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格构柱定位调垂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格构柱定位调垂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建筑桩基施工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格构柱定位调垂装置。


背景技术:

2.在逆作法或基坑采用混凝土内支撑支护工程中,常采用桩基钢格构柱作为结构的临时支撑构件,钢格构柱由角钢和钢板焊接而成,一般下端埋设在钻孔灌注桩中心位置,上端用于与基坑内支撑梁或地下室梁板等结构连接。钢格构柱吊装入孔施工过程中,其垂直度及居中定位控制是质量控制关键工序。
3.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由于钢格构柱长度长,重量重,且在桩基混凝土浇筑前是悬挂在底部灌注桩上部,在混凝土浇筑过程受到挠动极易发生偏位,一旦垂直度超标会严重影响其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格构柱承载能力的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格构柱定位调垂装置。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格构柱定位调垂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格构柱定位调垂装置,包括立架和牵引绳,所述立架顶端设有调整框,所述调整框上转动连接有与格构柱各侧边对应的第一辊筒,所述立架周边转动连接有与各个第一辊筒对应第二辊筒,所述立架侧壁安装有用于驱动各个第二辊筒转动的伺服电机,所述牵引绳的一端缠绕在第二辊筒上,另一端绕过第一辊筒后向下并连接有用于夹住格构柱侧边的夹紧组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牵引绳通过夹紧组件夹紧格构柱的上端,同时启动各个伺服电机带动其对应的第二辊筒转动并缠绕牵引绳,使得牵引绳带动格构柱向上提升,根据格构柱的倾斜角度调节各个伺服电机的转动速度,使得格构柱保持竖直状态插入桩孔内,减小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格构柱受到挠动发生偏位,从而提高了格构柱承载能力。
8.可选的,所述夹紧组件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朝向格构柱侧边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格构柱侧边卡接在卡槽中,所述安装座设置有螺栓,所述螺栓垂直于安装座所在面并同时贯穿安装座和格构柱侧壁。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栓同时贯穿安装座和格构柱侧壁,将格构柱侧壁限制在安装座的卡槽内,从而实现安装座与格构柱之间位置固定。
10.可选的,所述牵引绳上设置有用于调节牵引绳长度的调节组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悬吊格构柱时可以通过调节组件对格构柱的角度进行微调,使得格构柱在悬吊时保持垂直。
12.可选的,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套和螺柱,所述螺柱螺纹连接在螺套内,所述螺柱和螺套相互背离端均与牵引绳转动连接。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动螺柱并使螺柱与螺套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改变螺柱和螺套沿轴线方向的距离,从而对牵引绳长度的进行微调,实现对格构柱垂直度的调节。
14.可选的,所述螺套和螺柱上均同轴连接有六边形旋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操作人员转动螺柱并调节螺套和螺柱沿轴线方向的距离。
16.可选的,所述第一辊筒外圆周面上开设有一圈环槽,所述牵引绳嵌设在环槽内。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牵引绳脱离第一辊筒从而影响格构柱垂直度的情况。
