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抗拔桩接桩连接节点。
背景技术:2.近几年建筑工程中地下室较普遍,并且越建越深,因此地下室抗浮设计中抗拔桩应用较广泛。预制方桩作为抗拔桩时,设计试桩的单桩承载力检测均在自然地坪进行检测,而自然地坪一般均高出工程桩桩顶设计标高,试桩一般均为两节桩。
3.目前,公开号为cn 102363956 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抗拔桩,包括上桩体和下桩体,所述上桩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一端板和第二端板,所述下桩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有第三端板和第四端板,其中第二端板与第三端板接触,所述第二端板的至少两角焊接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三端板与所述第二端板相应的位置焊接第二连接板,相应位置的所述第一连接板和第二连接板至少有部分重叠,该重叠的部分也焊接,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上桩体和/或下桩体通过第一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上桩体和/或下桩体通过第二紧固件连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上桩体和下桩体的焊接连接次数较多,焊接施工容易出现质量问题现场施工时,焊接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易出现裂纹、咬边等焊接缺陷,焊接缺陷会降低焊接强度,从而降低上、下桩体的连接强度,使得上桩体和下桩体出现分离的可能,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5.为了提高上桩体和下桩体的连接强度,本技术提供一种抗拔桩接桩连接节点。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抗拔桩接桩连接节点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抗拔桩接桩连接节点,包括上桩体、下桩体以及连接套管,所述连接套管内设置有将其内腔依次分为上连接腔、调节腔和下连接腔的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上桩体插接于上连接腔,下桩体插接于下连接腔,所述连接套管设置有限制上桩体、下桩体滑移的固定件。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下桩体放至指定位置,再将连接套管套设于下桩体的上部,使得第二隔板抵接于下桩体的上端面,通过固定件对连接套管和下桩体进行锁固,接着将上桩体的下部插设于连接套管的上连接腔内,使得上桩体的下端面抵接于第一隔板的上端面,再通过固定件对连接套管和上桩体进行锁固,使得上桩体、下桩体和连接套管固定呈一整体,提高上桩体和下桩体的连接强度。
9.优选的,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均沿连接套管的轴向滑移连接于连接管套内壁,所述连接套管设置有调节第一隔板、第二隔板滑移位置的调节机构。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滑动式装配,工作人员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滑移位置,从而调节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间距,进而调节上连接腔和下连接腔的空间深度,便于插设不同长度的桩体。
11.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转动连接于调节腔侧壁的调节丝杆、沿调节丝杆的轴向滑移的滑动套以及驱动杆,调节丝杆的轴向平行于连接套管的径向,滑动套螺纹连接于调节丝杆,驱动杆设置有两根,其中一根驱动杆的一端铰接于滑动套且另一端铰接于第一隔板,另外一根驱动杆的一端铰接于滑动套且另一端铰接于第二隔板。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节丝杆转动,带动滑动套沿调节丝杆的轴向进行滑动,通过驱动杆带动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同时朝相互靠近或者远离方向滑移。
13.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驱动调节丝杆转动的调节手轮,调节手轮的直径大于调节丝杆的直径,调节手轮位于连接套管的外部。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调节手轮,增大调节丝杆的扭矩,从而使得工作人员更加省力。
15.优选的,所述调节丝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套管外部的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横截面呈多边形设置,所述调节手轮设置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开设有插接槽,所述插接槽适配于插接柱。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插接柱和插接槽,实现调节丝杆和调节手轮的可拆卸连接,当需要对调节丝杆转动时,将调节手轮上的插接槽对准插接柱,并使得插接柱插设于插接槽内,同时转动调节手轮,进而实现调节丝杆转动。
17.优选的,所述上桩体、下桩体的外壁均开设有限位孔,所述上连接腔、下连接腔的侧壁均贯穿开设有螺纹孔,所述固定件为螺纹连接于螺纹孔的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端部插设于限位孔。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限位孔和螺纹孔的位置相对应时,通过旋紧固定螺栓使得固定螺栓的端部插设于限位孔内,实现连接套管、上桩体和下桩体的固定连接。
19.优选的,所述固定螺栓设置有多个且绕连接套管的轴线分布。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加固定螺栓的数目,使得连接套管与上桩体、下桩体的连接更牢固。
