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金属材料 专利正文
适用于显示器前框的抛光机床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适用于显示器前框的抛光机床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一种抛光机床,具体是适用于显示器前框的抛光机床。


背景技术:

2.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消光),通常以抛光轮作为抛光工具,抛光轮一般用多层帆布、毛毡或皮革叠制而成,两侧用金属圆板夹紧,其轮缘涂敷由微粉磨料和油脂等均匀混合而成的抛光剂。
3.目前在对显示器前框尽进行抛光时,显示器前框固定不够稳定,在抛光时容易发生位移而影响抛光的效果,同时难以调节显示框的角度,导致显示器前框的抛光的面积较小,需要频繁拆卸显示器前框,操作较为麻烦,影响显示器前框抛光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利用两侧的伸缩气缸和夹板同时对显示器前框进行安装固定,同时利用紧固弹簧时夹板紧贴显示器前框,使显示器前框的固定更为稳定,解决了显示器前框在抛光时容易发生位移而影响抛光效果的问题,使显示器前框的抛光效果更好,同时利用双轴电机同时带动两侧的驱动组件转动,使两侧的驱动组件转动时更为同步,便于对显示器前框进行转动,便于对显示器前框的更多位置进行抛光,增加显示器前框抛光的面积,避免频繁的拆装显示器前框,操作简单,提高了显示器前框抛光的效率。
5.更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通过第一单轴电机等结构可以调节抛光轮的横向位置,便于对显示器前框的不同位置进行抛光,同时通过第二单轴电机可以调节两侧的抛光轮的位置,使抛光轮与显示器前框接触,便于对不同厚度的显示器前框进行抛光,解决了难以对显示器不同位置抛光和抛光机床适用范围较小的问题。
6.进一步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利用搅拌电机和搅拌叶可以对储液箱内的抛光液进行搅拌,使抛光液的混合更为均匀,解决了抛光液发生沉淀或混合不均匀而影响抛光效果的问题,同时利用气源增加抛光液流动的速度,减少抛光液的浪费,便于显示器前框抛光的进行。
7.适用于显示器前框的抛光机床,包括支撑台、支撑腿、滑动轮组、安装壳体、收集箱体和调节结构,所述支撑台底部四角处均固接有支撑腿,且四个所述支撑腿均固接有滑动轮组,所述支撑台顶部固接安装壳体,所述支撑台底部固接收集箱体,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转动板、支撑滚球、安装环板、驱动组件、伸缩气缸、固定板、紧固弹簧、夹板、限位柱和连接环板,所述转动板一侧滑动连接支撑滚球,所述支撑滚球转动连接于安装环板一侧,所述安装环板固接于安装壳体内腔侧壁,所述转动板一侧固接驱动组件,所述转动板另一侧固接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一端固接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一侧固接紧固弹簧,所述紧固弹簧一端
固接夹板,所述夹板靠近固定板的一侧固接限位柱,所述限位柱一端固接连接环板。
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环板远离安装壳体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滚球,所述转动板远离伸缩气缸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转动板通过滑动槽和支撑滚球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板一侧固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紧固弹簧,所述夹板一侧固接有若干个限位柱,所述固定板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限位柱一端贯穿限位孔并延伸至固定板一侧,所述支撑台开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箱体一侧设置有排放管。
9.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防护壳体、双轴电机、转动轴、加强板、第一齿轮、传动链条、第二齿轮和连接柱,所述防护壳体固接于安装壳体外侧,所述防护壳体内腔处设置有双轴电机,所述双轴电机固接于安装壳体顶部,所述双轴电机的输出端固接转动轴,所述转动轴表面转动连接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固接于安装壳体顶部,所述转动轴一端固接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侧面啮合连接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啮合连接于第二齿轮侧面,所述第二齿轮一侧固接连接柱,所述连接柱与转动板固接。