18.可选的,所述第一辊筒外设置有用于将牵引绳限制在环槽内的限制组件。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组件进一步限制牵引绳的位置,使得牵引绳始终第一辊筒环槽内,防止牵引绳脱离第一辊筒,有利于提高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20.可选的,所述限制组件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设置在第一辊筒上方并通过连接板固定在调整框上。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挡在第一辊筒的环槽槽口,在不影响第一滚筒转动的前提下,将牵引绳限制在环槽中。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根据格构柱的倾斜角度调节各个伺服电机的转动速度,使得格构柱保持竖直状态,从而提高了格构柱承载能力;
24.2.通过螺柱和螺套的相对转动,对螺柱和螺套轴线方向的距离进行调整,实现对牵引绳长度的微调,从而提高格构柱的垂直度。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用于体现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立架;11、牵引绳;12、调整框;13、格构柱;14、第一辊筒;15、环槽;16、第二辊筒;17、伺服电机;2、夹紧组件;21、安装座;22、卡槽;23、螺栓;3、调节组件;31、螺套;32、螺柱;33、六边形旋钮;4、限制组件;41、限位板;42、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格构柱定位调垂装置。如图1,格构柱定位调垂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地面上的立架1,立架1顶端水平固定有调整框12,调整框12呈正方形,调整框12上表面转动连接有若干组相互对应的第一辊筒14和第二辊筒16,若干第二辊筒16与调整框12外圈的各个侧边一一对应,第二辊筒16沿轴线方向一侧设置有伺服电机17,伺服电机17固定连接在调整框12上,且伺服电机17的输出轴与该第二辊筒16同轴连接,通过伺服电机17驱动第二辊筒16转动。
32.如图1和图2,若干第一辊筒14与调整框12内圈的各个侧边一一对应,且第一辊筒14轴线与其对应的第二辊筒16轴线平行,第一辊筒14沿圆周方向开设有一圈环槽15,且环槽15的侧壁上开设有倒角,第二辊筒16上缠绕有牵引绳11,牵引绳11一端固定在第二辊筒
16上,另一端伸向与该第二辊筒16对应的第一辊筒14并绕过第一辊筒14后向下延伸;牵引绳11位于第一辊筒14的环槽15中,将牵引绳11限制在环槽15中,可以减少牵引绳11脱离第一辊筒14的情况。
33.如图2,调整框12上设置有限制组件4,限制组件4包括设置在调整框12上的两个连接板42,两个连接板42将通过螺钉固定在调整框12的上表面,且两个连接板42分别位于第一辊筒14沿轴向方向两侧,两个连接板42上方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1,且限位板41水平设置,限位板41位于第一辊筒14上方,限位板41挡住环槽15的槽口,减少牵引绳11从第一辊筒14的环槽15中脱离的可能性,且限位板41与第一辊筒14的外圆周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一方面使得牵引绳11可以自由移动,另一方面避免限位板41与第一辊筒14产生摩擦力影响第一辊筒14的转动。
34.如图3和图4,格构柱13位于调整框12下方,各个牵引绳11向下延伸的一端均通过夹紧组件2与对应的格构柱13侧壁连接,夹紧组件2包括安装座21,安装座21朝向格构柱13一端开设有卡槽22,对应安装座21的格构柱13侧壁的上端卡接在安装座21的卡槽22中,安装座21沿长度方向两侧均设置有螺栓23,螺栓23轴线与安装座21所在面垂直,且螺栓23同时贯穿安装座21和格构柱13的侧壁,螺栓23穿出安装座21一端螺纹连接有螺母,且螺母抵紧在安装座上,实现安装座21与格构柱13之间的相对固定。
35.牵引绳11靠近夹紧组件2位置设置有调节组件3,调节组件3包括同轴设置的螺柱32和螺套31,且螺柱32和螺套31相互背离端均与牵引绳11转动连接,螺柱32和螺套31上均同轴固定有用于方便操作人员转动的六边形旋钮33,操作人员通过转动螺柱32使得螺柱32和螺套3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控制螺柱32和螺套31沿螺柱32轴线方向的位移,从而对牵引绳11的长度进行微调。
36.本技术实施例实施原理为:操作人员先将安装座21的卡槽22卡接在格构柱13,并通过螺栓23进行固定,启动各个伺服电机17带动第二辊筒16转动并缠绕对应的牵引绳11,将格构柱13悬吊至趋于竖直状态,然后操作人员根据格构柱13的倾斜角度逐个控制伺服电机17以调节格构柱13的垂直度,操作人员通过转动各个牵引绳11上的螺柱32和螺套31,对格构柱13的垂直度进行微调,使得格构柱13从悬吊到浇筑整个过程中保持竖直状态,从而提高格构柱13承载能力。
3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