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河道河流生态修复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2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河道河流生态修复污水处理设备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河道清洁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河道河流生态修复污水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2.河道风景不仅是一种常见的景观形态,同时更是一种重要的生态廊道和游憩资源,在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中具有极高的价值。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产生的各种生活杂物也越来越多,一些生活杂物不可避免地会进入到河流中,因此需要对河流上的杂物进行清理。
3.相关技术中,河道上会设置靠近液面的拦截网,拦截网会对河道上漂流的杂物进行阻挡,同时也不会影响河道内鱼类游动。但是,拦截网对杂物进行拦截后无法对拦截下来的杂物进行清理,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便于清理河道上的杂物,本技术提供一种河道河流生态修复污水处理设备。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河道河流生态修复污水处理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河道河流生态修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横管,横管分为进料腔和清料腔,所述进料腔的底部开设有进料口,进料腔和清料腔之间设有挡板,所述横管的底部设有过滤板,所述横管上设有升降板,所述横管上还设有驱动升降板升降的升降组件,所述清料腔内设有推板,所述横管上还设有驱动推板移动的推动机构。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过滤板能够将河道上漂流的杂物堵截,升降组件驱动升降板升降时,升降板能够将过滤板拦截下的杂物移动到进料腔内,进入到进料腔内的杂物会从挡板的上方进入到清料腔内,推动机构驱动推板在清料腔内移动,推板在移动时会将清料腔内的杂物推到河道两侧的岸上,达到了易于清理河道上的漂浮杂物的效果。
8.可选的,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穿设在横管上的导向杆,所述导向杆的固定连接于升降板,所述横管上还设有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与升降板螺纹连接,所述横管上还设有连接于第一螺杆的第一电机。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电机驱动第一螺杆转动,第一螺杆转动时带动升降板升降,导向杆对升降板起到导向的作用,升降板升降时会带动被过滤板拦截下的杂物升降。
10.可选的,所述推动机构包括沿横管的长度方向开设在横管上的滑动口,所述滑动口内设有连接于推板的滑动板,所述横管的顶部上还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连接于滑动板,所述横管上还设有驱动移动板移动的推动组件。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推动组件驱动移动板移动,移动板移动时带动滑动板移动,滑动板带动推板移动,推板移动时会将清料腔内的杂物推出清料腔。
12.可选的,所述推动组件包括设于移动板侧边的移动轮,所述移动板上设有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所述横管上沿横管的长度方向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
条。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机驱动齿轮转动,齿轮转动时通过与齿条的啮合驱动移动板沿齿条的长度方向移动,从而能够驱动推板移动。
14.可选的,所述升降板远离过滤板的一侧向上方倾斜设置。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板倾斜设置,升降板在升起的过程中,升降板上的杂物不易掉落。
16.可选的,所述挡板的顶面靠近清料腔的一侧向下方倾斜设置。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升降板上的杂物易于通过挡板进入到清料腔内,降低了杂物滞留在挡板上的可能性。
18.可选的,所述横管的两端均设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沿竖直方向设有第二螺杆,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与第二螺杆螺纹连接的调高板,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连接于第二螺杆的第二电机。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电机能够驱动第二螺杆转动,第二螺杆转动时带动调高板沿支撑架的高度方向移动,从而能够调整横管的高度,使得过滤板的顶面高于液面,过滤板的底面低于液面。
20.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液面检测器,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控制箱。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面控制器能够对液面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液位信号传递给控制箱,控制箱根据信号来控制第二电机的运转,从而对横管的高度进行调整。
