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预制墙的干式连接结构及干式连接预制墙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预制墙的干式连接结构及干式连接预制墙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配式建筑构件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制墙的干式连接结构及干式连接预制墙。


背景技术:

2.装配式建筑是指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
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系统部分或全部构件在构件预制工厂生产完成,然后通过相应的运输方式运到施工现场,采用可靠的安装方式和安装机械将构件通过可靠的连接技术组装起来,成为具备使用功能的建筑物的建筑施工方式。
4.在预制构件之间及预制构件与现浇及后浇混凝土的接合部位即接缝处,当受力钢筋采用安全可靠的连接方式,且接缝处新旧混凝土之间采用粗糙面、键槽等构造措施时,结构的整体性能与现浇结构类同。在此条件下,装配整体式结构可采用与现浇混凝土结构相同的方法进行结构各种设计状况分析,即采用“等同现浇结构”的设计理念,同时对关键构件进行加强措施处理。因此预制构件与预制构件现浇混凝土接合部位的连接对结构安全至关重要,成为装配式建筑整体性能能否满足整体性关键技术。预制构件连接部位的节点设计,既要充分考虑预制构件的生产和施工的方便,同时必须采用合适的连接技术来保证接合部位有效的应力传递。
5.接缝处的压力通过后浇混凝土、灌浆料或坐浆料直接传递;拉力通过由各种方式连接的钢筋、预埋件传递,称之为钢筋连接技术;剪力由结合面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键槽或粗糙面、钢筋的摩擦抗剪作用、销栓抗剪作用承担;接缝处于受压时,静力摩擦可承担一部分剪力,称之为结合部位连接技术。
6.钢筋的连接技术是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传递拉力关键技术,连接部位首先要保证在荷载作用下能顺利传递内力,其次还要求连接部位具有足够的刚度和良好的恢复力特性。国内外学者开发了多种钢筋连接技术,目前主要采用套筒灌浆连接,在金属套筒中插入单根带肋钢筋并注入灌浆料拌合物,通过拌合物硬化形成整体并实现传力的钢筋对接连接,简称套筒灌浆连接。
7.灌浆质量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实际能达到的承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构件的制作精度及现场人员的施工技术水平都会影响灌浆密实性,施工中常出现灌浆不密实、漏灌浆、钢筋被截断或错位等现象。主要原因是:套筒中存在异物,导致灌浆困难;灌浆中操作不规范导致漏浆及缺陷;构件精确度或安装精度较差,强制就位时钢筋被割断割短。一旦出现施工缺陷的还非常难于修复。为此需要严格的监管、研发新型灌浆设备及优化施工工艺等手段减少施工缺陷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预制墙的
干式连接结构及干式连接预制墙。
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10.一种预制墙的干式连接结构,所述的干式连接结构包括墙顶连接盒、墙底连接盒和连接件,所述的墙顶连接盒和墙底连接盒用于对应预埋在预制墙的墙顶和墙底位置,所述的连接件用于在两片预制墙连接时将上层预制墙中的墙底连接盒与下层预制墙中的墙顶连接盒对应连接提供预应力。
11.优选地,所述的墙顶连接盒和墙底连接盒均包括连接盒盒体、导管,所述的连接盒盒体上靠近预制墙墙体外侧位置处为活动式保护盖板,所述的导管固定在连接盒盒体上并与连接盒盒体内部空间连通,所述的导管末端设有导管保护盖,墙顶连接盒和墙底连接盒预埋至预制墙中时,墙顶连接盒上的导管向上延伸,墙底连接盒上的导管向上延伸,且当两片预制墙连接时,所述的连接件贯穿于对应的墙顶连接盒和墙底连接盒的导管中,所述的连接件两端分别与墙顶连接盒和墙底连接盒的连接盒盒体固定连接。
12.优选地,所述的连接件的一端为与所述的下层预制墙中的墙顶连接盒锚接固定的锚固头,所述的连接件的另一端为与所述的上层预制墙中的墙底连接盒抵触固定的螺头,对应的,所述的墙底连接盒的连接盒盒体内部底面设有向上凸起用于与所述的螺头抵触的金属环。
13.优选地,所述的导管为圆弧状硬质导管。
14.优选地,所述的连接件的锚固头包括在连接墙底连接盒和墙顶连接盒时将导管保护盖刺穿的尖头。
15.优选地,所述的干式连接结构还包括用于在两片预制墙连接时对上层和下层的预制墙进行定位的定位件。
