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节能 专利正文
一种医疗器械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医疗器械清洗机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属于器械清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疗器械清洗机。


背景技术:

2.医院经常需要进行各种手术,并需要大批量的手术刀,使用过后的手术刀残留着大量血迹,若清洗不彻底容易给病人造成感染,并且大量的手术刀需要清洗,工作强度非常大。
3.对手术刀柄进行清洗时,现有的大部分清洗机是将大量需要的手术刀柄放置在同一清洗框中清洗,在清洗的过程中,大量的手术刀柄发生碰撞,容易使手术刀柄造成碰撞损坏,降低手术刀的使用寿命。对手术刀柄进行清洗时,手术刀柄堆积在清洗框内部,大部分手术刀柄有重叠的部分无法清洗,容易造成手术刀柄清洗不干净的状况。
4.因此,发明一种医疗器械清洗机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清洗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医疗器械清洗机,包括外框,所述外框内侧套接有内框,内框内侧面设置有多个贴板,外框顶部设置有盖板,且外框和内框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外框和内框底部中心处均贯穿连接有转杆,且转杆顶端贯穿盖板,所述转杆底端与电机输出端连接,且外框底部连接有底座,所述电机限定在底座内侧中心处,所述转杆底部表面设置有方形段,所述转杆通过方形段与内框底面中心处贯穿套接,所述外框内侧顶面设置有多个滚珠,所述内框底面通过滚珠与外框活动贴合;所述内框内侧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第三卡板,且第二卡板与转杆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第三卡板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顶部贯穿盖板,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三卡板之间卡接多个工件。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第三卡板的整体外形均设置有十字形结构,且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第三卡板外形相等,所述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第三卡板均设置有四个侧板,且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第三卡板的侧板一一对应设置。
8.进一步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多个卡杆,所述卡杆与第二卡板设置为一体,所述卡杆顶端贯穿第一卡板的侧板和盖板,卡杆底端贯穿第三卡板的侧板,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三卡板的侧板均设置有与卡杆对应匹配的通孔,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三卡板的侧板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卡杆螺旋套接的螺帽,第一卡板、第二卡板和第三卡板通过卡杆与螺帽螺旋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三卡板外侧设置有多个滑架,滑架两侧面均通过连接杆与相邻两侧板的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滑架的整体外形设置为框型结构,且滑架外侧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一卡板外侧的滑架与第三卡板外侧的滑架相对设置。
10.进一步的,所述滑架内部两侧壁均连接有夹持边,所述夹持边的剖面外形设置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两个夹持边的斜边相互对应,所述滑架通过两个夹持边与工件端部卡接,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三卡板均通过滑架限定工件的顶端和底端。
1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板的侧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内侧面通过活动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板的侧板内部设置有滑槽,所述活动板贯穿滑槽,且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均通过活动板与滑槽滑动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卡板的相邻两个侧板之间均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外侧面卡接第一夹架,所述第二滑块外侧面卡接第二夹架,所述第一夹架和第二夹架内侧端错位设置,且第一夹架和第二夹架内侧端卡接工件中部。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架和第二夹架内侧端分别处于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端部的卡槽内部,所述第一夹架内侧端的侧边外侧面与卡槽之间以及第二夹架内侧端的侧边外侧面与卡槽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弹簧。
