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土木工程用边坡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5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土木工程用边坡加固结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木工程用边坡加固结构。


背景技术:

2.土木工程是指建设各种土地工程的技术总称,涉及到材料学、测绘学和力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道路两侧或者堤坝位置,通常需要对其加固,防止发生滑坡情况或者碎石滚落情况,因而通常需要使用到一些加固结构。
3.然而现有的土木工程用边坡加固结构存在以下问题:
4.通常采用混凝土浇筑方格或者覆盖防护网的方式进行加固处理,混凝土浇筑方格的方式存在干燥周期长,未干燥期间易变形,而采用防护网进行加固的方式则只能够对落石进行有效防护,无法对雨水冲刷的泥沙进行阻拦。
5.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土木工程用边坡加固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边坡加固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混凝土浇筑方格的方式存在干燥周期长,未干燥期间易变形,而采用防护网进行加固的方式则只能够对落石进行有效防护,无法对雨水冲刷的泥沙进行阻拦的问题。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用边坡加固结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侧安装有网格板,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栓和定位插杆,所述框体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上开设有定位穿孔,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对接槽,且安装板的两端开设有拼接槽,所述对接槽以及拼接槽的内侧均设置有组装杆,且组装杆分别通过对接槽以及拼接槽与安装板相互连接,所述框体的表面覆盖有防护网,且防护网通过限位栓与框体相互连接。
8.优选的,所述网格板嵌套固定安装在框体的内侧,且网格板的上表面低于框体的上表面。
9.优选的,所述限位栓和定位插杆均分别对称焊接在框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防护网上的网孔嵌套扣紧在限位栓的外侧。
10.优选的,所述安装板关于框体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定位穿孔在安装板上等间距分布。
11.优选的,所述对接槽为“t”字型结构,且“t”字型结构的对接槽与组装杆的两端相互契合。
12.优选的,所述拼接槽为横向的“一”字型结构,且拼接槽与组装杆的中端部位相互吻合。
13.优选的,所述组装杆为“工”字型结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土木工程用边坡加固结构,
15.1、方便快速安装,使用便捷,只需将框体置于边坡通过定位插杆进行固定,从而能
够利用框体和网格板的配合对雨水冲刷的泥沙进行拦截,而防护网则能够对石块进行拦截,避免石块滚落;
16.2、框体之间能够通过对接槽、拼接槽以及组装杆之间的配合进行拼接组装,框体从而能够根据具体的防护加固面积进行拼装使用,能够有效针对不同的边坡面积进行灵活使用,避免出现边坡防护遗漏。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整体仰视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框体和安装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框体和安装板背面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22.图中:1、框体;2、网格板;3、限位栓;4、安装板;5、定位穿孔;6、对接槽;7、拼接槽;8、定位插杆;9、组装杆;10、防护网。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土木工程用边坡加固结构,包括框体1,框体1的内侧安装有网格板2,网格板2嵌套固定安装在框体1的内侧,且网格板2的上表面低于框体1的上表面,方便后续在框体1 和网格板2形成的空间内种植草皮绿植,提升土壤的稳定性,避免雨水冲刷下泥沙滑坡;
25.框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栓3和定位插杆8,限位栓 3和定位插杆8均分别对称焊接在框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防护网10上的网孔嵌套扣紧在限位栓3的外侧,方便框体1通过定位插杆8安装在边坡上,有利于防护网10通过限位栓3扣紧在框体1上进行安装,从而方便对边坡进行防护,框体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且安装板4上开设有定位穿孔5,安装板4关于框体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定位穿孔5在安装板4上等间距分布,方便后续使用木桩穿过定位穿孔5对框体1进行辅助固定,提升框体1的安装稳定性,防止框体1发生位移情况;
