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屋顶雨水收集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雨水收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屋顶雨水收集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人们愈发重视雨水的收集与利用,众多城市开始推广“海绵城市”理念,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徙。
3.坡屋顶又叫斜屋顶,是指排水坡度一般大于3%的屋顶,坡屋顶因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在建筑上得到广泛应用,同时坡屋顶也是绝佳的雨水收集器,落到坡屋顶的雨水最终都沿雨檐流下。
4.然而,由于空气中含有一定量的酸性气体、汽车尾气和pm2.5颗粒,致使初期雨水(指10mm厚已形成地表径流的降水)溶解了一定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颗粒物,屋顶上飘落的尘土泥沙、落叶、塑料等杂质再经初期雨水冲刷,致使由屋顶收集的初期雨水污染程度甚至高过城市污水,这给后期的雨水净化带来极大困难,使得净化层使用寿命短,净化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屋顶雨水收集处理装置,以解决初期雨水污染程度高,由屋顶收集的雨水后期净化时净化层使用寿命短,净化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屋顶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包括集雨槽、初雨池和预处理罐;集雨槽底端分别通过管路与初雨池顶端和预处理罐顶端连通,集雨槽与初雨池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电动阀,集雨槽与预处理罐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电动阀,初雨池上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预处理罐上部设有粗滤网,粗滤网斜截于预处理罐内部,预处理罐通过底部开设的预处理出水口与净化装置连通,预处理出水口设有细滤网。
7.进一步的,初雨池底端设有初雨排放口,初雨排放口上设有阀门。
8.进一步的,预处理罐侧壁上设有与其连通的暂存室,暂存室沿粗滤网的坡向方向设置,暂存室底壁与粗滤网底端齐平,暂存室顶端设有上盖。
9.进一步的,暂存室上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粗滤网下方设有疏堵水管,疏堵水管一端连接高压喷头,高压喷头沿粗滤网坡向设置并朝向暂存室,疏堵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预处理罐外部连接自来水管,疏堵水管上设有疏堵电动阀。
10.进一步的,暂存室上设有溢流管,溢流管进水口设置在第二液位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上方。
11.进一步的,预处理罐为圆柱形的腔体,预处理罐内部的底端设有水平转动的搅拌翅,预处理罐侧壁底端设有可拆卸连接的集砂盒,集砂盒与预处理罐连通。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3.1、降雨初期,第一电动阀开启,第二电动阀关闭,使集雨槽收集的污染较重的初期
雨水完全流入初雨池,根据屋顶面积及初雨池底面积设定第一液位传感器的液位变送数值,设定当初雨池收集的雨水等于屋顶面积的10mm降雨量时,第一液位传感器发出控制信号使第一电动阀关闭,使第二电动阀开启,收集到的雨水开始依次通过预处理罐和净化装置,处理净化最终得到可利用的净水,初期雨水被单独收集,流入净化装置的雨水是水质非常好的部分,极大缓解了雨水后期净化的压力,使净化层使用寿命增高,净化成本降低;
14.2、粗滤网可以过滤进入预处理罐的大体积杂质,进一步降低后期雨水净化压力,大体积杂质沿粗滤网斜面冲入暂存室内,并可以通过上盖对大体积杂质进行清理,疏堵水管可防止粗滤网被落叶、塑料等大体积杂质堵塞,当粗滤网被堵塞后,水流淤积于粗滤网上方,逐渐升高的液位触发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二液位传感器发出控制信号使疏堵电动阀开启,高压喷头开始向粗滤网喷水,堵塞粗滤网的杂质被冲入暂存室后,雨水继续向后序装置流去,粗滤网上方淤积的雨水液位降低后第二液位传感器发出控制信号关闭疏堵电动阀,高压喷头停止喷水,疏堵过程自动控制;
15.3、细滤网可过滤进入预处理罐的大颗粒泥沙,大颗粒泥沙经搅拌翅的搅动,沿预处理罐内壁离心转动,转动至集砂盒处后进入并得到暂存,定期对集砂盒拆卸清理,进一步降低后期雨水净化压力。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集雨槽、2-第一电动阀、3-初雨池、31-第一液位传感器、32-初雨排放口、4-第二电动阀、5-预处理罐、6-粗滤网、7-暂存室、71-第二液位传感器、72-溢流管、8-疏堵水管、81-高压喷头、82-疏堵电动阀、9-细滤网、10-搅拌翅、11-集砂盒、12-第一净化池、13-第一净化层、14-生活水出口、15-水泵、16-第二净化池、17、第二净化层、18-饮用水出口、19-屋顶。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中示出的具体实施例来描述本实用新型。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19.本实用新型所提到的连接分为固定连接和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连接即为不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折边连接、铆钉连接、粘结连接和焊接连接等常规固定连接方式,所述可拆卸连接包括但不限于螺栓连接、卡扣连接、销钉连接和铰链连接等常规拆卸方式,未明确限定具体连接方式时,默认可在现有连接方式中找到至少一种连接方式实现该功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择。例如:固定连接选择焊接连接,可拆卸连接选择螺栓连接。
