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喷涂装置 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柔性线路板的纯胶膜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适用于柔性线路板的纯胶膜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柔性线路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柔性线路板的纯胶膜。


背景技术:

2.柔性电路板是用柔性的绝缘基材制成的印刷电路板。柔性电路提供优良的电性能,能满足更小型和更高密度安装的设计需要,也有助于减少组装工序和增强可靠性。柔性电路板是满足电子产品小型化和移动要求的惟一解决方法。可以自由弯曲、卷绕、折叠,可以承受数百万次的动态弯曲而不损坏导线,可依照空间布局要求任意安排,并在三维空间任意移动和伸缩,从而达到元器件装配和导线连接的一体化;柔性电路板可大大缩小电子产品的体积和重量,适用电子产品向高密度、小型化、高可靠方向发展的需要。柔性电路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纯胶膜,用于柔性电路板各层之间的粘连,后续利用常规的柔性电路板层压技术制造柔性电路板即可,而纯胶膜一般卷绕在缠绕轴上,膜与膜之间容易贴合在一起,不便于把纯胶膜从缠绕轴上取下来,不便于实际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柔性线路板的纯胶膜,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柔性电路板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纯胶膜,用于柔性电路板之间的粘连,而纯胶膜一般卷绕在缠绕轴上,膜与膜之间容易贴合在一起,不便于把纯胶膜从缠绕轴上取下来,不便于实际操作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5.一种适用于柔性线路板的纯胶膜,包括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所述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包括纯胶膜基层、第一胶粘合层、第二胶粘合层、第一离型膜本体和第二离型膜本体,所述第一胶粘合层和第二胶粘合层对称设置于纯胶膜基层的两侧,所述第一离型膜本体位于第一胶粘合层远离纯胶膜基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离型膜本体位于第二胶粘合层远离纯胶膜基层的一侧,所述第一离型膜本体和第二离型膜本体均包括离型膜基层、离型膜、抗静电层和防滑层,所述离型膜位于离型膜基层和抗静电层之间,所述防滑层位于抗静电层远离离型膜的一侧,所述第一离型膜本体和第二离型膜本体的一侧均设有撕膜。
6.优选的,所述离型膜基层位于离型膜靠近第一胶粘合层的一侧,所述第一离型膜本体和第二离型膜本体的厚度均为0.5毫米。
7.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撕膜在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上交错设置。
8.优选的,所述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上设有撕拉孔。
9.优选的,所述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上设有撕拉口。
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抗静电层和防滑层,减少膜与膜之间贴合在一起的可能,当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缠绕在缠绕轴上时,便于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从缠绕轴上取下来,便于实际操作,通过设置的撕拉孔,不需要使用外
部工具,即可使得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分割成若干段,方便实际操作,通过设置的撕拉口,进一步的便于分割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通过设置的撕膜,便于撕开第一离型膜本体和第二离型膜本体,进而使得柔性线路板各层之间粘合在一起,后续利用常规的柔性电路板层压技术制造柔性电路板即可。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离型膜本体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撕膜结构示意图。
14.图中:1、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2、纯胶膜基层;3、第一胶粘合层;4、第二胶粘合层;5、第一离型膜本体;6、第二离型膜本体;7、离型膜基层;8、离型膜;9、抗静电层;10、防滑层;11、撕膜;12、撕拉孔;13、撕拉口。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16.如图1

