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热带鱼多功能孵化盒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热带鱼多功能孵化盒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鱼类养殖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热带鱼多功能孵化盒。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观赏鱼类的养殖中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开始尝试自己孵化鱼卵。在已知技术中,为了鱼卵在孵化过程中不被其他大鱼吞食,通常将鱼卵放置在孵化盒中,再将孵化盒放入养殖有大鱼的鱼缸中,使得鱼卵在适宜的环境下孵化。然而,现有孵化盒不具有推动内部水体流动的能力,为了防止鱼卵被大鱼吃掉,所以孵化盒上打的孔很小,鱼卵孵化后蛋壳、粪便等杂物排出不畅,供氧时氧气很难进入孵化盒内,使得现有孵化盒内孵化环境较差,容易造成孵化失败。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上述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热带鱼多功能孵化盒,其结构合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有效解决现有孵化盒孵化环境较差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带鱼多功能孵化盒,包括具有圆柱形中空结构的壳体、反气举组件、盖体以及漏斗,所述壳体具有向上的开口,壳体内腔壁上竖直设有四根凸条,壳体底部与侧壁连接处均匀设有若干第一通槽,壳体两侧壁面上对称设有第二通槽;
5.所述的盖体设置在壳体的开口上,盖体具有圆形结构,盖体的边沿与壳体的开口边沿相互卡接固定;所述盖体的中心设有阶梯型连接孔,盖体还以连接孔为中心,成辐射状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三通槽,且第三通槽两端不与连接孔、盖体边沿连通;
6.所述的反气举组件包括第一弯头、第二弯头、输气管接头,其中第一弯头、第二弯头均为90
°
弯头,第一弯头的一端与连接孔卡接,第一弯头的另一端与第二弯头的一端连通,第二弯头的另一端向下通过管道与输气管接头连通;所述输气管接头的内腔具有阶梯型中空结构,输气管接头一侧设有和输气管连接的端子;
7.所述的漏斗设置在壳体的内腔中,漏斗包括一个圆形套筒,圆形套筒底部连接有w形底板,将漏斗分为两个腔室,两个腔室的底部分别设有第四通槽,圆形套筒上端开口的边沿上固定有支撑环,支撑环底部与壳体内腔壁上的四根凸条的顶部相互支撑。
8.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通槽是以壳体中轴线为中心,沿径向均匀辐射设置而成。
9.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二通槽是沿壳体中心轴线方向设置的长条形通槽,同一侧壁面上的第二通槽相互平行且等间距排列。
10.进一步地,所述的壳体侧壁上还设有通孔,通孔用于和吸盘通过螺纹方式旋紧,通过吸盘将壳体吸附在鱼缸内壁上。
11.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弯头、第二弯头上分别设有带u型槽的凸块,凸块上的u型槽用于夹持输气管。
12.进一步地,所述漏斗的w形底板,在中间凸起部分设有手提板,手提板上设有通孔用于栓绳。
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热带鱼多功能孵化盒,包括圆柱形中空壳体、反气举组件、盖体以及漏斗,孵化时鱼卵放置在漏斗中,漏斗分为两个腔室,可以将孵化出的幼鱼分开,防止相互伤害,破碎的蛋壳和粪便等杂物通过漏斗底部的第四通槽和壳体底部设置的第一通槽漏出,壳体两侧对称设置第二通槽,促进孵化盒内水的流动,反气举组件与外界气源连接向孵化盒内供气,使得孵化盒内产生反气举,更适宜鱼卵孵化和幼鱼生长,其中第一弯头与盖体上的连接孔连接,连接孔具有阶梯结构,方便第一弯头连接定位,盖体上设有第三通槽,多余的气体可以溢出,反气举组件的输气管接头上端与第二弯头连接,输气管接头下端开放,气流从端子进入输气管接头时若气压过大,气体将从输气管接头下端溢出,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大气流充入孵化盒伤害幼鱼或者鱼卵,反气举组件上设有凸块夹持输气管,防止大鱼游动时挂到输气管;其结构合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