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喷涂装置 专利正文
利用餐厨废弃物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改良建筑渣土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利用餐厨废弃物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改良建筑渣土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建筑渣土资源回收利用的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利用餐厨废弃物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改良建筑渣土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我国每年建筑垃圾的生产总量为15.5亿~24亿吨,约占城市垃圾总量的40%,建筑垃圾总量已达到200多亿吨,绝大部分被露天堆放或填埋。2017年我国建筑垃圾产量为23.79亿吨,资源化利用为1.19万吨,利用率仅为5%,2020年建筑垃圾已有26亿吨。当前对建筑渣土的资源化利用率不高,仅仅少量的用来制骨料和制备混凝土类建材。主要的处理方式仍然是填埋或者堆存,填埋或者堆存不仅需要占用大量土地,还可能带来更多生态环境问题,因此对建筑渣土的资源化利用成为了研究热点。
3.据统计,中国城市每年产生餐厨废弃物不低于6000万吨,数量庞大的餐厨废弃物不但处理问题让社会头疼不已,由此伴生的“地沟油”、“垃圾猪”等各类食品安全状况也亟待改变。直接填埋、焚烧、喂猪等传统处理方式对生态安全、食品安全及人类健康形成极大的潜在危害。但餐厨废弃物富含淀粉、纤维素、蛋白质、脂类等有机组分,同时含有一定量的钙、镁、钾、铁等元素,因此对餐厨废弃物进行资源转化也成了目前的研究热点。
4.相关技术中,如公开号为cn11188712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城市废泥与有机垃圾联合资源化利用方法及应用,通过以下步骤实现:(1)城市废泥中的一种或多种,与有机垃圾中的一种或多种混配(按体积比)调理,混配调理后ph值为6

8,碳氮比为20

30:1,含水量为50

80%;(2)将调理后符合要求的混配物料,采用好氧/厌氧发酵的方式,发酵2

4周,发酵后的产物需满足无明显臭气,已基本腐熟,且种子发芽率大于90%,每方加入0

2千克的尿素,即得种植替代土。
5.针对上述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在使用上述制得的种植替代土时,土壤施肥频次多,土壤的保水保肥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改善改良建筑渣土的保水保肥性,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餐厨废弃物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改良建筑渣土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7.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的利用餐厨废弃物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利用餐厨废弃物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改良餐厨废弃物100

150份,微生物菌剂1

5份,聚丙烯酸钠1

2份,尿素1

2份,牡蛎粉10

20份,无机土5

10份。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微生物菌剂与改良餐厨废弃物的配合,形成具有胶结作用的物质,在建筑渣土中起到胶结作用,促进土壤中团粒结构的生成,改善土壤团粒结
构的稳定性;尿素既能增加建筑渣土的氮肥供应能力,又为微生物菌提供氮源。
10.无机土主要为黏粒矿物,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和吸附能,也具有良好的黏结性能,可以把建筑渣土中的土粒或微聚体黏结在一起,所选的聚丙烯酸钠的分子量在1500