21.优选的,所述上桩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上抗拔板,下桩体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下抗拔板,上抗拔板和下抗拔板之间穿设有拉紧丝杆,拉紧丝杆端部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限位螺母抵接于上抗拔板和下抗拔板。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上抗拔板和下抗拔板,为拉紧丝杆提供安装载体,通过限位螺母进行锁固,从而使上桩体与下桩体连接更牢固,进一步提高上桩体和下桩体的连接稳定性。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24.1、先将下桩体放至指定位置,再将连接套管套设于下桩体的上部,使得第二隔板抵接于下桩体的上端面,通过固定件对连接套管和下桩体进行锁固,接着将上桩体的下部插设于连接套管的上连接腔内,使得上桩体的下端面抵接于第一隔板的上端面,再通过固定件对连接套管和上桩体进行锁固,使得上桩体、下桩体和连接套管固定呈一整体,提高上桩体和下桩体的连接强度;
25.2、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滑动式装配,工作人员通过调节机构调节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滑移位置,从而调节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间距,进而调节上连接腔和下连接腔的空间深度,便于插设不同长度的桩体;
26.3、设置有上抗拔板和下抗拔板,为拉紧丝杆提供安装载体,通过限位螺母进行锁固,从而使上桩体与下桩体连接更牢固,进一步提高上桩体和下桩体的连接稳定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一种抗拔桩接桩连接节点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8.图2是上桩体、下桩体和连接套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29.图3是连接套管和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上桩体;11、上抗拔板;2、下桩体;21、下抗拔板;3、连接套管;31、第一隔板;32、第二隔板;33、上连接腔;34、调节腔;35、下连接腔;36、螺纹孔;4、固定螺栓;41、限位孔;5、拉紧丝杆;51、限位螺母;6、调节机构;61、调节丝杆;611、插接柱;62、滑动套;63、驱动杆;64、调节手轮;641、安装部;642、插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31.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2.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抗拔桩接桩连接节点,参照图1,包括上桩体1、下桩体2以及连接套管3,本实施例中,上桩体1和下桩体2均为圆柱体状的混凝土桩,上桩体1、下桩体2和连接套管3的轴线均呈竖向设置。
33.参照图1、图2,连接套管3内设置有将其内腔依次分为上连接腔33、调节腔34和下连接腔35的第一隔板31和第二隔板32,第一隔板31位于第二隔板32的上方。上桩体1插接于上连接腔33,下桩体2插接于下连接腔35,连接套管3设置有限制上桩体1、下桩体2滑移的固定件。上桩体1的下部外壁、下桩体2的上部外壁均开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限位孔41,以上桩体1为例,限位孔41设置有多个且绕上桩体1的轴线分布。上连接腔33、下连接腔35的侧壁均贯穿开设有沿连接套管3的径向延伸的螺纹孔36,固定件为螺纹连接于螺纹孔36的固定螺栓4,固定螺栓4的端部插设于限位孔41,固定螺栓4相对应设置有多个且绕连接套管3的轴线分布。
34.参照图2、图3,第一隔板31沿连接套管3的轴向滑移连接于连接套管3内壁,第二隔板32沿连接套管3的轴向滑移连接于连接套管3的内壁。连接套管3设置有调节第一隔板31、第二隔板32滑移位置的调节机构6,调节机构6包括调节丝杆61、滑动套62、驱动杆63以及调节手轮64,调节丝杆61转动连接于调节腔34侧壁,调节丝杆61的轴线方向平行于连接套管3的径向。调节丝杆61具有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的螺纹方向相反,滑动套62设置有两个且分别对应螺纹套设于调节丝杆61的第一螺纹段和第二螺纹段。每个滑动套62上设置有两根驱动杆63,其中一根驱动杆63的一端铰接于滑动套62且另一端铰接于第一隔板31,另外一根驱动杆63的一端铰接于滑动套62且另一端铰接于第二隔板32。
35.参照图3,调节手轮64的直径大于调节丝杆61的直径,调节丝杆6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套管3外部的插接柱611,插接柱611的横截面呈多边形设置,本实施例中,插接柱611的横截面呈四边形设置。调节手轮64设置有安装部641,安装部641开设有插接槽642,插接槽642适配于插接柱611。当需要对调节丝杆61转动时,将调节手轮64上的插接槽642对准插接柱611,并使得插接柱611插设于插接槽642内,同时转动调节手轮64,进而实现调节
丝杆61转动。
36.参照图1,上桩体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套管3上方的上抗拔板11,上抗拔板11设置有多个且绕上桩体1的轴线分布。下桩体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位于连接套管3下方的下抗拔板21,下抗拔板21设置有多个且绕下桩体2的轴线分布。上抗拔板11和下抗拔板21一一对应,上抗拔板11和下抗拔板21之间穿设有拉紧丝杆5,拉紧丝杆5两端部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母51,限位螺母51分别抵接于上抗拔板11的上端面和下抗拔板21的下端面。
37.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抗拔桩接桩连接节点的实施原理为:先将下桩体2放至指定位置,再将连接套管3套设于下桩体2的上部,使得下桩体2插设于下连接腔35内,且第二隔板32抵接于下桩体2的上端面,通过固定螺栓4对连接套管3和下桩体2进行锁固,接着将上桩体1的下部插设于连接套管3的上连接腔33内,使得上桩体1插设于上连接腔33内且上桩体1的下端面抵接于第一隔板31的上端面,再通过固定螺栓4对连接套管3和上桩体1进行锁固,最后通过拉紧丝杆5和限位螺母51对上抗拔板11和下抗拔板21进行锁固,使得上桩体1、下桩体2和连接套管3固定呈一整体,提高上桩体1和下桩体2的连接强度。
38.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