10.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壳体顶部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加强板,所述加强板开设有转动口,所述转动轴一端贯穿转动口并延伸至加强板一侧,所述安装壳体两侧均开设有连通口,所述连接柱一端贯穿连通口并延伸至安装壳体内腔处。
11.进一步地,还包括抛光结构,所述抛光结构包括第一单轴电机、单向螺纹柱、滑动板、第一定位柱、限位板、定位板和出液壳体,所述第一单轴电机固接于安装壳体内腔侧壁,所述第一单轴电机的输出端固接单向螺纹柱,所述单向螺纹柱表面螺纹连接滑动板,所述滑动板滑动连接于第一定位柱表面,所述第一定位柱固接于安装壳体内腔侧壁,所述滑动板侧面固接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定位板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固接于安装壳体内腔侧壁,所述滑动板底部固接出液壳体,所述出液壳体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
12.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安装板、第二单轴电机、双向螺纹柱、移动架、第二定位柱、第三单轴电机、抛光轮和储液箱,所述出液壳体底部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安装板,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一侧固接有第二单轴电机,所述第二单轴电机的输出端固接双向螺纹柱,所述双向螺纹柱转动连接于另一个所述安装板一侧,所述双向螺纹柱表面螺纹连接两个对称分布的移动架,所述移动架滑动连接于第二定位柱表面,所述第二定位柱固接于安装板一侧,所述移动架底面顶部固接第三单轴电机,所述第三单轴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抛光轮。
13.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壳体内腔侧壁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定位柱,所述滑动板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口,所述第一定位柱一端贯穿限位口并延伸至滑动板一侧,所述滑动板两侧均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板,所述定位板靠近限位板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板通过限位槽和定位板滑动连接。
14.进一步地,两个所述安装板通过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定位柱连接,所述移动架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定位口,所述第二定位柱一端贯穿定位口并固接于安装板一侧,所述移动架的截面为l形结构,所述移动架侧面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第三单轴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安装口并延伸至移动架一侧。
15.进一步地,还包括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储液箱、搅拌电机、搅拌轴、搅拌叶、出液泵、水管、气管和气源,所述储液箱固接于安装壳体顶部,所述储液箱顶部固接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的输出端固接搅拌轴,所述搅拌轴表面固接搅拌叶,所述储液箱一侧固
接出液泵,所述出液泵的出水端固接水管,所述水管固接于出液壳体一侧,所述出液壳体另一侧固接气管,所述气管固接于气源一侧,所述气源固接于安装壳体顶部。
16.进一步地,所述出液壳体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出液孔,且所述出液孔呈倾斜设置,所述储液箱顶部开设有预设口,所述搅拌轴底端贯穿预设口并延伸至储液箱内腔处,所述搅拌轴表面固接有若干个搅拌叶,所述储液箱顶部开设有加液管,所述安装壳体顶部开设有两个左右分布的固定口,所述水管和气管分别贯穿固定口并延伸至安装壳体内腔处。
17.本技术的有益之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稳定、抛光效率高的适用于显示器前框的抛光机床。
附图说明
