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连续冲压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连续冲压成型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连续冲压成型机。


背景技术:

2.成型机,又名开箱机是指自动完成开箱、成形、下底折叶折曲。并现时完成下部分胶带粘贴,将叠成纸板的箱板打开,箱子底部按一定程序折合,并用胶带密封后输送给装箱机的专用设备。自动纸箱成型机、自动开箱机是大批量纸箱自动开箱、自动折合下盖、自动密封下底胶带的流水线设备,机器全部采用plc+显示屏控制,大大方便操作,是自动化规模生产必不可少的设备。
3.目前现有的连续冲压成型机在冲压时由于冲压力度过大,导致冲压后待冲压件容易发生迸溅脱离冲压槽的内部,而且冲压力度过大也会把待冲压件损坏,同时现有的连续冲压成型机多数不能对不同型号与大小的待冲压件进行限位固定与冲压,导致给冲压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续冲压成型机,通过在成型座的上端固定连接左限位杆与右限位杆,定位杆、缓冲板与弹簧的连接,不但冲压时对待冲压件起到防护作用,而且避免待冲压件迸溅脱离成型座的内部,而且方便取出待冲压件,避免发生迸溅脱离成型座的内部与冲压力度过大而导致待冲压件损坏,同时通过在外模座的内部下端设置刻度圈,螺纹杆与顶板的设置,方便在外模座的内部固定与更换不同型号与大小的成型座,方便冲压成型不同型号与大小的待冲压件,给冲压工作带来很多便捷。
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连续冲压成型机,包括工作架、卡套和冲压件,所述工作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外模座,所述外模座的内部下端均匀的设有刻度圈,所述外模座的内部放置有成型座,所述成型座的上端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限位杆,所述成型座的上端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右限位杆,所述左限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杆,所述外模座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t形轴,所述t形轴转动连接有转套,所述转套固定连接有顶板,所述工作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冲压件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定位杆滑动套接有弹簧,通过在成型座的上端固定连接左限位杆与右限位杆,定位杆、缓冲板与弹簧的连接,不但冲压时对待冲压件起到防护作用,而且避免待冲压件迸溅脱离成型座的内部,而且方便取出待冲压件,避免发生迸溅脱离成型座的内部与冲压力度过大而导致待冲压件损坏,同时通过在外模座的内部下端设置刻度圈,螺纹杆与顶板的设置,方便在外模座的内部固定与更换不同型号与大小的成型座,方便冲压成型不同型号与大小的待冲压件,给冲压工作带来很多便捷。
7.进一步的,所述弧形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成型座的上端左侧,所述顶板紧贴挤
压成型座的外侧,通过弧形杆的设置,不但把右限位杆固定连接于一起,而且方便取下,方便拿取与放置待冲压件。
8.进一步的,所述t形轴与顶板转动连接,所述气缸的气缸杆固定连接有卡套,t形轴与顶板转动连接,在转动螺纹杆时顶板不会发生转动,对固定限位成型座带来很多便捷。
9.进一步的,所述卡套通过螺栓固定卡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冲压件,通过卡套与卡块的卡接,方便固定安装与更换不同型号与大小的冲压件。
10.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冲压件的下端表面,所述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于缓冲板的上端表面,通过弹簧的设置,使得冲压件与缓冲板之间存在缓冲减震的作用力,对待冲压件起到防护作用。
11.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2.(1)本方案通过在成型座的上端固定连接左限位杆与右限位杆,定位杆、缓冲板与弹簧的连接,不但冲压时对待冲压件起到防护作用,而且避免待冲压件迸溅脱离成型座的内部,而且方便取出待冲压件,避免发生迸溅脱离成型座的内部与冲压力度过大而导致待冲压件损坏,同时通过在外模座的内部下端设置刻度圈,螺纹杆与顶板的设置,方便在外模座的内部固定与更换不同型号与大小的成型座,方便冲压成型不同型号与大小的待冲压件,给冲压工作带来很多便捷。
13.(2)弧形杆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成型座的上端左侧,顶板紧贴挤压成型座的外侧,通过弧形杆的设置,不但把右限位杆固定连接于一起,而且方便取下,方便拿取与放置待冲压件。
14.(3)t形轴与顶板转动连接,气缸的气缸杆固定连接有卡套,t形轴与顶板转动连接,在转动螺纹杆时顶板不会发生转动,对固定限位成型座带来很多便捷。
15.(4)卡套通过螺栓固定卡接有卡块,卡块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冲压件,通过卡套与卡块的卡接,方便固定安装与更换不同型号与大小的冲压件。
