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农技术 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水料自动饲喂系统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24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一种新型水料自动饲喂系统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具体地,涉及饲喂系统。


背景技术:

2.养猪对环境易产生污染,例如臭气、蚊蝇、粪污等,用于养猪的饲喂系统有干料线、水料线等,然而干料线在使用时,存在粉料多、粉尘多、输送管道易断,难投药等缺点,而传统的水料线也存在成本高、饲喂复杂、饲喂时间长,采食拥挤等缺点。
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水料自动饲喂系统,以解决上述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6.一种新型水料自动饲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存储饲料的料塔、用于存储水的水塔、用于存储em原露的储液箱、搅拌罐、发酵罐、循环管道、喂食槽、控制箱,所述控制箱内设有单片机,所述搅拌罐上设有搅拌电机,所述单片机控制连接所述搅拌电机;
7.所述料塔设置在所述搅拌罐的一侧,所述料塔的出料口与所述搅拌罐的进料口之间设有输送机,所述输送机包括输送电机,所述单片机控制连接所述输送电机;
8.所述水塔的出液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所述搅拌罐的第一进液口,所述进水管道上安有第一电磁阀,所述单片机控制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
9.所述储液箱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计量泵的进液口,所述计量泵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搅拌罐的第二进液口,所述单片机控制连接所述计量泵;
10.所述搅拌罐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泵体的进液口,所述第一泵体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发酵罐的进液口,所述单片机控制连接所述第一泵体;
11.所述发酵罐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泵体的进液口,所述第二泵体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循环管道的进液口,所述单片机控制连接所述第二泵体;
12.所述循环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循环管道出液口,所述循环管道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的喂食槽的进液口。
13.所述搅拌罐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所述单片机与所述第一液位传感器之间采用电性连接。
14.所述搅拌罐的一侧设有称重装置,所述单片机与所述称重装置之间采用电性连接。
15.所述发酵罐内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所述单片机与所述第二液位传感器之间采用电性连接,所述发酵罐的进液口处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单片机控制连接所述第二电磁阀,所述发酵罐的出液口处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单片机控制连接所述第三电磁阀。
16.所述发酵罐的一侧设有第三泵体,所述发酵罐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泵体的
进液口,所述第三泵体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所述发酵罐的进液口。
17.所述发酵罐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发酵罐的出液口均通过管道连接集料管,所述集料管上设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连接第二泵体的进液口,所述出料口处安有第四电磁阀,所述单片机控制连接所述第四电磁阀。
18.所述水塔的出液口通过清洗管道分别连接搅拌罐与发酵罐,所述清洗管道上安有第五电磁阀,所述单片机控制连接所述第五电磁阀。
19.所述水塔的出液口通过供水管道连接喂食槽,所述供水管道上安有用于手动开启的阀门。
20.所述水塔内设有电加热管,所述单片机控制连接所述电加热管;所述水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单片机与所述温度传感器之间采用电性连接。
21.所述循环管道包括第一管口、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连接第四泵体的进液口,所述第四泵体的出液口连接所述第二管口;
22.所述喂食槽的进液口处安有压力控制阀。
