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市政压力排水管道上的构筑物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市政压力排水管道上的构筑物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排水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市政压力排水管道上的构筑物。


背景技术:

2.在城市排水管道系统中,通常在管道交汇处、转弯处、变径处及直线管段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检查井。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环境保护要求的逐年提高和防洪排涝标准的日臻完善,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和城市雨水强排系统已被越来越多的城市所采纳,城市雨污水往往需要通过长距离输送至排放水体或污水处理厂。因此,由排水泵站、压力排水管道及附属设施组成的市政压力排水系统,作为一种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排水输送系统,不断的得到开发及应用。在压力排水管道上设置的压力检查井属于市政压力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3.目前,大部分压力窨井靠普通检查井盖起到压力盖板的作用,或压力盖板直接固定在检查井口,后期养护过程中拆卸不易,在水泵开泵后时常发生排水不畅或压力管道内水流外溢,造成内涝灾害或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结构简单,能够防止排水造成溢流污染的市政压力排水管道上的构筑物。
5.本实用新型设计的用于市政压力排水管道上的构筑物,其结构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包括:压力检查井1,出水管2,进水管3,出水管4,钢筋混凝土盖板5,压力盖板6、单法墙管7和泄水管8;其中:
6.所述压力检查井1,用于检查地下排水管路;通常为方形;
7.所述出水管2、出水管4和进水管3均为不锈钢材质管道,它们分别与压力检查井1侧壁连接,连接方式为柔性连接(即连接处有柔性材料(如塑料、橡胶等)密封);其中,进水管3在压力检查井1的一侧,连接上游来水,该上游来水为压力流,两个出水管2和出水管4位于压力检查井1相对的两侧,用于将上游来水分别排至下游压力管道;
8.所述钢筋混凝土盖板5,作为压力检查井1的检修盖板,盖在压力检查井1的上口, 其上平面与路面齐平;
9.所述单法墙管7,为一不锈钢材质的端部带法兰的短管,在压力检查井1井口下方(也即钢筋混凝土盖板5下方)处设有一向内收口的圆形台阶,所述单法墙管7预埋在该圆形口内,单法墙管7下口与圆形台阶下侧面齐平,单法墙管7上口略高出圆形台阶上侧面;
10.压力盖板6,为不锈钢材质圆形盖板,盖在单法墙管7上口,并与单法墙管7采用不锈钢法兰及螺栓连接,用以防制压力检查井1内有压水流溢出而流至路面,污染环境;由于单法墙管7上口平面高出圆形台阶,即使有少量水从缝隙渗出,也只能积留在压力检查井1井口下方圆形台阶上;
11.所述泄水管8,设置于压力检查井1壁中圆形台阶处,用以排除钢筋混凝土盖板5与压力盖板6之间的积水,即积水通过泄水管8就近排入道路雨水口或市政重力流雨水井。
1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压力检查井1内部的有压水流通过压力盖板6和单法墙管7有效控制在压力检查井1内,不至于溢出流至地面。
1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压力检查井1和相关进出水管设置于市政压力排水管道系统中。
14.在上游排水泵站启动后,泵站出水由进水管3进入压力检查井1,由于压力盖板6和单法墙管7以及单法墙管7与压力检查井1之间的稳固连接,压力检查井1内的压力水流通过出水管2和出水管4流至下游管道,而不至于在井内溢流至地面,造成溢流污染及影响路面交通。
15.本实用新型中,进水管3的尺寸根据上游来水量计算确定,出水管2和出水管4尺寸通过各自承担的水量计算确定,压力检查井1的尺寸应通过进水管3及出水管2、出水管4的尺寸确定,同时不能小于养护清通的要求,钢筋混凝土盖板的尺寸根据压力检查井1的尺寸确定。
16.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井盖,上层井盖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其与道路路面做平;在钢筋混凝土压力检查井口预埋不锈钢墙管,墙管末端与压力盖板采用法兰连接;可有效避免管道内污水溢出井盖、污染环境、影响路面交通;后期养护清通时,只需打开上层井盖,便可轻易拆卸压力盖板,无需水下操作,安全可靠,所有配件均采用不锈钢材质,避免锈蚀。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平面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出水管2和出水管4方向的纵截面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进水管3方向的纵截面图)。
