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植被恢复的水分调控结构,属于植被恢复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2.植被就是覆盖地表的植物群落的总称,所谓植物群落,是指据一定地段的植物的总体,如森林、灌丛、草丛、果园、玉米地等,一棵树木、一株草、一棵玉米等都是植物的概念,植被恢复为以植物种植、配置为主,恢复或重建植物群落或天然更新恢复植物群落的过程,植被恢复时需要用到水分的灌溉,水分需要通过水分调控器进行操作,现有技术中,水分调控器不具备多条管路进行水分的调控,造成不同的植物被灌注相同的水分与养分,造成植物吸收超标或不达标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植被恢复的水分调控结构,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第一分水机构与第二分水机构,所述第一分水机构与第二分水机构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分水机构与第二分水机构之间通过输送机构相连接,且所述输送机构设置于第一分水机构与第二分水机构的左侧,所述第一分水机构左侧设置有递送机构,且所述递送机构输出端与输送机构输入端相连通。
5.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水机构包括分水箱、分水槽与分水外接管,所述分水箱内腔均匀挖设有多个分水槽,所述分水槽右侧连通有分水外接管。
6.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分水机构包括承载框架、分水总管、分水支管与第一流量阀,所述承载框架设置于分水箱后侧,所述承载框架内腔上端设置有分水总管,所述分水总管底面均匀连通有分水支管,所述分水支管内腔设置有第一流量阀,且所述分水总管为l形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总管、输送弯管与三通阀,所述输送弯管设置于承载框架与分水箱的左侧,所述输送弯管左侧连通有输送总管,且所述输送总管与输送弯管连通处设置有三通阀。
8.进一步的,所述递送机构包括递送总管、递送弯管、第二流量阀与投料器,所述递送总管右侧均匀连通有多个递送弯管,且所述递送弯管输出端与分水槽相连通,所述递送弯管与递送总管连通处设置有第二流量阀,所述递送弯管内腔设置有投料器。
9.进一步的,所述递送总管与分水总管的输入端与递送弯管的输出端相连通。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1、设置的第一分水机构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与设置的递送机构相协助配合,采用多个分水槽的储水模式,以及通过第二流量阀作为控制闭合的部件,并采用投料器作为输送不同养料的部件,使得不同养分与水分混合,根据植被不同的灌注需求进行调控,提高
了灌注的效率。
12.2、设置的第二分水机构与其内部包括的部件,采用分水总管作为输送的部件,以及采用第一流量阀作为控制各个水流量的部件,有效的根据不同植被的灌注值进行分批次灌注,提高了植被恢复的效率。
13.3、采用多个不同的灌注方式,以及采用多个流量阀作为控制的部件,有效调节呈植被需求的灌注值,避免了植物吸收超标或不达标的现象。
附图说明
14.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植被恢复的水分调控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植被恢复的水分调控结构的第一分水机构与递送机构的结构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植被恢复的水分调控结构的第二分水机构立体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植被恢复的水分调控结构的第二分水机构平面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植被恢复的水分调控结构的输送机构俯视图;
20.图中标号:1、第一分水机构;2、第二分水机构;3、输送机构;4、递送机构;5、分水箱;6、分水槽;7、分水外接管;8、承载框架;9、分水总管;10、分水支管;11、第一流量阀;12、输送总管;13、输送弯管;14、三通阀;15、递送总管;16、递送弯管;17、第二流量阀;18、投料器。
具体实施方式
21.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22.如图1-图5所示,包括第一分水机构1与第二分水机构2,所述第一分水机构1与第二分水机构2平行设置,所述第一分水机构1与第二分水机构2之间通过输送机构3相连接,且所述输送机构3设置于第一分水机构1与第二分水机构2的左侧,所述第一分水机构1左侧设置有递送机构4,且所述递送机构4输出端与输送机构3输入端相连通。
23.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分水机构1包括分水箱5、分水槽6与分水外接管7,所述分水箱5内腔均匀挖设有多个分水槽6,所述分水槽6右侧连通有分水外接管7,所述递送机构4包括递送总管15、递送弯管16、第二流量阀17与投料器18,所述递送总管15右侧均匀连通有多个递送弯管16,且所述递送弯管16输出端与分水槽6相连通,水源通过递送弯管16输送至分水槽6内,所述递送弯管16与递送总管15连通处设置有第二流量阀17,所述递送弯管16内腔设置有投料器18,通过投料器18投入不同植被需要的养分,并与水源混合,混合后的水源通
过分水外接管7输送至外部管道,第二流量阀17的设置,很好的根据分水槽6内的水源流量进行操作,分水槽6内的水源充足,通过第二流量阀17阻断水源的进入。
24.如图3-图4所示,所述第二分水机构2包括承载框架8、分水总管9、分水支管10与第一流量阀11,所述承载框架8设置于分水箱5后侧,所述承载框架8内腔上端设置有分水总管9,所述分水总管9底面均匀连通有分水支管10,水源通过分水支管10输送至外部的连接管,并对植被进行灌溉,所述分水支管10内腔设置有第一流量阀11,且所述分水总管9为l形结构,各个分水支管10通过第一流量阀11控制流量。
25.如图5所示,所述输送机构3包括输送总管12、输送弯管13与三通阀14,所述输送弯管13设置于承载框架8与分水箱5的左侧,所述输送弯管13左侧连通有输送总管12,且所述输送总管12与输送弯管13连通处设置有三通阀14,输送总管12连接外部水源,开启三通阀14,水源通过输送弯管13分别输送至递送总管15与分水总管9。
26.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输送总管12连接外部水源,开启三通阀14,水源通过输送弯管13分别输送至递送总管15与分水总管9,分别开启第一流量阀11与第二流量阀17,水源通过分水支管10输送至外部的连接管,并对植被进行灌溉,以及水源通过递送弯管16输送至分水槽6内,通过投料器18投入不同植被需要的养分,并与水源混合,混合后的水源通过分水外接管7输送至外部管道。
27.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