14.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内侧面中心处连接活动杆外侧端,所述活动杆贯穿滑槽,且活动杆内侧端连接有夹块,转杆中部设置有起伏段,所述起伏段由两个圆台和一个圆柱组合拼装形成,且起伏段顶端的直径与转杆的直径相等,所述起伏段中部圆柱的直径大于起伏段顶端的直径,起伏段底端的直径大于起伏段中部圆柱的直径,所述夹块内侧面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斜面,所述夹块的斜面与起伏段的斜面对应,且夹块内侧面与起伏段外侧面螺旋对应贴合。
15.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板外侧面中心处连接滑套一端,所述滑套内部贯穿套接有卡架,所述卡架一端处于滑套内部,卡架另一端与第二卡板的侧边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架端部与活动板外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
16.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发明通过第二卡板由起伏段顶部向起伏段底部移动时,内框内部的清洗液能够对工件一侧面的所有位置进行清洗,第二卡板由起伏段底部向起伏段顶部移动时,内框内部的清洗液能够对工件另一侧面的所有位置进行清洗,利用槽口内部的第一夹架和第二夹架实现对工件中部的夹持,利用两个滑架实现对工件两端的夹持,通过第二卡板在起伏段表面上下移动,能够实现工件两端夹持以及中部夹持的循环式夹持过程,方便对工件的所有位置进行全面清洗,提高了工件的全面清洗效果。
17.2、本发明通过转杆转动,夹块通过活动杆推动活动板在滑槽内部移动,槽口内部的第一夹架和第二夹架外侧端对工件中部进行夹持,直至工件顶端和底端与第一卡板和第三卡板的滑架分离时,利用第一弹簧的弹力使得第一夹架和第二夹架外侧端对工件中部进行紧密夹持,保证工件中部的稳定性;转杆反向转动且第二卡板移动到起伏段中部的圆柱位置时,第一夹架和第二夹架能够将工件移动到滑架的开口位置,第二卡板继续在起伏段中部的圆柱表面上移时,工件两端逐渐卡入滑架内部,此时第一夹架和第二夹架外侧端与工件中部分离,滑架利用夹持边对工件的两端进行夹持,避免工件两端与两个滑架脱离,保证工件两端的稳定性。
18.3、本发明通过工件的长度进而调整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之间的距离,转动第一卡板和第三卡板顶部和底部的螺帽,螺帽与卡杆的螺旋效果能够带动第一卡板以及第三卡板
在转杆表面上下活动,直至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均通过滑架对工件的顶端和底端进行卡接,且第一夹架和第二夹架能够与工件中部对应,使得整个清洗机能够对不同长度的工件进行清洗。
19.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以及附图中所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1.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医疗器械清洗机整体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卡板的仰视和第三卡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卡板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的图3中的a部结构放大图;图中:1、外框;2、内框;3、转杆;4、电机;5、底座;6、方形段;7、滚珠;8、第一卡板;9、第二卡板;10、第三卡板;11、工件;12、卡杆;13、螺帽;14、滑架;15、连接杆;16、夹持边;17、第一滑块;18、第二滑块;19、活动板;20、滑槽;21、第一夹架;22、第二夹架;23、卡槽;24、第一弹簧;25、活动杆;26、夹块;27、起伏段;28、滑套;29、卡架;30、第二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3.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器械清洗机,如图1所示,一种医疗器械清洗机,包括外框1,所述外框1内侧套接有内框2,内框2内侧面设置有多个贴板,外框1顶部设置有盖板,且外框1和内框2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外框1和内框2底部中心处均贯穿连接有转杆3,且转杆3顶端贯穿盖板,所述转杆3底端与电机4输出端连接,且外框1底部连接有底座5,所述电机4限定在底座5内侧中心处,所述转杆3底部表面设置有方形段6,所述转杆3通过方形段6与内框2底面中心处贯穿套接,所述外框1内侧顶面设置有多个滚珠7,所述内框2底面通过滚珠7与外框1活动贴合;将内框2放置在外框1内侧时,内框2底面与外框1内侧底面的滚珠7对应贴合,电机4工作带动转杆3转动,转杆3利用方形段6带动内框2在外框1内侧转动,此时内框2在滚珠7顶部转动时,利用滚珠7的转动的滚动摩擦代替内框2与外框1之间的滑动摩擦,减小内框2与外框1之间的摩擦损耗,增加外框1和内框2的使用寿命。
24.所述内框2内侧由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和第三卡板10,且第二卡板9与转杆3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和第三卡板10通过连接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装置顶部贯穿盖板,所述第一卡板8和第三卡板10之间卡接多个工件11。
25.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和第三卡板10的整体外形均设置有十字形结构,且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和第三卡板10外形相等,所述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和第三卡板10均设置有四个侧板,且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和第三卡板10的侧板一一对应设置。通过侧边的对应,进而使得槽口内部的滑架14和第一夹架21以及第二夹架22外侧端的位置相对应,实现工件11两端和中部的循环式夹持效果,使得工件11能够与清洗液进行全面接触,避免工件11有无法清洗的部位。
