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地表水生态修复的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地表水生态修复的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表水修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地表水生态修复的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地表水生态系统发生恶化。地表水的修复技术主要有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修复技术和生物修复技术。生物修复技术由于具有环境友好和保护生态的优点,因此,是最具发展前景的。目前,地表水生态修复多以种植水生植物或架设生态浮床为主,依靠水生植物的吸收来净化水质,这样修复能力有限;上述修复方式构建的生态系统稳定性一般,遇到较大水流时,这些水生动植物极容易被水流冲走,导致修复能力降低,就算可以再次补充投放,也会导致投入成本增加;且秋冬季节水生植物枯萎的时候没有及时打捞会产生较多的“枯枝落叶”,其凋落物及其残体沉降后分解,容易导致溶氧消耗加大,水体富营养化。
3.申请号为202010933404.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自然水体生态修复的螺蚌鱼草立体修复技术。其采用将长度为l的河段平均分成n段,其中l1段称为螺草共生段,l2段成为蚌鱼共生段,l3又是螺草共生段,l4段成为蚌鱼共生段,依次间隔类推的螺蚌鱼草立体修复的技术方案。上述专利的修复效果和生态稳定性仍然具有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用于地表水生态修复的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
5.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6.一种用于地表水生态修复的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选择一待修复的河,在待修复的河中设置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所述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在待修复的河中采用立体化空间布置,所述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包括固定机构、动力机构、螺类、蚌类、鱼类和草类;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竹竿、竹篱片和固定件,竹竿插入待修复的河的河床,竹竿之间等间距分布,竹篱片铺设在待修复的河内,竹篱片有两层且将待修复的河从水面到河床分成上层、中层和下层,竹篱片与竹竿通过固定件固定连接;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提升泵和水管,提升泵安装在待修复的河的下游的河床上,水管一端与提升泵相连接,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待修复的河的上游,水管伸入至待修复的河的上游的上层位置处;所述螺类为田螺、环棱螺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蚌类包括三角帆蚌、背瘤丽蚌、洞穴丽蚌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鱼类包括鲢、鳙、鳑鲏、麦穗鱼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草类包括荇菜、睡莲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螺类分别投放于上层的竹篱片上、中层的竹篱片上和下层的河床上,蚌类分别投放于上层的竹篱片上、中层的竹篱片上和下层的河床上,鱼类投放于待修复的河中,草类的根系扎在河床上且草类的叶片漂浮于水面。提升泵将下游水循环到上游,使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形成活水循环,提高了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的水动力,对水体有一定的充氧能力,有利于
水生动物的生长。
7.优选的,所述螺类、蚌类、鱼类和草类在上层混合分布,螺类、蚌类、鱼类和草类在中层混合分布,螺类、蚌类、鱼类和草类在下层混合分布,上层、中层和下层在一起形成立体空间结构。采用竹竿和竹篱片搭建的上层、中层和下层组成的三层立体空间结构,构建螺蚌鱼草的立体空间化共生系统,最大程度地增加水体与螺类、蚌类、鱼类、草类的接触时间,有效提高水体净化效率。
8.优选的,所述固定件为钢丝或卡扣。
9.优选的,所述竹竿之间间距为2m,竹竿插入河床深度为0.5m。
10.优选的,所述上层的高度为0.5~0.7m,中层的高度为0.5m,下层的高度为0.3~1.0m。
11.优选的,所述螺类的投放密度为300~400g/m3。
12.优选的,所述蚌类的投放密度为40~60只/m3。
13.优选的,所述蚌类的规格为5~10cm/只。
14.优选的,所述鱼类的投放密度为25~50g/尾,且鱼类的规格为1~2尾/10m3。