22.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3.1.本技术在横管上设置的过滤板能够对河道上的漂浮杂物进行拦截,升降组件能够驱动升降板升降,升降板升起的过程中会将过滤板拦截下的杂物运送到进料腔内,进料腔内的杂物会进入到清料腔内,清料腔内的杂物会被推板推出横管,从而完成对河道上的漂浮杂物的清理;
24.2.本技术在横管两端设置的支撑架能够对横管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使得横管能够高于河道的液面。
附图说明
2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河道河流生态修复污水处理设备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2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横管的剖视图。
2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进料口的结构示意图。
2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滑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支撑架;2、调高板;3、第二螺杆;4、第二电机;5、液面检测器;6、控制箱;7、横管;8、挡板;9、进料腔;10、清料腔;11、过滤板;12、导向杆;13、进料口;14、第一螺杆;15、第一电机;16、推板;17、滑动口;18、滑动板;19、移动板;20、移动轮;21、限位槽;22、电动机;23、齿轮;24、齿条;25、升降板。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河道河流生态修复污水处理设备。参照图1,一种河道河流
生态修复污水处理设备,包括两个分别设于河道两岸上的支撑架1,每一支撑架1上均设有能够沿支撑架1高度方向移动的调高板2,支撑架1上还设有第二螺杆3,第二螺杆3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螺杆3与调高板2螺纹连接。支撑架1上还设有第二电机4,第二电机4的输出轴连接于第二螺杆3,第二电机4运转时能够驱动第二螺杆3转动,从而驱动调高板2升降。其中一个支撑架1上还设有液面检测器5,支撑架1上还设有连接于液面检测器5的控制箱6,液面检测器5能够对液面进行探测,控制箱6根据液面检测器5探测到的液面高度而控制第二电机4运转,从而调整调高板2的高度。
32.参照图2和图3,两调高板2之间共同设有一个横管7,横管7内设有位于横管7底壁上的挡板8,挡板8不与横管7的顶壁相接触。挡板8将横管7分隔为进料腔9和清料腔10。挡板8的顶面倾斜设置,挡板8顶面靠近清料腔10的一侧向下方倾斜设置,便于进料腔9内的杂物进入到清料腔10内。横管7的底壁上设有位于横管7外部的过滤板11,过滤板11位于挡板8的下方,过滤板11能够对液面上漂浮的杂物进行拦截。横管7上开设有位于进料腔9底部的进料口13,横管7上沿竖直方向设有若干导向杆12,导向杆12穿过进料口13。若干导向杆12上共同设有一个位于进料腔9下方的升降板25,升降板25能够与导向杆12发生相对滑动。横管7上还设有与导向杆12相互平行的第一螺杆14,第一螺杆14与升降板25螺纹连接,横管7上还设有连接于第一螺杆14的第一电机15,第一电机15运转时会驱动第一螺杆14转动,第一螺杆14转动时驱动升降板25升降,升降板25升降时会带动被过滤板11拦截下的杂物进入到进料腔9内。升降板25靠近过滤板11的一侧倾斜向下设置,升降板25的高度高于挡板8时,升降板25上的杂物会在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到清料腔10内。
33.参照图1和图4,清料腔10内设有推板16,清料腔10内还设有驱动推板16移动的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沿横管7的长度方向开设有在横管7上的滑动口17,推板16上设有滑动口17内的滑动板18,滑动板18上还设有位于横管7外侧的移动板19,移动板19上设有若干移动轮20,横管7的顶面上沿横管7的长度方向开设有供移动轮20放入的限位槽21,限位槽21使得移动轮20只能沿横管7的长度方向滚动。移动板19上设有电动机22,电动机22的输出轴上设有齿轮23,横管7的顶面上沿横管7的长度方向设有齿条24,齿条24与齿轮23相互啮合。电动机22驱动齿轮23转动,齿轮23在齿条24上滚动,从而移动板19沿横管7的长度方向移动,并且移动板19移动时会带动推板16沿横管7的长度方向移动,推板16在移动的过程中会将清料腔10中的杂物推出清料腔10。
3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河道河流生态修复污水处理设备的实施原理为:控制箱6控制第二电机4对横管7的高度进行调节,使得过滤板11的顶面高于液面,底面低于液面,过滤板11对河道中漂浮的杂物进行拦截,升降板25升起时会将过滤板11拦截下的杂物推入到进料腔9内,并从进料腔9进入到清料腔10内,清料腔10内的推板16在电动机22的带动下会沿横管7的长度方向移动,推动板在移动时会将清料腔10内的杂物从横管7的两端推出清料腔10。
35.与相关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在横管7上设置的过滤板11能够对河道上的漂浮杂物进行拦截,升降板25升起的过程中会将过滤板11拦截下的杂物运送到进料腔9内,进料腔9内的杂物会进入到清料腔10内,清料腔10内的杂物会被推板16推出横管7,从而完成对河道上的漂浮杂物的清理。
36.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
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