16.优选地,所述的定位件包括对应预埋于墙顶和墙底位置的顶部预埋件和底部预埋件,所述的定位件还包括调节件及锁紧件,在两片预制墙连接时,所述的调节件通过锁紧件可调节式固定在下层预制墙中的顶部预埋件上,上层预制墙中的底部预埋件与所述的调节件顶部抵触定位。
17.优选地,所述的顶部预埋件包括顶部锚筋、顶部支撑板和支撑棒,所述的顶部锚筋埋设在预制墙顶部,所述的顶部支撑板水平固定在顶部锚筋上方,所述的支撑棒垂直于所述的顶部支撑板向上延伸设置,所述的支撑棒顶部设有攻丝,所述的调节件顶部为凸球面,所述的调节件底部设置与所述的支撑棒顶部适配的内螺纹孔,所述的调节件与所述的支撑棒螺纹连接后通过所述的锁紧件锁紧固定,所述的底部预埋件包括底部锚筋和底部支撑板,所述的底部锚筋埋设在预制墙底部,所述的底部支撑板水平固定在底部锚筋下方,所述的底部锚筋上设有与所述的调节件顶部的凸球面适配的凹球面。
18.一种干式连接预制墙,包括预制墙,还包括所述的干式连接结构。
19.优选地,在任意一片预制墙中,所述的墙顶连接盒和墙底连接盒沿墙体长度方向上一一对应设置多个,所述的墙顶连接盒设置在预制墙顶部在且在墙体内部两侧壁上交错布置,对应地,所述的墙底连接盒设置在预制墙底部,且墙底连接盒位置与墙顶连接盒位置对应,两者位于同一垂直线上。
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21.(1)本实用新型预制墙的干式连接结构设置预埋的墙顶连接盒和墙底连接盒,在
两片预制墙对接时通过连接件将墙顶连接盒和墙底连接盒提供两片预制墙的预应力,增加接缝压力,从而使结合面的受剪承载力由结合面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键槽或粗糙面共同作用即可,从而使得钢筋不承受剪力,取消导管内的灌浆措施,提供了一种新的预制墙连接方式,连接质量可视化检验、检查,避免了灌浆中操作不规范导致漏浆及缺陷,如因构件精确度或安装精度较差,强制就位时钢筋被割断割短等情况,从而提高连接质量。
22.(2)本实用新型通过施加预应力,连接处不会出现拉应力,杜绝连接处的开裂,连接件内外不贯通,从而消除外墙的渗水隐患。
23.(3)本实用新型中墙顶连接盒和墙底连接盒采用了防水设计,防止连接件因空气、水等的侵蚀引起的锈蚀,保证连接质量。
24.(4)本实用新型预制墙的干式连接结构中设置定位件,安装过程中可自动调整水平定位及标高,简化安装流程,提高安装效率。
25.(5)本实用新型预制墙的干式连接结构以及预制墙均可以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标准化产品设计,标准化工业生产,大大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式连接预制墙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式连接预制墙的俯视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式连接预制墙的前视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式连接预制墙的仰视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干式连接预制墙的后视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墙顶连接盒的结构示意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墙底连接盒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本实用新型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34.图9为本实用新型墙顶连接盒和墙底连接盒的一种加工示意;
35.图10为本实用新型顶部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36.图11为本实用新型调节件的结构示意图;
37.图12为本实用新型底部预埋件的结构示意图;
38.图13为本实用新型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39.图中,1为预制墙,2连接件,3为锚固件,4为墙顶连接盒,5为墙底连接盒,6为顶部预埋件,7为调节件,8为底部预埋件,10为底部金属板,11为侧壁金属板,12为金属环,13为顶部导管,14为底部导管,15为保护盖板,16为导管保护盖,17为键槽,18为加强暗梁,19预制板,20为后浇层,21为坐浆层,22为锚固头,23为螺头,24为顶部锚筋,25为顶部支撑板,26为支撑棒,27为攻丝,28为凸球面,29为内螺纹孔,30为底部锚筋,31为底部支撑板,32为凹球面。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注意,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实质上的例示,本实用新型并不意在对其适用物或其用途进行限定,且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
