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挤压式的环境科学废物垃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挤压式的环境科学废物垃圾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处理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挤压式的环境科学废物垃圾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环境科学是一门研究环境的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四个部分的学科。它提供了综合、定量,和跨学科的方法来研究环境系统。由于大多数环境问题涉及人类活动,因此经济、法律和社会科学知识往往也可用于环境科学研究。
3.在对垃圾进行处理时,为了节约垃圾占用的空间,通常会将垃圾进行挤压,现有的挤压装置,在挤压时,液体直接从挤压装置内流出,但由于不同垃圾的混合,导致了液体会产生刺鼻的异味,使得周围的环境气味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挤压式的环境科学废物垃圾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挤压式的环境科学废物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挤压机构和设置在外壳侧壁的循环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方的侧壁开设有进料口,所述外壳的顶部安装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的活动端穿过外壳并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外壳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开设有板孔,所述支撑板与外壳底部内壁之间形成储液空腔,所述外壳的侧壁位于储液空腔处开设有安装孔和排水口,安装孔内设置有过滤板,所述排水口位于安装孔的下方,所述排水口内设置有盖帽,所述外壳的侧壁位于储液空腔的上方开设有出料口,所述外壳的外壁位于出料口处滑动连接有挡板,所述外壳的侧壁位于储液空腔处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内安装有扇叶,循环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孔外周的连接罩,所述连接罩与安装孔连通,所述连接罩的一端连通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一端密封,所述回流管的侧壁位于进风口处开设有排风口。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位于出料口相对应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伸缩杆,所述第二伸缩杆的活动端穿过外壳并固定连接有推板。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口内连通有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一端的开口朝上。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斗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辊,所述转辊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进料斗的侧壁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穿过进料斗并与转辊的一端转动连接。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料斗的外壁位于驱动电机的外周设置有密封罩。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位于挡板的侧壁设置有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的活动端与挡板的侧壁固定连接。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板与安装孔卡接配合。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该挤压式的环境科学废物垃圾处理装置中,通过设置的循环机构,可以对液体产生的臭味进行多次循环过滤,以便于对液体产生的气味进行净化,解决了现有的挤压装置,在挤压时,液体直接从挤压装置内流出,但由于不同垃圾的混合,导致了液体会产生刺鼻的异味,使得周围的环境气味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外壳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压板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18.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循环机构结构示意图;
19.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进料斗结构示意图;
20.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密封罩结构示意图。
21.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22.100、挤压机构;
23.110、外壳;111、进料口;112、第一伸缩杆;113、压板;114、支撑板;115、过滤板;116、排水口;117、出料口;118、挡板;119、扇叶;
24.120、第二伸缩杆;121、推板;122、万向轮;123、进料斗;124、第三伸缩杆;
25.130、转辊;131、搅拌杆;132、驱动电机;133、密封罩;
26.200、循环机构;
27.210、连接罩;211、回流管;212、排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2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30.实施例1
31.请参阅图1-图7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挤压式的环境科学废物垃圾处理装置,包括挤压机构100和设置在外壳110侧壁的循环机构200,挤压机构100包括外壳110,外壳110上方的侧壁开设有进料口111,外壳110的顶部安装有第一伸缩杆112,第一伸缩杆112的活动端穿过外壳110并固定连接有压板113,外壳1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板114,支撑板114
的表面开设有板孔,支撑板114与外壳110底部内壁之间形成储液空腔,外壳110的侧壁位于储液空腔处开设有安装孔和排水口116,安装孔内设置有过滤板115,排水口116位于安装孔的下方,排水口116内设置有盖帽,外壳110的侧壁位于储液空腔的上方开设有出料口117,出料口117的底部与支撑板114的表面处于同一平面,以便于垃圾的取出,外壳110的外壁位于出料口117处滑动连接有挡板118,外壳110的侧壁位于储液空腔处开设有进风口,进风口内安装有扇叶119,扇叶119由驱动装置驱动,驱动装置优选采用电机,循环机构200包括固定在安装孔外周的连接罩210,连接罩210与安装孔连通,连接罩210的一端连通有回流管211,回流管211的一端密封,回流管211的侧壁位于进风口处开设有排风口212,为了便于外壳110的移动,外壳1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万向轮122,通过设置的循环机构200,可以对液体产生的臭味进行多次循环过滤,以便于对液体产生的气味进行净化。
32.除此之外,为了提高垃圾的取出效率,外壳110位于出料口117相对应的一侧安装有第二伸缩杆120,第二伸缩杆120的活动端穿过外壳110并固定连接有推板121,接通第二伸缩杆120电源,第二伸缩杆120活动端移动带动推板121,推板121移动将支撑板114表面的垃圾推出到出料口117处。
33.进一步的,为了加快倒垃圾的效率,进料口111内连通有进料斗123,进料斗123一端的开口朝上,进料斗123的开口朝上可以将较多的垃圾一次性倒入至进料斗123内,进料斗123内的垃圾通过进料口111流入到外壳110内。
34.进一步的,为了防止垃圾在进料斗123内卡住,进料斗123的两端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辊130,转辊130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搅拌杆131,进料斗123的侧壁安装有驱动电机132,驱动电机132的输出轴穿过进料斗123并与转辊130的一端转动连接,驱动电机132输出轴转动带动转辊130转动,转辊130转动带动搅拌杆131转动,搅拌杆131转动将进料斗123内的垃圾进行推动,当发生堵塞时,倒入新垃圾,新垃圾被搅拌杆131推动,新垃圾则推动旧垃圾,进而防止堵塞。
35.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垃圾倒在驱动电机132上,进料斗123的外壁位于驱动电机132的外周设置有密封罩133,密封罩133将进料斗123罩住使得进料斗123与外界隔离,进而防止垃圾对驱动电机132造成损坏。
36.进一步的,为了减少人工的劳动力,外壳110位于挡板118的侧壁设置有第三伸缩杆124,第三伸缩杆124的活动端与挡板118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三伸缩杆124活动端伸缩带动挡板118移动,进而不需要人工操作挡板118。
37.进一步的,为了便于更换过滤板115,过滤板115与安装孔卡接配合,卡接配合便于对过滤板115的取出,当过滤板115需要更换时,将过滤板115从安装孔内拽出即可。
38.本实施例一种挤压式的环境科学废物垃圾处理装置,在使用时,将垃圾从进料口111倒入到外壳110内,接通第一伸缩杆112电源,第一伸缩杆112活动端伸出带动压板113下移,压板113下移与垃圾接触并将垃圾压成固体,滑动挡板118使得出料口117被打开,即可将压好的垃圾取出,而垃圾内的液体通过板孔滴落在储液空腔内,扇叶119转动将储液空腔内的臭气吹入到过滤板115内,并通过设置的连接罩210与回流管211使得通过过滤板115的臭气排到扇叶119处,扇叶119将臭气吸入至储液空腔内实现循环,进而使得过滤板115有充足的时间对臭气进行过滤。
39.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