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19.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适用于显示器前框的抛光机床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抛光机床平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安装环板和支撑滚球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固定板、紧固弹簧、夹板和限位柱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实施例中连接环板和限位柱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驱动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第一单轴电机、单向螺纹柱、滑动板、第一定位柱和限位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滑动板、限位板和定位板之间的位置关系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2所示实施例中移动组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1所示实施例中辅助结构立体示意图。
20.图中附图标记的含义:1、支撑台;2、支撑腿;3、滑动轮组;4、安装壳体;5、收集箱体;6、转动板;7、支撑滚球;8、安装环板;9、驱动组件;10、伸缩气缸;11、固定板;12、紧固弹簧;13、夹板;14、限位柱;15、连接环板;16、防护壳体;17、双轴电机;18、转动轴;19、加强板;20、第一齿轮;21、传动链条;22、第二齿轮;23、连接柱;24、第一单轴电机;25、单向螺纹柱;26、滑动板;27、第一定位柱;28、限位板;29、定位板;30、出液壳体;31、安装板;32、第二单轴电机;33、双向螺纹柱;34、移动架;35、第二定位柱;36、第三单轴电机;37、抛光轮;38、储液箱;39、搅拌电机;40、搅拌轴;41、搅拌叶;42、出液泵;43、水管;44、气管;45、气源。
具体实施方式
21.为使得本技术的申请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23.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24.参照图1至图2,适用于显示器前框的抛光机床,包括支撑台1、支撑腿2、滑动轮组3、安装壳体4、收集箱体5和调节结构,所述支撑台1底部四角处均固接有支撑腿2,且四个所述支撑腿2均固接有滑动轮组3,所述支撑台1顶部固接安装壳体4,所述支撑台1底部固接收集箱体5,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转动板6、支撑滚球7、安装环板8、驱动组件9、伸缩气缸10、固定板11、紧固弹簧12、夹板13、限位柱14和连接环板15,所述转动板6一侧滑动连接支撑滚球7,所述支撑滚球7转动连接于安装环板8一侧,所述安装环板8固接于安装壳体4内腔侧壁,所述转动板6一侧固接驱动组件9,所述转动板6另一侧固接伸缩气缸10,所述伸缩气缸10一端固接固定板11,所述固定板11一侧固接紧固弹簧12,所述紧固弹簧12一端固接夹板13,所述夹板13靠近固定板11的一侧固接限位柱14,所述限位柱14一端固接连接环板15。
2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两侧的伸缩气缸10和夹板13可以从两侧对显示器前框进行安装和限定,使显示器前框的固定更为稳定,防止抛光时位置发生偏移而影响显示器前框的抛光效果,同时利用双轴电机17同时对两侧的伸缩气缸10进行转动,使两侧的伸缩气缸10在转动时更为同步,从而便于对显示器前框进行转动,便于对显示器前框的不同位置进行抛光,扩大显示器前框抛光的面积,避免频繁的拆装显示器前框,操作简单,提高显示器前框的抛光效果,在使用时,将显示器前框放置于两个夹板13之间的位置,然后利用两侧的伸缩气缸10带动对应的固定板11和夹板13等结构移动,从而使两侧的夹板13紧贴显示器前框,利用伸缩气缸10和夹板13限定显示器前框的位置,此时通过紧固弹簧12可以使夹板13与显示器前框的贴合更为紧密,使显示器前框的固定效果更好,然后利用第三单轴电机36对显示器前框进行抛光,当需要对显示器前框的不同位置进行抛光时,可以利用驱动组件9带动转动板6转动,从而带动伸缩气缸10等结构转动,进而可以带动显示器前框转动,从而对显示器前框的不同位置进行抛光,扩大显示器前框抛光的面积,避免频繁的安装和拆卸显示器前框,在转动板6转动时利用支撑滚球7可以使转动板6的转动更为稳定。
