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二氧化碳气肥机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0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二氧化碳气肥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气肥机。


背景技术:

2.农业生产中作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而农业大棚中的密闭环境为增施二氧化碳提供了条件,增加二氧化碳供给可以提高产量和作物的抗病能力,据报道补充适量的二氧化碳作物可以增产40-100%。目前温室大棚施放二氧化碳的有化学法,干冰法,瓶装二氧化碳气体释放法等,以上方法各有利弊,主要问题是释放量和控制比较困难。不符合作物生长吸收二氧化碳的规律,人工投入比较大。中国专利cn202021538594.9公开了“一种用于农业的二氧化碳发生器”,该发生器包括相互配合的壳体,甲醇燃烧器;壳体内设有燃烧室,控制器,稳焰套管,烟气出口,风机,二氧化碳出口。虽然该二氧化碳发生器解决了二氧化碳气体释放量控制难的技术问题,但由于其采用大气式燃烧器,燃烧不完全,烟气中会有一氧化碳等产物,另外烟气采用引风方式排出,高温二氧化碳气体易将风机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二氧化碳发生器存在的风机易损坏和烟气中存在有害气体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强制鼓风全预混的二氧化碳气肥机。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5.一种二氧化碳气肥机,其由机架、助燃鼓风机、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燃烧室、烟气混合器、烟气风机、甲醇电热汽化器和燃料泵组成,所述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垂直安装在机架内,所述助燃鼓风机装在机架内的一侧,其出风口与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的上部同心安装了一个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上出口与水平安装的烟气混合器的缩颈处连接,所述烟气风机装在烟气混合器的进风口端,所述甲醇电热汽化器装在燃烧室侧壁上,所述燃料泵装在机架内的另一侧并通过管道与甲醇电热汽化器的燃料进口连接,所述甲醇电热汽化器的甲醇气体出口与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的燃气进气管道连接,所述烟气混合管的另一端为烟气出口。
6.进一步地,所述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由风机接口、燃气混合器和燃烧头组成,所述风机接口的出风口与燃气混合器的进风口连接,所述燃气混合器的出口与燃烧头同心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燃气混合器为一个由圆柱管和锥形管构成的空气进口、缩颈道和锥形混合出气管组成的文丘里管,所述缩颈道的管壁上设有燃气喷孔,所述缩颈道的燃气喷孔外周设有一个环状密封腔,所述环状密封腔上设有燃气进气管道,所述燃气进气管道通过燃气管道与甲醇电热汽化器的甲醇气体出口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的燃烧头为表面燃烧器。
9.进一步地,所述燃烧室的侧壁上设有一个与燃烧室内腔连通的孔,孔内装有甲醇电热汽化器,所述燃烧室壳体下部设有二次空气进气孔。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强制鼓风全预混表面燃烧技术,其燃烧后的二氧化碳产物更纯净,氮氧化物极低。有害气体可达到近零排放,生成的二氧化碳采用了文丘里管混合空气经风机正压吹送,设备和风机的温升低,不易损坏设备和风机,可靠性高。解决了现有二氧化碳发生器存在的风机易损坏和烟气中存在有害气体的技术问题。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二氧化碳的释放易于控制、设备和风机温升低和可靠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燃气混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15.图4是本实用新型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燃烧室、烟气混合器和烟气风机的结构示意图;
16.图5是图4中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18.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二氧化碳气肥机,其由机架1、助燃鼓风机2、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3、燃烧室4、烟气混合器5、烟气风机6、甲醇电热汽化器7和燃料泵9组成,所述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3垂直安装在机架1内,所述助燃鼓风机2装在机架1内的一侧其出风口与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3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3的上部同心安装了一个燃烧室4,所述燃烧室4的上出口与水平安装的烟气混合器5的缩颈处连接,所述烟气风机6装在烟气混合器5的进风口端,所述甲醇电热汽化器7装在燃烧室4侧壁上,所述燃料泵9装在机架1内的另一侧并通过管道8与甲醇电热汽化器7的燃料进口连接,所述甲醇电热汽化器7的甲醇气体出口与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3的燃气进气管道连接,所述烟气混合管5的另一端为烟气出口。
19.如图2所示,所述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3由风机接口3-1、燃气混合器3-2和燃烧头12组成,所述风机接口3-1的出风口与燃气混合器3-2的进风口连接,所述燃气混合器3-2的出口与燃烧头12同心连接。所述的燃烧头12为表面燃烧器。
20.如图3所示,所述燃气混合器3-2为一个由圆柱管和锥形管构成的空气进口3-2-1、缩颈道3-2-5和锥形混合出气管3-2-4组成的文丘里管,所述缩颈道3-2-5的管壁上设有燃气喷孔3-2-6,所述缩颈道3-2-5的燃气喷孔外周设有一个环状密封腔3-2-3,所述环状密封腔3-2-3上设有燃气进气管道3-2-2,所述燃气进气管道3-2-2通过燃气管道10与甲醇电热汽化器7的甲醇气体出口连接。
21.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燃烧室4的侧壁上设有一个与燃烧室内腔连通的孔4-2,孔内装有甲醇电热汽化器7,所述燃烧室4壳体下部设有二次空气进气孔4-1。
2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使用时,设备接通电源开始工作,当甲醇电热汽化器7的电加热加热到设定温度后,燃料泵9把液体甲醇送入甲醇电热汽化器7,甲醇加温后气化,甲醇气体经过燃气管道10进入燃气混合器3-2的环状密封腔3-2-3,并通过燃气喷孔3-2-6
进入燃气混合器3-2内,当助燃鼓风机2经过风机接口3-1强制吹入助燃空气,与甲醇气体完全混合进入表面燃烧器内部后到达燃烧器表面,点火器点燃表面燃烧器外可燃气体,可燃气体在表面燃烧器的表面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调节空气和燃料的比例可以使得燃烧完全,由于可燃气和空气在燃烧前完全全预混,使得表面燃烧器可以迅速燃烧并形成极短的火焰,为了进一步保证完全燃烧,燃烧室的下部设有二次空气进气孔4-1,可提供少量过量空气,由于采用表面燃烧方式,燃烧温度在1400k左右,远低于热力型氮氧化物1800k生成温度,不会产生氮氧化物,燃烧后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位于燃烧室上部的烟气混合器5,水平安装的烟气混合器5后端安装的烟气风机6从外界吹入常温空气与高温烟气混合,可以起到降低烟气温度作用,烟气混合气经过烟气混合器的前端吹出,也可以外接管道输送到较远的地方。本实用新型采用风机正压送风,充分利用风机的正压压头大的特点,避免了高温烟气引起风机温度升高易损坏的缺点。


