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乐器声学 专利正文
防止声干扰等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防止声干扰等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用于防止声干扰或者改善音质(以下,称作防止声干扰等)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更详细而言,涉及配置于空间等的包含有声扩散体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


背景技术:

2.在例如音乐厅或音乐工作室等中,需要防止颤动回声、长路径回声(long

path echo)、声聚焦等声干扰。此外,有时根据例如音乐风格、音乐家的喜好来改善音质。为了防止这些声干扰或改善音质,作为单独地对多重反射的防止、声音的扩散等进行调整的方法,提出有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声扩散面板等各种声扩散体。在该声扩散面板中,设置有转动部分,使得能够变更面板的角度,由此在现场单独地对声音的吸收和反射方向进行调整。
3.现有技术文献
4.专利文献
5.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

30099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6.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7.鉴于上述的当前实际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仅通过设置于空间中就能够防止声干扰或改善音质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
8.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的特征在于,设置有声扩散体,并具有将该声扩散体设置于设施的设置部,所述声扩散体是将彼此为大致相似形或一致的多个声扩散用的单元以使彼此的朝向不同的方式接近配置并且将这些单元彼此接合和/或通过连结体接合而构成的。
10.根据该特征,例如如图2所示,将多个声扩散用的单元u(n)、u(n

1)接近配置,并且,使它们彼此的朝向不同。然后,将这些单元彼此接合和/或通过连结体接合而构成声扩散体,因此在声扩散体中,单元高效地密集,具有多个不同朝向的面。该声扩散体经由设置部而设置于设施。因此,例如如图1所示,即使将防止声干扰等装置o设置于空间的一部分,声音也会向周围散射反射,能够高效地防止声干扰或改善音质。
11.这里,所述防止声干扰等装置也可以具有包围所述声扩散体的一侧的第一框体作为所述设置部。根据上述结构,这些单元彼此接合和/或通过连结体接合而构成声扩散体,因此在构造上容易脆弱,但根据本结构,设置有包围声扩散体的一侧的第一框体作为所述设置部,因此能够稳定地设置于墙壁等处。
12.另外,也可以是,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所述防止声干扰等装置具有包围所述声扩散体的另一侧的第二框体,该第一框体、第二框体彼此连结,并且能够在该第一框体、第二框体中的一个框体所处一侧挂在墙壁上。根据该结构,第一框体能够例如挂在壁上,由于与其连结的第二框体包围声扩散体的另一侧,因此能够保护声扩散体不会因接触等而破损,
而且,由于中央开放,因此能够维持防止声干扰的效果。而且,通过上述两框体的的前表面和背面以及两框体之间开放,与声扩散体触碰后的声音也能够从两框体之间向周边扩散。
13.另一方面,框体也可以与上述不同地采用以下结构:具有包围所述声扩散体的周围的第三框体作为所述设置部,能够利用第三框体的下部而载置于设备,或者利用第三框体的上部而悬挂于设备。根据该结构,能够利用第三框体来保护声扩散体并且从第三框体的两侧获得防止声干扰效果。
