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管廊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管廊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管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廊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2.管廊,即管道的走廊,化工及其相关类工厂中很多管道被集中在一起,沿着装置或厂房外布置,用支架撑起,形成和走廊类似的结构。地下管廊是建于城市地下用于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的构筑物及附属设施,是城市基础设施的一种类型,是一种高效集约的城市管线布置形式,管廊一般设置于地面或地下。
3.地下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埋设于地下的管廊在遇到雨水天气时,路面上的雨水容易经管廊筒体的连接处进入管廊内部,由于管廊内部设置有电力管线,需要保持管廊内的干燥,渗入进管廊内部的雨水容易导致电力管线受潮甚至发生短路现象。现有的管廊筒体之间的连接密封不严,管廊连接结构难以阻挡外界雨水渗入进管廊内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管廊连接结构难以阻挡外界雨水渗入进管廊内部,影响电力管线安全的问题,提供一种管廊连接结构,该管廊连接结构能够在使管廊筒体之间连接严密,阻挡外界雨水进入。
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管廊连接结构,包括管廊筒体和管廊连接件;所述管廊筒体的数量有多个,所述管廊筒体包括内筒体、外筒体和顶紧机构,所述内筒体为两端开口的方形筒状体,所述内筒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结构大小均相同的左连接环和右连接环,所述左连接环和右连接环呈左右对称状态,所述左连接环为外部口径和内筒体的外部口径相同、内部口径大于内筒体的内部口径的方形筒体,所述左连接环的外周壁和内筒体的外周壁左右对齐,所述左连接环的前后内侧壁上均沿左连接环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所述左连接环前后内侧壁上的第一卡槽呈前后相对状态,前后相对的第一卡槽顶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卡槽位于左连接环的内部顶面上,每个第二卡槽前后两端均连通左连接环前后内侧壁上的第一卡槽,所述外筒体为套设于内筒体外壁上的、两端开口的方形筒状体,所述外筒体的两端和内筒体的两端平齐,所述外筒体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左限位环和右限位环,所述左限位环为内部口径大于外筒体内部口径的、外部口径和外筒体的外部口径相同的方形环状体,所述左限位环的外壁和外筒体的外壁对齐;所述顶紧机构设置于外筒体的外壁上,所述顶紧机构包括顶板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顶板组件包括结构大小均相同的左顶板组件和右顶板组件,所述左顶板组件和右顶板组件分别设置于外筒体的左部和右部、且呈左右对称状态,所述左顶板组件包括横板和竖
板,所述横板和竖板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所述横板为设置于外筒体顶面中部左侧沿外筒体前后方向设置的直角三棱柱体,所述横板的顶面为右端高于左端的倾斜面,所述横板的前部和后部均沿横板的宽度方向设置有贯穿横板上下面的条形通孔,每个所述条形通孔内均设置有限位杆,每个所述限位杆均为一端连接外筒体外壁、另一端朝上的圆杆体,所述竖板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竖板分别设置于外筒体前后外侧面,每个所述竖板均经竖板上的条形通孔内的限位杆限位在外筒体的外壁上,两个所述竖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和横板的左右两端平齐,所述竖板的厚度由左到右逐渐增大,所述横板的前后两端分别经连杆连接外筒体前后两侧的竖板的顶端,所述右顶板组件和左顶板组件之间有间距,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板、螺纹杆和承载板,所述驱动板设置于左顶板组件和右顶板组件之间后部的外筒体顶面上,所述驱动板为前端宽度小于后端宽度的等腰梯形板体,所述驱动板的两个斜面中部分别和左顶板组件、右顶板组件上的横板相对侧面的后端接触,所述驱动板前端旋转连接有端部朝前的螺纹杆,所述承载板为竖直设置于左顶板组件和右顶板组件之间前侧外筒体顶面上的长方形板体,所述承载板平行于驱动板的前端面,承载板上设置有贯穿承载板前后面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