26.具体而言,如图2至图5所示,所述安装环板8远离安装壳体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个呈环形阵列分布的支撑滚球7,所述转动板6远离伸缩气缸10的一侧开设有滑动槽,所述转动板6通过滑动槽和支撑滚球7滑动连接,通过支撑滚球7和安装环板8可以对转动板6的转动轨迹进行限定,使转动板6的转动更为稳定,所述固定板11一侧固接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紧固弹簧12,紧固弹簧12可以使夹板13与显示器前框的贴合更为紧密,使显示器前框的固定效果更好,所述夹板13一侧固接有若干个限位柱14,所述固定板11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限位柱14一端贯穿限位孔并延伸至固定板11一侧,通过限位柱14和连接环板15可以对夹板13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便于显示器前框的固定,所述支撑台1开设有收集口,所述收集箱体5一侧设置有排放管,通过排放管可以便于将收集箱体5内的液体排出。
27.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如图6所示,所述驱动组件9包括防护壳体16、双轴电机
17、转动轴18、加强板19、第一齿轮20、传动链条21、第二齿轮22和连接柱23,所述防护壳体16固接于安装壳体4外侧,所述防护壳体16内腔处设置有双轴电机17,所述双轴电机17固接于安装壳体4顶部,所述双轴电机17的输出端固接转动轴18,所述转动轴18表面转动连接加强板19,所述加强板19固接于安装壳体4顶部,所述转动轴18一端固接第一齿轮20,所述第一齿轮20侧面啮合连接传动链条21,所述传动链条21啮合连接于第二齿轮22侧面,所述第二齿轮22一侧固接连接柱23,所述连接柱23与转动板6固接,防护壳体16可以对双轴电机17、转动轴18、加强板19、第一齿轮20、传动链条21、第二齿轮22和连接柱23进行保护,在使用时双轴电机17带动转动轴18转动,此时加强板19可以对转动轴18对进行支撑,使转动轴18的转动更为稳定,转动轴18转动可以带动加强板19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齿轮20转动,进而带动传动链条21转动,传动链条21可以带动第二齿轮22转动,从而带动连接柱23转动,进而带动转动板6和伸缩气缸10等结构转动,从而调节显示器前框的角度,便于对显示器前框的不同位置进行抛光,提高显示器前框的抛光效率。
28.具体而言,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安装壳体4顶部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加强板19,所述加强板19开设有转动口,所述转动轴18一端贯穿转动口并延伸至加强板19一侧,所述安装壳体4两侧均开设有连通口,所述连接柱23一端贯穿连通口并延伸至安装壳体4内腔处,加强板19可以对转动轴18进行支撑,使转动轴18在栓动使更为稳定。
29.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如图2、图7和图8所示,还包括抛光结构,所述抛光结构包括第一单轴电机24、单向螺纹柱25、滑动板26、第一定位柱27、限位板28、定位板29和出液壳体30,所述第一单轴电机24固接于安装壳体4内腔侧壁,所述第一单轴电机24的输出端固接单向螺纹柱25,所述单向螺纹柱25表面螺纹连接滑动板26,所述滑动板26滑动连接于第一定位柱27表面,所述第一定位柱27固接于安装壳体4内腔侧壁,所述滑动板26侧面固接限位板28,所述限位板28与定位板29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板29固接于安装壳体4内腔侧壁,所述滑动板26底部固接出液壳体30,所述出液壳体30底部设置有移动组件。
3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第一单轴电机24和单向螺纹柱25可以结构可以调节抛光轮37的位置,便于对显示器前框的不同位置进行抛光,通过第二单轴电机32和双向螺纹柱33等结构可以使抛光轮37与显示器前框接触,使抛光轮37可以对不同厚度的显示器前框进行抛光,扩大抛光机床的适用范围,在使用时,利用第二单轴电机32带动双向螺纹柱33转动,从而带动两侧的移动架34沿第二定位柱35相向移动,从而带动第三单轴电机36和抛光轮37同向移动,使抛光轮37与显示器前框接触,然后利用第三单轴电机36带动抛光轮37转动,从而利用抛光轮37对显示器前框进行抛光,然后利用第一单轴电机24带动单向螺纹柱25转动,从而带动滑动板26沿第一定位柱27移动,从而带动出液壳体30和抛光轮37等结构移动,从而调节抛光轮37的位置,便于对显示器前框的不同位置进行抛光,避免频繁拆装显示器前框,减少显示器前框更换位置的时间,提高显示器前框抛光的效率,在滑动板26移动时可以带动限位板28移动,可以利用第一定位柱27和定位板29对滑动板26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使滑动板26的移动更为稳定,便于滑动板26位置的调节。
31.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方案,如图2和图9所示,所述移动组件包括安装板31、第二单轴电机32、双向螺纹柱33、移动架34、第二定位柱35、第三单轴电机36、抛光轮37和储液箱38,所述出液壳体30底部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安装板31,其中一个所述安装板31一侧固接有第二单轴电机32,所述第二单轴电机32的输出端固接双向螺纹柱33,所述双向螺纹柱33转
