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机械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组装及检测一体式的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9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组装及检测一体式的加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组装及检测一体式的加工设备。


背景技术:

2.现在很多的物体都不是一体的,通常需要各种零件组合在一起,然后再与其他配件共同使用,通常需要组装的物体的加工难度要比不用组装的加工难度要低,可以把一些难以加工的零件拆分下来,进行单独加工,在对物料进行组装时还需要进行对其进行检测。
3.现有的大多数的零件组装通常是人工来进行加工,不仅耗费较多的时间,在组装过程中还可能够会出现组装失败的,然而人工却难以辨别,从而混入好的组装件中。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组装及检测一体式的加工设备。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组装及检测一体式的加工设备,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自动上料模块,且自动上料模块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支架的顶部且位于两个自动上料模块之间固定连接有皮带循环线,所述皮带循环线上设置有载具,所述支架的顶部且位于皮带循环线一侧固定连接有自动组装模块,所述自动组装模块包括伺服电机一,所述伺服电机一输出端的下侧设置有扭矩传感器一,所述自动组装模块的前壁且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气缸二和气缸三,所述支架的顶部且位于自动组装模块一侧固定连接有自动检测模块,所述支架的顶部且位于自动检测模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自动下料模块。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自动上料模块包括物料托盘,所述自动上料模块的前后壁固定连接有气缸一,所述自动上料模块的内壁设置有kk模组。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物料托盘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凹槽,前侧所述物料托盘的凹槽与后侧物料托盘的凹槽形状不相同。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载具包括衬套,所述衬套设置在载具的上表面,且衬套斜对称,所述载具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块,且放置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放置块的内部开设有物料放置型腔,所述载具的上表面且靠近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感应块。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所述自动检测模块包括气缸四,所述自动检测模块的前壁且位于气缸四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二,所述伺服电机二输出端的下侧设置有扭矩传感器二,所述伺服电机二的下侧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底端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盘的下侧设置有气缸五。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自动下料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自动下料模块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气缸六,所述自动下料模块的侧壁且位于气缸六下侧固定连接有气缸八,所述自动下料模块的前壁固定连接有气缸七。
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7.所述皮带循环线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皮带循环线的运动方向相反。
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9.所述支架的数量若干,且支架组合成的形状为t形。
20.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21.1、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组装及检测一体式的加工设备,通过自动组装模块和自动检测模块可以把物料自动组装到一起并检测其是否合格,然后通过皮带循环线的运行,减少了人工的耗时,自动化程度较高;
22.2、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组装及检测一体式的加工设备,通过物料托盘和气缸一能够使物料自动送到载具上,不需要人工进行上料,简单便捷。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装及检测一体式的加工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装及检测一体式的加工设备的自动上料模块结构图;
25.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装及检测一体式的加工设备的自动组装模块结构图;
26.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装及检测一体式的加工设备的自动检测模块结构图;
27.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装及检测一体式的加工设备的载具结构图;
28.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组装及检测一体式的加工设备的自动下料模块结构图;
29.图例说明:
30.1、自动上料模块;2、物料托盘;3、气缸一;4、kk模组;5、自动组装模块;6、气缸二;7、气缸三;8、扭矩传感器一;9、伺服电机一;10、自动检测模块;11、气缸四;12、气缸五;13、伺服电机二;14、扭矩传感器二;15、载具;16、衬套;17、感应块;18、放置块;19、物料放置型腔;20、自动下料模块;21、气缸六;22、气缸七;23、气缸八;24、皮带循环线;25、支架;26、固定盘。
具体实施方式
3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
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3.参照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组装及检测一体式的加工设备:包括支架25,支架25的数量若干,且支架25组合成的形状为t形,可以使多个模块能够固定,然后配合使用,支架2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自动上料模块1,且自动上料模块1的数量为两个,把a和b两种物料放到两个物料托盘2上,支架25的顶部且位于两个自动上料模块1之间固定连接有皮带循环线24,可以使载具15能够在上面移动,在皮带循环线24的两侧各有一段可调节运动方向的皮带,当载具15到达皮带末端时,皮带通过移动位置和调节转动方向实现载具15的循环使用,皮带循环线24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皮带循环线24的运动方向相反,皮带循环线24上设置有载具15,能够使物料放到上面对应的物料放置型腔19内,支架25的顶部且位于皮带循环线24一侧固定连接有自动组装模块5,能够检测物料是否合格,自动组装模块5包括伺服电机一9,后侧的伺服电机一9转动然后通过一定的组件来实现前侧的伺服电机一9向下移动,然后前侧的伺服电机一9转动可以把两个物块组装到一起,伺服电机一9输出端的下侧设置有扭矩传感器一8,自动组装模块5的前壁且靠近底部处固定连接有气缸二6和气缸三7,可以把夹住物料的孔扩大,然后通过对两个放置块18上的物料进行组装,支架25的顶部且位于自动组装模块5一侧固定连接有自动检测模块10,可以检测物料是否合格,支架25的顶部且位于自动检测模块10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自动下料模块20,可以把物料卸下来。
34.自动上料模块1包括物料托盘2,物料托盘2的表面开设有若干个凹槽,前侧物料托盘2的凹槽与后侧物料托盘2的凹槽形状不相同,每个物料托盘2上的都有一种物料,两种物料的形状不同,自动上料模块1的前后壁固定连接有气缸一3,气缸一3抓取物料放置在载具15上,自动上料模块1的内壁设置有kk模组4。
35.载具15包括衬套16,衬套16设置在载具15的上表面,且衬套16斜对称,载具1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放置块18,且放置块18的数量为两个,可以把物料放到上面,两个放置块18的内部开设有物料放置型腔19,内部可以装有物料,载具15的上表面且靠近边缘处固定连接有感应块17,可以和扭矩传感器一8和扭矩传感器二14配合使用。
36.自动检测模块10包括气缸四11,可以使伺服电机二13能够上下移动,自动检测模块10的前壁且位于气缸四11的下侧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二13,能够带动扭矩传感器二14转动,伺服电机二13输出端的下侧设置有扭矩传感器二14,伺服电机二13的下侧设置有固定盘26,固定盘26的底端与支架25固定连接,固定盘26的下侧设置有气缸五12,带动定位板,进行对载具15的定位,在通过自动检测模块10后,判定产品是否合格,不合格产品通过不良产品皮带输送到达下一工位,合格产品通过合格产品皮带输送到达下一工位。
37.自动下料模块20的数量为多个,自动下料模块20的侧壁固定连接有气缸六21,自动下料模块20的侧壁且位于气缸六21下侧固定连接有气缸八23,自动下料模块20的前壁固
定连接有气缸七22,通过气缸六21和气缸八23可以把物料卸下来。
38.工作原理:a物料和b物料分别放到前后两个物料托盘2上的凹槽内,然后通过气缸一3来抓取物料放置在放置块18内,然后通过皮带循环线24来移动载具15,通过后侧的伺服电机一9的运动来实现前侧伺服电机一9的上下移动,然后通过扭矩传感器一8内部转动的转动柱把b物料和a物料组装,通过气缸二6和气缸三7的横向移动,可以把上面的物料夹住,然后通过气缸四11的运动来实现上下移动,气缸五12带动定位板,进行对载具15的定位,通过伺服电机二13、扭矩传感器二14和感应块17可以对物料进行检测,然后通过气缸七22和气缸八23能够把物料卸下来。
39.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