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涉及露天开采及生态修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露天开采生态减损方法。
背景技术:2.相对井工开采,露天开采具有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规模大的优势。因采用将资源上覆地层剥离后开采的方式,造成上覆含水层、隔水层及地表生态的颠覆性破坏。目前常用开采后排土场的自然修复、人工修复或综合修复的生态保护模式,这类方式改变了地表采前形态及景观格局,破坏原始地层层序,改变了生态所需的水资源循环,破坏了区域生态结构,对区域生态安全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3.本方案针对上文提出的问题和需求,提出一种露天开采生态减损方法,由于采取了如下技术特征而能够实现上述技术目的,并带来其他多项技术效果。
4.本发明提出一种露天开采生态减损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s10:获取采矿区的地质层信息、土壤信息和生态信息;
6.s20:根据前期的规划与工艺,对剥离表土和岩土层进行采排和分类存放,并降低土地压占;通过物流运输优化与调配实现地层的重构,使得重构含水层、隔水层性质与原始地层接近并与周边原始层位有效连接;
7.s30:在露天矿闭坑时将剩余外排岩土内排入矿坑,并依靠地势修建人工水库;
8.s40:在露天矿闭坑后对采矿区地貌、植被进行恢复,协同修建蓄水灌溉设置以提升区域生态稳定性。
9.另外,根据本发明的露天开采生态减损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技术特征:
10.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在所述步骤s20中,物流运输与调配实现地层的重构包括:外排时期和内外排联合实施时期;
11.其中,外排时期包括将剥离岩土外排至指定存储区域并且按照渗透性、隔水性和表土三类分区为外排渗透性强的堆放区、外排隔水性强的堆放区以及外排表土堆放区分别存放;
12.其中,内外排联合实施时期包括在矿坑内排作业台阶上增设随内排工作帮推进而移动的内排岩土周转场地,即内排渗透性强的堆放区和内排隔水性强的堆放区;外排作业时,新外排土不直接堆放在原场地,按照一定速度向远离工作帮方向移动,以实现先外排的岩土被及时消耗、后外排的岩土及时向前移动;内排作业时及时消耗先堆放的岩土,后运输过来的岩土堆放位置跟随内排作业帮推进而及时向前变换,以减少物料运输距离。
13.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内排渗透性强的堆放区和所述内排隔水性强的堆放区根据重构地层作业用土性质不同设置在不同排土作业台阶上。
14.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20中,重构隔水层之前还包括:获取采矿区隔水层抗压强度值,通过改变岩土粒径、添加辅料和压实工艺的参数获得重构隔水层的施工参
数,使其在满足抗压强度的同时保证重构的隔水层渗透系数小于0.001m/d。
15.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20中,重构含水层之前还包括:获取采矿区含水层抗压强度值和渗透系数,通过改变岩土粒径和压实工艺的参数获得重构含水层的施工参数,使其在满足抗压强度的同时保证重构的含水层渗透系数与原含水层渗透系数相近。
16.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20中,重构含水层和隔水层之前,还包括:以各层岩土碎胀系数、压实工艺的参数为基础,考虑自然沉降因素,计算出各隔水层和含水层在重构时的厚度参数。
17.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20中,重构含水层和隔水层之后且在重构表土层之前还包括:在距离表土层一定深度的位置施工一层隔水层。
18.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30中,依靠地势修建人工水库包括:按照地形分成至少两块建设,其中至少一块建设在地形高处,其中至少另一块建设在地形低处。