2000万之间,具有良好的胶结土粒的作用,选用聚丙烯酸钠与无机土协同,使得建筑渣土形成稳定的土壤团粒结构,形成的土壤团粒结构可调节土壤水分与空气,协调土壤养分的消耗和积累,稳定土温,改善土壤耕性,利于作物根系伸展。土壤团粒结构具有吸附作用,可以保持因施肥进入土壤中的养分离子的有效性,使其不因被溶入土壤溶液而损失,从而提高土壤的保肥性。聚丙烯酸钠还可以增强建筑渣土中氮素的保持作用和提高土壤蓄水能力,延缓建筑渣土的释水过程,使更多的水分缓慢释放供植物吸收利用,还能有效降低建筑渣土的蒸发速率,进一步改善土壤的保水性。
11.牡蛎粉是采用牡蛎壳研磨成的粉,其含有大量碳酸钙,钙离子(ca
2+
)是土壤团粒结构的重要搭桥物质,土壤胶粒一般带负电荷,与钙离子(ca
2+
)等搭桥物质结合后,使得建筑渣土快速形成土壤团粒结构,进一步聚合成水稳性大团聚体。通过牡蛎粉与无机土、聚丙烯酸钠配合,明显增强建筑渣土的团聚性能,促进水稳性大团聚体的生成,维持优异的土壤团聚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性和保肥性。
12.优选的,微生物菌剂选自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放线菌可以利用改良餐厨废弃物中的营养快速生长繁殖,生长活动中产生大量小分子有机物,以利于作物利用生长,放线菌产生的分泌物和大量菌丝,是有助于形成水稳性大团聚体的胶结物质,从而有利于建筑渣土形成稳定的团粒结构。枯草芽孢杆菌分泌抗菌物质可以抑制土病原菌生长,可以抑制由丝状真菌等植物病原菌所引起的多种植物病害,从而达到生防的目的。胶冻样类芽孢杆菌能分解钾长石、云母等硅铝酸盐类的原生态矿物质,使建筑渣土中不溶性钾、磷、硅等转变为可溶性元素供植物利用,释放可溶性钙、硫、镁、铁、钼、锰等中微量元素,同时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强大的解钾能力可以将植物难以利用的矿物钾释放为可利用的有效钾,改善土壤缺钾状况,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地衣芽孢杆菌能产生如多肽抗生素等多种活性物质,能抑制多种植物病原菌生长繁殖,有很好的防病作用。巨大芽孢杆菌可以以改良餐厨废弃物为碳源,快速繁殖生长,增加铵态氮向微生物氮固定,减少硝态氮和n2o的产生,进而有效避免硝态氮在土壤中流失造成富营养化。
14.优选的,微生物菌剂由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组成。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微生物菌剂的选择,采用多种微生物菌剂协同配合,既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达到一定的生防作用,又能与餐厨废弃物配合,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
16.优选的,无机土选自高岭土或蒙脱土的一种。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优化无机土的选择,有利于将建筑渣土土粒或微聚体黏结在一起,与其它原料协同,以使得土壤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
18.优选的,改良餐厨废弃物通过以下制备步骤制得:将餐厨废弃物过筛除杂,进行脱油脱盐预处理,然后按预处理后的餐厨废弃物质量的1

2%添加bgb复合菌剂进行发酵,得
到改良餐厨废弃物。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餐厨废弃物中的盐分会导致建筑渣土含盐量高,盐分过高会造成土壤板结,土壤盐碱化;盐分不仅对作物有一定的毒害作用,而且盐分过高会提高作物根部周围溶液的渗透压,造成根部吸收水分和养分困难;餐厨废弃物中油脂含量一般在11%

18%之间,过高的油脂会抑制对餐厨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因此对餐厨废弃物进行脱油脱盐预处理,以将餐厨废弃物中的油脂和盐分去除,以利于餐厨废弃物在bgb复合菌剂的作用下进行发酵,快速分解为植物或微生物菌剂生长繁殖所需的营养物质,既提高了土壤的肥力,又能维持土壤中微生物的活力,以利于作物的生长。
20.优选的,改良餐厨废弃物的制备步骤中,将餐厨废弃物在20

40mpa的挤压压力下进行脱油脱盐预处理。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高压挤压作用,将餐厨废弃物分离成固相和渗滤液,油脂和盐分随渗滤液去除,从而达到脱油脱盐的作用。
22.优选的,改良餐厨废弃物的制备步骤中,发酵温度为70