20.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21.如图所示,一种屋顶雨水收集处理装置,包括集雨槽1、初雨池3和预处理罐5;集雨槽1承接屋顶19的房檐,集雨槽1底端分别通过管路与初雨池3顶端和预处理罐5顶端连通,
集雨槽1与初雨池3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一电动阀2,集雨槽1与预处理罐5之间的管路上设有第二电动阀4,初雨池3上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31,预处理罐5上部设有粗滤网6,粗滤网6斜截于预处理罐5内部,预处理罐5通过底部开设的预处理出水口与净化装置连通,预处理出水口设有细滤网9;净化装置包括第一净化池12和第二净化池16,预处理罐5底端与第一净化池12顶端连通,第一净化池12底端与第二净化池16通过管路连通,第一净化池12与第二净化池16之间的管路上设有水泵15,第一净化池12中部设有第一净化层13,第一净化层13由上至下依次由鹅卵石层、石英砂层和活性炭层组成,第一净化池13底端设有生活水出口14,第二净化池16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有第二净化层17,第二净化层17沿水流动方向依次由前pp棉层、前活性炭层、后pp棉层、ro膜层、后活性炭层组成,第二净化池的出水口是饮用水出口18。
22.初期雨水指10mm厚已形成地表径流的降水,降雨初期,第一电动阀2开启,第二电动阀4关闭,使集雨槽1收集的污染较重的初期雨水完全流入初雨池3,根据屋顶面积s及初雨池3底面积s设定第一液位传感器31的液位变送数值,设定当初雨池3收集的雨水等于屋顶面积的10mm降雨量时,第一液位传感器31发出控制信号使第一电动阀2关闭,使第二电动阀4开启,即第一液位传感器31的液位变送数值为第一电动阀2关闭,第二电动阀4开启后,集雨槽1收集到的雨水开始依次通过预处理罐5和净化装置,经过处理净化最终得到可利用的净水,初期雨水被单独收集,流入净化装置的雨水是水质非常好的部分,极大缓解了雨水后期净化的压力,使净化层使用寿命增高,净化成本降低,第一净化池12中部设有第一净化层13,第一净化层13由上至下依次由鹅卵石层、石英砂层和活性炭层组成,进入第一净化池12的雨水依靠重力通过第一净化层13,得到初步净化的雨水为可用于生活用水的清水,第二净化池16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有第二净化层17,第二净化层17沿水流动方向依次由前pp棉层、前活性炭层、后pp棉层、ro膜层、后活性炭层组成,第二净化池16将初步净化后的生活用水进一步净化,利用反渗透原理将水净化为可饮用水。
23.初雨池3底端设有初雨排放口32,初雨排放口32上设有阀门,可将初期雨水排入下水管道。
24.预处理罐5侧壁上设有与其连通的暂存室7,暂存室7沿粗滤网6的坡向方向设置,暂存室7底壁与粗滤网6底端齐平,暂存室7顶端设有上盖。
25.暂存室7上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71,粗滤网6下方设有疏堵水管8,疏堵水管8一端连接高压喷头81,高压喷头81朝向粗滤网6和暂存室7,疏堵水管8的另一端延伸至预处理罐5外部连接自来水管,疏堵水管8上设有疏堵电动阀82。
26.粗滤网6可以过滤进入预处理罐5的大体积杂质,进一步降低后期雨水净化压力,大体积杂质沿粗滤网6斜面冲入暂存室7内,并可以通过上盖对大体积杂质进行清理,疏堵水管8可防止粗滤网6被落叶、塑料等大体积杂质堵塞,当粗滤网6被堵塞后,水流淤积于粗滤网6上方,逐渐升高的液位触发第二液位传感器71,第二液位传感器71发出控制信号使疏堵电动阀82开启,高压喷头81开始向粗滤网6喷水,堵塞粗滤网6的杂质被冲入暂存室7后,雨水继续向后序装置流去,粗滤网6上方淤积的雨水液位降低后第二液位传感器71发出控制信号关闭疏堵电动阀82,高压喷头81停止喷水,疏堵过程自动控制;
27.暂存室7上设有溢流管72,溢流管72进水口设置在第二液位传感器71的敏感元件
上方,溢流管72用于溢流,防止水流满溢。
28.预处理罐5为圆柱形的腔体,预处理罐5内部的底端设有水平转动的搅拌翅10,搅拌翅10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预处理罐6侧壁底端设有可拆卸连接的集砂盒11,集砂盒11与预处理罐5连通。
29.细滤网9可过滤进入预处理罐5的大颗粒泥沙,大颗粒泥沙经搅拌翅10的搅动,沿预处理罐5内壁离心转动,并由于重力逐渐下落,转动至集砂盒11处后进入集砂盒11并得到暂存,定期对集砂盒11拆卸清理,进一步降低后期雨水净化压力。
30.以上实施例只是对本专利的示例性说明,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对其局部进行改变,只要没有超出本专利的精神实质,都在本专利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