19.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在至少两个人工水库之间还建设有泄洪通道和排水系统,其中,泄洪通道用于将地形高处的人工水库泄到地形低处的人工水库;排水系统用于将地形低处的人工水库的水资源排到地形高处的人工水库。
20.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30中,在露天矿闭坑时构筑封闭隔水圈垫层,且所述封闭隔水圈垫层坡角度以铺设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为基础确定。
21.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实施本发明的最优实施例进行更加详尽的描述,以便能容易理解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文中将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进行简单介绍。其中,附图仅仅用于展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将本发明的全部实施例限制于此。
23.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露天开采生态减损方法的流程图;
24.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露天开采生态减损方法的开采流程图。
25.附图标记列表:
26.外排渗透性强的堆放区ws;
27.外排隔水性强的堆放区wg;
28.外排表土堆放区wb;
29.内排渗透性强的堆放区ns;
30.内排隔水性强的堆放区ng。
具体实施方式
31.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文中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代表相同部件。需要说明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2.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
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必然表示数量限制。“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33.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露天开采生态减损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34.s10:获取采矿区的地质层信息、土壤信息和生态信息;通过钻探、物探、遥感、人工现场调查等技术手段获取地质地层信息、土壤层信息及生态信息等;具体包括如下:
35.①
对矿区进行勘察与实验,获得矿区范围内的地层岩性、含隔水层渗透性、地表地形、表土层厚度等基础地质数据。
36.②
对岩土力学性质进行测试分析,获得岩石碎胀系数、残余膨胀系数、自然休止角等数据。
37.③
对矿区地下水进行观测,获得地下水水位、流向、水压等数据。
38.④
对土壤进行取样与实验,获得土壤含水性、理化性质、土壤有机质与微生物种类及丰度,“三水”转化信息。
39.⑤
对矿区及周边生态进行调查,获得植被盖度、丰度、物种多样性及种类等生态信息。
40.s20:根据前期的规划与工艺,对剥离表土和岩土层进行采排和分类存放,并降低土地压占;通过物流运输优化与调配实现地层的重构,使得重构含水层、隔水层性质与原始地层接近并与周边原始层位有效连接;具体地,物流运输优化与调配实现地层的重构包括:外排时期和内外排联合实施时期;
41.其中,外排时期包括将剥离岩土外排至指定存储区域并且按照渗透性、隔水性和表土三类分区为外排渗透性强的堆放区ws、外排隔水性强的堆放区wg以及外排表土堆放区wb分别存放;
42.需要指出的是,纯外排时期指的是露天矿在开采初期,矿坑内部不具备内排条件、所有剥离岩土都外排至指定存储区域的时期;岩土外排堆放按照渗透性强、隔水性强和表土三类分区存放。
