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发明属于降噪材料领域,涉及新型材料隔音降噪贴。
背景技术:2.现代公寓多为多梯多户,当各户在使用上下排水时就会产生噪音,从而相 互影响。特别是上下排水管道与卧室相邻时,排水产生的噪音会对卧室的静谧 性产生影响。排水噪音是由于管道中的水流流动时,与管道摩擦或者撞击而产 生。排水噪音可以通过管道壁传导入室内。针对上述问题,现在流行的解决方 法是对上下排水管道做隔音降噪处理,常用隔音降噪材料包括岩棉和橡塑保温 材料等,但上述两种材料在使用时都存在相应的问题。
3.岩棉的问题:岩棉不防潮,受潮的岩棉在受潮后,就会失去保温隔音效果。 岩棉的纤维不溶于水,所以如果被人体吸入肺部后,无法通过新陈代谢排出体 外,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极易以纤维为中心形成包块,甚至是癌变, 美、英等国早已禁止岩棉在室内使用。
4.橡塑保温材料的问题:采用橡塑保温管包裹下水管道,其效果优于岩棉。 但要达到良好的隔音效果,橡塑保温管厚度至少要达到3厘米。最关键的问题 在于橡塑保温管只能起到隔音降噪作用,当遇到水管渗漏时不能起到防水效果。
5.cn112228683a公开了一种环保的建筑内部隔音水管,包括内管和外管,所 述外管套接在内管的外侧,所述内管通过连接组件与外管连接,所述外管的内 侧固定连接有吸音板,所述外管的外侧镶嵌有多个呈等间距分布的环形加强筋, 所述外管的外侧贴合连接有密封层。本发明通过在内管的外侧设置有反射板, 反射板能够将通过空气传导的部分声音进行反射衰减消除,达到了初步消声的 效果,在外观的内侧设置有吸音板,吸音板能够将剩余通过空气传播的声音进 行吸收消除,在内管和外管之间设置有连接组件,连接组件上的弹性连接头和 连接弹簧在减震的作用下消除部分插板传播的声音。
技术实现要素: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新型材料隔音降噪贴,所述隔音降噪贴 具有优异的隔音效果,且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以及耐候性能,健康环保。
7.为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8.本发明提供新型材料隔音降噪贴,所述隔音降噪贴的组份包括:sebs、蜡 泥、有机树脂、不饱和酸乙烯共聚物、聚酯纤维、纳米铝镁以及助剂。
9.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隔音降噪贴的组份 包括:
[0010][0011]
其中,所述sebs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是16份、17份、18份、19份、20 份、21份、22份、23份或24份等,蜡泥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是3份、4份、5 份、6份或7份等,有机树脂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是32份、35份、38份、40 份、42份、45份或48份等,不饱和酸乙烯共聚物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是8.5份、 9份、9.5份、10份、10.5份、11份或11.5份等,聚酯纤维的质量百分含量可 以是3份、4份、5份、6份或7份等,纳米铝镁的质量百分含量可以是2.1份、 2.2份、2.3份、2.4份、2.5份、2.6份、2.7份、2.8份或2.9份等,助剂的质量 百分含量可以是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份、23份或24 份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上述各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 适用。
[0012]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隔音降噪贴的组份 包括:
[0013][0014]
本发明中,排水管隔音降噪贴通过有机树脂、不饱和酸乙烯聚合物以及聚 酯纤维的合理选择,使得本技术具备优异的隔音性能,而蜡泥与聚酯纤维的配 合使得本技术具备优异的防水性能以及耐候性能。
[0015]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有机树脂包括c5石油树脂以及改性松香 树脂。
[0016]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c5石油树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25份, 如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份、23份或24份等,但并不 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7]
优选地,所述改性松香树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5~25份,如16份、17份、18份、19份、20份、21份、22份、23份或24份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 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18]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不饱和酸乙烯共聚物包括乙烯醋酸乙烯 酯共聚物。
[0019]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助剂包括稳定剂、粘合剂以及胶黏剂。
[0020]
优选地,所述稳定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8份,如3份、4份、5份、6份 或7份等,3份、4份、5份、6份或7份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 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21]
优选地,所述粘合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0份,如5.5份、6份、6.5份、 7份、7.5份、8份、8.5份、9份或9.5份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 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22]
