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管状砼结构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时间:2022-01-2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管状砼结构的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状砼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管状砼结构在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种具有混凝土的结构,目前,管状砼结构施工通常采用竖向支模或者滑模施工工艺,较长的管状砼结构支模量大和滑模系统造价高,工期长、安全难度也大,管状砼结构的施工方法一直困扰着施工单位。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周期较短、施工成本较低的管状砼结构的施工方法。
4.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管状砼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a、制作管状砼结构的施工装置,所述施工装置包括外模筒、内模筒、外模筒移动组件、内模筒移动组件和支撑模垫,内模筒设置在外模筒的内侧,外模筒移动组件与外模筒可拆卸连接,且外模筒移动组件能够使外模筒移动,内模筒移动组件与内模筒可拆卸连接,且内模筒移动组件能够使内模筒移动;
6.b、施工起始段管状砼;
7.c、在起始段管状砼施工完成后,起始段管状砼呈水平状态,将施工装置安装在起始段管状砼上,内模筒匹配安装在起始段管状砼的内侧,内模筒匹配安装在起始段管状砼的外侧,外模筒、内模筒均呈水平状态;
8.d、往外模筒、内模筒之间浇注砼,完成此段管状砼的施工;
9.e、完成上一段管状砼的施工后,使用支撑模垫对已浇注完成的管状砼进行支撑,内模筒移动组件工作将内模筒移动至已浇注完成管状砼的外端并固定,外模筒移动组件工作将外模筒移动至已完成浇注管状砼的外端并固定;
10.f、再次往外模筒、内模筒之间浇注砼,完成此段管状砼的施工;
11.g、重复步骤e、f,直至完成管状砼结构的施工。
12.进一步的是,外模筒移动组件包括第一卷扬机组件、第一架体滑轮组和第一牵引绳,第一牵引绳一端与第一卷扬机组件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架体滑轮组与外模筒相连接;
13.内模筒移动组件包括第二卷扬机组件、第二架体滑轮组和第二牵引绳,第二牵引绳一端与第二卷扬机组件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架体滑轮组与内模筒相连接。
14.进一步的是,第一牵引绳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单根段和第一双根段,第二牵引绳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二单根段和第二双根段;
15.还包括立架限位杆,立架限位杆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4个限位圈,第一单根段的一端与第一卷扬机组件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架体滑轮组与第一双根段相连接,第一双根
段穿过两个限位圈与外模筒相连接;
16.第二单根段的一端与第二卷扬机组件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架体滑轮组与第二双根段相连接,第二双根段穿过另外两个限位圈与内模筒相连接。
17.进一步的是,第一双根段与外模筒的顶部和底部相连接,第二双根段与内模筒的顶部和底部相连接。
18.进一步的是,在往外模筒、内模筒之间浇注砼时,采用封堵钢圈模对外模筒、内模筒之间进行封堵。
19.进一步的是,封堵钢圈模上设置有振捣预留孔,还包括封堵盖,封堵盖可拆卸设置在振捣预留孔中。
20.进一步的是,封堵盖由磁性材料制成。
21.进一步的是,支撑模垫的截面形状为弧形。
22.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制作管状砼结构的施工装置,所述施工装置包括外模筒、内模筒、外模筒移动组件、内模筒移动组件和支撑模垫,内模筒设置在外模筒的内侧,外模筒移动组件与外模筒可拆卸连接,且外模筒移动组件能够使外模筒移动,内模筒移动组件与内模筒可拆卸连接,且内模筒移动组件能够使内模筒移动;采用该施工装置的施工方法,实现了管状砼结构的卧式施工,显著降低了施工周期,节约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也大幅度减少高空作业,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利于大规模使用。
附图说明
23.图1是管状砼结构施工时主视示意图;
24.图2是管状砼结构施工时侧视示意图;