43.外排渗透性强的堆放区ws、外排隔水性强的堆放区wg以及外排表土堆放区wb按照开采规划选址,使得所有外排岩土随着开采进行逐步被消耗;
44.外排渗透性强的堆放区ws、外排隔水性强的堆放区wg在堆排岩土前先将表土剥离并堆放至外排表土堆放区wb,避免该区域表土因岩土堆、取作业造成土壤理化性质退化;
45.需要通过物理、生物、化学等手段对外排表土堆放区wb堆放存储的表土进行进行养护,避免水土流失、功能退化。
46.勘探阶段采用钻孔取芯,通过渗透性试验获得各层位渗透参数,按照岩层的渗透参数将地层划分为隔水段和透水段,并以此为依据确定露天矿岩土剥离时各台阶高度,方便剥离时隔水性强和渗透性强的岩土进行分类运输与存放。
47.其中,内外排联合实施时期包括在矿坑内排作业台阶上增设随内排工作帮推进而移动的内排岩土周转场地,即内排渗透性强的堆放区ns和内排隔水性强的堆放区ng;外排作业时,新外排土不直接堆放在原场地,按照一定速度向远离工作帮方向移动,以实现先外排的岩土被及时消耗、后外排的岩土及时向前移动;内排作业时及时消耗先堆放的岩土,后运输过来的岩土堆放位置跟随内排作业帮推进而及时向前变换,以减少物料运输距离;
48.需要指出的是,内外排联合实施时期指的是露天矿开采中期,工作帮已经推进一定距离,矿坑具备内排条件的时期,该时期可以通过联合调运矿坑内外岩土资源实现基于地层重构的内排作业;
49.在实施过程中外排土场(或各个分类区域)有两种方案:方案一为传统的固定位置;方案二为流转外排土场,即外排土场随着旧岩土的消耗和新岩土的堆积实现移动。并且为了减少岩土运输车辆运输距离,在矿坑内排作业台阶上也设置了随内排工作帮不断推进而移动的内排岩土周转场地,按照岩土渗透性强、隔水性强将该场地分为两片区域(内排渗透性强的堆放区ns,内排隔水性强的堆放区ng)。内外排联合实施阶段剥离的表土运输至外排表土堆放区wb或者直接参与地表覆土作业。
50.流转外排土场移动方法如下:
51.流转外排土场(外排渗透性强的堆放区ws、外排隔水性强的堆放区wg以及外排表土堆放区三个区域)超前于工作帮一定距离布置(具体距离根据开采速度、剥离土量、地层重构需土量关系决定);开采过程中外排土场作为剥离岩土的存储与周转场地。新外排土不直接堆放在原场地,而是按照一定速度向远离工作帮的方向移动。以此做到先外排的岩土被及时消耗、后外排的岩土及时向前移动。临近露天矿闭坑时,按照接续规划有序将外排土场从工作帮前部地表移动至内排作业帮后部地表;
52.内排岩土周转场地移动方法如下:
53.内排岩土周转场地(内排渗透性强的堆放区ns和内排隔水性强的堆放区ng两个区域)布置在内排作业台阶的不同区域,以利于岩土的临时存放与及时消耗(其临时存储量由开采速度、内排作业速度决定)。内排作业取土时及时消耗先堆放的岩土,后运输过来的岩土堆放位置跟随内排作业帮推进而及时向前变换。以此减少物料运输距离。
54.值得说明的是,由于矿产资源被运走原有岩土量不足以完全弥补其开采形成的空间,考虑到随着时间延续重构地层会发生沉降,因此内排重构的地层厚度要厚于原始地层。
55.s30:在露天矿闭坑时将剩余外排岩土内排入矿坑,并依靠地势修建人工水库;
56.具体地,为了重构原始地层已经消耗了过多的岩土量,加上采出的煤炭资源,剩余岩土已经不足以填平采坑。此时在内排作业时依据地势人为将矿坑分为两片甚至多片区域,将剩余的外排岩土从每一片矿坑底部开始按照一定宽度和厚度逐圈逐层铺设,使各片矿坑形成坡面稳定的人工水库。
57.铺设完毕后采用工程手段对垫层进行加固和进一步隔水处理,至少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58.①
避免不同含水层水发生串通;
59.②
避免含水层水流入矿坑,造成地下水资源损失。
60.③
避免矿坑边坡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61.s40:在露天矿闭坑后对采矿区地貌、植被进行恢复,协同修建蓄水灌溉设置以提
升区域生态稳定性;该阶段指矿井闭坑后按照一定方法对矿区地貌、植被等进行恢复的时期。通过机械、人工或智能化措施实现地表原始地形的重塑及优化,使其水土保持效果更好,提升植物的抗逆性。
62.在步骤s30中形成的各个矿坑可以作为当地的人工水库。结合步骤s10中的地貌和生态调查,在此阶段对地貌进行优化重塑,使得日常降雨能够满足植被正常生长,同时多余的降雨又能及时汇入人工水库备用。
63.采用常规方法恢复矿区原有植被及群落。
64.依托人工水库修建灌溉工程,保证该区域植被生长的正常用水需求。
65.①
恢复植被时优先以当地物种为主,调整各种植物的组成,提高抗逆性。