80℃,时间为20

30h。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70

80℃的温度下持续进行高温定向腐殖化处理,从而对餐厨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发酵分解,转化为植物容易吸收的物质,且能最大限度的保留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经过高温定向腐殖化处理的改良餐厨废弃物可快速激活微生物菌剂中的微生物,使得微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进一步提高改良建筑渣土的肥力。
24.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的改良建筑渣土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25.改良建筑渣土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6.步骤一,对建筑渣土进行筛选除杂,将上述利用餐厨废弃物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与建筑渣土混合均匀形成混合土堆,其中改良餐厨废弃物与建筑渣土的质量比为(10

15):(80

85);
27.步骤二,将混合土堆的含水量调整至40

60%,将混合土堆进行堆垛形成条垛,将条垛在高于20℃的条件下熟化7

15天,每1

2天翻堆一次。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改良餐厨废弃物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与建筑渣土混合,严格控制混合土堆的含水量,以利于促进气体的流通,保证各类微生物的活性,改善形成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采用上述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对建筑渣土进行熟化,可缩短熟化时间,且使得建筑渣土能快速形成大量的水稳性大团聚体,土壤团粒结构的团聚性能佳,且能长效维持优异的土壤团聚结构,从而显著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
29.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改良建筑渣土的应用,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30.一种改良建筑渣土的应用,将上述改良建筑渣土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改良建筑渣土,作为园林绿化工程或生态修复工程的种植土。
31.优选的,作为种植土使用时,对挖好的树穴直接埋填进行树木种植或者铺设厚度20

