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冲厕器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密封型冲厕器。
背景技术:2.冲厕器是用于清理排泄物的卫生器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冲厕器因使用方便、冲洗力强劲、清洁卫生,被广泛应用于为卫生间。
3.目前,冲厕器包括设置有进水口的水箱、设置在水箱内的活塞筒、设置在活塞筒内的活塞杆、设置在活塞筒底部的单向阀、以及设置在水箱上的冲洗装置,冲厕器在使用时,活塞杆向上移动,活塞筒内注水,活塞杆向下移动,活塞筒中的水通过冲洗装置排出。
4.但是,由于活塞杆需贯穿水箱位于水箱外侧,以便于使用者操作,活塞杆与水箱连接处会存在一定缝隙,在手压驱动活塞杆上下运动时,活塞筒内的水会从活塞杆与水箱之间的缝隙喷出,导致水资源浪费且使用体验感较差,并且活塞杆与水箱连接处出水后,冬天水容易结冰,使活塞杆不易上下移动,导致冲厕器不能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增加活塞杆与水箱连接处的密封性,使水不易从两者之间的缝隙处喷出,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本技术提供一种密封型冲厕器。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密封型冲厕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密封型冲厕器,包括冲厕器本体、滑移连接在冲厕器本体上的活塞杆;所述冲厕器本体上开设有滑移孔,所述活塞杆位于滑移孔内滑移,所述活塞杆和冲厕器本体之间设置有用于将活塞杆和滑移孔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的密封组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者在上下拉动活塞杆的过程中,密封组件将活塞杆与滑移孔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使活塞杆与冲厕器本体的连接处不易渗水,从而不仅使水不易从两者之间的缝隙处喷出,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增强了活塞杆与冲厕器本体之间密封性,而且冬天活塞杆与冲厕器本体的连接处不易出水,水便不易在冲厕器本体上的滑移孔处结冰,从而便于使用者上下移动活塞杆,进而提高了冲厕器的稳定性,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9.可选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套设在活塞杆外侧壁上的第一密封圈、设置在冲厕器本体靠近滑移孔一侧用于使第一密封圈不易脱离滑移孔的限位部件。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圈将活塞杆与冲厕器本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使水不易从活塞杆与滑移孔之间的缝隙处向上流出,提高了冲厕器本体与活塞杆连接处的密封性,同时限位部件和冲厕器本体形成一定空间对第一密封圈进行限位,从而保证活塞杆上下抽拉时,第一密封圈不易脱离滑移孔。
11.可选的,所述限位部件包括固设在冲厕器本体上的支撑环、固设在支撑环远离冲厕器本体一端的限位环;
12.所述支撑环和限位环均套设在活塞杆的外侧壁,所述第一密封圈位于支撑环的内
部,且所述限位环的内径小于第一密封圈的外径。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环与限位环的截面呈l型,结合冲厕器本体形成一定空间,且限位环的内径小于第一密封圈的外径,从而当活塞杆上下移动时,第一密封圈不易从限位环的内圈处脱离,从而保证了第一密封圈对活塞杆和冲厕器本体之间缝隙处的密封。
14.可选的,所述冲厕器本体顶部开设有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底壁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水回流至冲厕器本体内的回流组件。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密封圈长期使用磨损后,即使有极少量的水从活塞杆与冲厕器本体上滑移孔之间的缝隙处流出至集水槽内,通过回流组件水又会流回至冲厕器本体内,从而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16.可选的,所述回流组件包括固设在集水槽底壁上方的回流环、可拆卸连接在回流环远离冲厕器本体一侧的扣板;