动连接于另一个所述安装板31一侧,所述双向螺纹柱33表面螺纹连接两个对称分布的移动架34,所述移动架34滑动连接于第二定位柱35表面,所述第二定位柱35固接于安装板31一侧,所述移动架34底面顶部固接第三单轴电机36,所述第三单轴电机36的输出端固接抛光轮37。
3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第二单轴电机32调节两侧的抛光轮37的位置,便于对不同厚度的显示器前框进行抛光,扩大抛光机床的适用范围,在使用时,利用第二单轴电机32带动双向螺纹柱33转动,从而带动移动架34沿第二定位柱35转动,从而带动第三单轴电机36和抛光轮37同向移动,使抛光轮37与显示器前框接触,便于利用抛光轮37对显示器前框进行抛光,在移动架34移动时可以利用第二定位柱35对移动架34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使移动架34等结构在移动时更为稳定。
33.具体而言,如图7和图8所示,所述安装壳体4内腔侧壁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定位柱27,所述滑动板26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口,所述第一定位柱27一端贯穿限位口并延伸至滑动板26一侧,所述滑动板26两侧均固接有两个对称分布的限位板28,所述定位板29靠近限位板28的一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板28通过限位槽和定位板29滑动连接,滑动板26可以对滑动板26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利用定位板29可以对限位板28的移动轨迹进行限定,从而对滑动板26的移动轨迹进行进一步的限定,使滑动板26等结构的移动更为稳定。
34.具体而言,如图9所示,两个所述安装板31通过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二定位柱35连接,所述移动架34开设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定位口,所述第二定位柱35一端贯穿定位口并固接于安装板31一侧,所述移动架34的截面为l形结构,所述移动架34侧面开设有安装口,所述第三单轴电机36的输出端贯穿安装口并延伸至移动架34一侧,第三单轴电机36可以带动抛光轮37转动,从而利用抛光轮37对显示器前框进行抛光。
35.作为一种优化方案,如图10所示,还包括辅助结构,所述辅助结构包括储液箱38、搅拌电机39、搅拌轴40、搅拌叶41、出液泵42、水管43、气管44和气源45,所述储液箱38固接于安装壳体4顶部,所述储液箱38顶部固接搅拌电机39,所述搅拌电机39的输出端固接搅拌轴40,所述搅拌轴40表面固接搅拌叶41,所述储液箱38一侧固接出液泵42,所述出液泵42的出水端固接水管43,所述水管43固接于出液壳体30一侧,所述出液壳体30另一侧固接气管44,所述气管44固接于气源45一侧,所述气源45固接于安装壳体4顶部。
3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搅拌电机39和搅拌叶41可以对储液箱38内的抛光液进行搅拌,使抛光液的混合更为均匀,防止抛光液发生沉淀或混合不均匀而影响抛光的效果,同时可以利用气源45增加抛光液流动的速度,减少抛光液的浪费,便于显示器前框抛光的进行,在使用时,利用搅拌电机39带动搅拌轴40转动,从而带动搅拌叶41转动,可以利用搅拌叶41对储液箱38内的抛光液进行搅拌、混合,使抛光液更为均匀,然后利用出液泵42和水管43将抛光液泵入出液壳体30内,并利用出液壳体30将抛光液流至抛光轮37和显示器前框处,便于对显示器前框抛光进行辅助,同时利用气源45和气管44将气体送入出液壳体30内,增加抛光液的流动速度,减少使用抛光液,减少抛光液的浪费,然后利用收集箱体5对抛光液进行收集。
37.具体而言,如图10所示,所述出液壳体30底部开设有若干个出液孔,且所述出液孔呈倾斜设置,所述储液箱38顶部开设有预设口,所述搅拌轴40底端贯穿预设口并延伸至储
液箱38内腔处,所述搅拌轴40表面固接有若干个搅拌叶41,所述储液箱38顶部开设有加液管,所述安装壳体4顶部开设有两个左右分布的固定口,所述水管43和气管44分别贯穿固定口并延伸至安装壳体4内腔处,通过搅拌叶41可以对抛光液进行搅拌,使抛光液混合更为均匀,防止抛光液发生沉淀或混合不均匀而影响抛光的效果。
38.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得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9.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