两个活动轴分别连接控制组件;
6.旋转组件,设置在上侧的支座上,且旋转组件上安装有宽度调整单元;
7.倾角调整单元,其包含有转轴、转动块和倾角固定组件,所述宽度调整单元的两个支杆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两个转轴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块,两个转动块的端部分别连接有相对应的支模板,支杆的顶部安装有限制转轴转动的倾角固定组件。
8.通过控制组件可以改变四个活动杆构成的菱形框的高度,从而可以改变支模器的高度,且支撑后也可以实时的操作控制组件,确保支模器对模板进行牢靠的支撑,不需要垫太多的垫块,通过旋转组件可以改变宽度调整单元相对于升降单元的角度,从而避免支撑位置地形对升降单元的角度限制,通过转动块和转轴相对于支杆的转动可以改变支模板的角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的模板支撑角度,通过倾角固定组件可以在支模板的角度固定后对转轴进行固定,从而确保支模板对模板的稳固支撑。
9.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含有控制块、螺杆、转杆和转环,左右两个活动轴分别活动连接控制块,所述螺杆的一端与起一个控制块转动连接,且螺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控制块侧面的螺孔螺纹连接,所述螺杆的端部通过转杆连接转环。
10.转环和螺杆同心设置,且转杆不少于六个,转杆的端部穿过转环,使转环和转杆形成一个船舵状的转轮,方便转动螺杆,螺杆相对于控制块的活动可以改变两个控制块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调整活动的菱形框的高度。
11.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组件包含有顶板、固定盘和转动盘,上侧的支座上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上固定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盘。转动盘相对于固定盘的转动可以使宽度调整单元和升降单元的相对角度改变。
12.进一步的,所述宽度调整单元包含有安装板、方滑杆、紧固螺栓和支杆,转动盘上设有两个对应的安装板,两个安装板上分别横向滑动连接有方滑杆,两个方滑杆远离转动盘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竖向的支杆且安装板的侧面螺孔内螺纹连接有抵紧方滑杆的紧固螺栓。两个方滑杆相互交错,避免相互干涉,方滑杆相对于安装板滑动可以改变两个支杆之间的间距,然后通过紧固螺栓抵紧方滑杆将两个支杆的间距固定,从而使两个支模板的间距固定。
13.进一步的,所述所述宽度调整单元还包含有防脱块,所述方滑杆远离支杆的一端设有防脱块。通过防脱块可以避免方滑杆完全脱离安装板。
14.进一步的,所述倾角固定组件包含有固定柱、卡孔、弯杆和定位螺栓,所述转轴远离转动块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侧面环形阵列开设有卡孔,所述支杆的顶部设有弯杆,所述弯杆上螺纹连接有对应卡孔的定位螺栓。
15.待转轴相对于支杆转动至需要的位置后,通过扭动定位螺栓使定位螺栓的端部插入到固定柱上的卡孔内,从而限制固定柱和转轴的转动。
16.进一步的,还包括支撑座,下侧的支座底部安装有支撑座。支撑座起到支撑下侧的支座的作用,使下侧的支座底部受力均匀。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建筑工程用支模器,具有以下好处:
18.1、通过控制组件可以改变四个活动杆构成的菱形框的高度,从而可以改变支模器的高度,且支撑后也可以实时的操作控制组件,确保支模器对模板进行牢靠的支撑,不需要垫太多的垫块,通过旋转组件可以改变宽度调整单元相对于升降单元的角度,从而避免支撑位置地形对升降单元的角度限制。
19.2、通过转动块和转轴相对于支杆的转动可以改变支模板的角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的模板支撑角度,通过倾角固定组件可以在支模板的角度固定后对转轴进行固定,从而确保支模板对模板的稳固支撑。
20.3、可以放置在支撑位置,根据支撑需要的高度实时调整,确保支撑稳定,不需要垫过多的垫块,且可以支撑斜向的模板。
附图说明
21.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实用新型后视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支撑座、11支撑盘、12固定孔、2升降单元、21活动杆、22活动轴、23控制块、24螺杆、25支座、26转杆、27转环、3旋转组件、31顶板、32固定盘、33转动盘、4宽度调整单元、41安装板、42方滑杆、43紧固螺栓、44防脱块、45支杆、5倾角调整单元、51转轴、52转动块、53固定柱、54卡孔、55弯杆、56定位螺栓、6支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