杆前端穿过螺纹孔且连接有转板;多个所述管廊筒体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每相邻两个管廊筒体之间均经管廊连接件连接,所述管廊连接件包括连接筒、防渗板和插板,所述连接筒为内部口径和左连接环的外部口径相配应的方形筒体,所述连接筒的左部套设于左侧管廊筒体的右连接环外侧、右部套设于右侧管廊筒体的左连接环外侧,所述连接筒的左端位于左侧管廊筒体的外筒体的右限位环内且和外筒体的右端接触、右端位于右侧管廊筒体的外筒体上的左限位环内且和外筒体的左端接触,连接筒内的左连接环和右连接环之间有间距,连接筒内的左连接环内壁、右连接环内壁和相邻两个管廊筒体的内筒体相对端面共同构成方形环状不连续的承载槽;所述防渗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设置于承载槽顶部,所述第一板体包括挡水板和连接板,所述挡水板是长度和承载槽顶部长度相配应、宽度和承载槽顶部宽度相配应的长方形板体,所述挡水板的顶面上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顶面沿密封垫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卡条,每个卡条均沿密封垫的长度方向设置,密封垫左部的卡条和承载槽左部的右连接环的第二卡槽相配应,密封垫右部的卡条和承载槽右部的左连接环上的第二卡槽相配应,所述挡水板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垂直于挡水板的连接板,所述第一板体上的挡水板位于承载槽顶部内,第一板体上的连接板端部向上依次穿过左连接环和右连接环相对侧面上端之间、连接筒的顶板位于连接筒上方,沿连接板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连接板左右侧面的插孔,所述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的结构相同,第二板体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板体分别设置于承载槽的前部和后部、呈前后对称状态,所述承载槽前部的第二板体上左部的卡条和承载槽左部右连接环上的第一卡槽相配应、右部的卡条和承载槽右部左连接环上的第一卡槽相配应,所述承载槽前部的第二板体上的连接板端部向前依次穿过左连接环和右连接环相对侧面前端之间、连接筒的前侧板位于连接筒前侧,承载槽前部的第二板体上的插孔位于连接筒前侧,每个位于连接筒外的插孔内均穿装有插板,每个所述插板朝向连接筒的一侧为内侧面、另一侧为外侧面,第一板体上的插板的内侧面左右两端分别和插板左右两侧的横板的倾斜面接触,第二板体上的插板的内侧面左右两端分别和插板左右两侧的竖板的倾斜面接触。
6.进一步地,所述左连接环的前后内侧壁上的第一卡槽均为沿左连接环高度方向设置的、开口相对的凹槽,左连接环的前部内侧壁上的第一卡槽均是左右两边为直边、上下两边为弧形边、弧形凸起朝前的弧形槽体,每个第二卡槽均是左右两边为直边、前后两边为弧形边、弧形凸起朝上的弧形槽体。
7.进一步地,所述左连接环的宽度大于左限位环的宽度。
8.进一步地,所述螺纹孔上的内螺纹和螺纹杆上的外螺纹相配应,所述转板为和螺纹杆同轴设置的圆形板体。
9.进一步地,所述密封垫为弹性橡胶制成的片状体,所述卡条为弹性橡胶制成的柱状体。
10.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筒的顶板和前后侧板上均设置有与第一板体和两个第二板体上的连接板相配应的贯穿孔。
11.进一步地,所述插板为长方形板体。
12.进一步地,所述插孔为和插板相配应的条状通孔。
13.进一步地,所述连杆为l型杆体。
14.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在使用时,多个管廊筒体构成的管廊置于管廊沟内,每相邻两个管廊筒体之间经管廊连接件连接,连接筒连接相邻两个管廊筒体后,在相邻两个管廊筒体的左连接环和右连接环构成的承载槽内设置防渗板,防渗板上的连接板的插孔内穿装入插板,第一板体上的插板的内侧面左右两端分别和插板左右两侧的横板的倾斜面接触,第二板体上的插板的内侧面左右两端分别和插板左右两侧的竖板的倾斜面接触,转动每个管廊筒体上的转板驱动螺纹杆向前运动,螺纹杆带动驱动板向前运动,驱动板左右两侧分别驱动左顶板组件上的横板向左移动和右顶板组件上的横板向右移动,左顶板组件上的横板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左顶板组件上的两个竖板同时向左移动,右顶板组件上的横板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右顶板组件上的两个竖板同时向右移动,第一板体上的插板左端在插板左侧相接触横板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向上运动、右端在插板右侧相接触的横板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向上运动,第一板体上的插板向上运动带动所在的连接板产生向上的位移,第一板体