66.②
按照当地物种对土壤理化性质、坡度、朝向的要求进行地貌修整,使得地貌更适合植被的生长。
67.③
地貌重塑时,最大程度使地表水流向为:高位水库
→
复垦养护区
→
低位水库。
68.从采前的地质生态条件摸底,开采过程中的近原始地层重构、含水层与隔水层的重建、近自然地形重塑、地表季节性储水区构建,至开采后的植被恢复与抗逆性提升等技术的系统减损与生态修复,构建资源开采与区域生态协调发展的系统性减损技术体系;实现露天开采系统性生态减损,避免片面治理与修复效果差或经济成本过高的问题,通过本方法降低露天开采对水、土、植被等生态要素的损伤程度,提升生态恢复效果,达到资源开发与区域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69.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所述内排渗透性强的堆放区ns和所述内排隔水性强的堆放区ng根据重构地层作业用土性质不同设置在不同排土作业台阶上,方便内排作业设备就近取土作业。
70.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20中,通过钻探勘察获得的各地下含水层水量与流向等信息,通过改变矿区边界含水层渗透性能减少开采期间矿坑的涌水量。
71.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20中,重构隔水层之前还包括:通过勘察阶段岩土力学性质试验获得隔水层抗压强度值,通过改变岩土粒径、添加辅料和压实工艺的参数获得重构隔水层的施工参数,使其在满足抗压强度的同时保证重构的隔水层渗透系数小于0.001m/d。
72.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20中,重构含水层之前还包括:通过勘察阶段岩土力学性质试验获得含水层抗压强度值和渗透系数,通过改变岩土粒径和压实工艺的参数获得重构含水层的施工参数,使其在满足抗压强度的同时保证重构的含水层渗透系数与原含水层渗透系数相近。
73.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20中,重构含水层和隔水层之前,还包括:以各层岩土碎胀系数、压实工艺的参数为基础,考虑自然沉降因素,计算出各隔水层和含水层在重构时的厚度参数,为施工提供依据,矿产资源(煤炭)的采出空间按照施工隔水层的标准来施工。
74.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20中,重构含水层和隔水层之后且在重构表土层之前还包括:在距离表土层一定深度的位置施工一层隔水层;在重构表土层时距离地表一定深度位置施工一层隔水层,以此当降雨时该隔水层可以通过阻挡水流下渗形成潜水,该潜水可以对地表植被进行水资源补充,提升生态稳定性。该深度由表土的毛细水导升能力、
渗透性、持水性等参数得出。
75.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20中,内排作业重构地层时为避免特殊降水天气情况下地层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在内排重构地层时构筑疏排水工程,及时将积水排到安全地点。
76.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30中,依靠地势修建人工水库包括:按照地形分成至少两块建设,其中至少一块建设在地形高处,其中至少另一块建设在地形低处。在地形较高和较低区域通过施工,构建地表储水区,实现降水丰沛季节储水和缺水季调用的功能,保障区域生态安全。低位水库用于在降雨期间蓄积雨水。通过排水泵将低位水库水资源调到高位水库中,日常通过自然水压或者泵排对该区域进行灌溉养护。
77.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在至少两个人工水库之间还建设有泄洪通道和排水系统,其中,泄洪通道用于将地形高处的人工水库泄到地形低处的人工水库;排水系统用于将地形低处的人工水库的水资源排到地形高处的人工水库,同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将水泄到附近河流中。以此确保极端天气时水库的安全运行。