14.另外,在设置框体的情况下,也可以是,所述框体呈包围所述声扩散体的周围的矩形,所述声扩散体具有将所述单元绕着基准轴呈漩涡状配置的第一单元组以及由绕着与所述基准轴不同的其他基准轴配置的单元构成的第二单元组,所述第二单元组配置于所述框体的矩形的角部。通过将第二单元组配置于矩形的框体的角部,能够提高第一单元组的漩涡状配置的防止声干扰效果。这里,也可以是,相邻配置有多个防止声干扰等装置,所述其他基准轴在相邻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中共用,在所述第二单元组中,单元绕着该其他基准轴呈漩涡状配置,所述第二单元组被相邻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分别分割而支承。
15.另外,所述第一单元组、所述第二单元组也可以彼此由不同的部件构成。如果是不同的部件,则也能够使用不同的树脂来制作。所述框体中的成为最前表面的框体也可以前后分割形成两部分,前方分割体的色彩与后方分割体的色彩不同,从正面可见的第二框体能够为例如木质状。
16.另一方面,也可以是,代替框体而具有设置于设备的设置台作为所述设置部,在该设置台的周部和上部配置有所述单元而构成所述声扩散体。根据该结构,由于在设置台的周部和上部配置有所述单元,因此只要放在地上,就能够针对房间的周围上下发挥防止声干扰效果,即使悬挂于天花板也是同样的。也可以从墙壁突出。
17.上述的所述声扩散体也可以利用3d打印机来制作。
18.在上述各结构中,也可以是,各所述单元在表面具有小面,各所述单元按照彼此的角度成为nα的方式配置,其中,n为自然数,通过这些小面之间或者包围所述空间的裸露表面与这些小面之间的反射而防止了声干扰,
19.φ=(1+sqrt(5))/2
20.α=360
°
*1/(1+φ)。
21.该结构例如在图1~10中示出,其效果在图11中示出。根据该结构,各单元配置为彼此的角度成为nα(n为自然数)。即,各单元之间的角度是由按照所谓黄金比例(1:φ)规定的角α(称为“黄金角”)的自然数n倍的角度nα规定的。关于基于该规定的角度,由于黄金角(黄金比例)的性质,即使反复旋转也不会出现相同的角度。因此,当将该装置设置于空间中时,多个小面不会成为平行等,能够有效地防止多重反射中的颤动回声等声干扰发生。
22.在该结构中,规定各所述单元彼此的角度的各单元彼此的旋转包含有世界坐标系中的各单元的公转和/或规定各单元的姿态的局部坐标系中的各单元的自转。
23.也可以是,各所述声扩散体中的各单元在世界坐标系中伴随着移位而反复生成,各单元之间的距离l、或者各单元与世界坐标系的基准轴或世界坐标系的原点之间的距离l是按照等倍、任意倍率或者nφ倍来规定的,其中,n为自然数。
24.特别是,通过将各单元之间的距离l或者各单元与基准轴等之间的距离l设为nφ倍,能够防止与各单元之间距离的规则性相伴的声干扰。另外,通过距离依次扩大,能够防
止各单元彼此的重叠等。
25.也可以是,各所述声扩散体中的各单元按照等倍、任意倍率、或者nφ倍扩大,其中,n为自然数。
26.伴随着上述距离的扩大,使各单元也扩大,由此也能够防止各单元彼此干涉,通过各单元按照nφ倍扩大,能够消除与各单元大小的规则性相伴的问题。
27.各所述单元能够设计为多面体或曲面体。在多面体的情况下,各多面体的各面成为起点,进而向多方向进行声散射。
28.在上述各结构中,也可以是,各所述单元具有如下的单元:绕着基准轴或与该基准轴平行的轴彼此相对旋转,相对于所述基准轴旋转配置在互不相同的角度,使得在构成所述单元的要素面中从该基准轴方向观察时的要素面的朝向互不相同。根据该结构,例如如图12所示,相对于作为基准轴的yw轴旋转配置在互不相同的角度,使得从基准轴方向观察时的要素面ce的朝向互不相同,因此沿着所述基准轴yw入射的声音旋转经由这些要素面而向基准轴的周围(例如具有xw、zw方向成分)进行散射反射。因此,只要上述设置部使上述基准轴定向于目标的声源侧,就能够高效地配置防止声干扰等装置。
29.发明效果
30.根据上述本发明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的特征,仅通过设置于空间的一部分,就能够高效地防止声干扰。
