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墙面平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装配式墙面平接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室内墙面装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墙面平接系统。


背景技术:

2.建筑室内墙面装饰目前大部分还采用传统的湿法施工,湿法施工通常是先用水泥砂浆将原墙面找平,带砂浆凝固后,再用胶泥铺贴饰面板;由于装饰面的验收要求,在安装过程种需要反复调试,对安装工人技术要求高,费时费力,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结构设计合理的一种装配式墙面平接系统。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一种装配式墙面平接系统,包括三角龙骨、龙骨调平件、第一挤塑墙板及第二挤塑墙板,所述第一挤塑墙板一侧与龙骨调平件卡接,所述第二挤塑墙板在与第一挤塑墙板相对的一侧与龙骨调平件插接,并通过螺钉将第二挤塑墙板、龙骨调平件共同固定在三角龙骨上。
6.进一步的,第一挤塑墙板一侧设有卡槽结构,且通过卡槽结构与龙骨调平件卡接。
7.进一步的,第二挤塑墙板一侧设有滑槽结构,且通过滑槽结构与龙骨调平件插接。
8.进一步的,龙骨调平件包括调平件主体及设置在调平件主体上的卡件一、卡件二,所述卡件一与卡件二均采用l型结构,且对称设置在调平件主体的侧平面上。
9.进一步的,三角龙骨截面采用直角三角形,三角龙骨为通长件,所述三角龙骨的斜面上沿其轴向开设有一组让位通孔,并通过螺钉穿过让位通孔将三角龙骨固定在原始墙面上。
10.进一步的,调平件主体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
11.进一步的,卡槽结构包括l型板三,所述l型板三设置在靠近第一挤塑墙板的端部位置处,所述l型板三在第一挤塑墙板上形成一字型卡槽。
12.进一步的,滑槽结构包括l型板一及l型板二,所述l型板二设置在第二挤塑墙板一端端部位置处,所述l型板一设置在靠l型板二的位置处,所述l型板一与l型板二平行设置,并在第二挤塑墙板上形成l型滑槽。
13.进一步的,l型板二的横板伸出第二挤塑墙板的一端,从而在第二挤塑墙板端部形成固定边。
14.进一步的,第一挤塑墙板的端部位于l型板三的水平段末端外侧,从而在第一挤塑墙板端部形成遮挡边,且遮挡边与固定边宽度相等。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第一挤塑墙板一侧与龙骨调平件卡接,第二挤塑墙板在与第一挤塑墙板相对的
一侧与龙骨调平件插接,使得龙骨调平件在调平时能够在第一挤塑墙板及第二挤塑墙板上移动,便于挤塑墙板的调平安装。
17.2)第二挤塑墙板的l型板二的横板伸出第二挤塑墙板的一端,从而在第二挤塑墙板端部形成固定边,用于螺钉固定,可在此处将第二挤塑墙板与龙骨调平件固定在三角龙骨上。
18.3)第一挤塑墙板的l型板三的横板末端位于第一挤塑墙板端部内侧,从而在第一挤塑墙板端部形成遮挡边,第一挤塑墙板在与龙骨调平件卡接后,遮挡边能够遮盖在第二挤塑墙板上螺钉安装位置处,提高了平接位置的美观性。
19.4)卡件一与卡件二之间的间隙用于固定边的安装,同时也能隐藏螺尾,避免第一挤塑墙板安装时与螺尾发生干涉。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安装结构图;
2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龙骨调平件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槽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滑槽结构示意图;
24.图中:1、三角龙骨;2、龙骨调平件;201、调平件主体;202、卡件一;203、卡件二;3、第一挤塑墙板;301、l型板三;302、一字型卡槽;4、第二挤塑墙板;401、l型板一;402、l型板二;403、l型滑槽;5、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26.如图1-4所示,一种装配式墙面平接系统,包括三角龙骨1、龙骨调平件2、调平件主体201、卡件一202、卡件二203、第一挤塑墙板3、l型板三301、一字型卡槽302、第二挤塑墙板4、l型板一401、l型板二402、l型滑槽403及螺钉5。
27.实施例:
28.装配式墙面平接系统,第一挤塑墙板3一侧与龙骨调平件2卡接,第二挤塑墙板4在与第一挤塑墙板3相对的一侧与龙骨调平件2插接,并通过螺钉5将第二挤塑墙板4、龙骨调平件2共同固定在三角龙骨1上;第二挤塑墙板4与龙骨调平件2插接安装实现了龙骨调平件2的快速预装。
29.具体的,第一挤塑墙板3一侧设有卡槽结构,且通过卡槽结构与龙骨调平件2卡接;卡槽结构包括l型板三301,l型板三301设置在靠近第一挤塑墙板3的端部位置处,l型板三301在第一挤塑墙板3上形成一字型卡槽302。
30.具体的,第二挤塑墙板4一侧设有滑槽结构,且通过滑槽结构与龙骨调平件2插接;滑槽结构包括l型板一401及l型板二402,l型板二402设置在第二挤塑墙板4一端端部位置处,l型板一401设置在靠l型板二402的位置处,l型板一401与l型板二402平行设置,并在第二挤塑墙板上形成l型滑槽403。
31.具体的,龙骨调平件2包括调平件主体201及设置在调平件主体上的卡件一202、卡件二203,调平件主体201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卡件一202与卡件二203均采
用l型结构,且对称设置在调平件主体201的侧平面上,且卡件一202与卡件二203之间设有用于第二挤塑墙板4的固定边安装的间隙。
32.具体的,三角龙骨1截面采用直角三角形,三角龙骨1为通长件,三角龙骨1的斜面上沿其轴向开设有一组让位通孔,并通过螺钉穿过让位通孔将三角龙骨1固定在原始墙面上。
33.具体的,l型板二402的横板伸出第二挤塑墙板4的一端,从而在第二挤塑墙板4端部形成固定边,固定边能够设置在卡件一202与卡件二203之间的间隙内,并在该位置处通过螺钉将第二挤塑墙板4和龙骨调平件2共同固定在三角龙骨1上。
34.l型板三301的横板末端位于第一挤塑墙板3端部内侧,从而在第一挤塑墙板3端部形成遮挡边,当第一挤塑墙板3的一字型卡槽302与卡件一202卡接到位后,遮挡边能够遮住卡件一202与卡件二203之间的间隙,提升了拼接接缝处的美观性。
35.安装过程:
36.1)在原始墙面放线,并安装三角龙骨1;
37.2)将龙骨调平件2的卡件二203从第二挤塑墙板4的端部插入l型滑槽403内;
38.3)将带有龙骨调平件2第二挤塑墙板4搁置在三角龙骨1上,上下调节龙骨调平件2的位置,直至第二挤塑墙板4调平;
39.4)在固定边位置通过螺钉5将第二挤塑墙板4及龙骨调平件2共同固定在三角龙骨1上;
40.5)将第一挤塑墙板3的一字型卡槽302卡接固定在龙骨调平件2的卡件一202上。


