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摄影电影 专利正文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时间:2022-02-06 阅读: 作者:专利查询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背光模组领域,特别是涉及具有电磁膜和温度传感器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2.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关键零组件之一。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
3.现有的大多数背光模组还不具备抗电磁干扰能力和实时温度监测的功能,这样当背光模组受到较强的电磁干扰时,就不能正常工作,影响使用。当背光模组中的灯条的工作温度较高时,如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就容易导致灯条烧坏,从而造成背光模组不能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电磁膜、温度传感器、灯条、导光板、铁框和胶壳;所述铁框与所述胶壳扣合连接;所述电磁膜、所述灯条和所述导光板设置于所述铁框与所述胶壳之间;所述电磁膜设置在所述导光板背向所述胶壳的一面,且所述电磁膜背向所述导光板的一面与所述铁框连接;所述导光板设置在所述胶壳内,所述灯条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连接;所述灯条具有相互连接的伸出端和嵌入端,所述胶壳开设有灯槽,所述灯条的嵌入端设置在所述灯槽内,所述灯条的嵌入端背向所述灯槽的一面上设置有导热胶层,所述导热胶层的一面与所述灯条的嵌入端连接,所述导热胶层的另一面与所述铁框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灯条的伸出端上。
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与所述胶壳之间还设置有固定胶层,所述固定胶层的一面与所述导光板连接,所述固定胶层的另一面与所述胶壳连接。
7.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反射膜,所述反射膜的一面与所述电磁膜连接,所述反射膜的另一面与所述导光板连接,且所述反射膜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所述反射膜设置在所述胶壳内,所述胶壳的内侧壁上凸起设置至少一个凸块,各所述凸块分别一一对应卡接在各所述第一凹槽内。
8.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灯条胶层,所述灯条胶层的一面与所述灯条连接,所述灯条胶层的另一面与所述导光板连接,所述灯条与部分所述导光板共同设置在所述灯槽内。
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铁框的四周侧壁分别开设有卡扣孔,所述胶壳的四周侧边分别凸起设置有卡扣块,所述卡扣块穿过所述卡扣孔。
10.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光学膜,所述光学膜包括上散光膜、中增光膜、下增光膜和下散光膜,所述下散光膜与所述导光板背向所述电磁膜的一面连接,且所述上散光膜、所述中增光膜、所述下增光膜和所述下散光膜由远离导光板至靠近导光板的顺序依次堆叠设置在所述胶壳内。
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散光膜、所述中增光膜、所述下增光膜和所述下散光膜的一端上分别凸起设置有第一膜片卡耳,所述上散光膜、所述中增光膜、所述下增光膜和所述下散光膜的另一端上分别错位凸起设置有第二膜片卡耳,所述胶壳的内侧壁上凹陷开设有定位凹槽,所述胶壳在远离所述定位凹槽的一端的内侧壁上阶梯式凸起设置有阶梯凸台,各所述第一膜片卡耳均设置在所述定位凹槽内,各所述第二膜片卡耳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阶梯凸台上。
12.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膜片胶层,所述膜片胶层的一面与所述胶壳的阶梯凸台连接,所述膜片胶层的另一面与所述下散光膜连接。
13.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遮光胶层,所述遮光胶层的同一面分别与所述光学膜以及所述胶壳连接。
14.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组。
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背光模组内设置电磁膜,从而能避免背光模组被电磁信号所干扰,提高背光模组工作的稳定性。通过在灯条上设置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控灯条工作时的温度,不需要看门狗报警功能。同时在灯条与所述铁框之间还设置有导热胶层,所述导热胶层能将灯条发光时所产生的热量给传导至所述铁框上,从而避免了灯条因为温度过高而无法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16.图1为一实施例中背光模组一方向上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一实施例中铁框与胶壳之间一方向上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一实施例中局部a中的结构示意图;