23.本实用新型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新型水料自动饲喂系统,通过料塔、水塔、储液箱、搅拌罐、发酵罐、循环管道、喂食槽等部件的配合工作,实现了自动饲喂,且具有安装便捷、成本低、饲喂操作简便、可持续供给饲料、饲料发酵时间长,饲喂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26.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水料自动饲喂系统,包括用于存储饲料的料塔1、用于存储水的水塔2、用于存储em原露的储液箱3、搅拌罐7、发酵罐8、循环管道12、喂食槽13、控制箱6,控制箱内设有单片机,搅拌罐上设有搅拌电机,单片机控制连接搅拌电机;料塔设置在搅拌罐的一侧,料塔的出料口与搅拌罐的进料口之间设有输送机5,输送机包括输送电机,单片机控制连接输送电机;水塔的出液口通过进水管道连接搅拌罐的第一进液口,进水管道上安有第一电磁阀,单片机控制连接第一电磁阀;储液箱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计量泵4的进液口,计量泵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搅拌罐的第二进液口,单片机控制连接计量泵;搅拌罐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一泵体9的进液口,第一泵体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发酵罐的进液口,单片机控制连接第一泵体;发酵罐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二泵体11的进液口,第二泵体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循环管道的进液口,单片机控制连接第二泵体;循环管道上设有至少一个循环管道出液口,循环管道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的喂食槽的进液口。本实用新型通过此设计,提供了一种新型水料自动饲喂系统,通过料塔、水塔、储液箱、搅拌罐、发酵罐、循环管道、喂食槽等部件的配合工作,实现了自动饲喂,且具有安装便捷、成本低、饲喂操作简便、可持续供给饲料、饲料发酵时间长,饲喂效果好的优点。
27.为了保证自动饲喂系统的使用效果,单片机与搅拌电机采用电性连接,单片机与输送电机采用电性连接,单片机与第一电磁阀采用电性连接,单片机与计量泵采用电性连接,单片机与第一泵体采用电性连接,单片机与第二泵体采用电性连接。输送机可采用螺旋
输送机。
28.搅拌罐内设有第一液位传感器,单片机与第一液位传感器之间采用电性连接。搅拌罐的一侧设有称重装置,单片机与称重装置之间采用电性连接。便于通过第一液位传感器检测搅拌罐内的液位,还可通过称重装置检测搅拌罐内的物料质量,进而便于控制箱控制系统的运转。
29.发酵罐内设有第二液位传感器,单片机与第二液位传感器之间采用电性连接,发酵罐的进液口处设有第二电磁阀,单片机控制连接第二电磁阀,发酵罐的出液口处设有第三电磁阀,单片机控制连接第三电磁阀。通过第二液位传感器检测发酵罐的液位,例如,当发酵罐内液位较低时,通过单片机控制第一泵体输送物料至发酵罐内;第二电磁阀或第三电磁阀可配合将物料输入发酵罐内或自发酵罐内输出。
30.发酵罐的一侧设有第三泵体10,发酵罐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第三泵体的进液口,第三泵体的出液口通过管道连接发酵罐的进液口。当发酵罐内液位较高时,通过第三泵体实现发酵罐的物料的循环流通,使得饲料在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利于饲喂,同时也减少了管道堵塞的状况发生。
31.发酵罐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发酵罐的出液口均通过管道连接集料管,集料管上设有出料口,出料口连接第二泵体的进液口,出料口处安有第四电磁阀,单片机控制连接第四电磁阀。至少两个发酵罐可循环使用,既可保证饲料的不间断供应,又可保证饲料的发酵时间,进而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32.水塔的出液口通过清洗管道15分别连接搅拌罐与发酵罐,清洗管道上安有第五电磁阀,单片机控制连接第五电磁阀。在系统停止运行时,可通过水塔供水,便于工作人员对搅拌罐与发酵罐的清洗。
33.水塔的出液口通过供水管道16连接喂食槽,供水管道上安有用于手动开启的阀门。在停电或故障发生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通过手动开启阀门,保证对猪舍内的供水。
34.水塔内设有电加热管,单片机控制连接电加热管。水塔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单片机与温度传感器之间采用电性连接。通过电加热管对水塔内的水进行加热,便于后续物料混合与物料发酵等过程,水塔内的加热温度可设置为 50℃。
35.循环管道包括第一管口、第二管口,第一管口连接第四泵体14的进液口,第四泵体的出液口连接第二管口;喂食槽的进液口处安有压力控制阀。喂食槽可采用呈圆盘状的喂食槽。通过第四泵体使得物料在循环管道循环流通,避免了饲料沉积导致管道堵塞,并配合压力控制阀保证了饲喂效果。
36.新型水料自动饲喂系统在使用时,通过管道将水塔内存储的水输送至搅拌罐内,此时单片机控制搅拌电机开始运转,经第一液位传感器检测搅拌罐内液位达到一定高度后,单片机控制第一电磁阀关闭停止进水,并通过输送机将料塔内饲料输送至搅拌罐内,经一定时间后或液位再次升高一定高度后,停止输送机输送饲料,通过计量泵在一定时间内向搅拌罐内注入em原露,此过程中保持搅拌电机的运转;当第一液位传感器检测搅拌罐内液位较低时,通过单片机控制搅拌电机停止运行;通过第一泵体将搅拌罐内混合后的物料输送至发酵罐内,使得物料在发酵罐内开始发酵,并利用第三泵体保证发酵罐的物料的循环流通,且通过第二液位传感器、第二电磁阀与第三电磁阀的配合工作,使得多个发酵罐可循环使用;经发酵罐内发酵后的物料进入集料管内,再由第二泵体将集料管内的物料输送
至位于猪舍内的循环管道,并可通过第四电磁阀的开闭控制饲喂时间;当物料进入循环管道内后,在第四泵体的作用下,使得物料在循环管道循环流通并保持恒定压力,物料流经压力控制阀后进入喂食槽内,完成饲喂过程;此系统还可通过水塔供水,便于工作人员对搅拌罐与发酵罐的清洗;且在停电或故障发生的情况下,工作人员可通过手动开启阀门,通过水塔保证对猪舍内的供水。
3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