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造楼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造楼机安全顶升装置。
背景技术:[0002]“空中造楼机”的创新研发给建筑工业化发展路径和建筑业转型升级带来更多的思考和启示。通过产业链联合创新改变今天的建筑业“包工头”思维,包括碎片化政府管理、碎片化工程服务和单专业技术路径,推行模数化、少规格、多组合、规模化的建筑工业化理念,开发以机器换人工的质量控制技术。通过工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实现建筑业与制造业、服务业和信息业之间的产业融合,转型传统建筑业和制造业,形成面向终端用户的成品交付模式的现代建筑服务业,部分消化钢铁等过剩产能。通过产业转型、能源价格、污染偿还的市场规则和倒逼机制引导建筑工业化与住宅产业化、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的发展进程,并将安全、健康和绿色作为建筑的关键性能指标。
[0003]
对于高层与超高层的建筑工法,传统普遍采用的是预制板装配方法,其中,预制板,亦可称为预制混凝土构件(precastcomponents,简称pc)。具体地,预制板装配方法是以预制板为主要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建筑方法。虽然,此种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源消耗,提高住宅的工程质量、功能质量、环境质量和建设劳动生产率水平,但是,其却存在以下缺点:1、制作成本高,制作工艺较复杂麻烦;2、运输不便、堆放不便;3、相邻两块预制板之间存在缝隙,容易导致漏水;4、需要培训大量作业工人、工人成本开支大、建造成本难以预控、工程质量难以预控及建设周期难以预控,这样,对于劳动力成本高涨、劳动力短缺的今天,无疑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可持续发。因此造楼机的使用是现代化高层建筑的大势所趋。
[0004]
造楼机在向上升高的过程中通过顶升装置向上移动,在顶升的过程中若顶升装置出现故障则会导致造楼机向下坠落,对其他支撑结构造成冲击,甚至出现安全事故。
[0005]
因此需要一种造楼机安全顶升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0006]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造楼机安全顶升装置。
[0007]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造楼机安全顶升装置,包括内爬升模块、外爬升模块,所述内爬升模块嵌入在所述外爬升模块的内部,所述内爬升模块与所述外爬升模块之间安装有油缸,所述内爬升模块包括内爬升架以及多个等距排列的防坠柱,所述防坠柱设置在所述内爬升架的外侧,所述外爬升模块包括外爬升架,所述外爬升架的内侧设置有挡位单元,所述挡位单元适于防止所述防坠柱坠落。
[0008]
优选地,上述的造楼机安全顶升装置,其中所述挡位单元包括多组挡位组件,所述外爬升架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挡位组件安装在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挡位组件沿所述凹槽方向等距排列。
[0009]
优选地,上述的造楼机安全顶升装置,其中所述挡位组件包括两个旋转挡块,所述
旋转挡块的内部设置有圆孔,所述圆孔的内部嵌入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旋转挡块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柱的一端与所述外爬升架固定连接。
[0010]
优选地,上述的造楼机安全顶升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挡块的上侧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凹槽的内侧壁连接。
[0011]
优选地,上述的造楼机安全顶升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挡块的下侧呈斜面状,所述旋转挡块的上侧为水平面。
[0012]
优选地,上述的造楼机安全顶升装置,其中所述旋转挡块的靠近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凹槽的内侧壁上等距安装有多个电动伸缩柱,所述电动伸缩柱与所述凸块一一对应,所述电动伸缩柱与所述凸块抵接。
[0013]
优选地,上述的造楼机安全顶升装置,其中所述内爬升架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滚轮。
[0014]
优选地,上述的造楼机安全顶升装置,其中所述内爬升架与所述外爬升架的内部横向贯穿有多个固定孔。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内爬升模块上设置多个等距排列的防坠柱,在外爬升模块上设置挡位单元,具体地将防坠柱设置在内爬升架外侧,将挡位单元设置在外爬升架内侧,且通过电动伸缩柱与挡位组件的配合,从而保障了内爬升模块在向上爬升时的安全性。当需要升高内爬升模块时,先将内爬升模块上的固定栓取下,通过油缸推动内爬升模块上升,在此过程中防坠柱推动旋转挡块转动,此时弹簧收缩,当防坠柱越过旋转挡块后,两旋转挡块被弹簧反弹后复位,此时电动伸缩柱与凸块抵接,旋转挡块可防止防坠柱坠落,起到安全防护作用。随后再将内爬升模块固定在墙体上,将外爬升架与墙体脱离固定关系,此时电动伸缩柱缩回,凸块与电动伸缩柱脱离接触,此时凸块可自由旋转,通过油缸将外爬升架向上拉,依次循环实现爬升。该造楼机安全顶升装置安全性高,可防止内爬升模块在爬升过程中意外坠落。