19.图4为一实施例中灯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5为一实施例中铁框和胶壳一方向上的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一实施例中遮光胶层与胶壳之间一方向上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22.附图中,10、背光模组;100、铁框;101、卡扣孔;102、胶壳铁框胶层;200、胶壳;201、灯槽;202、凸块;203、定位凹槽;204、阶梯凸台;205、卡扣块;300、导光板;301、第二凹槽;302、固定胶层;400、电磁膜;500、灯条;501、fpc;502、led灯珠;503、伸出端;504、嵌入端;505、温度传感器;506、灯条胶层;507、导热胶层;600、反射膜;601、第一凹槽;602、反射膜胶层;700、光学膜;701、上散光膜;702、中增光膜;703、下增光膜;704、下散光膜;705、第一膜片卡耳;706、第二膜片卡耳;707、膜片胶层;800、遮光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23.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下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24.需要理解的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
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5.如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背光模组10,包括电磁膜400、温度传感器505、灯条500、导光板300、铁框100和胶壳200;所述铁框100与所述胶壳200扣合连接;所述电磁膜400、所述灯条500和所述导光板300设置于所述铁框100与所述胶壳200之间;所述电磁膜400设置在所述导光板300背向所述胶壳200的一面,且所述电磁膜400背向所述导光板300的一面与所述铁框100连接;所述导光板300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二凹槽301,所述胶壳200的内侧壁上凸起设置有至少一个凸块202,所述导光板300设置在所述胶壳200内,各所述凸块202分别一一对应卡接在各所述第二凹槽301内,所述灯条500与所述导光板300的一侧连接;所述灯条500具有相互连接的伸出端503和嵌入端504,所述胶壳200开设有灯槽201,所述灯条500的嵌入端504设置在所述灯槽201内,所述灯条500的嵌入端504背向所述灯槽201的一面上设置有导热胶层507,所述导热胶层507的一面与所述灯条500的嵌入端504连接,所述导热胶层507的另一面与所述铁框100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505设置在所述灯条500的伸出端503上。
26.具体地,通过在背光模组10内设置电磁膜400,能有效地防止背光模组10被电磁信号所干扰,提高背光模组10工作的稳定性。通过在所述导光板300上开设第二凹槽301,在所述胶壳200的内侧壁上凸起设置凸块202,通过将所述导管板上的第二凹槽301卡进所述凸块202中,从而能将所述导光板300固定在所述胶壳200内。通过设置所述导热胶层507,能将所述灯条500工作时所发出的热量通过所述导热胶层507散发至所述铁框100中,从而有效地阻止了灯条500因为温度过高而无法正常工作。通过在所述灯条500的伸出端503上设置温度传感器505,所述温度传感器505能实时监测灯条500工作时的温度,从而方便用户监测灯条500工作时的温度,可预防灯条500工作时的温度过高的风险。
27.为了进一步将所述导光板300固定在所述胶壳200内,如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光板300与所述胶壳200之间还设置有固定胶层302,所述固定胶层302的一面与所述导光板300连接,所述固定胶层302的另一面与所述胶壳200连接。具体地,所述固定胶层302设置有两层,其中一层设置在所述胶框靠近所述灯槽201的一侧,另一层设置在所述胶框远离所述灯槽201的一侧,通过这样设置两层所述固定胶层302,能进一步将所述导光板300固定在所述胶壳200内,加强了所述背光模组10的结构强度。
28.为了增强所述背光模组10的发光亮度,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还包括反射膜600,所述反射膜600的一面与所述电磁膜400连接,所述反射膜600的另一面与所述导光板300连接,且所述反射膜600的一端开设有至少一个第一凹槽601,所述反射膜600设置在所述胶壳200内,各所述凸块202分别一一对应卡接在各所述第一凹槽601内。具体地,所述凸块202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反射膜600的厚度与所述导光板300的厚度之和,这样设置能让所述第一凹槽301和所述第一凹槽601同时卡接进所述凸块202中。同时通过在所述背光模组10内设置反射膜600,使得所述背光模组10内的光线能通过所述反射膜600进行反射,使得大部分光线能从所述背光模组10的出光面射出,从而增强所述背光模组10的发光亮度。
29.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还包括反射膜胶层602。所述反射膜胶层602的一面与所述反射膜600的一侧边沿连接,所述反射膜胶层602的另一面与所述导光板300靠近第一
