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异形幕墙的施工支架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异形幕墙的施工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幕墙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异形幕墙的施工支架。


背景技术:

2.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故又称为“帷幕墙”,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
3.在对幕墙进行施工时,需要使用到施工支架,而现有的施工支架不方便对不同尺寸的幕墙进行施工,而且拆卸步骤复杂,不方便人们使用。
4.因此,需要一种异形幕墙的施工支架,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异形幕墙的施工支架,具有可对不同幕墙进行施工和拆卸步骤简便的优点。
6.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异形幕墙的施工支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侧设置有电机,所述电机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为双向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一侧延伸至底座的内部并通过轴承与底座的内壁活动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套设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表面开设有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架本体,所述固定块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u形板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一侧贯穿固定块并延伸至支架本体的内部,所述u形板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底部位于连接块的内部。
7.当需要对不同大小的支架本体进行支撑时,电机运行,电机运行的同时,带动螺纹杆旋转,螺纹杆旋转的同时,带动螺纹管移动,通过螺纹杆和螺纹管的配合,带动固定块移动,当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将支架本体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即可对不同大小的支架本体进行支撑,当需要对支架本体进行拆卸时,转动第一螺栓移动,第一螺栓移动的同时,带动卡块抽出连接块的内部,同时拉动活动杆移动,活动杆移动的同时,带动插杆抽出支架本体的内部,即可对支架本体进行拆卸,反之可对支架本体进行固定。
8.启动电机运行,电机运行的同时,带动螺纹杆旋转,螺纹杆旋转的同时,带动螺纹管和固定块移动,当固定块移动合适的位置后,将支架本体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可对不同大小支架本体进行支撑,方便对不同尺寸的幕墙进行施工,转动第一螺栓移动,第一螺栓移动的同时,带动卡块抽出连接块的内部,同时拉动活动杆移动,活动杆移动的同时,带动连接块移动,也带动插杆抽出支架本体的内部,可快速拆卸支架本体,且拆卸步骤简便,解决了现有的施工支架不方便对不同尺寸的幕墙进行施工,而且拆卸步骤复杂的问题。
9.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顶部
前端与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压板,两个所述支架本体之间固定连接有放置板,所述压板的一侧与放置板接触,将支撑块与底座固定,再将与支撑板与支撑块固定,转动第二螺栓移动,第二螺栓移动的同时,带动压板压紧放置板,可固定放置板,通过支撑块、支撑板、第二螺栓和压板,达到固定放置板的效果。
10.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插杆的表面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通过弹簧自身的弹力,可辅助插杆复位。
11.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u形板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顶部与连接块固定连接,将第一滑块与连接块固定,连接块移动时,带动第一滑块在第一滑槽的内部滑动,可辅助连接块移动,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达到辅助连接块移动的效果。
12.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内腔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顶部与螺纹管固定连接,将第二滑块与螺纹管固定,螺纹管移动时,带动第二滑块在第二滑槽的内部滑动,可辅助螺纹管移动,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达到辅助螺纹管移动的效果。
13.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箱,所述电机位于放置箱的内部,将电机,放置在放置箱,的内部,可保护电机,通过放置箱,达到保护电机,的效果。
14.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底座两侧的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所述底座内腔的背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将固定板与底座固定,再将固定件通过固定孔,可对底座固定,通过固定板和固定孔,达到固定底座的效果,通过蓄电池,达到蓄电的效果。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6.1、本实用新型中,启动电机运行,电机运行的同时,带动螺纹杆旋转,螺纹杆旋转的同时,带动螺纹管和固定块移动,当固定块移动合适的位置后,将支架本体放置在放置槽的内部,可对不同大小支架本体进行支撑,方便对不同尺寸的幕墙进行施工,转动第一螺栓移动,第一螺栓移动的同时,带动卡块抽出连接块的内部,同时拉动活动杆移动,活动杆移动的同时,带动连接块移动,也带动插杆抽出支架本体的内部,可快速拆卸支架本体,且拆卸步骤简便,解决了现有的施工支架不方便对不同尺寸的幕墙进行施工,而且拆卸步骤复杂的问题。
17.2、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支撑块、支撑板、第二螺栓和压板,达到固定放置板的效果,通过弹簧,达到辅助插杆复位的效果,通过第一滑槽和第一滑块,达到辅助连接块移动的效果,通过第二滑槽和第二滑块,达到辅助螺纹管移动的效果,通过放置箱,达到保护电机的效果,通过固定板和固定孔,达到固定底座的效果,通过蓄电池,达到蓄电的效果。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剖视图;
