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木材加工 专利正文
一种节能环保用竹筒同比例切割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7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1.本发明涉及一种切割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用竹筒同比例切割装置。


背景技术:

2.由生活器具演变而来,流行于云南省思茅地区、西双版纳傣阿嘎族自治州和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等地,古称“熷”,指用竹筒为器皿,再经“烤”“烧”“蒸”“炖”等方法将食物致熟的烹调方法,竹筒也被制作成各种工艺品,笔筒、台历等,广为流行于市面上。
3.目前人们对竹筒进行等距切割通常是人工将竹筒放置在一个限位凹槽内,然后通过人工推动竹筒与限位板配合达到等距,最后通过人工手拿锯片对其进行切割,这样切割需要人工不断的进行推料,且需要人工对竹筒进行切割,费时费力且有被割伤的危险。
4.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可以自动对竹筒进行下料推进且不需要个对竹筒进行切割省时省力安全且高效的节能环保用竹筒同比例切割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为了克服需要人工不断的进行推料,且需要人工对竹筒进行切割,费时费力且有被割伤的危险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自动对竹筒进行下料推进且不需要个对竹筒进行切割省时省力安全且高效的节能环保用竹筒同比例切割装置。
6.(2)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这样一种节能环保用竹筒同比例切割装置,包括:底板,其上连接有支撑架;挡板,其连接在底板上;转杆,其转动式地连接在支撑架上;刀片,其连接在转杆上;驱动机构,其连接在底板上;切割机构,其连接在支撑架上。
7.优选地,驱动机构包括:气缸,其安装在底板上;套杆,其滑动式地连接在气缸上;第一弹簧,其连接在套杆与气缸伸缩杆之间。
8.优选地,切割机构包括:齿条,其连接在气缸伸缩上;全齿轮,其转动式地连接在支撑架上,全齿轮均与齿条配合;转轴,其转动式地连接在支撑架上,转轴与转杆传动连接;锥齿轮组,其连接在全齿轮与转轴之间。
9.优选地,还包括辅助机构,辅助机构包括:推杆,其连接在转杆上;第一楔形块,其滑动式地连接在支撑架上,第一楔形块与刀片配合;第二弹簧,其连接在第一楔形块与支撑架之间。
10.优选地,还包括下料机构,下料机构包括:下料框,其连接在底板上;推板,其滑动式地连接在下料框上;连接板,其连接在推板上;第三弹簧,其连接在连接板与下料框之间。
11.优选地,还包括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楔形板,其滑动式地连接在下料框上;第四弹簧,其连接在第一楔形板与下料框之间;第二楔形块,其连接在第一楔形板上;作用杆,其转动式地连接在齿条上;扭簧,其连接在作用杆与齿条之间;推块,其连接在作用杆
上,推块与齿条接触配合。
12.优选地,还包括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第二楔形板,其滑动式地连接在下料框上;第五弹簧,其连接在第二楔形板与下料框之间。
13.优选地,支撑架上部后侧设有下料口。
14.(3)有益效果1.通过驱动机构和切割机构的配合从而对竹筒进行推进切割。
15.2.通过辅助机构从而不需要人工对竹筒进行敲打使竹筒掉落下去,节省人力。
16.3.通过下料机构从而不需要人工将竹筒放置在支撑架上对竹筒进行切割,进一步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发明的第四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的第五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的第六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的第七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5.附图中的标记为:1

底板,2

支撑架,3

挡板,4

转杆,5

刀片,6

驱动机构,61

气缸,62

套杆,63

第一弹簧,7

切割机构,71

齿条,72

全齿轮,73

转轴,74

锥齿轮组,8

辅助机构,81

推杆,82

第一楔形块,83

第二弹簧,9

下料机构,91

下料框,92

推板,93

连接板,94

第三弹簧,10

传动机构,101

第一楔形板,102

第四弹簧,103

第二楔形块,104

作用杆,105

扭簧,106

推块,11

限位机构,111

第二楔形板,112

第五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27.实施例1一种节能环保用竹筒同比例切割装置,如图1