17.所述回流环套设在活塞杆的外侧,所述回流环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一回流孔,且所述活塞杆贯穿扣板。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集水槽内进入水时,集水槽内的水会顺着回流环上的第一回流孔流回至冲厕器本体内,从而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且扣板用于防止活塞杆上下抽拉时,用于阻挡水向上飞溅,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19.可选的,所述回流环内侧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套设在活塞杆的外侧。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密封圈对活塞杆与滑移孔之间的缝隙进一步密封,提升了活塞杆与冲厕器本体连接处的密封效果,加强了冲厕器的稳定性。
21.可选的,所述冲厕器本体外侧还套设有用于对冲厕器本体内部进行保温的保温组件。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保温组件可对冲厕器本体内部的水进行保温处理,从而使冲厕器本体内的水和集水槽内的水在冬天不易冻结,提高冲厕器的稳定性。
23.可选的,所述保温组件包括设置在冲厕器本体外侧壁上的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设置在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之间的第三保温板;所述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和第三保温板形成壳体包覆在冲厕器本体的外侧。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保温板、第二保温板和第三保温板采用拼接式安装,不仅方便了保温组件的安装,且便于检修人员拆卸,方便检修人员对其内部进行检修或维护。
25.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温板靠近第二保温板一侧固设有密封环,所述第二保温板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密封环插接至安装槽内,所述第三保温板上固设有密封块,所述第二保温板上开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块插接至密封槽内。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需要安装保温组件时,首先将第一保温板上的密封环插接至第二保温板上的安装槽内,接着将第三保温板上的密封块插接至密封槽内即可;密封环和安装槽用于将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之间的缝隙密封,提高第一保温板和第二保温板之间的密封性,密封块和密封槽用于将第二保温板和第三保温板之间的缝隙密封,提高第二保温板和第三保温板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保温组件的保温效果。
27.可选的,所述冲厕器本体上开设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置有扣盖,所述进水口的直径不小于80mm。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冲厕器进水口的口径一般在30mm至50mm之间,本技术冲厕器进水口的口径较传统冲厕器进水口直径较大,从而便于使用者采用水桶直接向进水口注水、多种尺寸的水管插入进水口注水等多种形式向冲厕器本体内进行注水,提高了冲厕器的实用性。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1.密封组件将活塞杆与滑移孔之间的缝隙进行封堵,使活塞杆与冲厕器本体的连接处不易渗水,从而不仅使水不易从两者之间的缝隙处喷出,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而且冬天活塞杆与冲厕器本体的连接处不易出水,水便不易在冲厕器本体上的滑移孔处结冰,从而提高了冲厕器的稳定性;
31.2.当活塞杆上下移动时,限位部件和冲厕器本体形成一定空间对第一密封圈进行限位,保证活塞杆上下抽拉时,第一密封圈可始终将活塞杆与冲厕器本体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增强活塞杆与冲厕器本体之间密封性,防止水从两者之间的缝隙处喷出;