20.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2中a的结构放大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底座俯视剖视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底座;2、电机;3、螺纹杆;4、螺纹管;5、固定块;6、放置槽;7、支架本体;8、u形板;9、活动杆;10、连接块;11、插杆;12、第一螺栓;13、卡块;14、支撑块;15、支撑板;16、第二螺栓;17、压板;18、放置板;19、弹簧;20、第一滑槽;21、第一滑块;22、第二滑槽;23、第二滑块;24、放置箱;25、固定板;26、固定孔;27、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25.实施例:
26.如图1-图4所示,一种异形幕墙的施工支架,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一侧设置有电机2,电机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螺纹杆3,螺纹杆3为双向螺纹杆,螺纹杆3的一侧延伸至底座1的内部并通过轴承与底座1的内壁活动连接,螺纹杆3的表面套设有螺纹管4,螺纹管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块5,固定块5的表面开设有放置槽6,放置槽6的内部设置有支架本体7,固定块5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u形板8,u形板8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活动杆9,活动杆9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块10,连接块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插杆11,插杆11的一侧贯穿固定块5并延伸至支架本体7的内部,u形板8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一螺栓12,第一螺栓12的底部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卡块13,卡块13的底部位于连接块10的内部。
27.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对不同大小的支架本体7进行支撑时,电机2运行,电机2运行的同时,带动螺纹杆3旋转,螺纹杆3旋转的同时,带动螺纹管4移动,通过螺纹杆3和螺纹管4的配合,带动固定块5移动,当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将支架本体7放置在放置槽6的内部,即可对不同大小的支架本体7进行支撑,当需要对支架本体7进行拆卸时,转动第一螺栓12移动,第一螺栓12移动的同时,带动卡块13抽出连接块10的内部,同时拉动活动杆9移动,活动杆9移动的同时,带动插杆11抽出支架本体7的内部,即可对支架本体7进行拆卸,反之可对支架本体7进行固定。
28.启动电机2运行,电机2运行的同时,带动螺纹杆3旋转,螺纹杆3旋转的同时,带动螺纹管4和固定块5移动,当固定块5移动合适的位置后,将支架本体7放置在放置槽6的内部,可对不同大小支架本体7进行支撑,方便对不同尺寸的幕墙进行施工,转动第一螺栓12移动,第一螺栓12移动的同时,带动卡块13抽出连接块10的内部,同时拉动活动杆9移动,活动杆9移动的同时,带动连接块10移动,也带动插杆11抽出支架本体7的内部,可快速拆卸支架本体7,且拆卸步骤简便,解决了现有的施工支架不方便对不同尺寸的幕墙进行施工,而且拆卸步骤复杂的问题。
29.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底座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4,支撑块14的顶部前端与后端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5,支撑板15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第二螺栓16,第二螺栓16的一侧通过轴承活动连接有压板17,两个支架本体7之间固定连接有放置板18,压板17的一侧与放置板18接触。
30.将支撑块14与底座1固定,再将与支撑板15与支撑块14固定,转动第二螺栓16移动,第二螺栓16移动的同时,带动压板17压紧放置板18,可固定放置板18。
31.通过支撑块14、支撑板15、第二螺栓16和压板17,达到固定放置板18的效果。
32.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插杆11的表面套设有弹簧19,弹簧19的一端与固定块5固定连接,弹簧19的另一端与连接块10固定连接。
33.通过弹簧19自身的弹力,可辅助插杆11复位。
34.通过弹簧19,达到辅助插杆11复位的效果。
35.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u形板8的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20,第一滑槽20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1,第一滑块21的顶部与连接块10固定连接。
36.将第一滑块21与连接块10固定,连接块10移动时,带动第一滑块21在第一滑槽20的内部滑动,可辅助连接块10移动。
37.通过第一滑槽20和第一滑块21,达到辅助连接块10移动的效果。
38.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底座1的内腔底部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22,第二滑槽22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3,第二滑块23的顶部与螺纹管4固定连接。
39.将第二滑块23与螺纹管4固定,螺纹管4移动时,带动第二滑块23在第二滑槽22的内部滑动,可辅助螺纹管4移动。
40.通过第二滑槽22和第二滑块23,达到辅助螺纹管4移动的效果。
41.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底座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放置箱24,电机2位于放置箱24的内部。
42.将电机2放置在放置箱24的内部,可保护电机2。
43.通过放置箱24,达到保护电机2的效果。
44.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底座1两侧的前端与后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5,固定板25的内部开设有固定孔26,底座1的内腔背面固定连接有蓄电池27。
45.将固定板25与底座1固定,再将固定件通过固定孔26,可对底座1固定。
46.通过固定板25和固定孔26,达到固定底座1的效果,通过蓄电池27,达到蓄电的效果。
47.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需要对不同大小的支架本体7进行支撑时,电机2运行,电机2运行的同时,带动螺纹杆3旋转,螺纹杆3旋转的同时,带动螺纹管4移动,通过螺纹杆3和螺纹管4的配合,带动固定块5移动,当移动到合适的位置后,将支架本体7放置在放置槽6的内部,即可对不同大小的支架本体7进行支撑,当需要对支架本体7进行拆卸时,转动第一螺栓12移动,第一螺栓12移动的同时,带动卡块13抽出连接块10的内部,同时拉动活动杆9移动,活动杆9移动的同时,带动插杆11抽出支架本体7的内部,即可对支架本体7进行拆卸,反之可对支架本体7进行固定。
4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