25.标记为:外模筒1、内模筒2、支撑模垫3、管状砼4、第一卷扬机组件51、第一架体滑轮组52、第一牵引绳53、第二卷扬机组件61、第二架体滑轮组62、第二牵引绳63、立架限位杆71、限位圈72、封堵钢圈模8、振捣预留孔81、操作架9、起始段管状砼10。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27.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管状砼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8.a、制作管状砼结构的施工装置,所述施工装置包括外模筒1、内模筒2、外模筒移动组件、内模筒移动组件和支撑模垫3,内模筒2设置在外模筒1的内侧,外模筒移动组件与外模筒1可拆卸连接,且外模筒移动组件能够使外模筒1移动,内模筒移动组件与内模筒2可拆卸连接,且内模筒移动组件能够使内模筒2移动;
29.b、施工起始段管状砼10;
30.c、在起始段管状砼10施工完成后,起始段管状砼10呈水平状态,将施工装置安装在起始段管状砼10上,内模筒2匹配安装在起始段管状砼10的内侧,内模筒2匹配安装在起始段管状砼10的外侧,外模筒1、内模筒2均呈水平状态;
31.d、往外模筒1、内模筒2之间浇注砼和加入内嵌钢筋,完成此段管状砼4的施工;
32.e、完成上一段管状砼4的施工后,使用支撑模垫3对已浇注完成的管状砼4进行支撑,内模筒移动组件工作将内模筒2移动至已浇注完成管状砼4的外端并固定,固定的方式
可采用钢筋绑扎,外模筒移动组件工作将外模筒1移动至已完成浇注管状砼4的外端并固定;
33.f、再次往外模筒1、内模筒2之间浇注砼加入内嵌钢筋,完成此段管状砼4的施工;
34.g、重复步骤e、f,直至完成管状砼结构的施工。
35.采用该施工方法施工出来的管状砼结构包括起始段管状砼10和每段通过外模筒1、内模筒2施工的管状砼4,起始段管状砼10的施工可以现场浇注,也可使用现成品,起始段管状砼10不但是管状砼结构的一部分,还能够对外模筒1、内模筒2的起始固定作用,从而实现采用施工装置进行施工的目的。
36.具体的,外模筒移动组件的作用是使外模筒1沿已浇注完成的管状砼4移动,内模筒移动组件的作用是使内模筒2沿已浇注完成的管状砼4移动,本发明外模筒移动组件和内模筒移动组件优选的一种结构为:再如图1所示,外模筒移动组件包括第一卷扬机组件51、第一架体滑轮组52和第一牵引绳53,第一牵引绳53一端与第一卷扬机组件51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架体滑轮组52与外模筒1相连接;内模筒移动组件包括第二卷扬机组件61、第二架体滑轮组62和第二牵引绳63,第二牵引绳63一端与第二卷扬机组件61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架体滑轮组62与内模筒2相连接。外模筒移动组件与内模筒移动组件的结构相同,工作原理也相同,外模筒移动组件的工作原理为:第一卷扬机组件51工作,带动第一牵引绳53向第一卷扬机组件51靠拢,从而带动外模筒1移动,第一架体滑轮组52起改变第一牵引绳53方向和省力的作用。同理,内模筒移动组件的工作原理为:第二卷扬机组件61工作,带动第二牵引绳63向第二卷扬机组件61靠拢,从而带动内模筒2移动,第二架体滑轮组62起改变第二牵引绳63方向和省力的作用。
37.为了更加便于移动外模筒1和内模筒2,第一牵引绳53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一单根段和第一双根段,第二牵引绳63包括连接在一起的第二单根段和第二双根段;还包括立架限位杆71,立架限位杆71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4个限位圈72,第一单根段的一端与第一卷扬机组件51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一架体滑轮组52与第一双根段相连接,第一双根段穿过两个限位圈72与外模筒1相连接;第二单根段的一端与第二卷扬机组件61相连接,另一端穿过第二架体滑轮组62与第二双根段相连接,第二双根段穿过另外两个限位圈72与内模筒2相连接。第一双根段与外模筒1的顶部和底部相连接,第二双根段与内模筒2的顶部和底部相连接。单根段指的是一根绳子,双根段指的是两根绳子,两根绳子呈人字形分布。立架限位杆71和限位圈72使第一牵引绳53和第二牵引绳63呈水平状态,这样设置更能够使外模筒1和内模筒2沿已浇注完成的管状砼4(水平状态)移动。
38.为了更加便于往外模筒1、内模筒2之间浇注砼,在往外模筒1、内模筒2之间浇注砼时,采用封堵钢圈模8对外模筒1、内模筒2之间进行封堵。更进一步,封堵钢圈模8上设置有振捣预留孔81,还包括封堵盖,封堵盖可拆卸设置在振捣预留孔81中,砼振动棒穿进振捣预留孔81进行砼振捣,振捣完后在振捣预留孔81盖上封堵盖。由于封堵钢圈模8为钢制材料制成,为了便于封堵盖的使用,封堵盖由磁性材料制成。
39.已浇注完成管状砼4为圆柱形,为了保证支撑模垫3的支撑效果,支撑模垫(3)的截面形状为弧形。
40.为了便于操作人员进行施工,还包括操作架9,操作架9包括架体和滚轮,滚轮连接设置在架体上。操作架9的形状呈门型,操作人员可在操作架9进行浇注砼等施工,设置有滚
轮便于移动操作架9。
41.综上所述,本发明管状砼结构的施工方法逐段地完成管状砼4结构的施工,实现了管状砼结构的卧式施工,显著降低了施工周期,节约材料,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也大幅度减少高空作业,提高了施工安全性,利于大规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