26.安装板4的表面开设有对接槽6,且安装板4的两端开设有拼接槽7,对接槽6以及拼接槽7的内侧均设置有组装杆9,且组装杆9分别通过对接槽6 以及拼接槽7与安装板4相互连接,对接槽6为“t”字型结构,且“t”字型结构的对接槽6与组装杆9的两端相互契合,方便组装杆9的两端卡入对接槽6内进行稳定安装,拼接槽7为横向的“一”字型结构,且拼接槽7与组装杆9的中端部位相互吻合,方便组装杆9的中端卡入拼接槽7内,有利于后续框体1之间进行拼接工作,组装杆9为“工”字型结构,提升了组装杆9与对接槽6和拼接槽7之间进行连接的稳定性,避免组装杆9轻易发生脱落,框体1的表面覆盖有防护网10,且防护网10通过限位栓3与框体1相互连接。
27.工作原理:在使用该土木工程用边坡加固结构时,首先如图1-3所示,将框体1通过定位插杆8安插固定在边坡上,当框体1通过定位插杆8完成铺设安装之后,相关人员仍认为安装不够稳定时,可就地取材使用木桩或者杆状物体穿过定位穿孔5对框体1进行进一步固定,当框体1完成安装之后,根据图2以及图5所示,将防护网10覆盖在框体1上,然后将防护网10上的网孔扣紧在框体1表面的限位栓3上,防护网10方便对碎石进行阻拦,而框体1和网格板2形成的空间则能够对泥沙进行拦截,避免滑坡,同时还能够在框体1和网格板2形成的空间内种植绿植提升泥沙的稳定性;
28.如图1-5所示,当需要根据边坡的防护面积对框体1进行拼接使用时,只需将多个框体1之间按照前后左右紧贴摆放好(如图1所示),然后将组装杆9分别卡入两个相邻的安装板4上的对接槽6和拼接槽7内(如图1所示),此时的框体1之间便完成了拼装使用,能够对不同面积的边坡进行防护使用。
29.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土木工程用边坡加固结构,包括框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体(1)的内侧安装有网格板(2),所述框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栓(3)和定位插杆(8),所述框体(1)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且安装板(4)上开设有定位穿孔(5),所述安装板(4)的表面开设有对接槽(6),且安装板(4)的两端开设有拼接槽(7),所述对接槽(6)以及拼接槽(7)的内侧均设置有组装杆(9),且组装杆(9)分别通过对接槽(6)以及拼接槽(7)与安装板(4)相互连接,所述框体(1)的表面覆盖有防护网(10),且防护网(10)通过限位栓(3)与框体(1)相互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板(2)嵌套固定安装在框体(1)的内侧,且网格板(2)的上表面低于框体(1)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栓(3)和定位插杆(8)均分别对称焊接在框体(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且防护网(10)上的网孔嵌套扣紧在限位栓(3)的外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4)关于框体(1)的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定位穿孔(5)在安装板(4)上等间距分布。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槽(6)为“t”字型结构,且“t”字型结构的对接槽(6)与组装杆(9)的两端相互契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拼接槽(7)为横向的“一”字型结构,且拼接槽(7)与组装杆(9)的中端部位相互吻合。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木工程用边坡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杆(9)为“工”字型结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用边坡加固结构,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的内侧安装有网格板,所述框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栓和定位插杆,所述框体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上开设有定位穿孔,所述安装板的表面开设有对接槽,且安装板的两端开设有拼接槽,所述对接槽以及拼接槽的内侧均设置有组装杆,且组装杆分别通过对接槽以及拼接槽与安装板相互连接,所述框体的表面覆盖有防护网,且防护网通过限位栓与框体相互连接。该土木工程用边坡加固结构,方便快速安装,使用便捷,只需将框体置于边坡通过定位插杆进行固定,从而能够利用框体和网格板的配合对雨水冲刷的泥沙进行拦截,而防护网则能够对石块进行拦截,避免石块滚落。避免石块滚落。避免石块滚落。


技术研发人员:胡明华 顾连胜 何春锋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华理工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1.08.19
技术公布日:2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