78.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30中,在露天矿闭坑时构筑封闭隔水圈垫层,且所述封闭隔水圈垫层坡角度以铺设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为基础确定,保证封闭隔水圈垫层形成后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79.在本发明的一个示例中,在步骤s30中,闭坑时构筑的封闭隔水圈垫层渗透系数小于0.001m/d,采用注浆加固、锚网支护等手段增加封闭隔水圈垫层的强度。
80.以某采矿区为例说明一种露天开采生态减损方法,如图2所示,从采前的地质生态条件摸底,开采过程中的近原始地层重构、含水层与隔水层的重建、近自然地形重塑、地表季节性储水区构建,至开采后的植被恢复与抗逆性提升实现了资源开采与区域生态协调发展。
81.s10:通过钻探、物探、遥感、人工现场调查等技术手段获取地质地层信息、土壤层信息及生态信息等。
82.通过施工多个综合勘察钻孔,获得该露天矿矿区的岩层剖面;钻孔施工过程中通过水文地质试验得到不同层位渗透性参数、水位、水压等数据;对钻孔岩芯进行试验获得岩石碎胀系数、残余碎胀系数等参数。
83.通过土壤试验获得土壤含水性、理化性质、土壤有机质与微生物种类及丰度等生态信息。
84.对矿区及周边生态进行调查,获得植被盖度、丰度、物种多样性及种类等生态信息。
85.s20:纯外排时期和内外排联合实施时期;
86.纯外排时期将岩土剥离至指定外排土场。
87.该矿地势平坦,效益高,无论外排土场如何规划都涉及二次剥离问题,因此采用流转外排土场模式,减少煤炭资源压覆,提高企业效益。
88.以地层渗透性为依据,结合设备能力对剥离地层进行分层,将剥离岩土分为渗透性强、隔水性强和表土三类,并存放到指定外排土场。ws和wg堆放区域在堆排岩土前先将表土剥离并堆放至wb区域,通过物理、生物、化学等手段对wb区域堆放存储的表土进行进行养护,避免水土流失、功能退化。
89.内外排联合实施时期通过联合调运矿坑内外岩土资源实现基于地层重构的内排作业。
90.该矿总体长8km,宽1km,在长度方向将矿井分为8个区域,纯外排时期将
①
区剥离的岩土按照三种类型堆放在
②
区内。内外排联合实施时期在内排台阶上设置了两个内排岩土周转场地,一个用于周转渗透性强的岩土,一个用于周转隔水性强的岩土。内排作业取土时及时消耗先堆放的岩土,后运输过来的岩土堆放位置跟随内排作业帮推进而及时向前变换,减少了物料运输距离。按照采排接续,内排土场不能及时周转的岩土外排至流转外排土场。开采过程中外排土场作为剥离岩土的存储与周转场地。新外排土不直接堆放在原场地,而是按照一定速度向远离工作帮的方向移动。以此做到先外排的岩土被及时消耗、后外排的岩土及时向
⑧
区域方向移动。回采至
⑦
区域时及时将
⑧
区域地表的岩土内排入矿坑参与地层重构,此时新增的外排岩土堆放在
⑥
区域已经内排完毕的地表。回采
⑧
区域时将流转外排土场设置在
⑦
区域(具体流程见开采流程图)。
91.该矿西侧矿界范围外有一条河流经过,通过在该区域施工多个钻孔对有水力联系的含水层进行防渗改造,减少了矿坑的涌水量。
92.通过调整岩土粒径、添加辅料、压实工艺等方法,保证重构的隔水层在满足抗压强度的同时渗透系数小于0.001m/d。
93.通过调整岩土粒径、压实工艺等参数,保证重构的含水层在满足抗压强度的同时渗透系数与原含水层渗透系数相近。
94.结合岩土碎胀系数、压实工艺,考虑自然沉降因素,得出重构含水层厚度为原含水层厚度1.1倍,重构隔水层厚度为原隔水层厚度1.05倍,重构表土层厚度为原表土层厚度1.3倍,按照此参数重构各地层。煤层的采出空间按照隔水层标准施工。
95.在重构表土层时距离地表1.5m深度位置铺设一层厚度0.5米的黏土层作为隔水层,以此当降雨时该层可以通过阻挡水流下渗形成潜水。
96.在内排台阶施工临时储水设施和排水系统对矿坑水进行搜集和利用,避免地质灾害的同时实现了矿坑涌水的复用。
97.s30:露天矿闭坑时将剩余外排岩土内排入矿坑,并依靠地势修建人工水库。
98.在“内外排联合实施时期”为了重构原始地层已经消耗了过多的岩土量,加上采出的煤炭资源,剩余岩土已经不足以填平采坑。此时在内排作业时依据地势将矿坑分为南北两片区域(该矿地势为北高南低),将剩余的外排岩土从每一片矿坑底部开始按照一定宽度和厚度逐圈逐层铺设,使各片矿坑形成坡面稳定的人工凹坑。铺设完毕后采用工程手段对垫层进行加固和进一步隔水处理。