凹槽301的一端连接。通过设置所述反射膜胶层602能加强所述反射膜600与所述导光板300之间的连接。
30.为了让所述灯条500与所述导光板300更牢固地连接,如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还包括灯条胶层506,所述灯条胶层506的一面与所述灯条500连接,所述灯条胶层506的另一面与所述导光板300连接,所述灯条500与部分所述导光板300共同设置在所述灯槽201内。具体地,所述灯条500包括fpc501(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和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灯珠502,其中所述led灯珠502焊接在所述fpc501上。所述灯条胶层506上开设有灯孔,所述led灯珠502穿过所述灯孔,所述灯条胶层506的一面与所述fpc501连接,所述灯条胶层506的另一面与所述导光板300的一侧连接。通过设置灯条胶层506,使得所述灯条500与所述导光板300牢固地连接。
31.为了让所述胶壳200与所述铁框100更稳固地连接,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铁框100的四周侧壁分别开设有卡扣孔101,所述胶壳200的四周侧边分别凸起设置有卡扣块205,所述卡扣块205穿过所述卡扣孔101。具体地,所述胶壳200的四周外侧边上分别凸起若干个卡扣块205,所述铁框100的四周侧壁分别对应开设有卡扣孔101,所述卡扣块205穿过所述卡扣孔101,即所述卡扣块205卡接在所述卡扣孔101内。且所述胶壳200内嵌于所述铁框100内部,实现所述胶壳200与所述铁框100的固定连接。
32.在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还包括胶壳铁框胶层102,所述胶壳铁框胶层102的一面与所述铁框100的内侧壁连接,所述胶壳铁框胶层102的另一面与所述胶壳200的外侧壁连接。通过设置所述胶壳铁框胶层102,能将所述胶壳200和所述铁框100更稳固地连接。
33.为了让所述背光模组10所发出的光线更均匀且柔和,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还包括光学膜700,所述光学膜700包括上散光膜701、中增光膜702、下增光膜703和下散光膜704,所述下散光膜704与所述导光板300背向所述电磁膜400的一面连接,且所述上散光膜701、所述中增光膜702、所述下增光膜703和所述下散光膜704由远离导光板300至靠近导光板300的顺序依次堆叠设置在所述胶壳200内。所述光学膜700能将光线进一步发生折射和反射,从而将光线打散,使得所述背光模组10发出的光线更均匀且柔和。
34.为了让光学膜700能稳定地固定在所述背光模组10内,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散光膜701、所述中增光膜702、所述下增光膜703和所述下散光膜704的一端上分别凸起设置有第一膜片卡耳705,所述上散光膜701、所述中增光膜702、所述下增光膜703和所述下散光膜704的另一端上分别错位凸起设置有第二膜片卡耳706,所述胶壳200的内侧壁上凹陷开设有定位凹槽203,所述胶壳200在远离所述定位凹槽203的一端的内侧壁上阶梯式凸起设置有阶梯凸台204,各所述第一膜片卡耳705均设置在所述定位凹槽203内,各所述第二膜片卡耳706分别对应设置在所述阶梯凸台204上。具体地,各所述第一膜片卡耳705对齐设置;所述定位凹槽203开设在所述胶壳200的内侧壁上,且在所述凸块202远离所述导管板的一端上,各所述第一膜片卡耳705对齐内嵌在所述定位凹槽203内。各所述第二膜片卡耳706错位设置,所述胶壳200在远离所述定位凹槽203的一端的内侧壁上阶梯式凸起设置有阶梯凸台204,各所述第二膜片卡耳706分别一一对齐所述阶梯凸台204的台阶设置。通过这样设置,能让所述光学膜700能稳定地固定在所述背光模组10内,从而避免了所述光学膜700出现移位的现象。
35.为了进一步地固定所述光学膜700,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还包
括膜片胶层707,所述膜片胶层707的一面与所述胶壳200的阶梯凸台204连接,所述膜片胶层707的另一面与所述下散光膜704连接。通过设置膜片胶层707,能将所述光学膜700固定在所述阶梯凸台204上,从而避免了所述光学膜700出现移位的现象。
36.为了防止所述背光模组10的边沿位置漏光,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背光模组10还包括遮光胶层800,所述遮光胶层800的同一面分别与所述光学膜700以及所述胶壳200连接。具体地,所述遮光胶层800设置成方框形状,因此所述遮光胶层800只与所述背光模组10边沿位置的所述光学膜700以及所述胶壳200连接,且所述遮光胶层800是黑色的胶层,从而能有效地防止所述背光模组10的边沿位置漏光。
37.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背光模组10。所述背光模组10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和灯条温度实时检测功能,因此所述显示装置具有抗电磁干扰能力和灯条温度实时监测功能。
38.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39.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