3所示,一种适用于柔性线路板的纯胶膜,包括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1,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1包括纯胶膜基层2、第一胶粘合层3、第二胶粘合层4、第一离型膜本体5和第二离型膜本体6,第一胶粘合层3和第二胶粘合层4对称设置于纯胶膜基层2的两侧,第一离型膜本体5位于第一胶粘合层3远离纯胶膜基层2的一侧,第二离型膜本体6位于第二胶粘合层4远离纯胶膜基层2的一侧,第一离型膜本体5和第二离型膜本体6均包括离型膜基层7、离型膜8、抗静电层9和防滑层10,离型膜8位于离型膜基层7和抗静电层9之间,防滑层10位于抗静电层9远离离型膜8的一侧,通过设置的抗静电层9和防滑层10,减少膜与膜之间贴合在一起的可能,当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1缠绕在缠绕轴上时,便于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1从缠绕轴上取下来,便于实际操作,第一离型膜本体5和第二离型膜本体6的一侧均设有撕膜11,进而便于撕开第一离型膜本体5和第二离型膜本体6;
17.在本实施例中,离型膜基层7位于离型膜8靠近第一胶粘合层3的一侧,第一离型膜本体5和第二离型膜本体6的厚度均为0.5毫米。
18.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撕膜11在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1上交错设置,通过设置的撕膜11,便于撕开第一离型膜本体5和第二离型膜本体6。
19.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1上设有撕拉孔12,通过设置的撕拉孔12,不需要使用外部工具,即可使得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1分割成若干段,方便实际操作。
20.在本实施例中,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1上设有撕拉口13,通过设置的撕拉口13,进一步的便于分割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1。
2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适用于柔性线路板的纯胶膜,在使用时,通过设置的抗静电层9和防滑层10,减少膜与膜之间贴合在一起的可能,当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1缠绕在缠绕轴上时,便于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1从缠绕轴上取下来,便于实际操作,通过设置的撕拉孔12,不需要使用外部工具,即可使得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1分割成若干段,方便实际操作,通过设置的撕拉口13,进一步的便于分割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1,通过设
置的撕膜11,便于撕开第一离型膜本体5和第二离型膜本体6,进而使得柔性线路板各层之间粘合在一起,后续利用常规的柔性电路板层压技术制造柔性电路板即可。
22.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前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适用于柔性线路板的纯胶膜,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1),所述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1)包括纯胶膜基层(2)、第一胶粘合层(3)、第二胶粘合层(4)、第一离型膜本体(5)和第二离型膜本体(6),所述第一胶粘合层(3)和第二胶粘合层(4)对称设置于纯胶膜基层(2)的两侧,所述第一离型膜本体(5)位于第一胶粘合层(3)远离纯胶膜基层(2)的一侧,所述第二离型膜本体(6)位于第二胶粘合层(4)远离纯胶膜基层(2)的一侧,所述第一离型膜本体(5)和第二离型膜本体(6)均包括离型膜基层(7)、离型膜(8)、抗静电层(9)和防滑层(10),所述离型膜(8)位于离型膜基层(7)和抗静电层(9)之间,所述防滑层(10)位于抗静电层(9)远离离型膜(8)的一侧,所述第一离型膜本体(5)和第二离型膜本体(6)的一侧均设有撕膜(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柔性线路板的纯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型膜基层(7)位于离型膜(8)靠近第一胶粘合层(3)的一侧,所述第一离型膜本体(5)和第二离型膜本体(6)的厚度均为0.5毫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柔性线路板的纯胶膜,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撕膜(11)在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1)上交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柔性线路板的纯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1)上设有撕拉孔(1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柔性线路板的纯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1)上设有撕拉口(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柔性线路板的纯胶膜,包括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所述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包括纯胶膜基层、第一胶粘合层、第二胶粘合层、第一离型膜本体和第二离型膜本体,所述第一胶粘合层和第二胶粘合层对称设置于纯胶膜基层的两侧,所述第一离型膜本体位于第一胶粘合层远离纯胶膜基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离型膜本体位于第二胶粘合层远离纯胶膜基层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柔性线路板的纯胶膜,属于柔性线路板技术领域,减少膜与膜之间贴合在一起的可能,便于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从缠绕轴上取下来,以及不需要使用外部工具,即可使得柔性线路板纯胶膜本体分割成若干段,提高了便利性。提高了便利性。提高了便利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怀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创新鸿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31
技术公布日:20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