31.关于本发明的其他目的、结构以及效果,能够从以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项目得以明确。
附图说明
32.图1是示出设置于空间中的声扩散体的例子的立体图。
33.图2是示出声扩散体的一例的立体图。
34.图3是示出构成声扩散体的单元的配置例的俯视图(公转和自转每次为α,规模每次为前次的φ倍,以及距中心(世界坐标的原点ow)的距离l每次为前次的φ倍)。
35.图4是示出构成声扩散体的单元的配置的其他例子的俯视图(公转和自转每次为α,规模以及距中心(世界坐标的原点ow)的距离l每次相同)。
36.图5是示出构成声扩散体的单元的配置的其他例子的俯视图(公转每次为α,无自转,规模以及距中心(世界坐标的原点ow)的距离l每次相同)。
37.图6是示出构成声扩散体的单元的配置的其他例子的俯视图(公转每次为α,自转每次为2α,规模每次为前次的φ倍,以及距中心(世界坐标的原点ow)的距离l每次为前次的φ倍)。
38.图7是示出构成声扩散体的单元的配置的另一例的俯视图(无世界坐标系中的公转,自转每次为α,直线移动l每次相同,以及规模每次相同)。
39.图8是示出构成声扩散体的单元的配置的另一例的俯视图(无世界坐标系中的公转,自转每次为α,直线移动l每次为前次的φ倍,以及规模每次相同)。
40.图9示出了将图5的生长规则应用于在立体形状中存在多个生长中心点的状态下的各生长中心点的例子,(a)是示出各顶点为生长中心点的正二十面体的图,(b)是示出(a)的各顶点为生长中心点的声扩散体的图。
41.图10是示出构成声扩散体的单元的配置的其他例子的俯视图,(a)是不公转并且从中心轴到单元的局部坐标原点等的距离为零的情况,(b)是距中心轴的距离相同并且每次公转角α的情况,(c)是在(b)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距中心轴的距离为nφ倍的情况,(d)是在(a)的基础上各单元在所有局部坐标轴上每次旋转角α的情况。
42.图11a是示出设置有基于图2等的方法的声扩散体的房间和通常的房间的声扩散的差异的比较例,是设置有基于图2等的方法的声扩散体的房间的情况。
43.图11b是示出设置有基于图2等的方法的声扩散体的房间和通常的房间的声扩散的差异的比较例,是设置有基于通常方法的声扩散体的房间的情况。
44.图12a是示出对声扩散体仅设置有第一框体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的前方立体图。
45.图12b是示出对声扩散体仅设置有第一框体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的后方立体图。
46.图12c是示出对声扩散体仅设置有第一框体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中的与第一框体前表面嵌合的第一外框的立体图。
47.图13示出了对声扩散体设置有第一、第二框体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a)是前方立体图,(b)是后方立体图。
48.图14示出了对声扩散体设置有第一、第二框体并且具备第二单元组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其中,第二单元组包含有圆弧状的单元,(a)是前方立体图,(b)是后方立体图。
49.在图15中,(a)是在图13中使用的第二框体的背面侧的立体图,(b)是在图13、图14中共用的第一框体和声扩散体的正面侧的立体图,(c)是在图14中使用的第二框体的背面侧的立体图,图(d)是示出第二单元组的立体图。
50.图16a是图14的俯视图。
51.图16b是图14的主视图。
52.图16c是图14的右侧视图。
53.图16d是图14的左侧视图。
54.图16e是图14的仰视图。
55.图16f是图14的后视图。
56.图16g是图14的立体图。
57.图17a是用假想线示出了图14的声扩散体的俯视图。
58.图17b是用假想线示出了图14的声扩散体的主视图。
59.图17c是用假想线示出了图14的声扩散体的右侧视图。
60.图17d是用假想线示出了图14的声扩散体的左侧视图。