41.实施例1
42.结合图1~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预制墙的干式连接结构,干式连接结构包括墙顶连接盒4、墙底连接盒5和连接件2,墙顶连接盒4和墙底连接盒5用于对应预埋在预制墙1的墙顶和墙底位置,连接件2用于在两片预制墙1连接时将上层预制墙1中的墙底连接盒5与下层预制墙1中的墙顶连接盒4对应连接提供预应力。
43.墙顶连接盒4和墙底连接盒5均包括连接盒盒体、导管,连接盒盒体上靠近预制墙1墙体外侧位置处为活动式保护盖板15,导管固定在连接盒盒体上并与连接盒盒体内部空间连通,导管末端设有导管保护盖16,墙顶连接盒4和墙底连接盒5预埋至预制墙1中时,墙顶连接盒4上的导管向上延伸,墙底连接盒5上的导管向上延伸,且当两片预制墙1连接时,连接件2贯穿于对应的墙顶连接盒4和墙底连接盒5的导管中,连接件2两端分别与墙顶连接盒4和墙底连接盒5的连接盒盒体固定连接。墙顶连接盒4和墙底连接盒5均采用了防水设计,防止连接件2因空气、水等的侵蚀引起的锈蚀。
44.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连接盒盒体为三角形连接盒且采用金属件,包括侧壁金属板11和底部金属板10,底部金属板10需较厚金属板,侧壁金属板11用薄金属板,保护盖板15的目的是方便在预制墙1装配时在预制墙外侧将保护盖板15打开,从而方便将连接件2穿入连接盒盒体中实现墙底连接盒5与墙顶连接盒4的连接。底部金属板10上需要开孔,孔径略大于导管的直径,导管为圆弧状硬质导管,且导管也采用金属导管,在本实施例中顶部导管13和底部导管14曲率半径相同,顶部导管13和底部导管14的内径大于连接件2的外径,从而在上下两层预制墙1进行对接时,顶部导管13和底部导管14能够对接,方便连接件2在顶部导管13和底部导管14中贯穿。导管保护盖16可以承受一定的压力,同时又容易被尖锐金属刺穿,使得在浇筑预制墙1时避免导管堵塞,同时在设置连接件2时能够使得连接件2刺穿导管保护盖16。如图9所示,为墙顶连接盒4和墙底连接盒5的一种加工方式,通过金属件折叠的方式形成中空的连接盒盒体,并加设保护盖板15和导管保护盖16即可。
45.如图8所示,连接件2的一端为与下层预制墙1中的墙顶连接盒4锚接固定的锚固头22,连接件2的另一端为与上层预制墙1中的墙底连接盒5抵触固定的螺头23,螺头23上设置螺纹且端部为锥形,对应的,墙底连接盒5的连接盒盒体内部底面设有向上凸起用于与螺头23抵触的金属环12。连接件2的锚固头22包括在连接墙底连接盒5和墙顶连接盒4时将导管保护盖16刺穿的尖头。连接件2上的锚固头22与下层预制墙1中的墙顶连接盒4通过锚固件3锚接固定。连接件2为高强金属连接件,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高强钢筋、钢材、预应力钢丝等,锚固件3也为金属件。锚固件3中央设置内螺纹孔29,外形为正方形或正六边形。
46.作为一优选实施例,干式连接结构还包括用于在两片预制墙1连接时对上层和下层的预制墙1进行定位的定位件22,定位件22为金属件。
47.具体地,如图10~13所示,定位件22包括对应预埋于墙顶和墙底位置的顶部预埋件6和底部预埋件8,定位件22还包括调节件7及锁紧件9,在两片预制墙1连接时,调节件7通过锁紧件9可调节式固定在下层预制墙1中的顶部预埋件6上,上层预制墙1中的底部预埋件8与调节件7顶部抵触定位。
48.顶部预埋件6包括顶部锚筋24、顶部支撑板25和支撑棒26,顶部锚筋24埋设在预制墙1顶部,顶部支撑板25水平固定在顶部锚筋24上方,支撑棒26垂直于顶部支撑板25向上延伸设置,支撑棒26顶部设有攻丝27,调节件7顶部为凸球面28,调节件7底部设置与支撑棒26
顶部适配的内螺纹孔29,调节件7与支撑棒26螺纹连接后通过锁紧件9锁紧固定,底部预埋件8包括底部锚筋30和底部支撑板31,底部锚筋30埋设在预制墙1底部,底部支撑板31水平固定在底部锚筋30下方,底部锚筋30上设有与调节件7顶部的凸球面28适配的凹球面32,凸球面28的球面半径小于凹球面32的球面半径,从而,将两者对接后,通过重力作用能自动对中。
49.实施例2
50.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干式连接预制墙,包括预制墙1,还包括干式连接结构,干式连接结构与实施例1相同,在该实施例中不再赘述。