附图说明
[0016]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8]
图3为外爬升架的内侧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为挡位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为内爬升架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0021]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2]
1、墙体,2、内爬升模块,21、内爬升架,22、滚轮,23、防坠柱,3、外爬升模块,31、凹槽,32、旋转挡块,33、固定柱,34、弹簧,35、电动伸缩柱,36、凸块,37、外爬升架,4、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0023]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0024]
如图1~图5所示,一种造楼机安全顶升装置,包括内爬升模块2、外爬升模块3,内爬升模块2嵌入在外爬升模块3的内部。内爬升模块2顶部设有平台,平台上设置有起吊设备
(图中未画出)。内爬升模块2包括内爬升架21以及多个等距排列的防坠柱23,防坠柱23设置在内爬升架21的外侧,外爬升模块3包括外爬升架37,外爬升架37的内侧设置有挡位单元,挡位单元适于防止防坠柱23坠落。内爬升模块2与外爬升模块3之间安装有多个油缸4,油缸4下端安装固定在外爬升架37上,油缸4上端输出轴与内爬升架21固定连接,油缸4用于推动内爬升架21上升,同时在内爬升架 21上升固定后拉动外爬升架37上升。多个油缸4同步运行,保证了爬升的平稳性。
[0025]
内爬升架21与外爬升架37的内部横向贯穿有多个固定孔,用于通过固定栓固定在墙体1上,当需要升高时先将内爬升模块2上的固定栓取下,通过油缸4推动内爬升模块2上升,随后再将内爬升模块2固定在墙体1上,将外爬升架37与墙体1脱离固定关系,通过油缸4将外爬升架37向上拉,依次循环实现爬升。内爬升架21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滚轮22,滚轮22可减小内爬升模块2与墙体1之间的摩擦。
[0026]
挡位单元包括多组挡位组件,外爬升架37的内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31,凹槽31,竖向分布,挡位组件安装在凹槽31的内部,挡位组件沿凹槽31 方向等距排列。挡位组件包括两个旋转挡块32,旋转挡块32的内部设置有圆孔,圆孔的内部嵌入有固定柱33,固定柱33与旋转挡块32活动连接,固定柱33的一端与外爬升架37固定连接。旋转挡块32的上侧连接有弹簧34,弹簧34的另一端与凹槽31的内侧壁连接。旋转挡块32的下侧呈斜面状,便于防坠柱23向上移动时顺利通过,该斜面具体倾角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设置。旋转挡块32的上侧为水平面,在防坠柱23通过旋转挡块32后,旋转挡块32上侧水平设置可防止液压缸4故障时内爬升模块2坠落过程中防坠柱23向两侧滑动,保证安全稳定。旋转挡块32的靠近凹槽31的内侧壁一端设置有凸块36,凹槽31的内侧壁上等距安装有多个电动伸缩柱35,电动伸缩柱35与凸块36一一对应,多个电动伸缩柱35同步运动,其伸缩状态一致,电动伸缩柱35与凸块36抵接。在油缸4推动内爬升模块2上升的过程中,防坠柱23推动旋转挡块32转动,此时弹簧34收缩,当防坠柱23 越过旋转挡块32后,两旋转挡块32被弹簧34反弹后复位,此时电动伸缩柱35与凸块36抵接,且旋转挡块32可防止防坠柱23坠落。当油缸4将外爬升架37向上拉时,电动伸缩柱35缩回,凸块36与电动伸缩柱35脱离接触,此时凸块36可自由旋转。
[0027]
工作原理:当需要升高内爬升模块2时,先将内爬升模块2上的固定栓取下,通过油缸4推动内爬升模块2上升,在此过程中防坠柱23推动旋转挡块32转动,此时弹簧34收缩,当防坠柱23越过旋转挡块32后,两旋转挡块32被弹簧34反弹后复位,此时电动伸缩柱35与凸块36抵接,旋转挡块32可防止防坠柱23坠落,起到安全防护作用。随后再将内爬升模块2固定在墙体1上,将外爬升架37与墙体1脱离固定关系,此时电动伸缩柱35 缩回,凸块36与电动伸缩柱35脱离接触,此时凸块36可自由旋转,通过油缸4将外爬升架37向上拉,依次循环实现爬升。该造楼机安全顶升装置安全性高,可防止内爬升模块2在爬升过程中意外坠落。
[0028]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及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第一”、“第二”仅由于描述目的,且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0]
以上对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