61.图17e是用假想线示出了图14的声扩散体的仰视图。
62.图17f是用假想线示出了图14的声扩散体的后视图。
63.图17g是用假想线示出了图14的声扩散体的立体图。
64.图18示出了将第二框体作为独立的部件来组合的例子,(a)是示出共用的第二框体的立体图,(b)是示出仅具备第一单元组的部件的立体图,(c)是示出设置有第一、第二单元组双方的部件的立体图。
65.图19是示出设置于广播室等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的立体图。
66.图20示出了在多面体顶点配置有扩散体单元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a)是例如放置在地上的状态的立体图,(b)是底面方向视图。
67.图21示出了能够插入于壁面等的孔中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a)是前方立体图,(b)是后方立体图。
68.图22示出了在中央部设置有前后贯通的安装器具贯通用的孔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a)是前方立体图,(b)是后方立体图。
69.图23示出了在背面设置有安装部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a)是前方立体图,(b)是后方立体图。
70.图24a示出了第二单元组的配置例,是将一个漩涡分割并配置在四个角的例子。
71.图24b示出了第二单元组的配置例,是在相邻的声障防止等装置之间分割漩涡的例子。
72.图24c示出了第二单元组的配置例,是在各角设置有基准轴并形成漩涡,利用一部分的例子。
73.图24d示出了第二单元组的配置例,是使漩涡的基准轴移位的例子。
具体实施方式
74.接下来,适当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
75.本发明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例如呈图1、2、9、10、12~22所示那样的形状,其设计原理在图3~8中示出,效果在图11中示出。
76.在图1中,多个防止声干扰等装置o(o1~o4)安装于柱p。图2放大示出了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o,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o具备包含有多个单元u的声扩散体d以及将该声扩散体d保持于一侧的框架f。在声扩散体d中,作为长方体的各单元u以世界坐标系的yw轴为基准轴公转。另外,比较某个单元un和前一个生成的单元u(n

1)可知,各单元u随着与基准轴等(包括基准轴yw和世界坐标原点ow双方)的距离扩大,各单元u的尺寸也扩大,并绕局部坐标的各轴自转。各单元u相互连结而构成上述声扩散体d,并固定于框架f。各单元u的表面是要素面ce、ce,将这些各单元u的要素面ce的集合称为小面cs。
77.各单元的接近程度根据防止声干扰等装置整体的大小而改变,考虑朝向周围的声散射效率来适当决定即可。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矩形的框架f,但框架的形状只要配合声扩散体来决定即可,除了矩形之外,也可以采用圆形、椭圆形、多边形等各种形状。另外,如果是纵横为统一尺寸的矩形、正三角形、正六边形等,则也能够像后述那样排列配置多个。
78.在图3~图6中,示出了采用了正八面体作为各单元u的例子。正八面体的其余两个顶点位于轴yw上的纸面前侧和里侧。省略示出这两个顶点与各图中示出的四个顶点之间的边。各单元ul的局部坐标系用xl,yl,zl来表示,局部坐标原点或单元生成点用gl来表示(单元u1为x1,y1,z1,g1)。
79.图3是示出构成声扩散体的单元u的配置例的俯视图。在该例中,是绕世界基准轴yw的公转及绕各单元基准轴yl的自转每次为α,各单元的规模每次扩大为前次的φ倍,以及各单元距中心的距离l每次扩大为前次的φ倍的例子。
