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给排水工程 专利正文
市政道路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8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市政道路排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技术,具体是一种排水灵活、避免积水的市政道路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2.城市排水系统是处理和排除城市污水和雨水的工程设施系统,是城市公用设施的组成部分;城市排水系统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城市排水系统通常由排水管道和污水处理厂组成。在实行污水、雨水分流制的情况下,污水由排水管道收集,送至污水处理后,排入水体或回收利用;雨水径流由排水管道收集后,就近排入水体;现有的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在雨水排放时结构简单,在雨水较小时,没有异常情况;在雨水较大时,由于排水速度的问题,会造成路面发生积水,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过。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排水灵活、避免积水的市政道路排水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市政道路排水装置,包括下水管,下水管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的内部设置有浮力球,下水管与第一排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带有下水孔的隔板,下水管道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排水管,下水管内壁上靠近第二排水管上方处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上铰接有挡板,挡板的底部与隔板紧贴,挡板的中部铰接有连接杆,隔板上设置有与连接杆相适应的通孔,连接杆设置在隔板的通孔的内部,连接杆的底端与浮力球连接。
6.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7.①
在排水需求大时,第一排水管内部水排出缓慢,水位升高,通过浮力球浮起,带动连接杆支撑起挡板,启用第二排水管,排水灵活方便,排水效果得到提高,避免造成积水的情况。
8.②
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9.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0.图2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隔板的结构示意图。
11.图中:下水管1;过滤网2;隔板3;第一排水管4;浮力球5;限位板6;挡板7;连接杆8;第二排水管9。
12.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4.参见图1和图2,一种市政道路排水装置,包括下水管1,下水管1的上端开设有进口,下水管1的下端开设有出口,下水管1的进口处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2,阻挡树叶等大体
积物质,避免下水道发生堵塞,下水管1的下部连接有第一排水管4,第一排水管4的内部设置有浮力球5,下水管1与第一排水管4的连接处安装有带有下水孔的隔板3,下水管1道的侧面连接有第二排水管9,下水管1内壁上靠近第二排水管9上方处设置有限位板6,限位板6上铰接有挡板7,挡板7的底部与隔板3紧贴,挡板7的中部铰接有连接杆8,隔板3上开设有与连接杆8相适应的通孔,连接杆8活动安装在隔板3的通孔的内部,连接杆8的底端与浮力球5连接。
15.使用时,当水量过大,第一排水管4内水位上升,浮力球5上浮,通过连接杆8推动挡板7转动,打开第二排水管9,实现大排量的排放,当水量小时,隔板3与挡板7紧贴,关闭第二排水管9。
16.本实用新型在排水需求大时,第一排水管4内部水排出缓慢,水位升高,通过浮力球5浮起,带动连接杆8支撑起挡板7,启用第二排水管9,排水灵活方便,排水效果得到提高,避免造成积水的情况,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适用范围广泛。
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市政道路排水装置,包括下水管,下水管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排水管,其特征在于:第一排水管的内部设置有浮力球,下水管与第一排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带有下水孔的隔板,下水管道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排水管,下水管内壁上靠近第二排水管上方处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上铰接有挡板,挡板的底部与隔板紧贴,挡板的中部铰接有连接杆,隔板上设置有与连接杆相适应的通孔,连接杆设置在隔板的通孔的内部,连接杆的底端与浮力球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技术,具体是一种排水灵活、避免积水的市政道路排水装置。包括下水管,下水管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排水管,第一排水管的内部设置有浮力球,下水管与第一排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带有下水孔的隔板,下水管道的侧面设置有第二排水管,下水管内壁上靠近第二排水管上方处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上铰接有挡板,挡板的底部与隔板紧贴,挡板的中部铰接有连接杆,隔板上设置有与连接杆相适应的通孔,连接杆设置在隔板的通孔的内部,连接杆的底端与浮力球连接。本实用新型在排水需求大时,第一排水管内部水排出缓慢,水位升高,通过浮力球浮起,带动连接杆支撑起挡板,启用第二排水管,排水灵活方便,避免造成积水的情况。避免造成积水的情况。避免造成积水的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陈井益 朱凯 梁忠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二十二冶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9.15
技术公布日:2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