99.人工水库封闭隔水圈垫层坡度角以铺设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为基础确定,保证垫层形成后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100.构筑的封闭隔水圈垫层渗透系数小于0.001m/d,采用注浆加固、锚网支护等手段增加该垫层的强度。
101.低位水库用于在降雨期间蓄积雨水。通过排水泵将低位水库水资源调到高位水库中,日常通过自然水压或者泵排对该区域进行灌溉养护。
102.两个水库之间设有泄洪通道和排水系统,高位水库水可以直接泄到低位水库中,低位水库可以通过排水系统将水排到高位水库中,同时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将水泄到附近河
流中。以此确保极端天气时水库的安全运行。
103.s40:矿井闭坑后对矿区地貌、植被等进行恢复。
104.结合两个水库的标高,对矿区的地表高程进行重塑,修建灌溉工程,使得部分或全部区域在高位水库自流的状态下可以实现灌溉,其他区域通过泵排实现灌溉,提升了矿井闭坑后该区域生态恢复成效。
105.采用喷播的方法恢复矿区原有植被及群落。植被选择时以当地物种为主,调整各种植物的组成,提高抗逆性。
106.从采前的地质生态条件摸底,开采过程中的近原始地层重构、含水层与隔水层的重建、近自然地形重塑、地表季节性储水区构建,至开采后的植被恢复与抗逆性提升等技术的系统减损与生态修复,构建资源开采与区域生态协调发展的系统性减损技术体系。实现露天开采系统性生态减损,避免片面治理与修复效果差或经济成本过高的问题,通过本方法减损方法的应用,系统降低露天开采对水、土、植被等生态要素的损伤程度,提升生态恢复效果,达到资源开发与区域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07.根据本发明的一种露天开采生态减损方法,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08.①
该方法提供了两种外排土场模式,采用固定外排土场方案时在生产过程中按照规划逐步将外排土场岩土内排入矿坑,改变了传统固定外排土场直接搁置不管,减少了对原始地貌的影响,避免了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的产生。采用流转外排土场方案时,通过排土场的流转解放了被外排土场压覆的煤炭资源,提高了回采率。同时外排土采用流转模式管理,与露采接续有机结合,相对固定外排土场减少了车辆运行里程,提高了经济效益。
109.②
该方法外排土场和内排岩土周转场地岩土按功能进行分类存放,方便地层重构时不同性质岩土的调运。传统作业外排土场和内排土场岩土混杂堆放,不利于岩土分类使用,并且浪费了宝贵的表土资源。
110.③
该方法通过在内排作业中对岩土的有序排放,实现了矿坑地层的原位重构,闭坑后有助于含水层和隔水层的恢复,实现了地下水资源的原位保护。传统内排作业未进行含水层和隔水层重构,导致地下水流场混乱,不利于水资源保护。
111.④
露天矿闭坑后形成的高低位协同人工水库在雨季可以蓄积雨水,同时灌溉时可以通过自流或者泵排对复垦区进行灌溉养护,起到水资源调控的作用。为各种植物群落提供水资源保障,有利于后期矿区生态稳定性提升。传统露天矿闭坑后形成一个终采坑,没有与地形协同规划,不能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储存与调用。
112.⑤
该方法利用闭坑时的人工水库容积抵消了部分采出资源体积,使得内排重构的地层在厚度上最大程度接近原始地层。传统露采后在地貌上整个露天矿区为一个巨大的凹陷盆地,对原始地貌改变较大,尤其是露天矿边缘区域由于地形起伏较大,成为了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高发地点。
113.上文中参照优选的实施例详细描述了本发明所提出的露天开采生态减损方法的示范性实施方式,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的是,在不背离本发明理念的前提下,可以对上述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变型和改型,且可以对本发明提出的各种技术特征、结构进行多种组合,而不超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