80.在图4中,是绕世界基准轴yw的公转及绕各单元基准轴yl的自转每次为α,但各单元的规模相同,各单元距中心的距离l固定不扩大的例子。图5是从图4的状态去掉了绕各单元基准轴yl的自转的图。图6是在图3的状态下将绕各单元基准轴yl的自转设为2α的图。
81.比较这些各图可以理解,当各单元距中心的距离l扩大为φ倍时,能够防止在单元配置上单元相互干涉,当各单元的规模扩大为φ倍时,能够合理地对单元进行扩大配置。这些φ倍的扩大通过防止由尺寸彼此的比率引起的颤动回声等而有助于防止声干扰。
82.在不出现与声音的反射面平行的边这一点上,各α的公转及自转能够取得与上述图1~3中的说明相同的效果。而且,即使在图5那样没有自转的情况下,由于各单元的要素面ce出现的位置是由利用了黄金比例的角度α决定的,从它们的顶点生成相位差不同的反射声音,因此结果上也能够取得同样的效果。另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标注相同的标号。
83.在图7、8中,是各单元u为长方体,不进行公转而仅进行绕局部坐标轴的自转的例子。在两图中,各单元绕与世界基准轴zw平行的局部基准轴每次旋转α。在图7的例子中,各单元在yw轴方向上逐次移位距离l,在图8的例子中,各单元在yw轴方向上以距离l为基础逐次移位前一单元的移位距离的φ倍。从图8的例子可以看出,在两个单元重叠的情况下,只要结合制作两个单元即可,在上述所有例子中都相同。
84.图9示出了将图2的生长规则应用于在立体形状中存在多个生长中心点的状态下的各生长中心点的例子。图9的(a)示出了各顶点为生长中心点的正二十面体,图9的(b)示出了(a)的各顶点为生长中心点的声扩散体。从该例可以看出,各声扩散体的生长中心能够在任意位置设置有多个。
85.图10是示出构成声扩散体的单元的配置的其他例子的俯视图,在图中未记载轴,示出了长方体形状的单元按照上述规则在省略图示的zw轴方向上按照恒定间距进行直线移位并且单元的规模相同的例子。该图10的(a)~(c)均是绕着与zw轴平行的自转轴按照角α自转的情况,(a)是不公转并且从zw到各单元的局部坐标原点o1或单元生成点g的距离l为零的情况。该图10的(b)是从zw到o1等的距离l恒定并且按照角度α进行公转的情况。该图10的(c)是在(b)的基础上进一步地从zw到o1等的距离l扩大的情况。该图10的(d)是在(a)的基础上,各单元在所有局部坐标轴xl、yl、zl轴上每次旋转角α的情况。
86.通过比较图11a、11b,确认了本方法的效果。图11a示出了以下情形:将按照图1~10的方法设计的声扩散体配置于空间中,使多个小球从声扩散体的正面与声扩散体碰撞而进行反射。可以看到小球散射,声干扰被防止的情形。另一方面,图11b是使用由仅为平行的面的凹凸构成的声扩散体来进行相同试验的图。球被平行反射,能够预期到会发生颤动回声等声干扰。
87.上述防止声干扰等装置o除了使用模具的成型之外,也可以使用3d打印机、3d木工雕刻机等来直接制作。作为材料,例如,可以使用abs、asa、尼龙、丙烯酸、聚丙烯、聚碳酸酯、pla(聚乳酸)、以及在这些树脂中混入有碳纤维或玻璃纤维而得到的材料、石膏、以及金属材料、木材等。以下,例示了多个易于使用3d打印机等来制作的结构(当然,也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来制作)。
88.图12a~12c是图2的形态,将进一步详述。多个作为长方体的相似形的第一单元ua通过彼此错综复杂的连结以及形成为格子状的连结体s而连结,构成作为第一单元组g1的声扩散体d。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第一单元ua中的漩涡的外周部分利用立方体,漩涡的内周部分利用长方体,像以下图案所示那样组合不同形状的立方体。
89.各单元u(ua)通过上述的公转或自转,绕基准轴yw或绕与其平行的轴彼此相对旋
转,相对于基准轴yw旋转配置在相互不同的角度,使得在构成单元的要素面ce中从该基准轴yw方向观察时的要素面ce的朝向彼此不同,从而构成声扩散体d。另外,在该例中,从中央呈漩涡状配置,并且各单元u的尺寸也依次扩大。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记载也以各单元u相对于该基准轴yw采取相同配置为基础。从正面开放窗hf入射到声扩散体d的声音被上述结构和要素面ce散射。