上的挡水板随着连接板产生向上的位移使第一板体上的挡水板贴紧承载槽的上侧壁,第一板体上的卡条和第二卡槽相配合进一步提高了挡水板的挡水效果,同理,每个连接筒前侧的第二板体上的插板在插板左侧相接触横板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向前运动、右端在插板右侧相接触的横板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向前运动,第二板体上的插板向前运动带动所在的连接板产生向前的位移,第二板体上的挡水板随着连接板产生向前的位移使第二板体上的挡水板贴紧承载槽的前侧壁,第二板体上的卡条和第一卡槽相配合提高挡水板的挡水效果,承载槽后部的第二板体上的挡水板贴紧承载槽的后侧壁,第二板体上的卡条和第一卡槽相配合提高挡水板的挡水效果,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的管廊连接结构难以阻挡外界雨水渗入进管廊内部,影响电力管线安全的问题。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发明的剖视图;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的俯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连接筒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的管廊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的第一板体的结构示意图。
16.附图中标号为:1为第一卡槽,2为第二卡槽,3为左连接环,4为横板,5为驱动板,6为螺纹杆,7为挡水板,8为左限位环,9为右限位环,10为连接筒,11为贯穿孔,13为插孔,14为插板,15为连接板,17为卡条,19为密封垫,20为右连接环,21为内筒体,22为外筒体,23为限位杆,24为条形通孔,25为连杆,26为竖板,27为转板,28为承载板。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图6所示,一种管廊连接结构,包括管廊筒体和管廊连接件;所述管廊筒体的数量有多个,所述管廊筒体包括内筒体21、外筒体22和顶紧机构,所述内筒体21为两端开口的方形筒状体,所述内筒体21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结构大小均相同的左连接环3和右连接环20,所述左连接环3和右连接环20呈左右对称状态,所述左连接环3为外部口径和内筒体21的外部口径相同、内部口径大于内筒体21的内部口径的方形筒体,所述左连接环3的外周壁和内筒体21的外周壁左右对齐,所述左连接环3的前后内侧壁上均沿左连接环3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1,所述左连接环3前后内侧壁上的第一卡槽1呈前后相对状态,前后相对的第一卡槽1顶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卡槽2,所述第二卡槽2位于左连接环3的内部顶面上,每个第二卡槽2前后两端均连通左连接环3前后内侧壁上的第一卡槽1,所述外筒体22为套设于内筒体21外壁上的、两端开口的方形筒状体,所述外筒体22的两端和内筒体21的两端平齐,所述外筒体22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左限位环8和右限位环9,所述左限位环8为内部口径大于外筒体22内部口径的、外部口径和外筒体22的外部口径相同的方形环状体,所述左限位环8的外壁和外筒体22的外壁对齐;所述顶紧机构设置于外筒体22的外壁上,所述顶紧机构包括顶板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顶板组件包括结构大小均相同的左顶板组件和右顶板组件,所述左顶板组件和右顶板组件分别设置于外筒体22的左部和右部、且呈左右对称状态,所述左顶板组件包括横板4和竖板26,所述横板4和竖板26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所述横板4为设置于外筒体22顶面中部左侧沿外筒体22前后方向设置的直角三棱柱体,所述横板4的顶面为右端高于左端的倾斜面,所述横板4的前部和后部均沿横板4的宽度方向设置有贯穿横板4上下面的条形通孔24,每个所述条形通孔24内均设置有限位杆23,每个所述限位杆23均为一端连接外筒体22外壁、另一端朝上的圆杆体,所述竖板2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竖板26分别设置于外筒体22前后外侧面,每个所述竖板26均经竖板26上的条形通孔24内的限位杆23限位在外筒体22的外壁上,两个所述竖板26的左右两端分别和横板4的左右两端平齐,所述竖板的厚度由左到右逐渐增大,所述横板4的前后两端分别经连杆25连接外筒体22前后两侧的竖板26的顶端,所述右顶板组件和左顶板组件之间有间距,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板5、螺纹杆6和承载板28,所述驱动板5设置于左顶板组件和右顶板组件之间后部的外筒体22顶面上,所述驱动板5为前端宽度小于后端宽度的等腰梯形板体,所述驱动板5的两个斜面中部分别和左顶板组件和右顶板组件上的横板4相对侧面的后端接触,所述驱动板5前端旋转连接有端部朝前
