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加工 专利正文
数控机床刀库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1-2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实用新型涉及刀库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数控机床刀库。


背景技术:

2.刀库系统是提供自动化加工过程中所需之储刀及换刀需求的一种装置。其自动换刀机构及可以储放多把刀具的刀库,改变了传统以人为主的生产方式。借由电脑程序的控制,可以完成各种不同的加工需求,如铣削、钻孔、镗孔、攻牙等,大幅缩短加工时程,降低生产成本,这是刀库系统的最大特点。
3.目前,用于数控机床上的刀库普遍结构复杂,稳定性不好,不能实现刀具的连续稳定可靠的传送。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刀库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机床刀库,其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的特点。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6.一种数控机床刀库,包括有一基座、一传动链条、一第一驱动机构、多个刀座以及一第二驱动机构;该基座上具有一环形导槽,基座上开设有连通环形导槽的输出口;该传动链条可运转地设置于环形导槽中;该第一驱动机构设置于基座上并带动传动链条运转;该多个刀座沿传动链条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每一刀座均包括有支架和活动座,该支架固定在传动链条上,该活动座可来回翻转地设置于支架上,活动座上开设有供刀具插入定位的插孔;该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基座上并位于输出口的侧旁,第二驱动机构与活动座配合带动活动座来回翻转。
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有主动链轮、从动链轮和电机;该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的两端内部,该传动链条连接主动链轮和从动链轮,该电机固定于基座上并带动主动链轮转动。
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有齿轮、齿条、连杆和驱动缸;该齿轮固定于活动座上;该齿条与齿轮相适配并与齿轮可啮合或分离活动地设置在基座上,该连杆的一端与齿条的端部铰接,该驱动缸固定于基座上,驱动缸的活塞杆与连杆的另一端铰接。
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定位槽,该齿条位于定位槽中并沿定位槽来回活动,定位槽的两侧均开设有导引槽,齿条的两侧均安装有轴承,各轴承分别位于对应的导引槽中沿对应的导引槽来回活动而促使齿条与齿轮啮合或分离。
1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座的内端开设有卡槽,该齿轮位于卡槽中,一转轴穿过齿轮和活动座,转轴的两端分别与支架的两侧转动安装。
11.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缸为气缸。
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支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导槽,该活动座的内端两侧均
固定有导柱,该导柱嵌于对应的弧形导槽中并沿对应的弧形导槽来回活动。
13.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基座上设置有用于感测刀具的传感器,传感器位于输出口处。
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座的可翻转角度为90
°