优选地,所述胶粘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0份,如5.5份、6份、6.5份、 7份、7.5份、8份、8.5份、9份或9.5份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 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23]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稳定剂包括磷酸氢二钠。
[0024]
优选地,所述粘合剂包括聚氨酯类粘合剂。
[0025]
优选地,所述胶粘剂包括氯乙烯。
[0026]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音降噪贴的组份还包括pet、铝箔以 及环烷油。
[0027]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pet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8份,如3份、 4份、5份、6份或7份等,3份、4份、5份、6份或7份等,但并不仅限于所 列举的数值,该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28]
优选地,所述铝箔的质量百分含量为2~3份,如2.1份、2.2份、2.3份、2.4 份、2.5份、2.6份、2.7份、2.8份或2.9份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 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29]
优选地,所述环烷油的质量百分含量为5~10份,如5.5份、6份、6.5份、 7份、7.5份、8份、8.5份、9份或9.5份等,但并不仅限于所列举的数值,该 数值范围内其他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003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31]
本技术提供新型材料隔音降噪贴,所述隔音降噪贴具有优异的隔音效果, 其降噪系数可达0.90以上,降噪等级达到i级,且具有优异的防水性能以及耐 候性能,健康环保。
具体实施方式
[0032]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 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0033]
实施例1
[0034]
本实施例提供新型材料隔音降噪贴,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隔音降噪贴 的组份包括:
[0035][0036][0037]
实施例2
[0038]
本实施例提供新型材料隔音降噪贴,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隔音降噪贴 的组份包括:
[0039][0040]
实施例3
[0041]
本实施例提供新型材料隔音降噪贴,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隔音降噪贴 的组
份包括:
[0042][0043][0044]
实施例4
[0045]
本实施例提供新型材料隔音降噪贴,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隔音降噪贴 的组份包括:
[0046][0047]
实施例5
[0048]
本实施例提供新型材料隔音降噪贴,按照质量百分含量计所述隔音降噪贴 的组份包括:
[0049][0050]
对比例1
[0051]
本对比例除了不添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的重量份为15份外,其余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52]
对比例2
[0053]
本对比例除了不添加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纤维 的质量份为15份外,其余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54]
对比例3
[0055]
本对比例除了不添加c5石油树脂,改性松香树脂的重量份为40份外,其 余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56]
对比例4
[0057]
本对比例除了不添加改性松香树脂,c5石油树脂的重量份为40份外,其余 条件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58]
对比例5
[0059]
本对比例除了不添加蜡泥,sebs的重量份为25份外,其余条件均与实施 例1相同。
[0060]
将所述降噪贴黏贴于pvc管材表面,采用gb/t 2792-2014进行剥离强度测 试;采用gb/t 16731-1997进行材料的吸声性能测试。耐水性的测试方法为将黏 贴好的降噪贴置于20℃水中浸泡24h,取出后进行剥离强度测试与浸泡前的剥 离强度测试结果进行比较得
到耐水性能结果。结果如表1所示。
[0061]
表1
[0062] 剥离强度/n
·
mm-2
降噪系数/nrc耐水性/%实施例12.290.9598.6实施例22.210.9198.2实施例32.330.9698.8实施例42.250.9298.3实施例52.280.9398.5对比例12.280.8298.5对比例22.290.8898.6对比例32.270.9198.4对比例42.280.9298.2对比例52.270.9494.7
[0063]
从表1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排水管道隔音降噪贴具有优异 的降噪性能、剥离性能以及防水性能。对比例1在未添加聚酯纤维,对比例2 在未添加不饱和酸乙烯共聚物的情况下,二者相比实施例1,其降噪性能均有所 下降。而对比例3和对比例4分别只使用了改性松香树脂以及c5树脂,同样使 二者的降噪性能略有下降。对比例5未使用蜡泥,使得其防水性能相比于实施 例1有所下降。
[0064]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 流程,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即不意味着本发明 必须依赖上述详细工艺设备和工艺流程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 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 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