90.图12c是构成第一框体f1的一部分的第一外框f1a,整体呈矩形,在对角的两处具有卡定部f14。另一方面,图12a、12b中的第一内框f1b构成第一框体f1的一部分,第一外框f1a嵌合于第一内框f1b的前方,并通过粘接等进行固定,第一框f1形成为框架f。第一外框f1a和第一内框f1b能够由不同材料或者相同材料但颜色不同的材料分别构成,例如,通过将第一外框f1a设定为木质风格的树脂和颜色,能够赋予像装饰框那样的外观设计效果。这些第一外框f1a和第一内框f1b的外形形状除了矩形之外,也可以采用上述的各种形态。
91.图13相对于图2、12的形态设置了第二框体f2和连结框fj作为框架f。由于上述声扩散体d由单元u错综复杂地构成,因此容易脆弱,因此,在正面侧设置有第二框体f2来保护声扩散体,使得不会被人等碰撞而损坏。另外,形成有侧面开放窗hs和背面开放窗hb,以使入射到声扩散体d的声音不仅在正面侧,也能够在上下侧面和背面进行反射、透射。
92.另外,当像上述那样呈漩涡状来配置单元u时,在上述框架f的四处角部形成有空间。在图14的例子中,在该角部设置有第二单元组g2,以提高防止声干扰效果。第二单元ub具有球状(圆弧状)的曲面,多个第二单元ub分别通过连结体s连结而构成第二单元组g2。第二单元组g2的公转轴是将与上述基准轴yw平行的轴设定在各角部附近,并绕着该轴按照上述的规则配置。在该图中,设置有四个腿部fs,图13~17也是同样的,也可以放置在地上。
93.图13、图14的实施方式能够通过对图15所示的各部件进行重构而分别构成。在使用了图15的(a)、(b)的部件e1、e2的情况下,通过将形成于第一框体f1的突起f11嵌合到形成于连接框fj的前端的嵌入孔f10中,完成图13的形态。另一方面,在使用图15的(b)、(c)、(d)的部件e2、e3、e4的情况下,将形成在对上述第二单元组g2进行支承的辅助框fs上的突起f13嵌合到形成于第二框体f2的嵌入孔f12中,将形成于第一框体f1的突起f11嵌合到形成于连接框fj的前端的嵌入孔f10中,由此完成图14的形态。另外,在各部件例如使用不同颜色的树脂,利用3d打印机等来形成的情况下,能够得到颜色组合的变化。
94.在图16中示出了图14的形态的六面图和立体图。另外,在图17中用虚线描绘了图16的声扩散体d,示出了上述框架的局部外观设计。通过互换虚线和实线进行理解,该图也包括仅表现声扩散体的部分外观设计。
95.在图18中示出了制作防止声干扰等装置o时的与上述不同的分割形成的例子。在该图18的(a)中,第二框体f2形成为部件e7,第二框体f2共用。在使用了图18的(b)的部件e8的情况下,通过将形成于连接框fj的突起f16嵌合到形成于第二框体f2的嵌入孔f15中,完成仅包含有第一单元ua作为声扩散体的形态。另一方面,在使用了图18(c)的部件e9的情况下,通过将形成于连接框fj的突起f17嵌合到形成于第二内框f2的嵌入孔f15中,完成除了第一单元ua之外还包含有第二单元ub作为声扩散体的形态。在该实施方式中也是,各部件e7~9分别利用3d打印机等来形成,通过仅部件e7例如形成为木质颜色,其他部件为不同的颜色,从而能够赋予装入装饰框那样的外观设计效果。
96.图19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o示出了将第三框体f3用作框架的情况。正面开放窗hf
侧和背面开放窗hb侧构成为声扩散体d的表露形态为大致近似的形状,发挥从双向防止声干扰的效果。例如,配置在人位于正面开放窗hf侧和背面开放窗hb侧双方那样的场所,除了利用框架f的下表面而配置在桌子或地上之外,也可以利用框架f的箭头q1所示的上表面或箭头q2所示的侧面上方(在两处以上)进行悬挂固定。
97.在图20所示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o中,以图9所示的多边形的顶点为生长起点,将上述基准轴yw呈放射状地分别配置,按照上述规则呈漩涡状地配置形状不同的第一~第三单元ua~uc。形成在设置台f4之上,例示了中央的基准轴yw。除了在桌子或地上使用设置台f4来载置之外,也可以将该设置台f4例如按照使轴xw、zw的面沿着壁面而定向于铅直方向的方式横向配置,并安装于墙壁。而且,例如,也可以是,以设置台f4的底为上地定向,以使轴xw、zw的面沿着天花板面的方式悬挂于天花板。