51.如图2~5所示,在任意一片预制墙1中,墙顶连接盒4和墙底连接盒5沿墙体长度方向上一一对应设置多个,墙顶连接盒4设置在预制墙1顶部在且在墙体内部两侧壁上交错布置,对应地,墙底连接盒5设置在预制墙1底部,且墙底连接盒5位置与墙顶连接盒4位置对应,两者位于同一垂直线上。所谓的交错布置是指:在预制墙1内部,在靠近预制墙的内壁位置先布置一个墙顶连接盒4,然后,在靠近预制墙的外壁位置再布置一个墙顶连接盒4,接着,继续在靠近预制墙的内壁位置布置一个墙顶连接盒4,以此类推形成交错布置形式,具体可见图2和图4中墙顶连接盒4和墙底连接盒5的分布。此外,在任意一片预制墙1中沿墙体长度方向上设置多个定位件22,从而在安装过程中可通过定位件22自动调整水平定位及标高,简化安装流程,提高安装效率。
52.此外,预制墙体1在墙体四个侧边设置抗剪槽17,预制墙体1在墙顶和墙底设置加强暗梁18。
53.预制墙的干法连接方法为:将墙顶连接盒4、墙底连接盒5、定位件22组装后制作为预制墙体1,通过后浇层20、坐浆层21、连接件2、锚固件3将两片预制墙体1连接为一片整体墙体的方法。以下具体说明干式连接预制墙的生产及装配过程:
54.1、批量加工连接件2及其配套锚固件3;
55.2、批量加工侧壁金属板10、底部金属板11、金属环12、顶部导管13、底部导管14、保护盖板15、导管保护盖16;
56.3、将侧壁金属板10、底部金属板11、顶部导管13、保护盖板15、导管保护盖16组装为墙顶连接盒4;
57.4、将侧壁金属板10、底部金属板11、金属环12、底部导管14、保护盖板15、导管保护盖16组装为墙底连接盒5;
58.5、批量加工顶部预埋件6、底部预埋件8、调节件7及锁紧件9;
59.6、加工预制墙体模具,并组装完成模具;
60.7、加工预制墙体所需的钢筋笼;
61.8、将钢筋笼组装进预制墙模具内;
62.9、在墙顶设计位置固定墙顶连接盒4、顶部预埋件6;
63.10、在墙底设计位置固定墙底连接盒5、底部预埋件8;
64.11、浇筑混凝土,并对预制墙进行养护;
65.12、达到强度要求时,进行脱模,并运输至安装现场;
66.13、安装下层预制墙1;
67.14、安装叠合板19,绑扎后浇层钢筋,并浇筑后浇层20若没有叠合板19、本过程跳
过;
68.15、在顶部预埋件6上先安装调节件7所用配套用的锁紧件9-锁紧螺母,使调节件7上端至锁紧螺母的长度大于调节件7内螺纹长度,再安装调节件7,测量标高并调整到设计标高后,用调节件7配套用锁紧件9-锁紧螺母锁死;
69.16、安装铺设坐浆料所需的辅助措施,并铺设坐浆料形成坐浆层21;
70.17、安装上一层预制墙1,墙体大致就位后通过安装的调节件7自动调整到设计坐标;
71.18、对本次安装的墙体进行临时固定;
72.19、待坐浆料达到强度要求后,打开墙底连接盒5的活动式保护盖板15,将连接件2穿入墙底连接盒5中,连接件2依次贯穿至底部导管14、顶部导管13,此过程中依次刺穿底部导管14和顶部导管13上的导管保护盖16;
73.20、连接件2进入下层预制墙1中的墙顶连接盒4,用扭力扳手安装锚固件3,使连接件2预拉力达到设计要求;
74.21、至此全部安装完成。
75.通过装配式规范《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1-2014分析可知:
[0076]vue
=0.6f
yasd
+0.8n
[0077]
式中:v
ue
—地震设计状况下接缝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0078]fy
—垂直穿过结合面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0079]
n—与剪力设计值v相应的垂直于结合面的轴向力设计值,压力时取正,拉力时取负;
[0080]asd
—垂直穿过结合面的抗剪钢筋面积。
[0081]
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件2施加预应力,增加接缝压力n,从而使结合面的受剪承载力由结合面混凝土的粘结强度、键槽或粗糙面共同作用即可,从而使得钢筋不承受剪力,取消导管内的灌浆措施。通过施加预应力,连接处不会出现拉应力,杜绝连接处的开裂,连接件内外不贯通,从而消除外墙的渗水隐患。
[0082]
材料常见,用市场常用的材料即可制作实用新型的相关部件。连接质量可视化检验、检查,避免了灌浆中操作不规范导致漏浆及缺陷,如因构件精确度或安装精度较差,强制就位时钢筋被割断割短等情况,从而提高连接质量。安装过程中可自动调整水平定位及标高,简化安装流程,提高安装效率。
[0083]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例举,不表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定。这些实施方式还能以其它各种方式来实施,且能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作各种省略、置换、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