技术特征:
1.一种二氧化碳气肥机,其特征在于:由机架(1)、助燃鼓风机(2)、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3)、燃烧室(4)、烟气混合器(5)、烟气风机(6)、甲醇电热汽化器(7)和燃料泵(9)组成,所述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3)垂直安装在机架(1)内,所述助燃鼓风机(2)装在机架(1)内的一侧其出风口与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3)的进风口连接,所述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3)的上部同心安装了一个燃烧室(4),所述燃烧室(4)的上出口与水平安装的烟气混合器(5)的缩颈处连接,所述烟气风机(6)装在烟气混合器(5)的进风口端,所述甲醇电热汽化器(7)装在燃烧室(4)侧壁上,所述燃料泵(9)装在机架(1)内的另一侧并通过管道(8)与甲醇电热汽化器(7)的燃料进口连接,所述甲醇电热汽化器(7)的甲醇气体出口与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3)的燃气进气管道连接,所述烟气混合器(5)的另一端为烟气出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气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3)由风机接口(3-1)、燃气混合器(3-2)和燃烧头(12)组成,所述风机接口(3-1)的出风口与燃气混合器(3-2)的进风口连接,所述燃气混合器(3-2)的出口与燃烧头(12)同心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气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混合器(3-2)为一个由圆柱管和锥形管构成的空气进口(3-2-1)、缩颈道(3-2-5)和锥形混合出气管(3-2-4)组成的文丘里管,所述缩颈道(3-2-5)的管壁上设有燃气喷孔(3-2-6),所述缩颈道(3-2-5)的燃气喷孔外周设有一个环状密封腔(3-2-3),所述环状密封腔(3-2-3)上设有燃气进气管道(3-2-2),所述燃气进气管道(3-2-2)通过燃气管道(10)与甲醇电热汽化器(7)的甲醇气体出口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气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燃烧头(12)为表面燃烧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二氧化碳气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烧室(4)的侧壁上设有一个与燃烧室内腔连通的孔(4-2),孔内装有甲醇电热汽化器(7),所述燃烧室(4)壳体下部设有二次空气进气孔(4-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氧化碳气肥机。主要解决现有二氧化碳发生器存在的风机易损坏和烟气中存在有害气体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其由机架、助燃鼓风机、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燃烧室、烟气混合器、烟气风机、甲醇电热汽化器和燃料泵组成,所述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垂直安装在机架内,所述助燃鼓风机装在机架内的一侧,所述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的上部同心安装了一个燃烧室,所述燃烧室的上出口与水平安装的烟气混合器的缩颈处连接,所述烟气风机装在烟气混合器的进风口端,所述甲醇电热汽化器装在燃烧室侧壁上,所述燃料泵装在机架内的另一侧,所述甲醇电热汽化器的甲醇气体出口与强制鼓风全预混燃烧器的燃气进气管道连接。气进气管道连接。气进气管道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杨永宁
技术研发日:2021.08.31
技术公布日:202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