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申请属于澳洲淡水龙虾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虾稻共作灌溉系统。
背景技术:2.虾稻共作模式将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进行了有机结合,充分利用了农田资源,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目前稻田养虾多为克氏原鳌虾,澳洲淡水龙虾由于对水质要求高,养殖过程中水质达不到要求,造成产量降低,导致澳洲淡水龙虾较少有人稻田养殖。
技术实现要素:3.本申请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虾稻共作灌溉系统。
4.本申请采用如下方案,一种虾稻共作灌溉系统,包括稻田和沿所述稻田四周开挖的养虾沟,所述养虾沟内设有用于供水的供水机构,所述供水机构包括管道、进水泵和储水容器,储水容器包括中转室和多个独立且能分别与所述中转室连通或隔绝的储液室,所述中转室出水端与所述进水泵进水端连通,所述进水泵出水端与所述管道连通,所述管道(61)出水端延伸至所述养虾沟(2)内。
5.优选的,所述供水机构还包括分别与所述进水泵和所述储水容器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多个所述储液室分别与所述中转室的连通或隔绝。
6.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多个所述储液室出水端上的电磁阀门。
7.优选的,所述管道环绕所述养虾沟设置。
8.优选的,所述进水泵和所述管道之间设有网目孔径为0.8~1.0mm的防逃网。
9.优选的,所述的虾稻共作灌溉系统还包括取样机构,所述取样机构包括伸入所述养虾沟内水面的取样管以及与所述取样管连通用于泵吸所述养虾沟内水样的取样泵。
10.优选的,所述养虾沟的沟宽为1.2~1.6m、沟深为0.7~1.0m、两侧侧壁呈40
°
~50
°
斜坡。
11.优选的,还包括排水机构,所述排水机构包括伸入所述养虾沟底部的排水管、与所述排水管连通用于泵吸所述养虾沟内水的排水泵。
12.优选的,所述排水泵和所述排水管之间设有网目孔径为0.8~1.0mm的防逃网。
13.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养虾沟底部用于增氧的增氧机构。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15.本申请提供一种虾稻共作灌溉系统,包括稻田和沿稻田四周开挖的养虾沟,通过在养虾沟内设置自动供水的供水机构,供水机构包括管道、进水泵和储水容器,储水容器包括中转室和多个独立且能分别与所述中转室连通或隔绝的储液室,中转室用于与外界供水源连通,多个储液室用于分别存放不同的渔药,多个储液室内的渔药可分别进入中转室中进行稀释勾兑,再由进水泵通过管道泵吸至养虾沟内,以调节水质营养和有益菌种营养度,人为构建适宜澳洲淡水龙虾生存的环境,促进水源流动性,可实现澳洲淡水龙虾的智能养殖,提高水稻和澳洲淡水龙虾的生长质量,实现高产稳产的稻虾生态共养。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1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虾稻共作灌溉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所示,一种虾稻共作灌溉系统,包括稻田1和沿所述稻田1四周开挖的养虾沟2,所述养虾沟2内设有用于供水的供水机构6,所述供水机构6包括管道61、进水泵62和储水容器63,储水容器63包括中转室631和多个独立且能分别与所述中转室631连通或隔绝的储液室632,所述中转室631出水端与所述进水泵62进水端连通,所述进水泵62出水端与所述管道61连通,所述管道61出水端延伸至所述养虾沟2内。
19.本申请提供一种虾稻共作灌溉系统,包括稻田和沿稻田四周开挖的养虾沟,通过在养虾沟内设置自动供水的供水机构,供水机构包括管道、进水泵和储水容器,储水容器包括中转室和多个独立且能分别与所述中转室连通或隔绝的储液室,中转室用于与外界供水源连通,多个储液室用于分别存放不同的渔药,多个储液室内的渔药可分别进入中转室中进行稀释勾兑,再由进水泵通过管道泵吸至养虾沟内,以调节水质营养和有益菌种营养度,人为构建适宜澳洲淡水龙虾生存的环境,促进水源流动性,可实现澳洲淡水龙虾的智能养殖,提高水稻和澳洲淡水龙虾的生长质量,实现高产稳产的稻虾生态共养。
20.优选的,所述供水机构6还包括分别与所述进水泵62和所述储水容器63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多个所述储液室632分别与所述中转室631的连通或隔绝,多个所述储液室存放的渔药可以是肥水剂、水质改良剂和益生菌,用于调节水质营养和有益菌种营养度,通过设置控制装置可智能在一定时间将一定量储液室内的渔药放入中转室内,优选中转室内还设置有搅拌装置,通过进水泵可将稀释勾兑好的渔药泵吸至养虾沟内。
21.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多个所述储液室632出水端上的电磁阀门,通过控制电磁阀门的开闭将多个所述储液室存放的渔药排入中转室内进行稀释勾兑,更优选的是通过定时装置定时定量的控制电磁阀门的开闭,可智能实现自动添加。
22.优选的,所述管道61环绕所述养虾沟2设置。提高渔药抛洒均匀性,所述管道铺设于所述养虾沟的底部或侧壁,同时中转室内的水源也可均匀流至养虾沟内,对水位控制和更换水源。
23.优选的,所述进水泵62和所述管道61之间设有网目孔径为0.8~1.0mm的防逃网,可避免虾苗逃脱。
24.优选的,所述的虾稻共作灌溉系统还包括取样机构8,所述取样机构8包括伸入所述养虾沟2内水面的取样管81以及与所述取样管81连通用于泵吸所述养虾沟2内水样的取样泵82。设置取样机构8的目的是对水质进行保障,监测项目包括检测养虾沟内水质的ph值、亚硝酸盐含量、氨氮含量、含氧量和菌种营养度,通过水质分析盒进行水质检测,监测指标为ph值为7.5~8.5、亚硝酸盐的含量为0~0.01mg/kg、氨氮的含量为0~0.01mg/kg,由于澳洲淡水龙虾对水质要求过高,此条件下有利于澳洲淡水龙虾生存。