技术特征:
1.一种装配式墙面平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龙骨(1)、龙骨调平件(2)、第一挤塑墙板(3)及第二挤塑墙板(4),所述第一挤塑墙板(3)一侧与龙骨调平件(2)卡接,所述第二挤塑墙板(4)在与第一挤塑墙板(3)相对的一侧与龙骨调平件(2)插接,并通过螺钉(5)将第二挤塑墙板(4)、龙骨调平件(2)共同固定在三角龙骨(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平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塑墙板(3)一侧设有卡槽结构,且通过卡槽结构与龙骨调平件(2)卡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平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挤塑墙板(4)一侧设有滑槽结构,且通过滑槽结构与龙骨调平件(2)插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平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龙骨调平件(2)包括调平件主体(201)及设置在调平件主体上的卡件一(202)、卡件二(203),所述卡件一(202)与卡件二(203)均采用l型结构,且对称设置在调平件主体(201)的侧平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平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龙骨(1)截面采用直角三角形,所述三角龙骨(1)的斜面上沿其轴向开设有一组让位通孔,并通过螺钉穿过让位通孔将三角龙骨(1)固定在原始墙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平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平件主体(201)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或直角梯形。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平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结构包括l型板三(301),所述l型板三(301)设置在靠近第一挤塑墙板(3)的端部位置处,所述l型板三(301)在第一挤塑墙板(3)上形成一字型卡槽(302)。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平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结构包括l型板一(401)及l型板二(402),所述l型板二(402)设置在第二挤塑墙板(4)一端端部位置处,所述l型板一(401)设置在靠l型板二(402)的位置处,所述l型板一(401)与l型板二(402)平行设置,并在第二挤塑墙板(4)上形成l型滑槽(403)。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平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型板二(402)的横板伸出第二挤塑墙板(4)的一端,从而在第二挤塑墙板(4)端部形成固定边。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墙面平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挤塑墙板(3)的端部位于l型板三(301)的水平段末端外侧,从而在第一挤塑墙板(3)端部形成遮挡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墙面平接系统,包括三角龙骨、龙骨调平件、第一挤塑墙板及第二挤塑墙板,所述第一挤塑墙板一侧与龙骨调平件卡接,所述第二挤塑墙板在与第一挤塑墙板相对的一侧与龙骨调平件插接,并通过螺钉将第二挤塑墙板、龙骨调平件共同固定在三角龙骨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第一挤塑墙板一侧与龙骨调平件卡接,第二挤塑墙板在与第一挤塑墙板相对的一侧与龙骨调平件插接,使得龙骨调平件在调平时能够在第一挤塑墙板及第二挤塑墙板上移动,便于挤塑墙板的调平安装。2)第二挤塑墙板的插接端通过螺钉与龙骨调平件及三角龙骨共同固定,提高了墙板安装的稳定性。性。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泽成 王文广 周东珊 刘航东 余广 王可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3
技术公布日: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