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两栖类变温动物的养殖技术及工厂化培育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两栖类变温动物的养殖技术及工厂化培育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水产品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两栖类变温动物的养殖技术及工厂化培育系统。


背景技术:

2.具有经济价值及养殖前景的两栖类变温动物种类有很多,如蛙类、龟类(鳄龟)、大鲵、鳄鱼等。就蛙类而言,提起蛙大家都很熟悉,会想到捉害虫的青蛙,林蛙、石蛙、牛蛙以及蟾蜍等两栖动物,多数蛙类的肉质口感细腻并富含优质蛋白及多种微量元素,不仅可作为美味佳肴出现在餐桌上,还有着广泛的经济价值,其脑垂体可药用是高效的催产素;蛙皮可制革,是生产高档乐器的皮张,亦可制成精美的服饰,蛙全身是宝,市场对经济蛙类需求旺盛;但是蛙类(如牛蛙)是高密度养殖,会产生大量的污水及其它污染物,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在饲喂人工颗粒饲料时,无论选择饲料盘饲喂还是向水中投喂方式,饲料被粪水污染浪费严重,导致高致死率的牛蛙肠炎频发;蛙群自由采食颗粒饲料时,都会有吃多、吃少、吃不饱的情况发生,长此以往,蛙的个体大小差异越来越大,常有大蛙吃小蛙的情况,产品质量不稳定,时有药残超标情况;由于以往的养殖模式不够合理,在管理方面复杂繁琐粗放,还都是低层次的靠经验养殖,同时由于节气原因,上市过于集中,市场的产业链不完善,周年供应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属于靠天吃饭,要实现工厂化生产困难重重;纵观其他的两栖类变温动物(鳄鱼、鳄龟)的人工养殖现状,也都存在污染环境和由于季节性强导致的产品上市集中、质量不稳定、实现不了周年生产等同样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解决以往两栖类变温动物的人工养殖方式污染环境、季节性强导致产品上市集中、产品质量不稳定、实现不了周年生产等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两栖类变温动物的养殖技术及工厂化培育系统:在设置有高效热交换设备的正压无菌厂房设施内,分割出不同的功能区域,其中包括孵化繁育区、培育休养区、预冷饲喂区、出栏暂养区。孵化繁育区内设置层架结构的恒温循环水水池,实行批量孵化繁育,全年提供两栖类变温动物的种苗幼体。由于水温及环境温度对两栖类变温动物消化速率和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影响,培育休养区须保持最佳的新陈代谢温度确保饲料转化率;在两栖类变温动物的培育休养区内,设置供育成阶段的两栖类变温动物栖息的可週转笼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笼舍内应投放的生物密度,所述笼舍可多层密集码放,使单位空间所承载的生物量达到最大化;每个笼舍设置有独立的净水上水口、污水排水口,防止相互污染,当笼舍摞起时上水口、排水口可各自完美连通,实施间歇通水保证笼舍内的栖息环境洁净,同时保持笼舍内两栖类变温动物体表湿润;污水由排水口流出,进入尾水处理系统做资源化处理产生价值,水质达标后循环使用。在饲喂两栖类变温动物方面,本发明提出了采用预冷后填食的饲喂方式,使用全自动或半自动填喂器械,按需逐只填喂全价泥糊状流体专用饲料;为了防止出现应激造成填喂工序操作困难,须提前将两栖类变温动物随笼舍分批週转至预冷饲喂区域,区域低温使两栖类变温动
物逐渐行动迟缓、昏昏欲睡,填喂工作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喂饱后的两栖类变温动物随笼舍由运送机构週转至培育休养区仓储式密集码放,在适宜的高温条件下休养,直至下一次的预冷饲喂区填喂,周而复始;培育休养区内两栖类变温动物生长迅速,达到上市商品规格的批次,週转至出栏暂养区暂养,提高商品品质。整个系统通过传感器全天候动态监控各项理化指标,由计算机程序智能调控运行。
附图说明
4.图1为本发明,一种两栖类变温动物的养殖技术及工厂化培育系统的流程图:1-正压厂房设施
ꢀꢀꢀꢀꢀꢀꢀꢀ
2-孵化繁育区
ꢀꢀꢀꢀꢀꢀꢀꢀ
3-培育休养区4-预冷饲喂区
ꢀꢀꢀꢀꢀꢀꢀꢀꢀꢀ
5-出栏暂养区
ꢀꢀꢀꢀꢀꢀꢀꢀ
6-智能控制系统7-尾水处理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5.本发明一种两栖类变温动物的养殖技术及工厂化培育系统。以蛙类养殖为例,在设置有高效热交换设备的,能够抵御恶劣环境、阻隔恶劣天气(防风、防涝、保温等等)的正压(使用带有空气过滤器的送风设备将外界空气过滤,为厂房提供洁净的无菌空气,并且使厂房内部的气压始终高于室外,形成正压环境,按照无菌车间标准操作,杜绝病源)厂房设施1内(不分地域、纬度地区的闲置房舍、厂房、温室,防空洞等),分割出不同的功能区域,其中包括孵化繁育区2、培育休养区3、预冷饲喂区4、出栏暂养区5。孵化繁育区内设置层架结构的恒温循环水水池,实行批量孵化繁育,全年提供蛙(两栖类变温动物)的种苗幼体,将成功由蝌蚪变态后的健康幼蛙,进行商品蛙(两栖类变温动物)培育。由于水温及环境温度对蛙(两栖类变温动物)消化速率和生长发育有直接的影响,培育休养区须保持最佳的新陈代谢温度确保饲料转化率;在蛙(两栖类变温动物)的培育休养区内,设置供育成阶段的蛙(两栖类变温动物)栖息的可週转笼舍,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笼舍内应投放的生物密度,所述笼舍可多层密集码放,使单位空间所承载的生物量达到最大化;为防止相互污染,每个笼舍设置有独立的净水上水口、污水排水口,当笼舍摞起时上水口、排水口可各自完美连通,实施间歇通水保证笼舍内的清洁,同时保持笼舍内两栖类变温动物体表湿润;污水由排水口流出,进入尾水处理系统7做资源化处理产生价值,水质达标后循环使用。在饲喂方面采用预冷后填食的饲喂方式培育蛙(两栖类变温动物)的全新模式,使用全自动或半自动填喂器械,按需逐只填喂全价泥糊状流体专用饲料。为了防止出现应激造成填喂工序操作困难,须提前将蛙(两栖类变温动物)随笼舍分批週转至预冷饲喂区域,区域低温使两栖类变温动物逐渐行动迟缓、昏昏欲睡,填喂工作会得心应手、事半功倍,喂饱后的蛙(两栖类变温动物)随笼舍由运送机构週转至培育休养区仓储式密集码放,在适宜的高温条件下休养,直至下一次的预冷饲喂区填喂,周而复始。为了达到全年上市供应,充分利用时间、空间,系统实行批量孵化,供培育休养区源源不断的,培育出不同生长阶段的两栖类变温动物的幼体、亚成体、成体,达到上市商品规格的批次,週转至出栏暂养区暂养,提高商品品质。在系统的合适位置,设置多种传感器,由智能控制系统6以动态的监测水质,设施内的气压、相关气体浓度、光照、温度、湿度并动态实施调控。这种养殖饲喂方式适用于大多数有经济价值的两栖类变温动物,如蛙类、鳄龟、鳄鱼等养殖。
6.发明效果本发明颠覆了人工养殖两栖类变温动物的常规方饲喂式,根据所养殖品种的营养需求调配专用饲料,采用预冷填食的方式进行饲喂,使每一饲喂个体都能吃饱,恰到好处,饲料利用率高,厂房内各项指标由智能控制,不受季节限制打破休眠,保证其在最短的周期内,快速生长且规格一致,全年满足市场需求;养殖尾水由处理系统做资源化处理,水质达标后循环利用;本系统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土地资源,节约人力,容易管理,并且节能、环保无排放,产品安全卫生,实现了两栖类变温动物的工厂化高产培育。