15.优选的,所述草类的种植密度为5~10株/10m2。
16.螺类和蚌类是生态系统中常见的底栖动物,根据蚌类的生长特性,蚌类活动范围较小,主要摄食水生生物、有机碎屑和无机颗粒物,一个成体蚌类每天滤水量40~60l,其强大的滤水功能和摄食功能能够有效抑制水体中藻类的繁殖,去除水体中悬浮物、有机质、氮磷等物质,通过投放螺类和蚌类,既能直观地监测评价水环境质量,更能净化水质,提高水体的透明度,保证水体水质持续、稳定达标,是一种耗资少、纯天然的方式。鲢、鳙等滤食性鱼类摄食浮游生物,既能将水中有机物转化为生态产品带出水体,又能有效降低水体中营养盐的含量;中小型、杂食性鱼类,喜生活在水体中下层,以水中浮游生物、有机碎屑为食,可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被称为水中的“清道夫”。浮叶植物是该共生净化系统中的生产者,对该系统的良性循环发挥着重要作用。在高温季节浮叶植物能起到遮阴降温,在秋冬季能起到保暖的作用,有利于螺类、蚌类、鱼类的生长。浮叶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溶解氧,同时植物发达的根系为水中微生物提供了栖身场所,能富集大量微生物形成生物膜,植物生长吸收水体中的富营养物质及微生物作用有利于降低水体中的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该系统形成了螺蚌鱼草的立体空间结构,实现上层中层下层水体的同步净化。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通过人工使用竹竿和竹篱片搭建上层、中层和下层组成的三层立体空间结构,构建由螺类、蚌类、鱼类和草类组成的立体空间化共生净化系统,具有高效吸收降解污染物质的能力,实现地表水的良性循环;(2)立体空间化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的稳定性高,耐冲击负荷能力增强,大大缓解雨季初期雨水污染负荷的冲击,保持稳定的生态修复能力,降低投入成本;(3)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对于氮磷等富营养化物质的去除能力强,避免水体富营养化;(4)螺类、蚌类和鱼类的成体因其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其肉体可用于食用,壳体可用于药用、加工饲料,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9.其中:1、河床;2、水面;3、竹竿;4、竹篱片;5、固定件;6、上层;7、中层;8、下层;9、螺类;10、蚌类;11、鱼类;12、草类;13、提升泵;14、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1.实施例一
22.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地表水生态修复的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选择一待修复的河,在待修复的河中设置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在待修复的河中采用立体化空间布置。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包括固定机构、动力机构、螺类9、蚌类10、鱼类11和草类12。固定机构包括竹竿3、竹篱片4和固定件5。竹竿3插入待修复的河的河床1。竹竿3之间等间距分布,竹竿3之间间距为2m。竹竿3插入河床1的深度为0.5m。竹篱片4铺设在待修复的河内。竹篱片4有两层且将待修复的河从水面2到河床1分成上层6、中层7和下层8,上层6的高度为0.5m,中层7的高度为0.5m,下层8的高度为0.3m。竹篱片4与竹竿3通过固定件5固定连接,固定件5为钢丝。动力机构包括提升泵12和水管14。提升泵13安装在待修复的河的下游的河床1上。水管14一端与提升泵13相连接。水管14的另一端延伸至待修复的河的上游,水管14伸入至待修复的河的上游的上层6位置处。螺类9为田螺。蚌类10包括三角帆蚌、背瘤丽蚌。鱼类11包括鲢、鳙、麦穗鱼。草类12包括荇菜。螺类9分别投放于上层6的竹篱片4上、中层7的竹篱片4上和下层8的河床1上。蚌类10分别投放于上层6的竹篱片4上、中层7的竹篱片4上和下层8的河床1上。鱼类11投放于待修复的河中。草类12的根系扎在河床1上且草类12的叶片漂浮于水面2。螺类9、蚌类10、鱼类11和草类12在上层6混合分布,螺类9、蚌类10、鱼类11和草类12在中层7混合分布,螺类9、蚌类10、鱼类11和草类12在下层8混合分布。上层6、中层7和下层8在一起形成立体空间结构。螺类9的投放密度为300g/m3。蚌类10的投放密度为40只/m3,蚌类10的规格为10cm/只。鱼类11的投放密度为25g/尾,且鱼类11的规格为2尾/10m3。草类12的种植密度为5株/10m2。
23.在芜湖市弋江区某一待修复的河内采用本实施例一的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做对照试验,1年后得出如下试验数据:
[0024][0025]
通过对比可知,本实施例一的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对ss、cod
cr
、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72%、51%、76%和62%。
[0026]
实施例二