有效解决现有孵化盒孵化环境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热带鱼多功能孵化盒的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热带鱼多功能孵化盒的内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热带鱼多功能孵化盒的漏斗三维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热带鱼多功能孵化盒的漏斗切面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热带鱼多功能孵化盒的盖体结构示意图。
20.附图中标记分述如下:
21.1、壳体,11、第一通槽,12、第二通槽,13、通孔,2、反气举组件,21、第一弯头,22、第二弯头,23、输气管接头,24、凸块,25、端子,26、管道,3、盖体,31、连接孔,32、第三通槽,4、漏斗,41、圆形套筒,42、支撑环,43、手提板,44、w形底板,45、第四通槽。
具体实施方式
22.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23.如图1至5所示的一种热带鱼多功能孵化盒,包括具有圆柱形中空结构的壳体1、反气举组件2、盖体3以及漏斗4,所述壳体1具有向上的开口,壳体1内腔壁上竖直设有四根凸条,壳体1底部与侧壁连接处均匀设有若干第一通槽11,壳体1两侧壁面上对称设有第二通槽12;
24.所述的盖体3设置在壳体1的开口上,盖体3具有圆形结构,盖体3的边沿与壳体1的开口边沿相互卡接固定;所述盖体3的中心设有阶梯型连接孔31,盖体3还以连接孔31为中心,成辐射状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三通槽32,且第三通槽32两端不与连接孔31、盖体3边沿连通;
25.所述的反气举组件2包括第一弯头21、第二弯头22、输气管接头23,其中第一弯头21、第二弯头22均为90
°
弯头,第一弯头21的一端与连接孔31卡接,第一弯头21的另一端与
第二弯头22的一端连通,第二弯头22的另一端向下通过管道26与输气管接头23连通;所述输气管接头23的内腔具有阶梯型中空结构,输气管接头23一侧设有和输气管连接的端子25;
26.所述的漏斗4设置在壳体1的内腔中,漏斗4包括一个圆形套筒41,圆形套筒41底部连接有w形底板44,将漏斗4分为两个腔室,两个腔室的底部分别设有第四通槽45,圆形套筒41上端开口的边沿上固定有支撑环42,支撑环42底部与壳体1内腔壁上的四根凸条的顶部相互支撑。
27.所述的第一通槽11是以壳体中轴线为中心,沿径向均匀辐射设置而成。
28.所述的第二通槽12是沿壳体1中心轴线方向设置的长条形通槽,同一侧壁面上的第二通槽12相互平行且等间距排列。
29.所述的壳体1侧壁上还设有通孔13,通孔13用于和吸盘通过螺纹方式旋紧,通过吸盘将壳体1吸附在鱼缸内壁上。
30.所述的第一弯头21、第二弯头22上分别设有带u型槽的凸块24,凸块24上的u型槽用于夹持输气管。
31.所述漏斗4的w形底板44,在中间凸起部分设有手提板43,手提板43上设有通孔用于栓绳。
3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热带鱼多功能孵化盒,其结构合理,包括圆柱形中空壳体、反气举组件、盖体以及漏斗,孵化时鱼卵放置在漏斗中,漏斗分为两个腔室,可以将孵化出的幼鱼分开,防止相互伤害,破碎的蛋壳和粪便等杂物通过漏斗底部的第四通槽和壳体底部设置的第一通槽漏出,壳体两侧对称设置第二通槽,促进孵化盒内水的流动,反气举组件与外界气源连接向孵化盒内供气,使得孵化盒内产生反气举,更适宜鱼卵孵化和幼鱼生长,其中第一弯头与盖体上的连接孔连接,连接孔具有阶梯结构,方便第一弯头连接定位,盖体上设有第三通槽,多余的气体可以溢出,反气举组件的输气管接头上端与第二弯头连接,输气管接头下端开放,气流从端子进入输气管接头时若气压过大,气体将从输气管接头下端溢出,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大气流充入孵化盒伤害幼鱼或者鱼卵,反气举组件上设有凸块夹持输气管,防止大鱼游动时挂到输气管;其结构合理,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优点,有效解决现有孵化盒孵化环境较差的问题。
33.以上述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实用新型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实用新型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