30cm进行草坪花卉种植。
3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改良建筑渣土作为种植土使用,土壤中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多,土壤的团粒结构佳,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养分充足,土壤肥力好且保水保肥性佳,作物生长好。
33.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4.1、本技术将餐厨废弃物应用于建筑渣土,既可以解决餐厨废弃物资源化的应用问
题,又可以解决建筑渣土作为生土的土壤结构不良和土壤肥力低下的问题。通过有机物质胶结作用,即采用改良餐厨废弃物与微生物菌剂的配合,形成具有良好胶结作用的胶结物质,通过无机物质黏结作用,即采用聚丙烯酸钠、无机土与牡蛎粉配合,使得建筑渣土快速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多,土壤肥力佳,且土壤的保水保肥性好。
35.2、本技术中优选采用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协同配合,既能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生长,达到一定的生防作用,又能与餐厨废弃物配合,改善土壤的团粒结构。
36.3、本技术对餐厨废弃物进行脱油脱盐预处理和高温定向腐殖化处理,有效避免餐厨废弃物中的有害物质对植物的毒害,同时最大程度的保留有机质,改善土壤肥力。
37.4、采用改良餐厨废弃物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与建筑渣土混合,严格控制混合土堆的含水量和熟化温度,以利于促进气体的流通,保证各类微生物的活性,改善形成的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采用上述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对建筑渣土进行熟化,熟化时间缩短,且使得建筑渣土能快速形成大量的水稳性大团聚体,土壤团粒结构的团聚性能佳,且能长效维持优异的土壤团聚结构,从而显著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性。
具体实施方式
3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9.将建筑垃圾筛选后剩下的生土形成建筑渣土,建筑渣土土壤质地偏砂质,对于种植作物来说,土壤物理结构不好,养分贫瘠,植物生长所需水、肥、气、热的协调性不佳,对于建筑渣土作为种植土,进行合理的土壤结构管理,保持和恢复良好的土壤结构是迫切和必需的,对于种植土壤来说,土壤团粒结构佳和水稳性大团聚体的数量多是肥沃土壤的结构形态。在对建筑渣土和餐厨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利用建筑渣土时,通过加入有机质、微生物、无机土和桥接物质,可使得建筑渣土形成良好的团粒结构和水稳性大团聚体,作为种植土使用时保水保肥性佳。本发明就是在此基础上得出的。
40.本技术所用原料均为普通市售原料,其中bgb复合菌购自北京嘉博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41.建筑渣土改良剂制备例
42.制备例1
43.利用餐厨废弃物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包括以下原料组分:改良餐厨废弃物1kg,微生物菌剂由放线菌4g和枯草芽孢杆菌6g组成,分子量为2000万的聚丙烯酸钠10g,尿素10g,牡蛎粉200g,高岭土50g;
44.其中改良餐厨废弃物通过以下制备步骤制得:将餐厨废弃物过筛除去杂质,随后将餐厨废弃物送入高压挤压机中,在20mpa的挤压压力下进行脱油脱盐预处理,然后向预处理后餐厨废弃物中添加bgb复合菌剂对餐厨废弃物进行发酵,bgb复合菌的添加量为预处理后餐厨废弃物质量的1%,发酵温度为70℃,时间为20h,得到改良餐厨废弃物;其中餐厨废弃物的含水量74.94%,粗蛋白(%干样)16.46%,粗脂肪(%干样)24.31%,粗纤维(%干样)3.31%;
45.制备例2
46.利用餐厨废弃物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包括以下原料组分:改良餐厨废弃物
1.5kg,微生物菌剂由胶冻样类芽孢杆菌18g、地衣芽孢杆菌7g和巨大芽孢杆菌13g组成,分子量为1500万的聚丙烯酸钠20g,尿素20g,牡蛎粉100g,蒙脱土100g;
47.其余均与制备例1相同。
48.制备例3
49.利用餐厨废弃物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包括以下原料组分:改良餐厨废弃物1.2kg,微生物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12g、胶冻样类芽孢杆菌15g和地衣芽孢杆菌11g组成,聚丙烯酸钠15g,尿素12g,牡蛎粉180g,高岭土88g;
50.其余均与制备例1相同。
51.制备例4
52.与制备例3的区别在于,微生物菌剂由放线菌9g、枯草芽孢杆菌7g、胶冻样类芽孢杆菌10g、地衣芽孢杆菌6g和巨大芽孢杆菌6g组成;其余均与制备例3相同。
53.制备例5
54.与制备例4的区别在于,微生物菌剂由枯草芽孢杆菌15g、胶冻样类芽孢杆菌10g、地衣芽孢杆菌7g和巨大芽孢杆菌6g组成;其余均与制备例4相同。
55.制备例6
56.与制备例4的区别在于,改良餐厨废弃物通过以下制备步骤制得:将餐厨废弃物过筛除去杂质,随后将餐厨废弃物送入高压挤压机中,在32mpa的挤压压力下进行脱油脱盐预处理,然后向预处理后餐厨废弃物中添加bgb复合菌剂对餐厨废弃物进行发酵,bgb复合菌的添加量为预处理后餐厨废弃物质量的1.3%,发酵温度为76℃,时间为24h,得到改良餐厨废弃物;其余均与制备例4相同。
57.制备例7
58.与制备例6的区别在于,改良餐厨废弃物通过以下制备步骤制得:将餐厨废弃物过筛除去杂质,随后将餐厨废弃物送入高压挤压机中,在10mpa的挤压压力下进行脱油脱盐预处理,然后向预处理后餐厨废弃物中添加bgb复合菌剂对餐厨废弃物进行发酵,bgb复合菌的添加量为预处理后餐厨废弃物质量的1.3%,发酵温度为30℃,时间为40h,得到改良餐厨废弃物;其余均与制备例6相同。
59.制备例8
60.与制备例6的区别在于,改良餐厨废弃物通过以下制备步骤制得:将餐厨废弃物过筛除去杂质,然后向预处理后餐厨废弃物中添加bgb复合菌剂对餐厨废弃物进行发酵,bgb复合菌的添加量为餐厨废弃物质量的1.3%,发酵温度为76℃,时间为24h,得到改良餐厨废弃物;其余均与制备例6相同。
61.实施例
62.实施例1
63.改良建筑渣土通过以下制备步骤制得:
64.步骤一,挑选建筑渣土备用,挑选的建筑渣土的组成见表1,将挑选的建筑渣土过0.5mm筛,过筛后的建筑渣土机械组成见表2;将制备例1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1.28kg与过筛后的建筑渣土8kg混合均匀形成混合土堆;
65.步骤二,将混合土堆的含水量调整至50%,将混合土堆堆置形成条垛进行熟化,将熟化室温度调整至21℃,熟化14天,一般每1