[0027]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地表水生态修复的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选择一待修复的河,在待修复的河中设置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在待修复的河中采用立体化空间布置。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包括固定机构、动力机构、螺类9、蚌类10、鱼类11和草类12。固定机构包括竹竿3、竹篱片4和固定件5。竹竿3插入待修复的河的河床1。竹竿3之间等间距分布,竹竿3之间间距为2m。竹竿3插入河床1的深度为0.5m。竹篱片4铺设在待修复的河内。竹篱片4有两层且将待修复的河从水面2到河床1分成上层6、中层7和下层8,上层6的高度为0.6m,中层7的高度为0.5m,下层8的高度为0.7m。竹篱片4与竹竿3通过固定件5固定连接,固定件5为钢丝。动力机构包括提升泵13和水管14。提升泵13安装在待修复的河的下游的河床1上。水管14一端与提升泵13相连接。水管14的另一端延伸至待修复的河的上游,水管14伸入至待修复的河的上游的上层6位置处。螺类9为田螺、环棱螺。蚌类10包括三角帆蚌、背瘤丽蚌、洞穴丽蚌。鱼类11包括鲢、鳙、鳑鲏、麦穗鱼。草类12包括荇菜、睡莲。螺类9分别投放于上层6的竹篱片4上、中层7的竹篱片4上和下层8的河床1上。蚌类10分别投放于上层6的竹篱片4上、中层7的竹篱片4上和下层8的河床1上。鱼类11投放于待修复的河中。草类12的根系扎在河床1上且草类12的叶片漂浮于水面2。螺类9、蚌类10、鱼类11和草类12在上层6混合分布,螺类9、蚌类10、鱼类11和草类12在中层7混合分布,螺类9、蚌类10、鱼类11和草类12在下层8混合分布。上层6、中层7和下层8在一起形成立体空间结构。螺类9的投放密度为350g/m3。蚌类10的投放密度为50只/m3,蚌类10的规格为8cm/只。鱼类11的投放密度为40g/尾,且鱼类11的规格为2尾/10m3。草类12的种植密度为7株/10m2。
[0028]
在芜湖市弋江区某一待修复的河内采用本实施例二的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做对照试验,1年后得出如下试验数据:
[0029][0030]
通过对比可知,本实施例二的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对ss、cod
cr
、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75%、53%、77%和65%。
[0031]
实施例三
[0032]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地表水生态修复的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选择一待修复的河,在待修复的河中设置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在待修复的河中采用立体化空间布置。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包括固定机构、动力机构、螺类9、蚌类10、鱼类11和草类12。固定机构包括竹竿3、竹篱片4和固定件5。竹竿3插入待修复的河的河床1。竹竿3之间等间距分布,竹竿3之间间距为2m。竹竿3插入河床1的深度为0.5m。竹篱片4铺设在待修复的河内。竹篱片4有两层且将待修复的河从水面2到河床1分成上层6、中层7和下层8,上层6的高度为0.7m,中层7的高度为0.5m,下层8的高度为1.0m。竹篱片4与竹竿3通过固定件5固定连接,固定件5为卡扣。动力机构包括提升泵13和水管14。提升泵13安装在待修复的河的下游的河床1上。水管14一端与提升泵13相连接。水管14的另一端延伸至待修复的河的上游,水管14伸入至待修复的河的上游的上层6位置处。螺类9为环棱螺。蚌类10包括三角帆蚌、洞穴丽蚌。鱼类11包括鲢、鳙、鳑鲏。草类12包括睡莲。螺类9分别投放于上层6的竹篱片4上、中层7的竹篱片4上和下层8的河床1上。蚌类10分别投放于上层6的竹篱片4上、中层7的竹篱片4上和下层8的河床1上。鱼类11投放于待修复的河中。草类12的根系扎在河床1上且草类的叶片漂浮于水面2。螺类9、蚌类10、鱼类11和草类12在上层6混合分布,螺类9、蚌类10、鱼类11和草类12在中层7混合分布,螺类9、蚌类10、鱼类11和草类12在下层8混合分布。上层6、中层7和下层8在一起形成立体空间结构。螺类9的投放密度为400g/m3。蚌类10的投放密度为60只/m3,蚌类10的规格为5cm/只。鱼类11的投放密度为50g/尾,且鱼类11的规格为1尾/10m3。草类12的种植密度为10株/10m2。
[0033]
在芜湖市弋江区某一待修复的河内采用本实施例三的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做对照试验,1年后得出如下试验数据:
[0034][0035]
通过对比可知,本实施例三的螺蚌鱼草共生净化系统对ss、cod
cr
、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80%、56%、80%和78%。
[0036]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形。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