技术特征:
1.一种两栖类变温动物的养殖技术及工厂化培育系统,其特征是:在设置有高效热交换设备的正压无菌厂房设施内,分割出不同的功能区域—孵化繁育区、培育休养区、预冷饲喂区、出栏暂养区;在培育休养区内设置供两栖类变温动物栖息的笼舍;在预冷饲喂区采用预冷后填食的方式饲喂两栖类变温动物,喂饱后的两栖类变温动物随笼舍由运送机构週转至培育休养区仓储式密集码放,在适宜的高温条件下休养,直至下一次的饲喂区预冷后填喂,周而复始;达到上市商品规格的两栖类变温动物,週转至出栏暂养区暂养,提高商品品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栖类变温动物的养殖技术及工厂化培育系统,其特征是:所述供两栖类变温动物栖息的笼舍可多层密集码放,并且可週转,每个笼舍设置有独立的净水上水口、污水排水口,当笼舍多层摞起时上水口、排水口可各自完美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栖类变温动物的养殖技术及工厂化培育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在预冷饲喂区采用的预冷后填食的方式饲喂两栖类变温动物,是由于预冷填喂区域低温冷却,使两栖类变温动物行动迟缓、昏昏欲睡,使用全自动或半自动填喂器械,按需逐只填喂泥糊状流体饲料。

技术总结
本发明一种两栖类变温动物的养殖技术及工厂化培育系统。为了解决以往的养殖方式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不稳定,养殖季节性强,实现不了工厂化生产等难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两栖类变温动物的养殖技术及工厂化培育系统,在厂房设施内,采用独特的预冷后填食方式饲喂专用饲料。本发明打破了常规两栖类变温动物人工养殖的自由采食方式,饲料利用率高,提供适宜生长的条件,无需受季节限制,保证其在最短的周期内,快速生长且规格一致;本系统节约土地及人力资源,易管理,产品卫生安全,节能、环保无排放,实现了两栖类变温动物的工厂化高产培育。现了两栖类变温动物的工厂化高产培育。现了两栖类变温动物的工厂化高产培育。


技术研发人员:王智刚 赵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赵昕
技术研发日:2021.12.17
技术公布日: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