20.图中标号:1为压力检查井,2为出水管,3为进水管,4为出水管,5为钢筋混凝土盖板;6为压力盖板,7为单法墙管,8为泄水管,9为柔性连接。d1为出水管直径,d2为出水管直径,d3为进水管直径。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和作用。
22.其结构参见图1、图2、图3所示,包括压力检查1,出水管2,进水管3,出水管4,钢筋混凝土盖板5;压力盖板6,单法墙管7,泄水管8,柔性连接9。其中:
23.所述出水管2、出水管4和进水管3均为不锈钢材质管道,其分别同压力井1连接,连接方式为柔性连接;进水管3为上游来水,该部分来水为压力流,出水管2和出水管4将上游来水分别排至下游压力管道。
24.所述单法墙管7,为不锈钢材质管道,为一端带法兰的短管,其与压力检查井1连接,连接方式为单法墙管7预埋在压力检查井1的收口盖板中;压力盖板6为不锈钢材质圆形盖板,其与单法墙管7采用不锈钢法兰及螺栓连接,用以控制压力检查井1内的有压水流不被溢流至路面。
25.所述钢筋混凝土盖板5一般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作为压力检查井1在的检修盖板,其设置高度应与路面齐平。
26.所述泄水管8用以排除钢筋混凝土盖板5与压力盖板6之间的积水,其排水就近排入道路雨水口或市政重力流雨水井。
2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压力检查井1内部的有压水流通过压力盖板6和单法墙管7有效控制在压力检查井1内,不至于水流溢流至地面。
2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压力检查井1和相关进出水管设置于市政压力排水管道系统中。
29.在上游排水泵站启动后,泵站出水由进水管3进入压力检查井1,由于压力盖板6和单法墙管7以及单法墙管7与压力检查井1之间的稳固连接,压力检查井1内的压力水流通过出水管2和出水管4流至下游管道,而不至于在井内溢流至地面,造成溢流污染及影响路面交通。
30.其中,压力检查井1的尺寸长*宽*高为1300*1300*2300mm,进水管3的直径为600mm,出水管2直径为600mm, 出水管3的直径为600mm, 单法墙管7的直径为600 mm,高度为500 mm, 压力盖板6与压力检查井1内台阶之间距离为150 mm, 压力盖板6与钢筋混凝土盖板5的间距为300 mm, 泄水管8直径为150 mm。
31.本实用新型设计用于市政压力排水管道上的构筑物,使用效果良好。能够有效避免排水管道上内污水溢出流到地面,而且检修方便。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市政压力排水管道上的构筑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检查井,一个进水管,两个出水管,钢筋混凝土盖板,压力盖板、单法墙管和泄水管;其中:所述压力检查井,用于检查地下排水管路;为方形;所述出水管和进水管均为不锈钢材质管道,它们分别与压力检查井侧壁连接,连接方式为柔性连接;其中,进水管在压力检查井的一侧,连接上游来水,该上游来水为压力流;两个出水管位于压力检查井相对的两侧,用于将上游来水分别排至下游压力管道;所述钢筋混凝土盖板,作为压力检查井的检修盖板,盖在压力检查井的上口, 其上平面与路面齐平;所述单法墙管,为一不锈钢材质的端部带法兰的短管,在压力检查井井口下方处设有一向内收口的圆形台阶,所述单法墙管预埋在该圆形口内,单法墙管下口与圆形台阶下侧面齐平,单法墙管上口略高出圆形台阶上侧面;压力盖板,为不锈钢材质圆形盖板,盖在单法墙管上口,并与单法墙管采用不锈钢法兰及螺栓连接,用以防制压力检查井内有压水流溢出而流至路面,污染环境;所述泄水管,设置于压力检查井壁中圆形台阶处,用以排除钢筋混凝土盖板与压力盖板之间的积水,即积水通过泄水管就近排入道路雨水口或市政重力流雨水井。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市政压力排水管道上的构筑物,其特征在于,进水管的尺寸根据上游来水量计算确定,出水管的尺寸通过各自承担的水量计算确定;压力检查井的尺寸通过进水管及出水管的尺寸确定。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城市排水设施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市政压力排水管道上的构筑物。本实用新型构筑物包括:压力检查井,一个进水管,两个出水管,钢筋混凝土盖板,压力盖板、单法墙管和泄水管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井盖,上层井盖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其与道路路面做平;在钢筋混凝土压力检查井口预埋不锈钢墙管,墙管末端与压力盖板采用法兰连接。可有效避免管道内污水溢出井盖、污染环境、影响路面交通;后期养护清通时,只需打开上层井盖,便可轻易拆卸压力盖板,无需水下操作,安全可靠,所有配件均采用不锈钢材质,避免锈蚀。避免锈蚀。避免锈蚀。


技术研发人员:张鹏 童佳成 李恩 李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林同炎李国豪土建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03
技术公布日:202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