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6.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模器,包括:
27.升降单元2,其包含控制组件、活动轴22、支座25和四个活动杆21,四个活动杆21通过四个活动轴22首尾依次活动连接形成一个活动的菱形框,上下两个活动轴22分别活动连接两个支座25,且左右两个活动轴22分别连接控制组件;
28.控制组件包含有控制块23、螺杆24、转杆26和转环27,左右两个活动轴22分别活动连接控制块23,螺杆24的一端与起一个控制块23转动连接,且螺杆24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控制块23侧面的螺孔螺纹连接,螺杆24的端部通过转杆26连接转环27。
29.转环27和螺杆24同心设置,且转杆26不少于六个,转杆26的端部穿过转环27,使转环27和转杆26形成一个船舵状的转轮,方便转动螺杆24,螺杆24相对于控制块23的活动可以改变两个控制块23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调整活动的菱形框的高度。
30.旋转组件3,设置在上侧的支座25上,且旋转组件3上安装有宽度调整单元4;
31.旋转组件3包含有顶板31、固定盘32和转动盘33,上侧的支座25上固定有顶板31,顶板31上固定有固定盘32,固定盘32上转动连接有转动盘33。转动盘33相对于固定盘32的转动可以使宽度调整单元4和升降单元2的相对角度改变。
32.宽度调整单元4包含有安装板41、方滑杆42、紧固螺栓43和支杆45,转动盘33上设有两个对应的安装板41,两个安装板41上分别横向滑动连接有方滑杆42,两个方滑杆42远离转动盘33的一端分别连接有竖向的支杆45且安装板41的侧面螺孔内螺纹连接有抵紧方滑杆42的紧固螺栓43。两个方滑杆42相互交错,避免相互干涉,方滑杆42相对于安装板41滑动可以改变两个支杆45之间的间距,然后通过紧固螺栓43抵紧方滑杆42将两个支杆45的间距固定,从而使两个支模板6的间距固定。
33.宽度调整单元4还包含有防脱块44,方滑杆42远离支杆45的一端设有防脱块44。通过防脱块44可以避免方滑杆42完全脱离安装板41。
34.倾角调整单元5,其包含有转轴51、转动块52和倾角固定组件,宽度调整单元4的两个支杆45顶端分别转动连接有转轴51,两个转轴51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转动块52,两个转动块52的端部分别连接有相对应的支模板6,支杆45的顶部安装有限制转轴51转动的倾角固定组件。
35.倾角固定组件包含有固定柱53、卡孔54、弯杆55和定位螺栓56,转轴51远离转动块52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柱53,固定柱53的侧面环形阵列开设有卡孔54,支杆45的顶部设有弯杆55,弯杆55上螺纹连接有对应卡孔54的定位螺栓56。
36.待转轴51相对于支杆45转动至需要的位置后,通过扭动定位螺栓56使定位螺栓56的端部插入到固定柱53上的卡孔54内,从而限制固定柱53和转轴51的转动。
37.通过控制组件可以改变四个活动杆21构成的菱形框的高度,从而可以改变支模器的高度,且支撑后也可以实时的操作控制组件,确保支模器对模板进行牢靠的支撑,不需要垫太多的垫块,通过旋转组件3可以改变宽度调整单元4相对于升降单元2的角度,从而避免支撑位置地形对升降单元2的角度限制,通过转动块52和转轴51相对于支杆45的转动可以改变支模板6的角度,从而可以适应不同的模板支撑角度,通过倾角固定组件可以在支模板
6的角度固定后对转轴51进行固定,从而确保支模板6对模板的稳固支撑。
38.实施例二,请参阅图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支模器,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结构大致相同,区别之处在于:
39.还包括支撑座1,下侧的支座25底部安装有支撑座1。支撑座1起到支撑下侧的支座25的作用,使下侧的支座25底部受力均匀。
40.支撑座1包含有支撑盘11和固定孔12,下侧的支座25底部固定有支撑盘11,支撑盘11上环形阵列开设有固定孔12。
41.可以在固定孔12内插入锚杆固定在地面,或者固定在其他的支撑位置,对支撑盘11固定,确保支撑位置的稳固。
42.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