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专利正文
一种微纳米曝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微纳米曝气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纳米曝气设备。


背景技术:

2.移动式充氧平台(曝气船)是一种在需要曝气增氧的水体上设置不影响航运功能,并可以自由移动的曝气增氧措施。曝气船可以根据曝气水体水质改善的程度,机动灵活地调整曝气船的运行,从而实现高效运行。目前曝气船上的曝气设备出水管道长度固定,只适合在水底平整、高差不大的水体内工作,对于自然环境的水域,由于其水底深浅不一,气水混合液难以到达指定深度,导致曝气效率和质量不佳;此外,部分水体水体中存在漂浮性油污及蓝藻等藻类形成的绿潮,水体与空气间易形成阻隔,导致水体严重缺氧,现有的曝气船设备无法处理该类型污物。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的曝气船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微纳米曝气设备。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微纳米曝气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水泵、溶气罐、气泵、微纳米曝气装置、水质综合检测探头和监控装置,其中:水泵一端与进水管道连接,所述进水管道沿船体边缘延伸至水体中;所述进水管道包括两个支管,第一支管末端垂直向下,第二支管末端垂直向上;所述第一支管底部设置滤网;第二支管内置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顶部边缘设置浮台,沿第一套管圆周等距设置立杆;水泵另一端与溶气罐连通,所述溶气罐还连接有气泵;溶气罐与出水管道连接,出水管道末端垂直向下,出水管道内置第二套管,第二套管末端设置带活塞的空腔,所述空腔与气泵通过空气软管连接;第二套管末端还固定连接有微纳米曝气装置。
5.使用时,第一套管悬浮于水面,用于吸取水面漂浮的油膜及蓝藻,破坏水面覆盖层,增加水体含氧量,改善水中废气或水温溢散,并可以将蓝藻等物质喷射至水体底部,供鲢、鳙等底栖类生物食用,实现生物降解;立杆可阻拦其他漂浮物进入进水管道内;第二套管的空腔内充放气改变浮力,实现微纳米曝气装置的深度调节。
6.所述水泵和溶气罐间设置文丘里管。
7.所述第一支管上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下方的第一支管与气泵通过空气软管连接,由于第一支管深入水体底部,进水口处容易被水中的水草或杂物堵塞,接入与溶气罐匹配的气泵用于反冲管道口。
8.所述第一套管的立杆外套有配重环,所述配重环上表面沿圆周等距设置立杆,配重环用于调整第一套管入水深度;旋转配重环可以调节立杆间隙,避免杂物进入进水管道汇总。
9.所述空腔为环形空腔,所述空腔固定在第二套管外,空腔底面和侧壁连为一体,顶面设置活塞,所述活塞在侧壁内沿空腔轴向滑动。充气使空腔内气压增大,气压推动活塞向外滑动,浮力增大带动微纳米曝气设备向上移动;卸气使空腔内气压减小,水压推动活塞向
内移动,浮力减小带动微纳米曝气设备向下移动。
10.所述空气软管均旁载在进水管道或出水管道一侧,安装拆卸方便,不占用额外空间,便于使用和维护。
11.本实用新型的曝气设备可以使水体快速达到复氧状态,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do值,并通过共用气泵同时实现冲洗进水管道、水汽混合以及调节出水深度等效果,以改善曝气效率和曝气质量。此外,该设备还可以实现改善水体中存在表面油污及绿潮问题。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进水管道的结构放大图。
14.图3为出水管道的结构放大图。
15.其中,水泵1、溶气罐2、微纳米曝气装置3、进水管道4,出水管道5、第一支管4-1、第二支管4-2,浮体4-3,空腔5-1。
具体实施方式
16.实施例1:微纳米曝气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水泵1、溶气罐2、气泵和微纳米曝气装置3,其中:水泵1一端与进水管道4连接,所述进水管道4沿船体边缘延伸至水体中;所述进水管道4包括两个支管,第一支管4-1末端垂直向下,第二支管4-2末端垂直向上;所述第一支管4-1底部设置滤网;第二支管4-2内置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顶部边缘设置浮台,沿第一套管圆周等距设置立杆;水泵1另一端与文丘里管和溶气罐2依次连通,所述溶气罐2还连接有气泵;溶气罐2与出水管道5连接,出水管道5末端垂直向下,出水管道5内置第二套管,第二套管末端设置配重块及空腔5-1,所述空腔5-1与气泵通过空气软管连接;第二套管末端还固定连接有微纳米曝气装置3。接入第二套管空腔5-1的空气软管旁载在出水管路上。
17.实施例2:微纳米曝气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水泵1、溶气罐2、气泵和微纳米曝气装置3,其中:水泵1一端与进水管道4连接,所述进水管道4沿船体边缘延伸至水体中;所述进水管道4包括两个支管,第一支管4-1末端垂直向下,第二支管4-2末端垂直向上;第一支管4-1上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下方的第一支管4-1与气泵通过空气软管连接,所述第一支管4-1底部设置滤网;第二支管4-2内置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顶部边缘设置浮台,沿第一套管圆周等距设置立杆;水泵1另一端与文丘里管和溶气罐2依次连通,所述溶气罐2还连接有气泵;溶气罐2与出水管道5连接,出水管道5末端垂直向下,出水管道5内置第二套管,第二套管末端设置配重块及空腔5-1,所述空腔5-1与气泵通过空气软管连接;第二套管末端还固定连接有微纳米曝气装置3。接入第一支管4-1的空气软管旁载在进水管路上,接入第二套管空腔5-1的空气软管旁载在出水管路上。
18.实施例3:微纳米曝气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水泵1、溶气罐2、气泵和微纳米曝气装置3,其中:水泵1一端与进水管道4连接,所述进水管道4沿船体边缘延伸至水体中;所述进水管道4包括两个支管,第一支管4-1末端垂直向下,第二支管4-2末端垂直向上;第一支管4-1上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下方的第一支管4-1与气泵通过空气软管连接,所述第一支管4-1底部设置滤网;第二支管4-2内置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顶部边缘设置浮台,沿
第一套管圆周等距设置立杆,第一套管的立杆外套有配重环,所述配重环上表面沿圆周还设置有立杆;水泵1另一端与文丘里管和溶气罐2依次连通,所述溶气罐2还连接有气泵;溶气罐2与出水管道5连接,出水管道5末端垂直向下,出水管道5内置第二套管,第二套管末端设置配重块及空腔5-1,所述空腔5-1与气泵通过空气软管连接;第二套管末端还固定连接有微纳米曝气装置3。接入第一支管4-1的空气软管旁载在进水管路上,接入第二套管空腔5-1的空气软管旁载在出水管路上。


