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属材料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胶辊的磨床外倒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胶辊的磨床外倒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外倒角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胶辊的磨床外倒角装置,属于纺织设备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2.在纱线生产工艺中,涡轮纺纱机上采用胶辊对纱线进行牵引作用,这就使得涡轮纺纱机设备对胶辊的要求较高。目前采用的胶辊,以金属或其他材料为芯,外覆橡胶经硫化而制成的辊状制品。在保持引纱张力稳定的前提下,使用未倒角胶辊上机,其接头成功率为45-50%,即接头质量较差;同时,未倒角胶辊的棱角内应力集中,易导致胶辊异常损坏,使得该胶辊的平均寿命约为4个月。
3.采用带外倒角的胶辊,可有效克服上述问题。对于纺纱企业而言,获取带外倒角的胶辊,要么找厂家直接订购,但由于长时间牵引纱线出现磨损等,导致其使用寿命较短,成本高;要么直接采用胶辊磨床实现胶辊的外倒角,但目前未出现一种方便使用、倒角质量好的胶辊外倒角装置。
4.现有技术“cn112894390a,一种对纺织胶辊采用轮转式加工的全自动机器”中,公开:包括胶辊进行倒外角的外倒角机构,以及,分割器转盘的上方设置有外倒角机构,外倒角机构包括第一移动部以及倒角部,第一移动部用于带动倒角部向所述胶辊靠近,倒角部用于对胶辊进行外倒角。但该结构复杂,工作效率较低,无法保证胶辊外倒角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在现有技术问题,而提出了一种用于胶辊的磨床外倒角装置。在本技术方案中,通过磨床本体、夹持机构和斜面砂轮等设置,组合成一套完整的胶辊外倒角装置,实现胶辊加工工艺的稳定、可控进行;同时,可保证胶辊外倒角面的表面粗糙度质量,提高胶辊外倒角质量和效率。
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提出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胶辊的磨床外倒角装置,包括磨床本体、设置在磨床本体上的夹持机构和斜面砂轮,斜面砂轮设置在夹持机构工位一侧;
8.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轴和夹紧器,固定轴通过固定轴支撑座设置在磨床本体上,夹紧器上设置有可横向移动的锥柄,固定轴与锥柄之间设置有胶辊放置空间,胶辊辊轴承内圈套设在固定轴上,锥柄与胶辊之间通过顶紧套锁紧;
9.所述斜面砂轮的工作面为30
°‑
60
°
的斜面。
10.进一步的,所述夹紧器包括底座、用于安装锥柄的锥柄支撑座、用于调节锥柄移动的张力控制杆以及用于紧固锥柄的弹力调节件,锥柄支撑座、张力控制杆和弹力调节件均设置在底座上;锥柄支撑座设置在靠近固定轴端,弹力调节件设置在锥柄端部,底座设置在磨床本体上。
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轴与固定轴支撑座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斜面砂轮的目数为80-100目。
13.进一步的,所述斜面砂轮的工作面为45
°
的斜面。
14.进一步的,所述斜面砂轮和夹紧器均连接有电机。
15.本技术方案中涉及的“上”、“工位一侧”、“之间”及“端”等位置关系,是根据实际使用状态下的情况而定义的,为本技术领域内的常规用语,也是本领域术人员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的常规用语。
16.在本技术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属于“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17.采用本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8.本实用新型有效解决了纺纱工艺中胶辊无法高质量外倒角的技术难题,其中,在胶辊制造加工领域中,使用工作面为30
°‑
60
°
斜面砂轮,进行倒角属首创;
19.对涡流纺纱机设备使用的胶辊进行倒角,胶辊棱角内应力被有效消除,极大提高了胶辊的使用寿命,减少胶辊材料消耗,并从4个月的使用寿命提高至12个月;此外,涡轮纺纱机上机械手接着效率从40-50%提升至94%,消除内应力后,有效缓解了胶辊棱角开裂现象。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实用新型在外倒角工序中的状态图;
22.图3为实用新型中顶紧套的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磨床本体,2、斜面砂轮,3、固定轴,4、固定轴支撑座,5、锥柄,6、胶辊,7、顶紧套,8、底座,9、锥柄支撑座,10、张力控制杆,11、弹力调节件。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通过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实施例1
