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鱼槽水生态植物恢复的生态护栏装置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13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用于鱼槽水生态植物恢复的生态护栏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栏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鱼槽水生态植物恢复的生态护栏装置。


背景技术:

2.鱼槽是一种用于养鱼的水槽,其大小形状可根据需要定制,鱼槽养殖使现代化发展中养殖业常用的一种方式,为了提高养殖的安全性,一般养殖户会在鱼槽周围设置护栏,防止意外的发生。
3.众所周知,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能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生存,鱼槽养殖时,鱼槽长时间使用后,即使经常性的更换里面的水,鱼槽内壁依然会出现水垢和藻类生物,如果不及时清理会对水质以及鱼槽内鱼造成不良影响,现有技术中,鱼槽内壁的清理都是通过人工手持刷子刷除,费时费力,且清理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鱼槽长时间使用后内壁产生的水垢和藻类植物不便清除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鱼槽水生态植物恢复的生态护栏装置。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用于鱼槽水生态植物恢复的生态护栏装置,包括鱼槽,所述鱼槽上方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通过固定机构与鱼槽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内侧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块,多个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安装圈,所述安装圈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道,所述滑道内侧壁设有两条相对设置的限位槽,位于外侧的所述限位槽内侧壁设有多个等距设置的齿牙,两条所述限位槽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齿轮,所述齿轮与齿牙啮合连接,所述齿轮分别连接有手持机构和除污机构,所述安装环顶部固定设置有多根垂直设置的立杆,多根所述立杆之间连接有多根环形杆。
7.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四个固定设置于安装环底部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螺纹连接有多个螺栓,所述螺栓向内转动时与鱼槽外侧壁相抵。
8.优选地,所述固定块呈“l”型设置,且所述固定块的拐角内侧壁与鱼槽外侧壁顶部的拐角相抵。
9.优选地,所述手持机构包括设于齿轮顶部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侧壁转动连接有握杆,底部设有圆槽,所述握杆底部设有与圆槽卡合的凸起。
10.优选地,所述握杆顶部设有防滑套,所述防滑套为橡胶材质。
11.优选地,所述除污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齿轮底部的刷辊,所述刷辊外侧壁设有刷毛。
12.优选地,多根所述环形杆为水平等距设置,且所述环形杆与立杆均为不锈钢材质。
13.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4.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圈、滑道、限位槽、齿牙、齿轮、握杆和刷辊的配合使用,解决
了现有技术中鱼槽内壁的水垢和藻类不便清理的问题,通过拉动握杆即可带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刷辊转动对鱼槽内壁进行刷洗,避免了鱼槽长期使用下内壁结垢长藻导致的鱼槽内生态平衡遭到破坏,相较于通过手持刷子刷洗的方式更加便捷,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鱼槽水生态植物恢复的生态护栏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鱼槽水生态植物恢复的生态护栏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鱼槽水生态植物恢复的生态护栏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鱼槽水生态植物恢复的生态护栏装置中齿轮、握杆、刷辊的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20.图中:1、鱼槽;2、安装环;3、连接块;4、安装圈;5、滑道;6、限位槽;7、齿牙;8、齿轮;9、立杆;10、环形杆;11、固定块;12、安装槽;13、握杆;14、圆槽;15、凸起;16、防滑套;17、刷辊。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3.参照图1-5,一种用于鱼槽水生态植物恢复的生态护栏装置,包括鱼槽1,鱼槽1上方设有安装环2,安装环2通过固定机构与鱼槽1固定连接。
24.其中,固定机构包括四个固定设置于安装环2底部的固定块11,固定块11上螺纹连接有多个螺栓,螺栓向内转动时与鱼槽1外侧壁相抵,通过螺栓抵压鱼槽1外侧壁,使安装环2与鱼槽1保持固定。
25.其中,固定块11呈“l”型设置,且固定块11的拐角内侧壁与鱼槽1外侧壁顶部的拐角相抵,使安装环2的安装更加稳定。
26.安装环2内侧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块3,多个连接块3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安装圈4,安装圈4与安装环2为同轴设置,安装圈4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道5,滑道5贯穿安装圈4,滑道5内侧壁设有两条相对设置的限位槽6,位于外侧的限位槽6内侧壁设有多个等距设置的齿牙7,两条限位槽6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齿轮8,齿轮8与齿牙7啮合连接,齿轮8分别连接有手持机构和除污机构。