的螺纹杆6,所述承载板28为竖直设置于左顶板组件和右顶板组件之间前侧外筒体22顶面上的长方形板体,所述承载板28平行于驱动板5的前端面,承载板28上设置有贯穿承载板28前后面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杆6前端穿过螺纹孔且连接有转板27;多个所述管廊筒体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每相邻两个管廊筒体之间均经管廊连接件连接,所述管廊连接件包括连接筒11.一种管廊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廊筒体和管廊连接件;所述管廊筒体的数量有多个,所述管廊筒体包括内筒体21、外筒体22和顶紧机构,所述内筒体21为两端开口的方形筒状体,所述内筒体21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结构大小均相同的左连接环3和右连接环20,所述左连接环3和右连接环20呈左右对称状态,所述左连接环3为外部口径和内筒体21的外部口径相同、内部口径大于内筒体21的内部口径的方形筒体,所述左连接环3的外周壁和内筒体21的外周壁左右对齐,所述左连接环3的前后内侧壁上均沿左连接环3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卡槽1,所述左连接环3前后内侧壁上的第一卡槽1呈前后相对状态,前后相对的第一卡槽1顶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卡槽2,所述第二卡槽2位于左连接环3的内部顶面上,每个第二卡槽2前后两端均连通左连接环3前后内侧壁上的第一卡槽1,所述外筒体22为套设于内筒体21外壁上的、两端开口的方形筒状体,所述外筒体22的两端和内筒体21的两端平齐,所述外筒体22的左右两端分别连接有左限位环8和右限位环9,所述左限位环8为内部口径大于外筒体22内部口径的、外部口径和外筒体22的外部口径相同的方形环状体,所述左限位环8的外壁和外筒体22的外壁对齐;所述顶紧机构设置于外筒体22的外壁上,所述顶紧机构包括顶板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顶板组件包括结构大小均相同的左顶板组件和右顶板组件,所述左顶板组件和右顶板组件分别设置于外筒体22的左部和右部、且呈左右对称状态,所述左顶板组件包括横板4和竖板26,所述横板4和竖板26的形状大小均相同,所述横板4为设置于外筒体22顶面中部左侧沿外筒体22前后方向设置的直角三棱柱体,所述横板4的顶面为右端高于左端的倾斜面,所述横板4的前部和后部均沿横板4的宽度方向设置有贯穿横板4上下面的条形通孔24,每个所述条形通孔24内均设置有限位杆23,每个所述限位杆23均为一端连接外筒体22外壁、另一端朝上的圆杆体,所述竖板26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竖板26分别设置于外筒体22前后外侧面,每个所述竖板26均经竖板26上的条形通孔24内的限位杆23限位在外筒体22的外壁上,两个所述竖板26的左右两端分别和横板4的左右两端平齐,所述竖板的厚度由左到右逐渐增大,所述横板4的前后两端分别经连杆25连接外筒体22前后两侧的竖板26的顶端,所述右顶板组件和左顶板组件之间有间距,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板5、螺纹杆6和承载板28,所述驱动板5设置于左顶板组件和右顶板组件之间后部的外筒体22顶面上,所述驱动板5为前端宽度小于后端宽度的等腰梯形板体,所述驱动板5的两个斜面中部分别和左顶板组件、右顶板组件上的横板4相对侧面的后端接触,所述驱动板5前端旋转连接有端部朝前的螺纹杆6,所述承载板28为竖直设置于左顶板组件和右顶板组件之间前侧外筒体22顶面上的长方形板体,所述承载板28平行于驱动板5的前端面,承载板28上设置有贯穿承载板28前后面的螺纹孔,所述螺纹杆6前端穿过螺纹孔且连接有转板27;多个所述管廊筒体的中轴线在同一条直线上,每相邻两个管廊筒体之间均经管廊连接件连接,所述管廊连接件包括连接筒10、防渗板和插板14,所述连接筒10为内部口径和左连接环3的外部口径相配应的方形筒体,所述连接筒10的左部套设于左侧管廊筒体的右