16.(5)弹簧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冲压件的下端表面,弹簧的下端固定连接于缓冲板的上端表面,通过弹簧的设置,使得冲压件与缓冲板之间存在缓冲减震的作用力,对待冲压件起到防护作用。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模座与成型座连接处的俯视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模座与刻度圈连接处的俯视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成型座与顶板连接处的俯视图。
21.图中标号说明:
22.1工作架、2外模座、3刻度圈、4成型座、5左限位杆、6右限位杆、7弧形杆、8螺纹杆、9t形轴、10转套、11顶板、12气缸、13气缸杆、14卡套、15卡块、16冲压件、17定位杆、18缓冲板、19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
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4,一种连续冲压成型机,包括工作架1、卡套14和冲压件16,请参阅图1,工作架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外模座2,外模座2的内部下端均匀的设有刻度圈3,外模座2的内部放置有成型座4,成型座4的上端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左限位杆5,成型座4的上端另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右限位杆6,左限位杆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弧形杆7,外模座2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螺纹杆8,螺纹杆8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有t形轴9,t形轴9转动连接有转套10,转套10固定连接有顶板11,工作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气缸12,气缸12为sc系列标准气缸,气缸12配备有控制开关,型号为4h210-08,且设置有启动开关和复位开关,控制开关和气缸12通过导线与室内电源串联连接,电磁阀,继电器和气缸12设计电路来控制气缸的往复运动,属于现有技术,冲压件16的左右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定位杆17,定位杆17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8,定位杆17滑动套接有弹簧19,通过在成型座4的上端固定连接左限位杆5与右限位杆6,定位杆17、缓冲板18与弹簧19的连接,不但冲压时对待冲压件起到防护作用,而且避免待冲压件迸溅脱离成型座4的内部,而且方便取出待冲压件,避免发生迸溅脱离成型座4的内部与冲压力度过大而导致待冲压件损坏,同时通过在外模座2的内部下端设置刻度圈3,螺纹杆8与顶板11的设置,方便在外模座2的内部固定与更换不同型号与大小的成型座4,方便冲压成型不同型号与大小的待冲压件,给冲压工作带来很多便捷。
25.请参阅图1,弧形杆7通过螺栓固定连接于成型座4的上端左侧,顶板11紧贴挤压成型座4的外侧,通过弧形杆7的设置,不但把右限位杆6固定连接于一起,而且方便取下,方便拿取与放置待冲压件,t形轴9与顶板11转动连接,气缸12的气缸杆13固定连接有卡套14,t形轴9与顶板11转动连接,在转动螺纹杆8时顶板11不会发生转动,对固定限位成型座4带来很多便捷。
26.请参阅图1,卡套14通过螺栓固定卡接有卡块15,卡块15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冲压件16,通过卡套14与卡块15的卡接,方便固定安装与更换不同型号与大小的冲压件,弹簧19的上端固定连接于冲压件16的下端表面,弹簧19的下端固定连接于缓冲板18的上端表面,通过弹簧19的设置,使得冲压件与缓冲板18之间存在缓冲减震的作用力,对待冲压件起到防护作用。
27.根据所要冲压的待冲压件的型号大小选择适宜的成型座4放置于外模座2的内部,通过刻度圈3进行限位固定,然后分别转动螺纹杆8,通过螺纹杆8带动t形轴9转动,t形轴9与转套10与顶板11转动连接,通过螺纹杆8推动顶板11分别与外模座2的外侧紧贴即可方便把成型座4固定安装于外模座2的内部,然后把需要冲压的待冲压件放置于成型座4的内部即可,然后通过螺栓把左限位杆5与弧形杆7分别固定连接于成型座4的上端左侧即可,然后启动气缸12的控制开关,气缸12工作,气缸12的气缸杆13向下移动,气缸杆13带动卡套14向下移动,卡套14带动卡块15向下移动,卡块15带动冲压件16向下移动,冲压件16带动定位杆17向下移动,定位杆17带动缓冲板18向下移动,通过冲压件16对待冲压件的冲压挤压使得待冲压件受到反复冲压完成工作,然后反复冲压完成工作后通过螺栓使得左限位杆5与弧形杆7脱离成型座4的上端左侧,取出成型座4的内部的成型件即可,通过在成型座4的上端固定连接左限位杆5与右限位杆6,定位杆17、缓冲板18与弹簧19的连接,不但冲压时对待冲
压件起到防护作用,而且避免待冲压件迸溅脱离成型座4的内部,而且方便取出待冲压件,避免发生迸溅脱离成型座4的内部与冲压力度过大而导致待冲压件损坏,同时通过在外模座2的内部下端设置刻度圈3,螺纹杆8与顶板11的设置,方便在外模座2的内部固定与更换不同型号与大小的成型座4,方便冲压成型不同型号与大小的待冲压件,给冲压工作带来很多便捷。
28.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