2天翻堆一次,熟化时在条垛上、中、下三处位
置插入温度计和湿度计,以便于实时监控条垛的温度和湿度,熟化期间通过温度计监测温度,若温度高于45℃,对条垛进行加翻,以加速建筑渣土的熟化,熟化期间通过湿度计监测含水量,若含水量低于40%,对条垛进行喷水,以将熟化期间条垛的含水量维持在40

60%。
66.表1建筑渣土组成
[0067][0068]
过筛后建筑渣土按粒径的机械组成如下:
[0069]
表2建筑渣土机械组成
[0070][0071]
实施例2
[0072]
改良建筑渣土通过以下制备步骤制得:
[0073]
步骤一,挑选建筑渣土备用,挑选的建筑渣土的组成见表1,将挑选的建筑渣土过0.5mm筛,过筛后的建筑渣土机械组成见表2;将制备例1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1.28kg与过筛后的建筑渣土8.5kg混合均匀形成混合土堆;
[0074]
步骤二,将混合土堆的含水量调整至60%,将混合土堆堆置形成条垛进行熟化,将熟化室温度调整至25℃,熟化7天,一般每1

2天翻堆一次,熟化时在条垛上、中、下三处位置插入温度计和湿度计,以便于实时监控条垛的温度和湿度,熟化期间通过温度计监测温度,若温度高于45℃,对条垛进行加翻,以加速建筑渣土的熟化,熟化期间通过湿度计监测含水量,若含水量低于40%,对条垛进行喷水,以将熟化期间条垛的含水量维持在40

60%。
[0075]
实施例3
[0076]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选用制备例2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1.776kg,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77]
实施例4
[0078]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选用制备例3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1.533kg,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79]
实施例5
[0080]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选用制备例4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1.533kg,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81]
实施例6
[008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选用制备例5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1.533kg,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83]
实施例7
[0084]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选用制备例6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1.533kg,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85]
实施例8
[0086]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选用制备例7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1.533kg,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87]
实施例9
[0088]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选用制备例8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1.533kg,其余均与实施例1相同。
[0089]
改良建筑渣土应用例
[0090]
应用例1
[0091]
将实施例7制得的改良建筑渣土对挖好的树穴直接埋填,即可作为树木种植土使用。
[0092]
应用例2
[0093]
将实施例7制得的改良建筑渣土铺设30cm,作为草坪花卉种植土使用。
[0094]
对比例
[0095]
对比例1
[0096]
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建筑渣土改良剂包括以下原料组分:改良餐厨废弃物1.2kg,微生物菌剂由放线菌9g、枯草芽孢杆菌7g、胶冻样类芽孢杆菌10g、地衣芽孢杆菌6g和巨大芽孢杆菌6g组成,尿素12g,牡蛎粉180g,高岭土103g;
[0097]
其余均与实施例7相同。
[0098]
对比例2
[0099]
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建筑渣土改良剂包括以下原料组分:改良餐厨废弃物1.2kg,微生物菌剂由放线菌9g、枯草芽孢杆菌7g、胶冻样类芽孢杆菌10g、地衣芽孢杆菌6g和巨大芽孢杆菌6g组成,尿素12g,聚丙烯酸钠15g,高岭土268g;
[0100]
其余均与实施例7相同。
[0101]
对比例3
[0102]
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步骤一中,将过筛除杂的餐厨废弃物1kg与建筑渣土8kg形成混合土堆,其余均与实施例7相同。
[0103]
对比例4
[0104]
与实施例7的区别在于,步骤二中,不调整混合土堆的含水量,熟化期间也不控制条垛的含水量,其余均与实施例7相同。
[0105]
性能检测试验
[0106]
将实施例1

