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弹簧热强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弹簧热强压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弹簧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弹簧热强压系统。


背景技术:

2.弹簧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它在不同的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弹簧具有测量功能.紧压功能.复位功能和缓冲功能及储存能量的功能,弹簧是机械的重要组成部件,弹簧在制造时,需要进行强压处理,弹簧强压是将压缩弹簧压缩至弹簧材料表层产生有益的与工作应力反向的残余应力,以达到提高压缩弹簧承载能力和稳定几何尺寸的目的。
3.但是,现有的弹簧强压大多是常温下立定,储存的应力满足不了高要求的弹簧使用,很容易在使用中应力松弛,而现有的热强压技术在操作上费时费力,自动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低,无法形成连续性,且不适合长弹簧的热强压。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弹簧热强压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弹簧热强压系统,包括热处理炉、输送线、上料压缩机构和卸料压缩机构,所述热处理炉的内底部设置有输送线,所述输送线的部分位于热处理炉的外部,所述输送线上安装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上安装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套设有弹簧,所述固定杆顶部开设有贯穿式的插孔,所述插孔内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插销,所述输送线位于热处理炉外侧的部分上安装有上料压缩机构和卸料压缩机构,所述上料压缩机构和卸料压缩机构分别设置在输送线的两侧,所述卸料压缩机构的一侧设置有机械手。
7.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输送线包括输送框架、链轮、输送链和滑轨,所述输送框架的内部两端位置安装有链轮,所述链轮的底部与安装在输送框架底部的电机转轴传动连接,两个所述链轮之间通过输送链传动连接,所述输送框架的上端安装有两条滑轨,所述滑动座与两条滑轨滑动配合。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动座的朝向输送链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链轮固定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料压缩机构和卸料压缩机构大小、形状及结构组成均完全相同,所述上料压缩机构包括固定板、支撑杆、支撑板、气缸和弹簧压缩头,所述固定板焊接在输送框架外壁上,所述固定板上焊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顶端安装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活塞端安装有弹簧压缩头。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簧压缩头的内直径大于固定杆直径且小于弹簧的外径,所述弹簧压缩头的两侧开设用于插销插接的操作口。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处理炉的外壁上安装有可编程控制器,所述可编程控制器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气缸和机械手电性连接。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热处理炉、输送线、上料压缩机构、卸料压缩机构和机械手,上料压缩机构可对弹簧进行压缩,输送线将弹簧输送至热处理炉内使弹簧在压缩状态下加热,热强压作用下,再通过卸料压缩机构对弹簧进一步压缩,然后通过机械手将用于限制弹簧的插销拔出,使弹簧恢复自由状态,上述操作由可编程控制器编程控制,人员只需辅助配合即可,如此可实现对大规模弹簧的连续性热强压处理,工作效率高,人员操作省时省力,且不仅适合短弹簧热强压处理使用,而且适合长弹簧热强压处理使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一种弹簧热强压系统的主视图。
15.图2为一种弹簧热强压系统的俯视图。
16.图3为一种弹簧热强压系统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17.1、热处理炉;2、输送线;201、输送框架;202、链轮;203、输送链;204、滑轨;3、电机;4、滑动座;5、连接板;6、固定杆;7、弹簧;8、插孔;9、插销;10、上料压缩机构;11、卸料压缩机构;1001、固定板;1002、支撑杆;1003、支撑板;1004、气缸;1005、弹簧压缩头;12、机械手;13、可编程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9.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弹簧热强压系统,包括热处理炉1、输送线2、上料压缩机构10和卸料压缩机构11,热处理炉1的内底部设置有输送线2,输送线2的部分位于热处理炉1的外部,输送线2上安装有滑动座4,滑动座4上安装有固定杆6,固定杆6上套设有弹簧7,固定杆6顶部开设有贯穿式的插孔8,插孔8内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插销9,输送线2位于热处理炉1外侧的部分上安装有上料压缩机构10和卸料压缩机构11,上料压缩机构10和卸料压缩机构11分别设置在输送线2的两侧,卸料压缩机构11的一侧设置有机械手12,机械手12型号为aubo-i5,为现有的技术。
20.输送线2包括输送框架201、链轮202、输送链203和滑轨204,输送框架201的内部两端位置安装有链轮202,链轮202的底部与安装在输送框架201底部的电机3转轴传动连接,两个链轮202之间通过输送链203传动连接,输送框架201的上端安装有两条滑轨204,滑动座4与两条滑轨204滑动配合。
21.滑动座4的朝向输送链203的一端固定有连接板5,连接板5的另一端与链轮202固定连接。
22.上料压缩机构10和卸料压缩机构11大小、形状及结构组成均完全相同,上料压缩机构10包括固定板1001、支撑杆1002、支撑板1003、气缸1004和弹簧压缩头1005,固定板1001焊接在输送框架201外壁上,固定板1001上焊接有支撑杆1002,支撑杆1002顶端安装有支撑板1003,支撑板1003上安装有气缸1004,气缸1004的底部活塞端安装有弹簧压缩头
1005。
23.弹簧压缩头1005的内直径大于固定杆6直径且小于弹簧7的外径,弹簧压缩头1005的两侧开设用于插销9插接的操作口,操作口可方便人员将插销9插入插孔8。
24.热处理炉1的外壁上安装有可编程控制器13,可编程控制器13型号为s7-200,可编程控制器13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3、气缸1004和机械手12电性连接。
25.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26.使用时,人员站在上料压缩机构10周围,将带加工弹簧7套设在固定杆6上,然后通过可编程控制器13开启上料压缩机构10,上料压缩机构10中的气缸1004带动弹簧压缩头1005对弹簧7压缩到位,然后人员将插销9插接在固定杆6上的插孔8内锁死位置,使弹簧7处于压缩状态,气缸1004收缩,电机3带动链轮202转动,链轮202上的输送线2通过连接板5带动滑动座4在滑轨204上滑动,滑动座4带动固定杆6及弹簧7朝向热处理炉1内移动,通过热处理炉1对弹簧7进行热强压处理,输送线2运行时间数十分钟后,出来至机械手12位置,停止的节拍,卸料压缩机构11再次压紧弹簧7,机械手12自动取下插销9,卸料压缩机构11释放,弹簧7恢复自由状态。
27.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