技术特征:
1.一种微纳米曝气设备,其特征在于该设备包括水泵(1)、溶气罐(2)、气泵和微纳米曝气装置(3),其中:水泵(1)一端与进水管道(4)连接,所述进水管道(4)沿船体边缘延伸至水体中;所述进水管道(4)包括两个支管,第一支管(4-1)末端垂直向下,第二支管(4-2)末端垂直向上;所述第一支管(4-1)底部设置滤网;第二支管(4-2)内置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顶部边缘设置浮台,沿第一套管圆周等距设置立杆;水泵(1)另一端与溶气罐(2)连通,所述溶气罐(2)还连接有气泵;溶气罐(2)与出水管道(5)连接,出水管道(5)末端垂直向下,出水管道(5)内置第二套管,第二套管末端设置配重块及空腔(5-1),所述空腔(5-1)与气泵通过空气软管连接;第二套管末端还固定连接有微纳米曝气装置(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曝气设备,其特征在于水泵(1)和溶气罐(2)间设置文丘里管。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曝气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支管(4-1)上设置有控制阀,控制阀下方的第一支管(4-1)与气泵通过空气软管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曝气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一套管的立杆外套有配重环,所述配重环上表面沿圆周等距设置立杆。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纳米曝气设备,其特征在于空气软管均旁载在进水管道(4)或出水管道(5)一侧。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纳米曝气设备,其中:水泵一端与进水管道连接,所述进水管道沿船体边缘延伸至水体中;所述进水管道包括两个支管,第一支管末端垂直向下,第二支管末端垂直向上;所述第一支管底部设置滤网;第二支管内置第一套管,所述第一套管顶部边缘设置浮台,沿第一套管圆周等距设置立杆;水泵另一端与溶气罐连通,所述溶气罐还连接有气泵;溶气罐与出水管道连接,出水管道末端垂直向下,出水管道内置第二套管,第二套管末端设置配重块及空腔,所述空腔与气泵通过空气软管连接;所述套管末端还固定连接有微纳米曝气装置。该设备通过共用气泵同时实现冲洗进水管道、水汽混合以及调节出水深度等效果。该设备还可以实现改善水体表面油污及绿潮问题。潮问题。潮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朕 李梦田 许海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智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3.27
技术公布日: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