25.优选的,还包括排水机构9,所述排水机构9包括伸入所述养虾沟2底部的排水管91、与所述排水管91连通用于泵吸所述养虾沟2内水的排水泵92,可便于水位调控。
26.优选的,所述排水泵92和所述排水管91之间设有网目孔径为0.8~1.0mm的防逃网,可避免虾苗逃脱。
27.优选的,还包括设于所述养虾沟2底部用于增氧的增氧机构7,通过增氧机构可实现人工增氧和提高水流的流动性,避免出现死水的情况。
28.优选的,所述养虾沟2的沟宽为1.2~1.6m、沟内水深为1.2~1.6m、两侧侧壁呈40
°
~50
°
斜坡。设置斜坡有利于澳洲淡水龙虾爬上稻田,在田间四处爬动松土,使得稻田土壤不易板结,有效防止水稻根茎腐烂,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土壤肥力不断提高,水土流失减少;其摄食害虫及虫卵,使得水稻的天敌无处生存;虾粪肥田又能为水稻补充足量的养分,促进水稻生长。避免土壤板结。
2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1.一种虾稻共作灌溉系统,包括稻田(1)和沿所述稻田(1)四周开挖的养虾沟(2),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虾沟(2)内设有用于供水的供水机构(6),所述供水机构(6)包括管道(61)、进水泵(62)和储水容器(63),储水容器(63)包括中转室(631)和多个独立且能分别与所述中转室(631)连通或隔绝的储液室(632),所述中转室(631)出水端与所述进水泵(62)进水端连通,所述进水泵(62)出水端与所述管道(61)连通,所述管道(61)出水端延伸至所述养虾沟(2)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稻共作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机构(6)还包括分别与所述进水泵(62)和所述储水容器(63)连接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多个所述储液室(632)分别与所述中转室(631)的连通或隔绝。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虾稻共作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多个所述储液室(632)出水端上的电磁阀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稻共作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61)环绕所述养虾沟(2)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稻共作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泵(62)和所述管道(61)之间设有网目孔径为0.8~1.0mm的防逃网。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稻共作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虾稻共作灌溉系统还包括取样机构(8),所述取样机构(8)包括伸入所述养虾沟(2)内水面的取样管(81)以及与所述取样管(81)连通用于泵吸所述养虾沟(2)内水样的取样泵(8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稻共作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养虾沟(2)的沟宽为1.2~1.6m、沟深为0.7~1.0m、两侧侧壁呈40
°
~50
°
斜坡。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稻共作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排水机构(9),所述排水机构(9)包括伸入所述养虾沟(2)底部的排水管(91)、与所述排水管(91)连通用于泵吸所述养虾沟(2)内水的排水泵(92)。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虾稻共作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泵(92)和所述排水管(91)之间设有网目孔径为0.8~1.0mm的防逃网。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虾稻共作灌溉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养虾沟(2)底部用于增氧的增氧机构(7)。
技术总结本申请提供一种虾稻共作灌溉系统,包括稻田和沿稻田四周开挖的养虾沟,通过在养虾沟内设置自动供水的供水机构,供水机构包括管道、进水泵和储水容器,储水容器包括中转室和多个独立且能分别与所述中转室连通或隔绝的储液室,中转室用于与外界供水源连通,多个储液室用于分别存放不同的渔药,多个储液室内的渔药可分别进入中转室中进行稀释勾兑,再由进水泵通过管道泵吸至养虾沟内,以调节水质营养和有益菌种营养度,人为构建适宜澳洲淡水龙虾生存的环境,促进水源流动性,可实现澳洲淡水龙虾的智能养殖,提高水稻和澳洲淡水龙虾的生长质量,实现高产稳产的稻虾生态共养。实现高产稳产的稻虾生态共养。实现高产稳产的稻虾生态共养。
技术研发人员:叶树才 梁志辉 张玉山 蔡燕高 林晓琴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农业科技推广中心
技术研发日:2021.08.26
技术公布日:202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