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活动座上开设有安装孔,该安装孔侧向连通插孔,安装孔中设置有卡点和弹簧,该卡点与刀具上的环形卡槽相适配卡合,该弹簧促使卡点伸入插孔中保持卡在环形卡槽中。
16.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
17.通过利用第一驱动机构带动传动链条运转,使得多个刀座随传动链条运转,并配合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输出口的侧旁,第二驱动机构与活动座配合带动活动座来回翻转,从而实现刀具连续稳定可靠的传送,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满足使用的需要。
18.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另一角度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截面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局部组装示意图;
23.图5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刀具安装在刀座上的立体示意图;
24.图6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刀具安装在刀座上的截面示意图。
25.附图标识说明:
26.10、基座
ꢀꢀꢀꢀꢀꢀꢀꢀꢀꢀꢀꢀꢀꢀꢀꢀꢀꢀꢀꢀꢀꢀꢀꢀꢀꢀꢀꢀ
11、环形导槽
27.12、输出口
ꢀꢀꢀꢀꢀꢀꢀꢀꢀꢀꢀꢀꢀꢀꢀꢀꢀꢀꢀꢀꢀꢀꢀꢀꢀꢀ
13、定位槽
28.14、导引槽
ꢀꢀꢀꢀꢀꢀꢀꢀꢀꢀꢀꢀꢀꢀꢀꢀꢀꢀꢀꢀꢀꢀꢀꢀꢀꢀ
20、传动链条
29.30、第一驱动机构
ꢀꢀꢀꢀꢀꢀꢀꢀꢀꢀꢀꢀꢀꢀꢀꢀꢀꢀꢀꢀ
31、主动链轮
30.32、从动链轮
ꢀꢀꢀꢀꢀꢀꢀꢀꢀꢀꢀꢀꢀꢀꢀꢀꢀꢀꢀꢀꢀꢀꢀꢀ
33、电机
31.40、刀座
ꢀꢀꢀꢀꢀꢀꢀꢀꢀꢀꢀꢀꢀꢀꢀꢀꢀꢀꢀꢀꢀꢀꢀꢀꢀꢀꢀꢀ
41、支架
32.42、活动座
ꢀꢀꢀꢀꢀꢀꢀꢀꢀꢀꢀꢀꢀꢀꢀꢀꢀꢀꢀꢀꢀꢀꢀꢀꢀꢀ
43、导柱
33.44、卡点
ꢀꢀꢀꢀꢀꢀꢀꢀꢀꢀꢀꢀꢀꢀꢀꢀꢀꢀꢀꢀꢀꢀꢀꢀꢀꢀꢀꢀ
45、弹簧
34.401、插孔
ꢀꢀꢀꢀꢀꢀꢀꢀꢀꢀꢀꢀꢀꢀꢀꢀꢀꢀꢀꢀꢀꢀꢀꢀꢀꢀꢀ
402、弧形导槽
35.403、安装孔
ꢀꢀꢀꢀꢀꢀꢀꢀꢀꢀꢀꢀꢀꢀꢀꢀꢀꢀꢀꢀꢀꢀꢀꢀꢀ
404、卡槽
36.50、第二驱动机构
ꢀꢀꢀꢀꢀꢀꢀꢀꢀꢀꢀꢀꢀꢀꢀꢀꢀꢀꢀꢀ
51、齿轮
37.52、齿条
ꢀꢀꢀꢀꢀꢀꢀꢀꢀꢀꢀꢀꢀꢀꢀꢀꢀꢀꢀꢀꢀꢀꢀꢀꢀꢀꢀꢀ
53、连杆
38.54、驱动缸
ꢀꢀꢀꢀꢀꢀꢀꢀꢀꢀꢀꢀꢀꢀꢀꢀꢀꢀꢀꢀꢀꢀꢀꢀꢀꢀ
541、活塞杆
39.55、轴承
ꢀꢀꢀꢀꢀꢀꢀꢀꢀꢀꢀꢀꢀꢀꢀꢀꢀꢀꢀꢀꢀꢀꢀꢀꢀꢀꢀꢀ
56、转轴
40.60、刀具
ꢀꢀꢀꢀꢀꢀꢀꢀꢀꢀꢀꢀꢀꢀꢀꢀꢀꢀꢀꢀꢀꢀꢀꢀꢀꢀꢀꢀ
61、环形卡槽
41.70、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42.请参照图1至图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一基座10、一传动链条20、一第一驱动机构30、多个刀座40以及一第二驱动机构50。
43.该基座10上具有一环形导槽11,基座10上开设有连通环形导槽11的输出口12。所述基座10上设置有用于感测刀具60的传感器70,传感器70位于输出口12处。
44.该传动链条20可运转地设置于环形导槽11中;该第一驱动机构30设置于基座10上并带动传动链条20运转;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包括有主动链轮31、从动链轮32和电机33;该主动链轮31和从动链轮32分别可转动地设置于基座10的两端内部,该传动链条20连接主动链轮31和从动链轮32,该电机33固定于基座10上并带动主动链轮31转动。
45.该多个刀座40沿传动链条20的长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布,每一刀座40均包括有支架41和活动座42,该支架41固定在传动链条20上,该活动座42可来回翻转地设置于支架41上,活动座42上开设有供刀具60插入定位的插孔401;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41的两侧均设置有弧形导槽402,该活动座42的内端两侧均固定有导柱43,该导柱43嵌于对应的弧形导槽402中并沿对应的弧形导槽402来回活动;所述活动座42的可翻转角度为90
°
;所述活动座42上开设有安装孔403,该安装孔403侧向连通插孔401,安装孔403中设置有卡点44和弹簧45,该卡点44与刀具60上的环形卡槽61相适配卡合,该弹簧45促使卡点44伸入插孔401中保持卡在环形卡槽61中,使得刀具60稳固地定位在活动座42上,不易掉出。
46.该第二驱动机构50设置于基座10上并位于输出口12的侧旁,第二驱动机构50与活动座42配合带动活动座42来回翻转。具体而言,所述第二驱动机构50包括有齿轮51、齿条52、连杆53和驱动缸54;该齿轮51固定于活动座42上;该齿条52与齿轮51相适配并与齿轮51可啮合或分离活动地设置在基座10上,该连杆53的一端与齿条52的端部铰接,该驱动缸54固定于基座10上,驱动缸54的活塞杆541与连杆53的另一端铰接;并且,所述基座10上设置有定位槽13,该齿条52位于定位槽13中并沿定位槽13来回活动,定位槽13的两侧均开设有导引槽14,齿条52的两侧均安装有轴承55,各轴承55分别位于对应的导引槽14中沿对应的导引槽14来回活动而促使齿条52与齿轮51啮合或分离;所述活动座42的内端开设有卡槽404,该齿轮51位于卡槽404中,一转轴56穿过齿轮51和活动座42,转轴56的两端分别与支架41的两侧转动安装;所述驱动缸54为气缸。
47.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48.首先,将本实用新型安装数控机床上,将传感器70、第一驱动机构30和第二驱动机构50连接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并在各个刀座40的插孔401中分别插装一刀具60;工作时,该第一驱动机构30带动传动链条20运转,使得多个刀座40随传动链条20运转,各个刀具60随对应的刀座40运转,当传感器70感测到有刀具60随刀座40移动到输出口12时,第一驱动机构30停止工作,接着,第二驱动机构50开始工作,由驱动缸54通过连杆53带动齿条52正向移动,在轴承55和导引槽14的配合导引下,齿条52与齿轮51啮合,并带动齿轮51转动,使得活动座42向下翻转90
°
,刀具60随活动座42向下翻转90
°
呈垂直状态,此时即可进行换刀作业;当刀具60从活动座42脱出后,由驱动缸54通过连杆53带动齿条52反向移动,使活动座42向上翻转90
°
复位,最后在轴承55和导引槽14的配合导引下,齿条52与齿轮51完全分离,接着,第一驱动机构30再次启动,由第一驱动机构30带动传动链条20继续运转,并如前述动作
进行下一个刀具的传送。
49.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利用第一驱动机构带动传动链条运转,使得多个刀座随传动链条运转,并配合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输出口的侧旁,第二驱动机构与活动座配合带动活动座来回翻转,从而实现刀具连续稳定可靠的传送,结构简单,稳定性好,满足使用的需要。
5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