32.3.当第一密封圈长期使用磨损后,即使有极少量的水从活塞杆与冲厕器本体上滑移孔之间的缝隙处流出至集水槽内,通过回流组件水又会流回至冲厕器本体内,从而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表示实施例1中冲厕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5.图3是表示实施例1中冲厕器的局部剖视图;
36.图4是表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7.图5是表示回流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8.图6是表示实施例2中冲厕器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39.附图标记说明:1、冲厕器本体;11、进水口;12、滑移孔;13、集水槽;2、扣盖;3、活塞筒;4、活塞杆;5、手柄;6、密封组件;61、第一密封圈;62、限位部件;621、支撑环;622、限位环;7、回流组件;71、回流环;711、第一回流孔;72、扣板;73、第二密封圈;74、定位环;741、第二回流孔;8、保温组件;81、第一保温板;82、第二保温板;821、安装槽;822、密封槽;83、第三保温板;84、第四保温板;85、密封环;86、密封块。
具体实施方式
40.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4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密封型冲厕器。
42.实施例1
43.参照图1和图2,冲厕器包括冲厕器本体1,冲厕器本体1上开设有进水口11,且进水口11的直径不小于80mm,优选120mm,120mm便于使用者采用水桶直接向进水口11注水或便于多种尺寸的水管插入进水口11注水等多种注水方式,提高冲厕器的实用性;且进水口11上设置有扣盖2。冲厕器本体1内设置有活塞筒3,活塞筒3内设置有活塞杆4,活塞杆4与冲厕
器本体1滑移连接。
44.参照图3和图4,冲厕器本体1上开设有滑移孔12,活塞杆4一端贯穿滑移孔12且位于滑移孔12内滑移,活塞杆4贯穿冲厕器本体1的一端连接有手柄5。冲厕器本体1与活塞杆4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组件6,密封组件6用于将活塞杆4和滑移孔12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冲厕器本体1顶部还开设有集水槽13,集水槽13的底壁上设置有回流组件7,回流组件7用于方便水回流至冲厕器本体1内。冲厕器本体1外侧还套设有保温组件8,保温组件8用于对冲厕器本体1内部进行保温,使冲厕器本体1内的水和集水槽13内的水在冬天不易冻结。
45.使用者需要使用冲厕器时,首先使用者手持手柄5,接着上下转动手柄5,手柄5即可带动活塞杆4位于活塞筒3内上下滑移,活塞杆4在上下滑移过程中,密封组件6将活塞杆4与滑移孔12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处理,使水不易从两者之间的缝隙处向上流出,增强了活塞杆4与冲厕器本体1之间密封性;且当密封组件6长时间使用磨损后,即使有少量的水从活塞杆4与冲厕器本体1之间的缝隙流至集水槽13内,流至集水槽13内的水又会通过回流组件7回流至冲厕器本体1内,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46.参照图3和图4,密封组件6包括套设在活塞杆4外侧壁上的第一密封圈61,第一密封圈61套设在活塞杆4的外侧壁,第一密封圈61采用聚氨酯橡胶材质制成,也可以采用三元乙丙橡胶等材质制成。冲厕器本体1靠近滑移孔12一侧还设置有限位部件62,限位部件62用于使第一密封圈61不易脱离滑移孔12。
47.参照图4,限位部件62包括固设在活塞筒3上的支撑环621,支撑环621远离冲厕器本体1的一端固设有限位环622,支撑环621和限位环622均套设在活塞杆4的外侧壁,第一密封圈61位于支撑环621的内部,且限位环622的内径小于第一密封圈61的外径。
48.参照图4,第一密封圈61的厚度既可以与限位环622距离冲厕器本体1之间的距离相等,也可以小于限位环622距离冲厕器本体1之间的距离,当第一密封圈61的厚度与限位环622距离冲厕器本体1之间的距离相等时,第一密封圈61的一端与限位环622抵接、另一端与冲厕器本体1抵接,从而将活塞杆4与滑移孔12之间的缝隙密封;当第一密封圈61的厚度小于限位环622距离冲厕器本体1之间的距离时,第一密封圈61会形成第一密封圈61与限位环622紧贴或者第一密封圈61与滑移孔12紧贴的现象,且均可以对活塞杆4和冲厕器本体1之间的缝隙进行密封,优选第一密封圈61的厚度小于限位环622距离冲厕器本体1之间的距离,其降低了第一密封圈61在安装时的配合精度,提高第一密封圈61的实用性。