26.在图1和图2中,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多个卡杆12,所述卡杆12与第二卡板9设置为一体,所述卡杆12顶端贯穿第一卡板8的侧板和盖板,卡杆12底端贯穿第三卡板10的侧板,所述第一卡板8和第三卡板10的侧板均设置有与卡杆12对应匹配的通孔,所述第一卡板8和第三卡板10的侧板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与卡杆12螺旋套接的螺帽13,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和第三卡板10通过卡杆12与螺帽13螺旋连接的方式固定连接。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和第三卡板10安装完成后,根据工件11的长度进而调整第一卡板8和第二卡板9之间的距离,转动第一卡板8和第三卡板10顶部和底部的螺帽13,螺帽13与卡杆12的螺旋效果能够带动第一卡板8以及第三卡板10在转杆3表面上下活动,直至第一卡板8和第二卡板9均通过滑架14对工件11的顶端和底端进行卡接,且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能够与工件11中部对应。
27.在图1和图2中,所述第一卡板8和第三卡板10外侧设置有多个滑架14,滑架14两侧面均通过连接杆15与相邻两侧板的侧边固定连接,所述滑架14的整体外形设置为框型结构,且滑架14外侧部设置有开口,所述第一卡板8外侧的滑架14与第三卡板10外侧的滑架14相对设置。所述滑架14内部两侧壁均连接有夹持边16,所述夹持边16的剖面外形设置为直角三角形结构,两个夹持边16的斜边相互对应,所述滑架14通过两个夹持边16与工件11端部卡接,所述第一卡板8和第三卡板10均通过滑架14限定工件11的顶端和底端。转杆3反向转动且第二卡板9移动到起伏段27中部的圆柱位置时,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能够将工件11移动到滑架14的开口位置,第二卡板9继续在起伏段27中部的圆柱表面上移时,工件11两端逐渐卡入滑架14内部,此时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外侧端与工件11中部分离,滑架14利用夹持边16对工件11的两端进行夹持,避免工件11两端与两个滑架14脱离,保证工件11的稳定性。
28.在图3和图4中,所述第二卡板9的侧板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内侧面通过活动板19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卡板9的侧板内部设置有滑槽20,所述活动板19贯穿滑槽20,且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均通过活动板19与滑槽20滑动连接。活动板19在滑槽20内部移动时,活动板19能够带动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移动,槽口内部的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在移动的过程中相互靠近或远离,方便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对工件11中部进行夹持或脱离,同时也能使得工件11两端与滑架14脱离或卡扣,使得工件11能够全面与清洗液接触,增加了工件11的清洗效果。
29.在图3和图4中,所述第二卡板9的相邻两个侧板之间均设置有槽口,所述槽口内部均设置有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所述第一滑块17外侧面卡接第一夹架21,所述第二滑块18外侧面卡接第二夹架22,所述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内侧端错位设置,且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内侧端卡接工件11中部。所述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内侧端分别处于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端部的卡槽23内部,所述第一夹架21内侧端的侧边外侧面与卡槽23之间以及第二夹架22内侧端的侧边外侧面与卡槽23之间均设置有第一弹簧24。第二卡板9
移动到起伏段27的中部圆柱位置时,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外侧端对工件11中部进行夹持,此时工件11两端还处于第一卡板8和第三卡板10的滑架14内部。转杆3继续转动,第二卡板9继续向下移动,此时起伏段27继续对夹块26内侧面进行挤压,夹块26继续通过活动杆25推动活动板19在滑槽20内部移动,槽口内部的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继续远离,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外侧端对工件11夹持的同时,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内侧端开始对卡槽23内部的第一弹簧24进行挤压,卡架29继续对滑套28内部的第二弹簧30进行挤压,直至工件11顶端和底端与第一卡板8和第三卡板10的滑架14分离时,槽口内部的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利用第一弹簧24的弹力使得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外侧端对工件11中部进行紧密夹持,能够避免工件11脱离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外侧端。