3所示,包括有底板1、支撑架2、挡板3、转杆4、刀片5、驱动机构6和切割机构7,底板1顶部前侧连接有支撑架2,底板1右侧前部连接有挡板3,支撑架2上部右侧转动式连接有转杆4,转杆4左侧上部连接有刀片5,底板1左部前侧连接有驱动机构6,支撑架2上部前侧连接有切割机构7。
28.驱动机构6包括有气缸61、套杆62和第一弹簧63,底板1左部前侧安装有气缸61,气缸61伸缩杆滑动式连接有套杆62,套杆62与气缸61伸缩杆之间连接有第一弹簧63。
29.切割机构7包括有齿条71、全齿轮72、转轴73和锥齿轮组74,气缸61伸缩杆连接有齿条71,支撑架2上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四个全齿轮72,四个全齿轮72均与齿条71配合,支撑架2上部前侧转动式连接有转轴73,转轴73与转杆4传动连接,四个全齿轮72与转轴73之间均连接有锥齿轮组74。
30.当需要对竹筒进行等距切割时,可以使用本设备,首先人工将竹筒放置在支撑架2
上,然后通过人工启动气缸61带动套杆62向右运动,套杆62向右运动推动竹筒向右运动,当竹筒向右运动与挡板3接触时,气缸61伸缩杆向右运动第一弹簧63被压缩,竹筒通过被压缩的第一弹簧63进行夹紧,当气缸61伸缩杆向右运动时,气缸61伸缩杆向右运动还带动齿条71向右运动,齿条71向右运动先带动最左侧的全齿轮72转动,最左侧的全齿轮72转动带动转轴73转动,转轴73转动带动转杆4转动,转杆4转动带动刀片5转动,刀片5转动从而对竹筒进行第一次切割,第一次切割完成后通过人工将切割完成的竹筒进行敲打,使切割完成的竹筒掉落下去,接着继续启动气缸61使齿条71向右运动带动左侧的第二个全齿轮72转动,左侧的全齿轮72转动带动转轴73转动,反复如此,当竹筒全部切割完成后,人工关闭气缸61。
31.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如图4和图5所示,还包括有辅助机构8,辅助机构8包括有推杆81、第一楔形块82和第二弹簧83,转杆4中部前侧连接有推杆81,支撑架2上部右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楔形块82,第一楔形块82与刀片5配合,第一楔形块82与支撑架2之间连接有第二弹簧83。
32.当转杆4转动时,转杆4转动带动推杆81转动,推杆81转动从而对加工完成的竹筒进行敲打,从而不需要人工对竹筒进行敲打使竹筒掉落下去,节省人力,当刀片5转动时,刀片5转动带动第一楔形块82向左运动,第一楔形块82向左运动第二弹簧83被压缩,当刀片5不与第一楔形块82接触时,第一楔形块82在被压缩的第二弹簧83作用下进行复位,通过设有第一楔形块82从而对刀片5进行限位,使刀片5更稳定。
33.实施例3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6所示,还包括有下料机构9,下料机构9包括有下料框91、推板92、连接板93和第三弹簧94,底板1顶部后侧连接有下料框91,下料框91内部后侧滑动式连接有推板92,推板92后侧连接有连接板93,连接板93与下料框91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94。
34.当需要对竹筒进行切割时,首先人工拉住连接板93,然后将竹筒放置在下料框91内,当需要对竹筒进行下料时,通过人工松开连接板93,使连接板93在第三弹簧94作用下向前运动,连接板93向前运动带动推板92向前运动,推板92向前运动从而将下料框91内的竹筒推至支撑架2上,从而不需要人工将竹筒放置在支撑架2上对竹筒进行切割,进一步节省人力,竹筒下料完成后,通过人工拉动连接板93向后运动进行复位。
35.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6和图7所示,还包括有传动机构10,传动机构10包括有第一楔形板101、第四弹簧102、第二楔形块103、作用杆104、扭簧105和推块106,下料框91下部后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一楔形板101,第一楔形板101与下料框91之间连接有第四弹簧102,第一楔形板101前部左侧连接有第二楔形块103,齿条71左侧后部转动式连接有作用杆104,作用杆104与齿条71之间连接有扭簧105,作用杆104上部右侧连接有推块106,推块106与齿条71接触配合。
36.当气缸61伸缩杆回收向左复位时,气缸61伸缩杆向左运动带动齿条71向左运动,齿条71向左运动带动作用杆104向左运动,作用杆104向左运动通过推块106带动第二楔形块103向下运动,第二楔形块103向下运动带动第一楔形板101向下运动,第一楔形板101向下运动第四弹簧102被拉伸,第一楔形板101向下运动从而对推板92取消限位,推板92在第
三弹簧94的作用下向前运动,从而不需要人工拉住连接板93对竹筒进行下料,进一步节省人力,当作用杆104不与第二楔形块103接触时,第一楔形板101在被拉伸的第四弹簧102作用下进行复位,当齿条71向右运动时,齿条71向右运动带动作用杆104向右运动,作用杆104向右运动与第二楔形块103接触进行转动,作用杆104转动扭簧105被压缩,当作用杆104不与第二楔形块103接触时,作用杆104在被压缩的扭簧105作用下进行复位。
37.在实施例2的基础之上,如图8所示,还包括有限位机构11,限位机构11包括有第二楔形板111和第五弹簧112,下料框91下部前侧滑动式连接有第二楔形板111,第二楔形板111与下料框91之间连接有第五弹簧112。
38.当对竹筒进行切割时,通过设有第二楔形板111从而对下料框91内的竹筒进行限位,使竹筒更稳定,不会影响正在加工的竹筒,提高了工作效率,当对竹筒进行下料时,竹筒向前运动带动第二楔形板111向下运动,第二楔形板111向下运动第五弹簧112被拉伸,当竹筒不与第二楔形板111接触时,第二楔形板111在被拉伸的第五弹簧112作用下进行复位。
3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