27.其中,手持机构包括设于齿轮8顶部的安装槽12,安装槽12内侧壁转动连接有握杆
13,底部设有圆槽14,握杆13与滑道5侧壁相抵,握杆13底部设有与圆槽14卡合的凸起15,拉动握杆13时,齿轮8沿握杆13的轴线转动。
28.其中,握杆13顶部设有防滑套16,防滑套16为橡胶材质,增加握杆13的摩擦力和握持的舒适度,防止打滑。
29.其中,除污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齿轮8底部的刷辊17,刷辊17外侧壁设有刷毛,刷毛与鱼槽1内壁相贴合,齿轮8转动带动刷辊17转动,使刷毛对鱼槽1内侧壁进行清理。
30.安装环2顶部固定设置有多根垂直设置的立杆9,多根立杆9之间连接有多根环形杆10。
31.其中,多根环形杆10为水平等距设置,且环形杆10与立杆9均为不锈钢材质,防止立杆9与环形杆10因接触水而锈蚀。
32.本实用新型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33.使用时,将安装环2底部的固定块11与鱼槽1顶部卡合后,转动螺栓,使螺栓与鱼槽1外侧壁抵紧,长时间使用后,鱼槽1内壁出现水垢和藻类生物需要清理时,拉动握杆13,使其沿滑道5移动,此时齿轮8随着握杆13移动,由于齿牙7的作用,齿轮8沿握杆13轴线发生转动,并带动刷辊17转动,刷辊17表面的刷毛在转动时对鱼槽1内壁的水垢和藻类进行清理,方便快捷,清理效率高,便于使用。
3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鱼槽水生态植物恢复的生态护栏装置,包括鱼槽(1),其特征在于,所述鱼槽(1)上方设有安装环(2),所述安装环(2)通过固定机构与鱼槽(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2)内侧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块(3),多个所述连接块(3)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安装圈(4),所述安装圈(4)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道(5),所述滑道(5)内侧壁设有两条相对设置的限位槽(6),位于外侧的所述限位槽(6)内侧壁设有多个等距设置的齿牙(7),两条所述限位槽(6)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齿轮(8),所述齿轮(8)与齿牙(7)啮合连接,所述齿轮(8)分别连接有手持机构和除污机构,所述安装环(2)顶部固定设置有多根垂直设置的立杆(9),多根所述立杆(9)之间连接有多根环形杆(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鱼槽水生态植物恢复的生态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四个固定设置于安装环(2)底部的固定块(11),所述固定块(11)上螺纹连接有多个螺栓,所述螺栓向内转动时与鱼槽(1)外侧壁相抵。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鱼槽水生态植物恢复的生态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块(11)呈“l”型设置,且所述固定块(11)的拐角内侧壁与鱼槽(1)外侧壁顶部的拐角相抵。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鱼槽水生态植物恢复的生态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持机构包括设于齿轮(8)顶部的安装槽(12),所述安装槽(12)内侧壁转动连接有握杆(13),底部设有圆槽(14),所述握杆(13)底部设有与圆槽(14)卡合的凸起(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鱼槽水生态植物恢复的生态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握杆(13)顶部设有防滑套(16),所述防滑套(16)为橡胶材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鱼槽水生态植物恢复的生态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污机构包括固定设置于齿轮(8)底部的刷辊(17),所述刷辊(17)外侧壁设有刷毛。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鱼槽水生态植物恢复的生态护栏装置,其特征在于,多根所述环形杆(10)为水平等距设置,且所述环形杆(10)与立杆(9)均为不锈钢材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鱼槽水生态植物恢复的生态护栏装置,包括鱼槽,所述鱼槽上方设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通过固定机构与鱼槽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内侧固定设置有多个连接块,多个所述连接块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安装圈,所述安装圈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道,所述滑道内侧壁设有两条相对设置的限位槽,位于外侧的所述限位槽内侧壁设有多个等距设置的齿牙,两条所述限位槽内侧壁滑动连接有同一个齿轮,所述齿轮与齿牙啮合连接,所述齿轮分别连接有手持机构和除污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拉动握杆实现齿轮的转动,进而带动刷辊转动对鱼槽内壁进行清理,省时省力,清理效率高,便于使用。便于使用。便于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熊星滢 杨永滨 周峰 潘伟荣 李金波 许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易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4
技术公布日: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