26.一种用于胶辊6的磨床外倒角装置,包括磨床本体1、设置在磨床本体1上的夹持机构和斜面砂轮2,斜面砂轮2设置在夹持机构工位一侧;
27.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轴3和夹紧器,固定轴3通过固定轴支撑座4设置在磨床本体1上,夹紧器上设置有可横向移动的锥柄5(比如:莫氏锥柄52号),固定轴3与锥柄5之间设置有胶辊6放置空间,胶辊6辊轴承内圈套设在固定轴3上,锥柄5与胶辊6之间通过顶紧套7锁紧;
28.所述斜面砂轮2的工作面为30
°‑
60
°
的斜面。
29.其中,固定轴3通过螺纹连接设置固定轴支撑座4上。
30.斜面砂轮2和夹紧器均连接有电机。
31.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斜面砂轮2为磨砺工作面,以及,使用顶针结构(固定轴3、锥柄5)从两端夹紧胶辊6,使胶辊6无轴向移动,保证外倒角效果;同时,充分发挥胶辊6磨床的使用性能,实现一机两用,大大降低投入成本。另外,涉及的装置结构简洁,只有两个电机,分别直接驱动斜面砂轮2、y向进给,无更多传动部件,维护简单方便。
32.实施例2
33.基于实施例1,本实施例更进一步的,
34.夹紧器包括底座8、用于安装锥柄5的锥柄支撑座9、用于调节锥柄5移动的张力控制杆10以及用于紧固锥柄5的弹力调节件11,锥柄支撑座9、张力控制杆10和弹力调节件11均设置在底座8上;锥柄支撑座9设置在靠近固定轴3端,弹力调节件11设置在锥柄5端部,底座8设置在磨床本体1上。
35.实施例3
36.基于实施例1-2,本实施例更进一步的,
37.斜面砂轮2的目数为80-100目。所为优选,斜面砂轮2的工作面为45
°
的斜面。
38.在采用本磨床外倒角装置使用中,设置斜面砂轮2转速为350-450rpm,对胶辊6进行倒角切削,进给精磨速度8-12mm/s,其胶辊6倒角面表面粗糙度为最佳。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胶辊的磨床外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磨床本体(1)、设置在磨床本体(1)上的夹持机构和斜面砂轮(2),斜面砂轮(2)设置在夹持机构工位一侧;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固定轴(3)和夹紧器,固定轴(3)通过固定轴支撑座(4)设置在磨床本体(1)上,夹紧器上设置有可横向移动的锥柄(5),固定轴(3)与锥柄(5)之间设置有胶辊(6)放置空间,胶辊(6)辊轴承内圈套设在固定轴(3)上,锥柄(5)与胶辊(6)之间通过顶紧套(7)锁紧;所述斜面砂轮(2)的工作面为30
°‑
60
°
的斜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胶辊的磨床外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器包括底座(8)、用于安装锥柄(5)的锥柄支撑座(9)、用于调节锥柄(5)移动的张力控制杆(10)以及用于紧固锥柄(5)的弹力调节件(11),锥柄支撑座(9)、张力控制杆(10)和弹力调节件(11)均设置在底座(8)上;锥柄支撑座(9)设置在靠近固定轴(3)端,弹力调节件(11)设置在锥柄(5)端部,底座(8)设置在磨床本体(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胶辊的磨床外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轴(3)与固定轴支撑座(4)之间通过螺纹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胶辊的磨床外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砂轮(2)的工作面目数为80-100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胶辊的磨床外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砂轮(2)的工作面为45
°
的斜面。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胶辊的磨床外倒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砂轮(2)和夹紧器均连接有电机。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胶辊的磨床外倒角装置,属于纺织设备加工技术领域。包括磨床本体、设置在磨床本体上的夹持机构和斜面砂轮,斜面砂轮设置在夹持机构工位一侧;夹持机构包括固定轴和夹紧器,固定轴通过固定轴支撑座设置在磨床本体上,夹紧器上设置有可横向移动的锥柄,固定轴与锥柄之间设置有胶辊放置空间,胶辊辊轴承内圈套套设在固定轴上,锥柄与胶辊之间通过顶紧套锁紧;斜面砂轮的工作面为30


技术研发人员:冯支勇 刘保亮 罗国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宾雅士德纺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7.09
技术公布日: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