9和对比例1

4制得的改良建筑渣土按照ny

t1121《土壤检测》系列标准,进行土壤水稳性大团聚体、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土壤田间持水量的测定,同时采用过筛后未经处理的建筑渣土进行对照,结果见表3。
[0107]
表3检测结果
[0108][0109][0110]
结合实施例1

2并结合表3可以看到,适当调整建筑渣土的熟化条件、改良剂与建筑渣土的用量比,改良建筑渣土的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养分(n、p、k)差别较小,土壤肥力和保肥性相当。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2

9并结合表3可以看到,采用不同的制备例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对建筑渣土进行熟化,制得的改良建筑渣土在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土壤肥力和保肥性方面有一定差异。
[0111]
实施例4

6分别采用制备例3

5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制备例3

5中选用的微生物菌剂的总质量均相等,选用不同组成的微生物菌剂,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土壤肥力和保肥性均有影响,这是由于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在土壤中能配合不同的物质发挥作用,其中实施例5制得的改良建筑渣土的水稳性大团聚体的数量最多,土壤肥力和保肥性更佳,即选择放线菌、枯草芽孢杆菌、胶冻样类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巨大芽孢杆菌进行组合,能够使得制得的改良建筑渣土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0112]
实施例8采用制备例7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由于对餐厨废弃物进行脱油脱盐预处理的挤压压力过小,导致餐厨废弃物脱油脱盐效果差,且发酵温度过低,无法对餐厨废弃物进行有效的无害化处理,也达不到定向腐殖化处理的效果,使得改良建筑渣土在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土壤肥力和保肥性方面明显下降。
[0113]
实施例9采用制备例8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餐厨废弃物未经过脱油脱盐处理,
餐厨废弃物中的盐分和油脂抑制各类微生物对餐厨废弃物的有效利用,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下降,土壤的养分欠佳,因微生物繁殖生长产生的胶结物质也所有下降,使得改良建筑渣土中的水稳定性大团聚体数量减少,实施例9制得的改良建筑渣土在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土壤肥力和保肥性方面明显下降。
[0114]
通过实施例7和对比例1

2并结合表3可以看到,对比例1中的改良剂不加入聚丙烯酸钠,对比例2中的改良剂不加入牡蛎粉,对比例1和对比例2制得的改良建筑渣土中有机质的含量和土壤养分有一定程度的下降,土壤肥力欠佳;但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明显降低,土壤保肥性显著下降,这是由于缺少了聚丙烯酸钠或牡蛎粉中的任意一种物质,建筑渣土熟化后,均无法形成稳定的土壤团粒结构和较佳质量的水稳性大团聚体,因而导致土壤的保肥性差。
[0115]
通过实施例7和对比例3并结合表3可以看到,直接使用餐厨废弃物和建筑渣土进行熟化,对比例3制得的改良建筑渣土的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少,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低,养分比较贫瘠,改良建筑渣土的肥力和保肥性差。
[0116]
通过实施例7和对比例4并结合表3可以看到,在改良建筑渣土的熟化过程中,不控制含水量和温度,各类微生物无法较好的发挥作用,以使得改良建筑渣土在水稳性大团聚体、土壤肥力和保肥性方面均较差。
[0117]
结合实施例7和对照实验并结合表3可以看到,采用本技术的建筑渣土改良剂对建筑渣土进行熟化后,建筑渣土的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多,水稳性大团聚体数量提高近3倍,土壤团粒结构佳;有机质含量提高5倍多,土壤养分(n、p、k)均大幅度提高,阳离子交换量也提高近3倍,由此可见,采用本技术制得的建筑渣土改良剂,配合特定的熟化条件,制得的改良建筑渣土的土壤肥力和保肥性能显著提高。
[0118]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