30.在图1和图3中,所述活动板19内侧面中心处连接活动杆25外侧端,所述活动杆25贯穿滑槽20,且活动杆25内侧端连接有夹块26,转杆3中部设置有起伏段27,所述起伏段27由两个圆台和一个圆柱组合拼装形成,且起伏段27顶端的直径与转杆3的直径相等,所述起伏段27中部圆柱的直径大于起伏段27顶端的直径,起伏段27底端的直径大于起伏段27中部圆柱的直径,所述夹块26内侧面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斜面,所述夹块26的斜面与起伏段27的斜面对应,且夹块26内侧面与起伏段27外侧面螺旋对应贴合。第二卡板9处于起伏段27顶部时,工件11两端分别卡接在第一卡板8和第三卡板10的滑架14内部,此时内框2内部的清洗液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对工件11的中部位置进行清洗,当第二卡板9处于起伏段27底部时,工件11两端与滑架14分离,槽口内部的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分别通过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外侧端对工件11中部进行夹持,此时内框2内部的清洗液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对工件11的两端位置进行清洗。
31.在图4中,所述活动板19外侧面中心处连接滑套28一端,所述滑套28内部贯穿套接有卡架29,所述卡架29一端处于滑套28内部,卡架29另一端与第二卡板9的侧边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卡架29端部与活动板19外侧面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30。活动板19在滑槽20内部移动时,活动板19能够与卡架29配合从而使得第二弹簧30实现挤压或扩展过程,对第二弹簧30进行挤压时,能够保证活动板19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避免活动板1在滑动的过程中晃动,此时第二卡板9由起伏段27顶部向底部移动,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在活动板19的滑动下移动,槽口内部的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能够将工件11的两端与滑架14脱离,方便清洗液对工件11的清洗部位由中心部变更为两端位置。第二弹簧30进行扩展时,此时第二卡板9由起伏段27底部向顶部移动,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在活动板19的滑动下移动,滑架14能够将工件11的中部与槽口内部的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内侧端脱离,方便清洗液对工件11的清洗部位由两端变更为中部位置,从而达到对工件11进行全面清洗的目的。
32.本发明工作原理:参照说明书附图1-4,需要对工件11进行清洗时,需要对整个清洗设备进行组装。先对将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和第三卡板10安装在转杆3上,依次将第三卡板10、第二卡板9和第一卡板8套接在转杆3表面,先将第三卡板10套接在起伏段27底部,将第二卡板9套接在起伏段27顶部,第二卡板9通过多个夹块26卡接在起伏段27上,最后将第一卡板8套接在起伏段27顶部。
33.将第二卡板9套接在起伏段27上前,将螺帽13套接在卡杆12底部,将卡杆12底端穿过第三卡板10侧板上的通孔,再次将螺帽13套接在卡杆12底部,利用两个螺帽13将第三卡
板10限定在第二卡板9底部。将第一卡板8套接在起伏段27顶部前,将螺帽13套接在卡杆12顶部,将卡杆12顶端穿过第一卡板8侧板上的通孔,再次将螺帽13套接在卡杆12顶部,利用两个螺帽13将第一卡板8限定在第二卡板9顶部。
34.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和第三卡板10安装完成后,根据工件11的长度进而调整第一卡板8和第二卡板9之间的距离,转动第一卡板8和第三卡板10顶部和底部的螺帽13,螺帽13与卡杆12的螺旋效果能够带动第一卡板8以及第三卡板10在转杆3表面上下活动,直至第一卡板8和第二卡板9均通过滑架14对工件11的顶端和底端进行卡接,且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能够与工件11中部对应。
35.将套接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和第三卡板10的转杆3底端贯穿内框2底端,且转杆3底部的方形段6与内框2底部中心处的方形孔对应,将内框2放置在外框1内侧时,内框2底面与外框1内侧底面的滚珠7对应贴合,在将转杆3底端贯穿外框1底部中心处,然后将转杆3底端与电机4输出端连接,最后将盖板盖放在外框1顶部,此时转杆3顶端和卡杆12顶端均贯穿盖板。
36.将第二卡板9的夹块26限定在起伏段27的最顶部,此时工件11的顶端和底端分别卡接在第一卡板8和第二卡板9的滑架14内部,第二卡板9的槽口内部,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之间的距离最近,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内侧端分别与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外侧端内部的卡槽23内侧端对应贴合,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外侧端相互分离,且第一弹簧24处于伸展状态。同时,活动板19处于滑槽20最内侧,卡架29端部与滑套28内部的外侧端面贴合,且第二弹簧30处于伸展状态。
37.将清洗液倒入内框2内部,启动电机4,电机4工作带动转杆3转动,转杆3利用方形段6带动内框2在外框1内侧转动,此时内框2在滚珠7顶部转动时,利用滚珠7的转动的滚动摩擦代替内框2与外框1之间的滑动摩擦,减小内框2与外框1之间的摩擦损耗,增加外框1和内框2的使用寿命。电机4通过转杆3带动内框2在外框1内侧正反转动,内框2内侧贴板带动清洗液跟随内框2的转动而转动,此时清洗液在工件11表面来回滑动,利用清洗液对工件11的正反面全面进行清洗,增加工件11的全面清洗效果。