连接环20外侧、右部套设于右侧管廊筒体的左连接环3外侧,所述连接筒10的左端位于左侧管廊筒体的外筒体22的右限位环9内且和外筒体22的右端接触、右端位于右侧管廊筒体的外筒体22上的左限位环8内且和外筒体22的左端接触,连接筒10内的左连接环3和右连接环20之间有间距,连接筒10内的左连接环3内壁、右连接环20内壁和相邻两个管廊筒体的内筒体相对端面共同构成方形环状不连续的承载槽;所述防渗板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设置于承载槽顶部,所述第一板体包括挡水板7和连接板15,所述挡水板7是长度和承载槽顶部长度相配应、宽度和承载槽顶部宽度相配应的长方形板体,所述挡水板7的顶面上设置有密封垫19,所述密封垫19的顶面沿密封垫的宽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卡条17,每个卡条均沿密封垫的长度方向设置,密封垫19左部的卡条17和承载槽左部的右连接环的第二卡槽相配应,密封垫右部的卡条和承载槽右部的左连接环上的第二卡槽相配应,所述挡水板7的顶面中部设置有垂直于挡水板7的连接板15,所述第一板体上的挡水板7位于承载槽顶部内,第一板体上的连接板15端部向上依次穿过左连接环3和右连接环20相对侧面上端之间、连接筒10的顶板位于连接筒上方,沿连接板(15)长度方向设置有贯穿连接板左右侧面的插孔13,所述第二板体和第一板体的结构相同,第二板体的数量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板体分别设置于承载槽的前部和后部、呈前后对称状态,所述承载槽前部的第二板体上左部的卡条17和承载槽左部右连接环上的第一卡槽1相配应、右部的卡条17和承载槽右部左连接环上的第一卡槽1相配应,所述承载槽前部的第二板体上的连接板15端部向前依次穿过左连接环3和右连接环20相对侧面前端之间、连接筒10的前侧板位于连接筒前侧,承载槽前部的第二板体上的插孔位于连接筒前侧,每个位于连接筒外的插孔13内均穿装有插板14,每个所述插板14朝向连接筒10的一侧为内侧面、另一侧为外侧面,第一板体上的插板14的内侧面左右两端分别和插板14左右两侧的横板4的倾斜面接触,第二板体上的插板14的内侧面左右两端分别和插板14左右两侧的竖板26的倾斜面接触。
18.所述左连接环3的前后内侧壁上的第一卡槽1均为沿左连接环3高度方向设置的、开口相对的凹槽,左连接环3的前部内侧壁上的第一卡槽1均是左右两边为直边、上下两边为弧形边、弧形凸起朝前的弧形槽体,每个第二卡槽2均是左右两边为直边、前后两边为弧形边、弧形凸起朝上的弧形槽体。
19.所述左连接环3的宽度大于左限位环8的宽度。
20.所述螺纹孔上的内螺纹和螺纹杆6上的外螺纹相配应,所述转板27为和螺纹杆同轴设置的圆形板体。
21.所述密封垫19为弹性橡胶制成的片状体,所述卡条17为弹性橡胶制成的柱状体。
22.所述连接筒10的顶板和前后侧板上均设置有与第一板体和两个第二板体上的连接板15相配应的贯穿孔11。
23.所述插板14为长方形板体。
24.所述插孔13为和插板14相配应的条状通孔。
25.所述连杆25为l型杆体。
26.本发明在使用时,多个管廊筒体构成的管廊置于管廊沟内,每相邻两个管廊筒体之间经管廊连接件连接,连接筒10连接相邻两个管廊筒体后,在相邻两个管廊筒体的左连接环3和右连接环20构成的承载槽内设置防渗板,防渗板上的连接板15的插孔13内穿装入
插板14,第一板体上的插板14的内侧面左右两端分别和插板14左右两侧的横板4的倾斜面接触,第二板体上的插板14的内侧面左右两端分别和插板14左右两侧的竖板26的倾斜面接触,转动每个管廊筒体上的转板27驱动螺纹杆6向前运动,螺纹杆6带动驱动板5向前运动,驱动板5左右两侧分别驱动左顶板组件上的横板4向左移动和右顶板组件上的横板4向右移动,左顶板组件上的横板4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左顶板组件上的两个竖板26同时向左移动,右顶板组件上的横板4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带动右顶板组件上的两个竖板26同时向右移动,第一板体上的插板14左端在插板14左侧相接触横板4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向上运动、右端在插板14右侧相接触的横板4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向上运动,第一板体上的插板14向上运动带动所在的连接板15产生向上的位移,第一板体上的挡水板7随着连接板15产生向上的位移使第一板体上的挡水板7贴紧承载槽的上侧壁,第一板体上的卡条17和第二卡槽2相配合进一步提高了挡水板7的挡水效果,同理,每个连接筒10前侧的第二板体上的插板14在插板14左侧相接触横板4向右移动的过程中向前运动、右端在插板14右侧相接触的横板4向左移动的过程中向前运动,第二板体上的插板14向前运动带动所在的连接板15产生向前的位移,第二板体上的挡水板7随着连接板15产生向前的位移使第二板体上的挡水板7贴紧承载槽的前侧壁,第二板体上的卡条17和第一卡槽1相配合提高挡水板7的挡水效果,承载槽后部的第二板体上的挡水板7贴紧承载槽的后侧壁,第二板体上的卡条17和第一卡槽1相配合提高挡水板7的挡水效果,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的管廊连接结构难以阻挡外界雨水渗入进管廊内部,影响电力管线安全的问题。
27.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即公开范围内,凡是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或等效的变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