98.图21所示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o是使用向背侧突出的轴f5插入到形成于墙壁、地、天花板等的孔中而进行固定的。在图22所示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o中,除了螺栓b之外,也可以将钉子、螺钉等贯通于形成在安装框f6上的贯通孔f6a中而与图21的例子同样地进行固定。轴f5或贯通孔f6a沿着基准轴yw形成。
99.在图23所示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o中,使具有贯通孔f7c的安装部f7b从设置于声扩散体d的背侧的框部f7a的三处突出而形成安装框f7。在使用时,可以将绳子穿过安装部f7b的贯通孔f7c而悬挂于墙壁,或者在三处安装部f7b分别挂绳而从天花板平衡地悬挂。通过设置三处以上的安装部f7b来调整基准轴yw的朝向,从而能够更有效地防止声干扰。
100.最后,参照图24a~24d对上述第二单元组g2的配置例进行说明。另外,在各图中,对于标号g1、g2所示的单元组,仅示出了各单元呈漩涡状配置的配置轨迹,省略示出各单元。另外,在各例中,作为形成漩涡的中心的基准轴配置在垂直纸面方向上。图24a是将构成第二单元组g2的漩涡中的一个漩涡分割而配置于四角的例子。各第二单元小组g2a~d结合的话形成一个漩涡。图24b是在相邻的防止声干扰等装置之间分割漩涡的例子。排列配置有多个防止声干扰等装置o1~o4,在各边界部分配置有漩涡,将该漩涡在各边界部分分割而将各第二单元小组g2a~d分配给各个装置。在图24c中,在各角设置有基准轴而形成四个漩涡,将被划分在框架f内的部分作为各第二单元小组g2a~d而组入装置。也可以如图24d所示,使漩涡的基准轴沿着纸面方向移位。
101.上述各单元u除了多面体之外,也可以使用莫比乌斯带等曲面,也可以是板状。分别属于上述第一~第三单元的各单元除了可以是互不相同的形状之外,也可以是彼此相似的形状。优选为通过上述公转或自转来变更小面相对于声音散射方向的角度,但由于在各小面和角部产生声散射,因此各单元的形状与声音散射方向的关系性无关紧要。
102.上述黄金比例是贵金属比例的一个方式。因此,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使用黄金比例以外的其他贵金属比例那样的无数比及由该比规定的角来代替黄金比例及黄金角。
103.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分别组合实施,也可以使用nφ倍或任意倍率来代替上述φ倍。只要在尺寸或角度的任一个中使用上述nφ或nα,就能够防止声干扰。
104.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105.本发明例如能够用作设置于音乐厅、音乐教室、音乐工作室、dj室、体育馆、户外音乐设施等以防止声干扰或改善音质的装置及其设计方法。
106.标号说明
107.cs:小面;ce:要素面;d:声扩散体;f:框架;fs:腿部;g1:第一单元组;g2:第二单元组;g3:第三单元组;f1:第一框体;f1a:第一外框;f1b:第一内框;f2:第二框体;f3:第三框体;f4:设置台;f5:轴;f6:安装框;f6a:贯通孔;f7:安装框;f7a:框部;f7b:安装部;f7c:贯通孔;f9:卡定部;f10:嵌入孔;
108.f11:突起;f12:嵌入孔;f13:突起;f15:嵌入孔;f16:突起;f17:突起;fj:连结框;fs:辅助框;hf:正面开放窗;hb:背面开放窗;hs:侧面开放窗;p:柱;o:防止声干扰等装置;o、o1、o2...:纵向防止声干扰等装置;s:连结体;u、u0、1、2...:单元;ua:第一单元;ub:第二单元;uc:第三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