38.转杆3转动时,盖板通过卡杆12对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以及第三卡板10进行限定,此时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和第三卡板10均相对的在转杆3表面转动,第二卡板9内侧的多个夹块26内侧面与起伏段27之间的螺旋效果使得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和第三卡板10在转杆3表面上下移动。
39.电机4工作带动转杆3转动,当第二卡板9由上到下运动时,相对的第二卡板9通过多个夹块26的内侧面在起伏段27表面转动。由于起伏段27的直径由上到下逐渐增大,起伏段27对夹块26内侧面进行挤压,此时,夹块26通过活动杆25推动活动板19在滑槽20内部移动,活动板19带动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一起移动,卡架29在滑套28内部滑动且卡架29端部对第二弹簧30进行挤压。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移动时,槽口内部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此时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外侧端相互靠近,且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外侧端逐渐靠近工件11中部。
40.当第二卡板9移动到起伏段27的中部圆柱位置时,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外侧端对工件11中部进行夹持,此时工件11两端还处于第一卡板8和第三卡板10的滑架14内部。转杆3继续转动,第二卡板9继续向下移动,此时起伏段27继续对夹块26内侧面进行挤压,夹
块26继续通过活动杆25推动活动板19在滑槽20内部移动,槽口内部的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继续远离,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外侧端对工件11夹持的同时,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内侧端开始对卡槽23内部的第一弹簧24进行挤压,卡架29继续对滑套28内部的第二弹簧30进行挤压,直至工件11顶端和底端与第一卡板8和第三卡板10的滑架14分离时,槽口内部的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利用第一弹簧24的弹力使得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外侧端对工件11中部进行紧密夹持,能够避免工件11脱离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外侧端。
41.此时电机4带动转杆3反向转动,转杆3通过方形段6带动内框2在外框1内部反向转动,此时内框2通过贴板带动清洗液反向转动。转杆3反向转动,起伏段27与夹块26内侧面的螺旋效果使得第二卡板9在转杆3表面上移。此时起伏段27对夹块26的挤压力度减小,第二弹簧30弹力使得卡架29端部在滑套28内部滑动的同时,第二弹簧30的弹力推动活动板19在滑槽20内部移动,此时槽口内部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之间的距离逐渐靠近,工件11也在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的带动向逐渐向滑架14靠近,第一弹簧24的弹力使得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对工件11进行夹持,直至第二卡板9移动到起伏段27中部的圆柱位置时,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能够将工件11移动到滑架14的开口位置,第二卡板9继续在起伏段27中部的圆柱表面上移时,工件11两端逐渐卡入滑架14内部,滑架14利用夹持边16对工件11的两端进行夹持。第二卡板9继续上移,此时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外侧端对工件11的夹持力消失后,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外侧端与工件11外侧面分离,此时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以及第三卡板10逐渐恢复原状。
42.第二卡板9处于起伏段27顶部时,工件11两端分别卡接在第一卡板8和第三卡板10的滑架14内部,此时内框2内部的清洗液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对工件11的中部位置进行清洗,当第二卡板9处于起伏段27底部时,工件11两端与滑架14分离,槽口内部的第一滑块17和第二滑块18分别通过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外侧端对工件11中部进行夹持,此时内框2内部的清洗液在转动过程中能够对工件11的两端位置进行清洗。
43.第二卡板9由起伏段27顶部向起伏段27底部移动时,内框2内部的清洗液能够对工件11一侧面的所有位置进行清洗,第二卡板9由起伏段27底部向起伏段27顶部移动时,内框2内部的清洗液能够对工件11另一侧面的所有位置进行清洗,利用槽口内部的第一夹架21和第二夹架22实现对工件11中部的夹持,利用两个滑架14实现对工件11两端的夹持,通过第二卡板9在起伏段27表面上下移动,能够实现工件11两端夹持以及中部夹持的循环式夹持过程,方便对工件11的所有位置进行全面清洗,提高了工件11的全面清洗效果。
44.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