49.第一密封圈61将活塞杆4与冲厕器本体1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支撑环621与限位环622的截面整体呈l型,且支撑环621、限位环622结合冲厕器本体1形成一定空间,同时限位环622的内径小于第一密封圈61的外径,当活塞杆4向上移动时,活塞杆4带动第一密封圈61向上移动,第一密封圈61与冲厕器本体1紧密贴合,从而将活塞杆4与冲厕器本体1之间的缝隙密封;当活塞杆4向下移动时,活塞杆4带动第一密封圈61向下移动,第一密封圈61与限位环622紧密贴合,从而间接将活塞杆4与冲厕器本体1之间的缝隙密封。
50.参照图3和图4,回流组件7包括固设在集水槽13底壁上方的回流环71,回流环71沿其周向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回流孔711,优选三个;回流环71远离冲厕器本体1一侧设置有扣板72,扣板72与回流环71通过螺栓连接,且活塞杆4贯穿扣板72。
51.参照图4和图5,回流环71内侧还设置有第二密封圈73,第二密封圈73套设在活塞杆4的外侧,第二密封圈73采用聚氨酯橡胶材质制成,也可以采用三元乙丙橡胶等材质制
成。第二密封圈73外侧套设有定位环74,定位环74用于对第二密封圈73起定位作用,用于方便工作人员安装第二密封圈73,定位环74与集水槽13底壁固定连接,定位环74上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回流孔741,优选三个。
52.当第一密封圈61和第二密封圈73长期使用磨损后,即使有极少量的水从活塞杆4与冲厕器本体1上滑移孔12之间的缝隙处流出至集水槽13内,集水槽13内的水也会顺着回流环71上的第一回流孔711流回至冲厕器本体1内,从而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且扣板72用于防止活塞杆4上下抽拉时,用于阻挡水向上飞溅,同时当活塞杆4向上移动时,活塞杆4带动第二密封圈73向上移动,第二密封圈73与扣板72紧密贴合,从而将活塞杆4与扣板72之间的缝隙密封,进一步提升扣板72的防飞溅效果;当活塞杆4向下移动时,活塞杆4带动第二密封圈73向下移动,第二密封圈73与冲厕器本体1紧密贴合,进一步将活塞杆4与冲厕器本体1之间的缝隙密封。
53.参照2和3,保温组件8包括设置在冲厕器本体1外侧壁上的第一保温板81和第二保温板82,第一保温板81与第二保温板82通过胶粘连接,也可以通过螺栓等方式连接。第一保温板81和第二保温板82之间设置有第三保温板83,第三保温板83与第一保温板81和第二保温板82通过胶粘连接,也可以通过螺栓等方式连接,第一保温板81、第二保温板82和第三保温板83形成壳体包覆在冲厕器本体1的外侧。同时扣盖2上还设置有第四保温板84。
54.本技术实施例1的实施原理为:使用者使用冲厕器时,首先使用者手持手柄5上下转动,手柄5即可带动活塞杆4位于活塞筒3内上下滑移,活塞杆4在上下滑移过程中会带动第一密封圈61上移动,且第一密封圈61在上下移动时均可将活塞杆4与冲厕器本体1的连接处进行密封处理,使水不易从两者之间的缝隙处向上流出,且在活塞杆4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会有极少量的水从活塞杆4与冲厕器本体1之间的缝隙流至集水槽13内,流至集水槽13内的水又会通过回流组件7回流至冲厕器本体1内,从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保温组件8采用拼接式安装,不仅方便安装,且便于检修人员后续的拆卸检修以及维护工作。
55.实施例2
56.参照图6,本实施例与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一保温板81靠近第二保温板82一侧还固设有密封环85,第二保温板82上开设有安装槽821,密封环85插接至安装槽821内,密封环85和安装槽821用于将第一保温板81和第二保温板82之间的缝隙密封。第三保温板83上固设有密封块86,第二保温板82上开设有密封槽822,密封块86插接至密封槽822内,密封块86和密封槽822用于将第二保温板82和第三保温板83之间的缝隙密封。
57.本技术实施例2的实施原理为:工作人员安装保温组件8时,首先将第一保温板81上的密封环85插接至第二保温板82上的安装槽821内,接着将第三保温板83上的密封块86插接至密封槽822内即可;密封环85和安装槽821提高了第一保温板81和第二保温板82之间的密封性,密封块86和密封槽822提高了第二保温板82和第三保温板83之间的密封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保温组件8的保温效果,保温组件8采用拼接式安装,不仅方便安装,且便于检修人员后续的拆卸检修以及维护工作。
5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